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來問我,市場和經濟到底怎麼了❓❓❓
Ray Dalio 昨天在Linkedin發布的長文,告訴我們他對市場的看法。
✍️ 達利歐萬字長文詳解:為何經濟增長強勁 股市卻在下跌❓
你們可能已經知道,在我看來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因果關係驅動下,像機器一樣運轉。為了理解其中奧秘,掌握好的思維模型,去探索這些機器的運轉模式,並利用合適的原則去加以處理,這是至關重要的。
從最大的層面來看,有三大因素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相互交織著驅動市場和經濟狀況演變:1、生產力增長;2、短期債務週期(通常為5-10年);長期債務週期(通常為50-75年)。這些因素還會對地緣政治帶來影響,既包括對一個國家內部的影響,也包括對不同國家之間的影響,而它們反過來又會影響市場和經濟狀況。
緊縮政策從來都不會實施的那麼完美,所以都伴隨著市場下行。而在長期債務週期的尾聲,這種情況要想扭轉也更加困難,這是因為央行繼續降息以及通過購買來推升金融資產的能力已經相當受限。當央行無法繼續這樣做時,長期債務週期就要結束了。
而要觀察與終點的距離,需要權衡:1、利率與0的距離;2、央行還有多大能力印錢以及購買資產,這些資產還有多大升值空間。
對於央行印錢和購買資產來說,會受到這些因素的限制:1、資產價格大幅上漲,導致投資者對這些資產相對于現金的預期收益下降;2、央行對流通資產持有的占比過高,導致進一步購買很困難;3、政治上的障礙影響進一步購買。
我們將央行刺激貨幣和信貸增長的能力稱之為“油箱裡的燃油”,到如今,全球主要央行的“燃油”水準已經降至1930年代末以來最低,因此已經處於長期債務週期的末尾。
因為長期債務週期的關鍵轉擇點出現的頻率極低(人的一生才會遇到一次),因此外界的理解並不充分,通常會讓人措手不及。要更全面理解典型的長期債務週期,可以參考《度過大型債務危機的原則》第一部分。
因此,在我看來,我們不僅處於短期債務週期的尾聲,同時還處於長期債務週期的尾聲。換句話說:1、我們處於短期債務週期的尾聲,此時公司盈利增長仍然強勁,但是信貸收縮導致資產價格下跌;2、我們處於長期債務週期尾聲,此時資產價格和經濟對緊縮政策非常敏感,而且央行還沒有多少放鬆信貸的空間。
政治受到經濟的影響,也會反過來影響經濟——這是一種經典的雙向關系。
⬇️⬇️⬇️中文版全文連結⬇️⬇️⬇️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460998
#RayDalio #BigDebtCrises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