#卞卡專欄
每當臨近6月,在北京的政治高壓之下,人們只能選擇道路以目,當 #張玥 在北京故宮公開對審查說「不」的時候,既是某一瞬間的自我解放,也幾乎帶給了 #AAC藝術中國 這個經營多年的獎項滅頂之災。今日,中國的現實總是充滿了盤根錯節的倫理關係,因為有太多不能言說的話語,公理正義不可能被放到檯面上來談論。
aac藝術中國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第13屆 #AAC藝術中國 日前揭曉,青年藝術獎獲獎人 #張玥:「我感到非常慚愧」】
一年一度的「AAC藝術中國」(簡稱AAC)至今已舉辦至第13屆,而27日也依照往例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盛大的頒獎典禮「巔峰之夜」,公布本年度的獲獎者。經過七位專家的評選後,由趙趙獲頒「年度藝術家」獎項;張玥獲得「年度青年藝術家」獎項;自去年起新增的「年度策展人」獎項頒予魯明軍;而「年度出版物」獎項則首次宣布由全部入圍者即獲獎,其中,現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策展人的 #林宏璋 著作《#策展詩學教育、諸眾與民主之後》也於此次獲獎之列。
本屆的AAC評選委員會輪值主席由當代著名學者、作家、策展人侯瀚如擔任,其他評審包括芭芭拉.波洛克(Barbara Pollack)、董冰峰、劉小東、片岡真實(Mami Kataoka)、菲利普.皮洛特(Philippe Pirotte)和鄭勝天,共七位專家組成本年度評審委員會。侯瀚如對過去一年中國當代藝術現象進行分析與總結,將本屆的評選主題定為:「獨立與多元」,在這個核心主題之下,透過對歷史與當代、全球和中國、局外和局內的交會和考察,尋找中國當代藝術中的獨特性和內在邏輯。侯瀚如也表示:「此次評選集中了不同國家地區的藝術領域的資深專家參與,他們都對於中國當代藝術有著充分的了解,並自身在學術領域有一定的影響力。」
-------------------------------------------------------
而在4月底,AAC即公布了本屆的提名名單分別如下:
🔻「年度藝術家」:林天苗、劉野、邱志傑、楊福東、趙趙
🔻「年度青年藝術家」:馮冰伊、葛宇路、娜布其、沈莘、徐文愷、張玥
🔻「年度策展人」:馮博一與田霏宇策展團隊,費大為、埃爾維.尚戴斯與格拉齊婭.誇羅尼策展團隊,黃篤與晏燕策展團隊,魯明軍,朱青生,張尕
🔻「年度出版物」:《策展詩學教育、諸眾與民主之後》、《當代已然成史:我(們)與黃專》、《當代藝術與宋莊的三重解讀》、《流動的圖像:當代中國視覺文化再解讀》、《中國當代藝術研究:中國的美術館世界》
-------------------------------------------------------
然而,獲頒「年度青年藝術家」的張玥,卻在頒獎前發出一篇獲獎聲明手稿,讓本來應在獎項頒佈後熱烈討論的後續新聞,一時之間全無消息。他在聲明中寫到:
「今天來領這個獎,我感到非常慚愧,一方面是近年來,在各方面我感覺到言論的限制和創作表達的不自由,我是個挺慫的人,有時為了作品的順利展出,不得不把原本清晰地表達繞來繞去,而使得作品很含糊。慚愧的另一方面,是來自於近幾年來,我自己和周圍的藝術家都經常遇到因為作品不符合審查標準而被撤掉的事情。作為一名藝術家,我並沒有為自己或其他同行的自由表達權而盡力抗爭。尤其是在六四30年後的今天,我,站在離天安門廣場這麼近的地方領獎,顯得更加慚愧。」
這也讓本來便極其敏感的六四天安門事件前夕更添詭譎。在日前即由AAC公布的提名理由中,評委片岡真實對「年度青年藝術家」獎項進行了說明:「此次入圍的每一位藝術家都有著有趣的靈魂,他們的作品都關注了當下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並在研究的過程中尋找自己的定位,以期能夠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出生於1985年山東濟南的張玥,生命經歷複雜多舛,高中畢業後肇罪而入獄服刑,在獄中度過四年歲月,而後到北京開始了職業藝術家生涯。在去年3月於北京楊畫廊舉辦個展 「山鷹之歌」,內容為藝術家於2015年前往緬甸軍事衝突期間的難民營生活65天的經歷,以大量取自現場的文獻、表格與實物陳列出一系列的作品,而後他將售出作品的所得回饋予難民營作為賑災之用。本展除了獲得第13屆的AAC青年藝術家獎之外,也獲頒畫廊周北京的最佳展覽獎。
雖然在競爭激烈的藝術世界中,要顯得獨特已非易事,但張玥的關注以及此次對於AAC獎項的聲明,都讓這一個走過13年的藝術獎項因為身處中國而顯得微妙且難以捉摸。然而,截至目前,AAC並未提供任何關於獎項的後續消息,另關於張玥的現況,則獲傳是「目前人在家,暫時沒什麼事。」
aac藝術中國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典藏ARTouch專題 #陳界仁佛法左派之後
#陳界仁 被收編?豈是那麼容易,也難符實情,但他的「帝國邊界」系列是值得討論,因為其重要性被他本人視為是「未來一連串行動的基礎」;本文認為它還是某種症狀的自我揭示,關乎 #台灣文化政治 的自我難題。這個領獎事件恰巧給我們一次適時的審視與打開評論的契機,拋開近年來談論其創作語言通常不是評論,而單純只是背書式的、複誦其藝術思想的講述。(文|#陳泰松)
#佛法左派 #AAC藝術中國 #諸眾 #人民 #安那其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