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一直反覆思考,針對 4 月初網紅「愛莉莎莎」,其《跟原住民約會》企劃貼文一事,作為阿米斯音樂節團隊、作為原住民族群、以及作為原住民族個人,怎麼有邏輯地陳述內心想法,提出來與你討論,並感受我的「感受」,實屬不易。
剛好前幾天看到這篇文(註 1),也分享給正在閱讀的你。筆者用兼具理性與感性的文字,提供讀者更宏觀、更細膩的思維觀點,進一步思考並與自己對話。
原文思考脈絡及觀點,已描寫得很詳盡,在此想從個人角度,以及籌辦阿米斯音樂節的經驗,針對以下三點再多一些描述:
1⃣️ 【微歧視之反思】
或許因轉譯的過程,單從字面上難以一時精準地解釋。微歧視(microaggression),不代表歧視本身大或小,而是展現的方式更隱晦、淺移默化,以至無法觀察到,有時「自認為」的善意或言論,對擁有歷史創傷或生命經驗的人,再次勾起不好的回憶與感受。
說的人不易察覺,聽的人不知如何說,所以才逐漸形成難以釋懷的情緒。
重要的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會行微歧視之實,與身份無關。
自第一屆阿米斯舉辦以來,每一次規劃及討論呈現內容的方式,時時刻刻反問自己:這樣會不會很不原民?但那樣會不會重製了刻板印象?大部分的群眾能夠接受嗎?會不會忽略了部分群體的聲音?
許多問題接踵而來,也引起團隊激烈的思辨。
即使辦了五屆,阿米斯音樂節還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也必不斷提醒自己,是否也在無意間「微歧視」。
2⃣️ 【強調歷史脈絡的重要性】
認清歷史真相,不是再次挑起紛爭,而是記取前車之鑑,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另外一篇從德國經驗,反思台灣轉型正義的報導中(註 2),也提及德國陳述納粹的歷史,特別點出每一位領導人名字,是為了強調「納粹是由很多『個人』集結起來的『系統』。」
我們或許不是生在那紛亂的年代,又或者個人主義漸趨為主流價值的當今,容易忽略我們作為「群體」生活著,生活在因著群體身份、生命經驗或歷史創傷等,而可能作為壓迫者/被壓迫者這個事實。
特別是歷史創傷,不會因為時間的推演,而消失殆盡。從土地正義、文化教育、身份認同、經濟發展......等議題,族繁不及備載,都只是換了新的形式在當代呈現。
3⃣️ 【文化是流動的 】
用最直接的方式描述,就是原住民族「文化」本身,因著時間、空間及與外在互動下,產生多元的樣貌,而非靜止、單一不變。
阿米斯音樂節的初衷,也亟欲透過音樂節,將原住民族文化可能被呈現的方式——傳統樂舞、音樂創作、現代舞蹈、戲劇、工作坊、紀錄片、座談、美食、裝置藝術......等等,讓族人用自己的方式,展現自我族群在當代的文化樣貌。
即使台灣很小,遭受 WHO 總幹事指控及國際間的壓迫,但我們不會放棄自己的話語權,也不會放棄與世界持續溝通。
原住民族亦是。
你可能會問:那我到底要如何接近、認識原住民族文化,或身邊的原住民族朋友?
其實很簡單,也不簡單:簡單的是,如同認識新朋友,會好奇他的個性、生長環境、生命經驗與價值觀等;不簡單的是,是否能暫時放下既有立場或想像,聆聽對方所言、接收對方所感受的。
習得同理的能力不易,但開啟對話與持續溝通,是往前邁進的重要途徑。
期望世界看見台灣的同時,台灣也能看見自己。
小美
※ 註 1 - 原文參見:讀者投書(2020)。〈是歧視,還是原住民太玻璃心?對網紅愛莉莎莎 IG 言論的反思〉 。《Mata Taiwan》2020 年 4 月 18 日,取自:https://www.matataiwan.com/2020/04/18/microaggression/
※ 註 2 - 原文參見:李奕萱(2019)。〈從德國反思台灣轉型正義(上):先有真相,再來談和解〉。《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2019 年 7 月 24 日,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2251
#微歧視
#microaggression
#WhoCanHelp
#IndigenousCanHelp
#YouCanHelp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indigenouscanhelp 在 How Indigenous Fire Practices Can Help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Understanding how fire can be a tool to help better the land just got easier, thanks to the Muskrats to Moose Project!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