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厭食>>
上個星期有個媽媽帶兩歲的女兒來Well Child Checkup (兒童健康檢查)。媽媽煩惱最近女兒都「不想吃飯」、「飯吃很少」。
生長曲線圖顯示體重95th percentile, BMI是醫學上屬於肥胖的96th percentile。最近這半年還長得特別快,上次體重才80幾個百分比而已。媽媽看完很驚訝但有點生氣地說女兒都沒吃飯怎麼可能還過重?! 一定是我們量錯了。
這種家長(尤其是阿公阿嬤)的主觀認知跟客觀現實脫離的情形很常見,有兩個可能的原因:
一是家長覺得的「太少」其實才是正常;
二是擔心孩子吃不飽導致的過分餵食。
--
厭食期:
小孩子有天突然就不想吃飯了,不管怎麼威脅利誘就是不開口。
家裡有一到五歲幼童的爸媽應該都有這種經驗。這種一到五歲幼童食慾下降的情形,會週期性的出現,每次持續約二到四個禮拜不等的時間。這個時期幼童生長速度跟嬰兒期比起來變得緩慢,growth spurts一陣一陣的,有時可能幾個月體重都沒變化,下一瞬間突然又長高了。而且開始會走會跑的他們發現世界還有許多有趣的事,自然對吃沒那麼有興趣。
但這時有些焦慮的父母會開始狂灌孩子牛奶(想說牛奶很營養)、或是三餐間給超量零食(想說有吃總比沒吃好)。吃飯時間爸媽自備餘興節目,綵衣娛親逗孩子開口;或是讓孩子看電視,想說趁孩子靈魂被水果姊姊們吸走時多餵一點。更有甚者會把孩子綁在高腳椅上,規定吃完才能下來。
原來30分鐘的吃飯時間變成一個半小時的戰鬥。
父母累孩子更累。
--
其實面對厭食期,戴愛玲已經唱出最好的建議:
「愛要耐心等待 仔細尋找 感覺很重要」(啊不小心透露年齡)
大部分的時候父母都不需要太擔心,只需要耐心等待,食慾自然會回來。
我們應該請戴愛玲來代言厭奶期大使。
--
以下是Peddy的建議,希望可以幫助父母跟孩子度過這個時期:
1. 零食量控制在正餐量1/3以下,小孩沒說要吃你就不用給;一天牛奶不要喝超過500毫升。一般牛奶不是完整營養素,不能取代正餐。喝太多反而吃不下。
2. 準備的食物要比平常吃的少一點點,並把食物放在大盤子上讓它看起來更少。以孩子能輕鬆吃完為目標,增加成就感。
3. 增加食物的種類,每種一點點 (懷石料理的fu)。盡量每餐都有孩子喜歡的食物。孩子很討厭的食物不要在這個時期提供,等到growth spurt(生長期)再試。
4. 讓小孩自己吃,不要強餵。威脅逼迫絕對只有反效果。
5. 讓吃飯時間變成一種享受而不是種戰鬥。
6. 不要過度拉長吃飯時間。不要大家都吃完飯了還放他一個人在桌上吃,或規定吃完才能下桌。
7. 不要用”非洲小孩只能吃樹皮,你有飯還不吃”的這種罪惡感逼迫他吃。
8. 不要說 “你都不吃飯,你真不聽話” 或是說 “你都不吃我煮的,一定是不愛我”。套句時下最流行的話,這叫情緒勒索。
最後要提醒,食慾不振有可能有其他原因,包括一些嚴重的疾病。所以如果孩子體重開始下降、有其他症狀(例如嘔吐、發燒、腹瀉等)、六個月都沒增加體重等,建議找兒科醫師詳談喔。
Search
bmi percentile 在 Trifoia/bmi-percentile-calculator - GitHub 的推薦與評價
BMI Percentile Calculator. Contribute to Trifoia/bmi-percentile-calculator development by creating an account on GitHub.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