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平民股神湧現
[鄉民:巴菲特恐懼我貪婪! 連擦鞋童都開始買股票代表高點到了? 資產價格科學紀錄告訴我們的二件事]
「散戶們正在接手專業投資人不敢碰的風險」, WSJ 6/10
---
這週美國勞動部表態"反對"下一輪的發失業金法案。然後,財報陸續反映了歷史紀錄的虧損。
然後呢,雖然Fed號稱透過 Fed 的初級、次級市場企業融資機制 (PMCCF、SMCCF) 來購買公司債,提供貸款給缺錢企業。
但是你要不要猜猜Fed買了多少阿。友站股癌文章發表前問了我這個問題來確認數據,我也非常好奇地去看國會報告書。結果呢,雖然有600 Billion的銀彈在手,根據 5/29 的國會報告書,統計到5/19日,PMCCF 買了 0元。😅😅😅
----
鄉民陸續在喊:巴菲特恐懼我貪婪!
隔壁棚 王柏達觀點: 「糟,剛接小孩聽到幼兒園老師們在討論股票跟石油……」
今天華爾街日報次頭版就寫著「散戶們正在接手專業投資人不敢碰的風險」
即將破產的Hertz 近日累積報酬率 70% !
Elon Musk 在5月喊自己股價太高,然後..然後現在特斯拉現在就破千了唷
-----
有傳說說,如果連擦鞋童都買股票 就是高點到了! 真的嗎?
擦鞋童錯了嗎?
-----
這問題很多人有想過,也算是投資科學最重要的議題之一。
要知道擦鞋童有沒有什麼魔力,必須要了解幾件事情。
首先,這無關理不理性。就算是理性市場,價格還是可以很偏離基本面。
前幾週我們已經看過Zoom的例子,投資人買錯Zoom 然後價格就飆漲1600%,結果真的Zoom只有漲一點點。
這價格,難道機構投資人真的不知道太扯了嗎?
當然知道。但是,就算知道又怎樣? Zoom漲錯的時候,其實也不是真的能夠去放空的。因為你擁有不知道放空會不會直接把身家賠光。從Zoom的故事,如果你知道股價高估、真的在高估的時候放空,最多可以賠到超過16倍的資產。
於是,Insider正確的理性作法其實是不動,或是跟著做多 (De Long et al 1990)。
於是呢,成交價格看到的永遠會是 (1) 基本面 + (2) Noise Trader Demand 市場上的需求 (無關基本面) + (3) 價格猜測 (基於資訊) 的線性函數 (Grossman and Stiglitz 1980, Kyle 1985)。
而不是市場傳說的 理性= 基本面 這回事。理性的機構投資人,有些時候是眼看著市場瘋狂,或是跟著買進參與地。
----
第二件事情,
高價格低報酬,可預測地 (Cochrane 2011)。
其實這個發現可以追回到 Robert Shiller (諾貝爾經濟學獎2013)的博士論文。
而報酬的可預測性,在幾十年研究後,投資科學已經大概下了結論不再繼續管這件事了。參考 "Four centuries of return predictability" (Golenz and Koudijs 2018)。
高價格低報酬,這是一個有點廢話又不太廢話的東西。大量數據顯示,有許多靠普的方式來預測接下來1~7年的報酬,其中一項最簡易取得的是 現在價格的高低,定義為 價格與股利的比率。
Cochrane 2011 總結了股票、房地產等市場,發現當價格大量高出股利時,接下來1~7年的報酬率會顯著的低。但短期並沒有預測效果。
這點與科斯托蘭尼的說法一致。
有些股票本益比短期可以上升至300倍,而定存的本益比也不過50倍,唯有高度成長才能支持300倍的本益比,但投資人願意等多久讓這300倍本益比的成長實現?
簡單來說,上面的研究結果隱含了這種300倍本益比難以持續達7年。
----------
所以,
擦鞋童買股有什麼特別魔力嗎?
擦鞋童買股沒有問題,只要 價格 與基本面掛勾就可以了。
就像買錯的Zoom,如果出價是合理的價格,那麼後續就不
會有任何問題哦~
而搶進HERTZ 賭破產也沒有什麼問題,只要不要買太貴,那麼就不會有太差的報酬。
要賭博,也得看看賠率的合理性。
但如果出的價格是偏離基本面的高價格,那麼,後續(1-7年)預期低報酬是可以預見的。
就像
假Zoom漲了1600%後,現在再次歸零了 : )
而美國人現在全城上下信心爆棚到一個程度..
--
References:
[1] Cochrane, John H. "Presidential address: Discount rate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66.4 (2011): 1047-1108.
[2] De Long, J. Bradford, et al. "Noise trader risk in financial market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4 (1990): 703-738.
[3] Golez, Benjamin, and Peter Koudijs. "Four centuries of return predictability."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27.2 (2018): 248-263.
[4] Grossman, Sanford J., and Joseph E. Stiglitz. "On the impossibility of informationally efficient market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0.3 (1980): 393-408.
[5] Kyle, Albert S. "Continuous auctions and insider trading." Econometrica: Journal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 (1985): 1315-1335.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econometrica」的推薦目錄:
- 關於econometrica 在 IEObserve 國際經濟觀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econometrica 在 白經濟 TalkEc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econometrica 在 白經濟 TalkEc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econometrica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econometrica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econometrica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econometrica 在 Econometrica, Inc. - Hom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econometrica 在 Modelos econométricos. Conceptos básicos | | UPV - YouTube 的評價
econometrica 在 白經濟 TalkEc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的優秀經濟學家
台灣歷代培養許多經濟學家,其中也有不少學者成功發表到國際頂尖經濟相關期刊,這邊有個列表可以供大家參考。根據他們的標準,能在榜上是目前在台灣任教(因此很多在國外優秀的台灣學者不含在此名單),且曾至少有兩篇發行在經濟相關一流期刊*。列表中的學者大多來自中研院經濟所和台灣大學經濟系。
類似的排名也有在IDEAS, 這是一家用各式指標來排名學校的研究人員的學術成果,但許多經濟學家未參與登記則不會列入排名。巫和懋(2002)曾撰寫過關於經濟學在台灣的發展,其中包含70年代六位院士: 劉大中、蔣碩傑、邢慕寰、顧應昌、鄒至莊、費景漢,以及眾多經濟學者不遺餘力的推動台灣經濟研究的發展,也才有今天台灣經濟學術界的發展!
*(1) 五大頂級期刊: AER (不計入P&P), Econometrica, JPE, QJE, REStud
(2) 一流期刊:
綜合類: EJ, IER, JEEA (2004 年以前 EER)
實證類: AEJ-Applied, J Human Res, REStat
理論類: AEJ-Micro, J Econometrics, JET, QE, TE
總體類: AEJ-Macro, J Econ Growth, JMCB, J Monetary Econ
應用類: AEJ-Policy, J Dev Econ, J Intl Econ, J Labor Econ, J Pub Econ, J Urban Econ, RAND
跨領域: GEB, J Econ History, J Finance, J Fin Econ, J Law&Econ, JLEO, J Health Econ, REDyn
資料來源: Economists Taiwan https://sites.google.com/site/economiststaiwan/
IDEAS https://ideas.repec.org/top/top.taiwan.html
Photo: 中研院經濟所
econometrica 在 白經濟 TalkEc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經濟研究集中在美國案例的現象
根據Das, Do, Shaines, Srikant (2013) 的研究,1985-2005這20年間經濟期刊出版超過76,000篇研究,如左圖顯示約有一半的學術研究是關於美國的經濟研究,而如果把研究只限定在經濟五大期刊(AER, JPE, Econometrica, QJE, RES),右圖顯示關於美國的研究比率,更明顯的高出世界其他地區的總合。
對於經濟學家來說,這是一個值得反思的問題,由於世界上有更多經濟議題或許更值得學者去研究探討,例如像是貧困、未開發國家的發展問題,至於以台灣為例:教育、健康醫療乃至財政及貨幣政策,其本土和美國的研究結果會因國情不同有所出入,如果有更多各國本土研究的成果,則可以幫助決策者改善其政策來讓更多人受惠。
雖然國際學生在經濟相關的博士不斷增加,但受限於目前的學術風氣及統計資料、過去文獻的完整程度,短期之間這個研究的地區偏差問題還不會改變。
Reference:
The useful science? (Economist)
http://www.economist.com/…/21592652-economics-highly-paroch…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Economist)
http://www.economist.com/…/freeex…/2014/01/academic-research
Jishnu Das, Quy-Toan Do, Karen Shaines, Sowmya Srikant “U.S. and them: The Geography of Academic Research” (2013)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econometrica 在 Econometrica, Inc. -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Econometrica, Inc. ... Private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consulting firm providing high quality cost-effective analyses, modeling, and economic evaluations for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