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農業政策買票】
2018~2019年間,Trump政府已經對美國農民提供$280億美元補助,聲稱是「為了彌補貿易戰損失」。然而這些彌補可能遠遠大過實質損失,據學者研究推估,某些棉花農民請領補助是損失的33倍。
本次Covid-19疫情,美國農業部已經發放農民疫情補貼總額達$160億美元,才短短幾個月就超過前述2年貿易戰補貼總額。
Kansas State University兩位農業經濟學家Joseph P. Janzen 與 Nathan P. Hendricks共同發表論文指出在玉米、棉花、高粱、大豆與小麥農作上,美國政府所提供2018年的補助是推估損失的8倍,2019年補助更是推估損失的33倍。研究更指出2019年的倍數拉高主因在於聯邦政府農業部『刻意放寬』審核條件。
另有經濟學家Colin A. Carter(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與Sandro Steinbach (康乃迪克大學)合作研究指出Trump針對中國搞的貿易戰結果只是讓本國農夫受損(明顯與Trump聲稱的貿易壁壘保障美國農民扞格),同時南美洲與歐洲卻因美國自設的貿易壁壘漁翁得利約$135億美元。
之所以發生領受補助數倍高於損失的一個重要原因來自於:大型農場或政治關係較好的農夫獲得較高補助,同時這些農夫也存在「重複申請領取補助」的現象。
例如紐約時報就報導DeLine Farms Partnership在這兩年領取貿易戰補貼$280萬美元;而我查詢美國農業部資料更發現DeLine Farms從1995年以來領取各種名義政府補貼合計達$1370萬美元。
西維吉尼亞州首富,同時也是共和黨籍州長Jim Justice,身價數十億美元,也在這兩年領到$37.5萬美元補貼。
其結果是Trump在位前三年,美國農夫平均收入成長42%,但多數落在中產階級以上的農夫。這些農夫許多根本只是擁有大片農田而自身從未真正耕種過。美國一個人盡皆知的祕密,即真正從事第一線耕種工作的許多是非法中南美洲移民工,這些人是不可能拿到前述補貼,但卻會受到貿易戰、疫情封鎖的實質經濟損失。
經濟學大師Aaron Director於1960年在芝加哥大學擔任學報主編時就提出著名的「Director's Law」,但因其本人終生不太動筆寫文章,所以此定律是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J.G. Stigler在1970年寫下發表。
該文指出:
公眾支出主要由中產階級得利,代價卻有相當部分是由收入曲線兩端--貧者與富者--承擔(Public expenditures are made for the primary benefit of the middle classes, and financed with taxes which are borne in considerable part by the poor and rich.)
其背後的經濟邏輯是美國政治體制下,政客維持自身政權必須討好中產階級。
該文以加州高等教育為證,明白點出加州是以窮人收入補貼較富裕者子女高等教育。
以1961年為例,加州63%稅收是由年收入$8000以下的家庭承擔,但子女進入加州大學卻是年收入超過$8000的家庭佔77%。
這是說,繳63%稅款族群子女僅佔加州大學體系23%的入學人數。
甚至根據Stigler研究,把時間往前推到19世紀,能從小學畢業者也絕大多數來自中產階級子女。研究更橫向延伸發現消防與警察治安服務同樣存在窮者富者支付補貼中產階級的狀況。
回到農業補貼上,早在1965年經濟學家John E. Floyd就發現無論是農產品價格管制或政府補貼,最後受損者是那群勉強付得起日常三餐的窮人,而真正得利者是大地主。
而我認為從經濟學邏輯看,姑且不論Director的「偏好中產階級」主張,任何農業補償都難以避免各種訊息費用 -- 例如去年產出量不保證今年產出量、農產品現貨期貨價格變動或損失額度計算…。這使得公務員為了行政方便與杜絕紛爭,以土地面積與登記產權狀況為計算單位顯然是最低訊息費用的一種選擇。如此運作下來,這類農業管制、農業保護政策、農業補貼最終還是由持有最多農地或政治關係最佳者勝出。
從另一方面看,農業相較於工商業或服務業,是需要更多「土地要素」投入的生產活動,尤以「土地面積」顯著。這個特點會因為農業機械前提投資的關係更受到產出作物與相對映的「規模經濟」條件約束。
雖然短期且微觀地看,中產階級似乎得利。但從更宏觀社會整體經濟活動角度切入:
a. 資源配置人為錯誤扭曲,造成美國農夫持續產出超出市場需要的農作物,所以我們看到不僅這次Covid-19疫情,幾十年來美國已有多次傾倒鮮乳或農作物投海的舉措。
當然這也包括十幾年前我談過的「休耕補助」問題 -- 付費要求農夫不生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爬文。
b. 其他更需要資金投入的項目被排擠。如前述Trump在位前三年,美國農夫平均收入成長42%,但此收入增長並不是因為「美國農產品競爭力提昇」,而是來自於政府補助。資源有限的前提,非因生產力提昇的收入增長完全就來自於其他生產活動。這必然擠壓其他生產活動對未來的必要投資資源。
c. 而所謂的「農業損失」根本來自於政客的人為障礙。這是說,如果沒有政客操弄國家安全議題,根本就不需要設置這些貿易壁壘,也根本不會有移民障礙,美國農業本身自然可以享受開放市場帶來的獲利以及更廉宜勞力的輸入。這是說,民主制度本質就會有一群寄生蟲般的政客創造議題、創造「被需要」的假象,透過稅制、市場法規限制與印鈔票等手段收取本來可更有效率經濟活動的部份收入,東搬西移的過程似乎在解決人民的問題,但其實只是在解決政客的收入問題。
參考資料:
∙ New York Times, "Farmers Get Billions in Virus Aid, and Democrats Are Wary" June 07, 2020
∙ Joseph P. Janzen & Nathan P. Hendricks, "Are Farmers Made Whole by Trade Aid?" Applied Economic Perspectives And Policy, Volume42, Issue2, June 2020, pp. 205-226
∙ Colin A. Carter & Sandro Steinbach, "The Impact of Retaliatory Tariffs on Agricultural and Food Trade" NBER Working Paper No. 27147, Issued in May 2020
∙ George J. Stigler, "Director's Law of Public Income Redistributio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 13, No. 1 (Apr., 1970), pp. 1-10
∙ John E. Floyd, The Effects of Farm Price Supports on the Returns to Land and Labor in Agriculture, 73 J. of Pol. Econ. 148 (1965).
文章連結:
https://bit.ly/2Vk2ahB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在 葉大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摘)假新聞的傳播,比真新聞更容易!
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三位學者在2018年3月的《Science》發表了一篇論文「網上真假新聞傳播」(The Spread of True And False News Online),研究了2006-2017年300萬人的Twitter貼文數據,涉及超過12.6萬則傳言。他們發現假消息被轉發的機率比真消息高6~10倍。原因可能包括:
1.假消息比真消息出格;
2.假消息的內容更加令人恐懼或憤怒。
正因如此,假消息不但傳播得廣、傳播得快,對一般人而言,假消息也更加讓人印象深刻,並更可能影響他們的實際行爲反應。
類似的發現也在兩位美國經濟學者Hunt Allcott與Matthew Gentzkow 的研究中發現。在2017年春季的《經濟視野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中,他們的論文〈Social Media and Fake News in the 2016 Election〉發現,156則假新聞在臉書上被分享了3,760萬次,瀏覽次數更高達7.6億次,等於平均每個成年美國人瀏覽了3次。在某個惡名昭彰的假新聞網站,其中出現的新聞中一半以上是假新聞,但是該網站在選前的幾個月內共被瀏覽了1.6億次。
他們認為,在欠缺專業人士把關的社群網站,製造假新聞的成本很低,但閱眾要核實新聞真假的成本卻很高。可怕的是,現在有62%的美國成年人每天從社群媒體閱讀新聞。
即使對於某些真假十分明確的事件,人們還是傾向選擇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而非真正的事實。兩位美國政治學者Brendan Nyhan與Jason Reifler在2010年6月發表於《政治行為》(Political Behavior)的論文〈When Corrections Fail: The Persistence of Political Misperceptions〉發現,保守的讀者相信「伊拉克發現大規模殺傷力武器」的假新聞。即使後來的澄清與更正,都不能移除這些政治錯覺,反而使他們更加相信原本的信念是對的。
也正因此,4月初的《經濟學人》雜誌發表了這種無奈:「Fake news flourishes when partisan audiences crave it」。對謊言與錯誤資訊的需求,帶動了網站媒體對這些流言的供應。假新聞傳播快速,無遠弗屆,除了供給面的私人利益之外,更是因為需求面的強勁增長。當社會因為意識型態而嚴重分化,人們尋找偏差但符合自己幸福感的錯誤資訊乃難以避免。不僅難以避免,還可能因為許多人真實經濟處境的惡化,而促使更多人像尋找嗎啡一樣,需要八卦、流言、謊言、懶人包與假新聞的「心靈慰藉」。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在 M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其實行為經濟學的概念亞當史密斯就有了,但跟現代的行為經濟學的差異,在於現代的行為經濟學的結論是建立在實驗上的。
諾貝爾獎得主理查‧塞勒把我們帶回亞當‧史密斯!
亞當‧史密斯在《國富論》中談到「個人的自利行為有可能可以促進社會福利」,讓許多現代讀者誤以為他是經濟學「理性自利」假設的濫觴。
其實不是。2005年有一篇著名的「翻案」文章,標題翻譯過來就叫做「亞當‧史密斯是一位行為經濟學家」,作者包括了行為經濟與神經科學領域的三位重要學者,分別是哈佛大學的 Nava Ashraf、加州理工的 Colin Camerer 以卡內基美隆大學的 George Loewenstein。
今年的諾貝爾獎得主理查‧塞勒也在自傳與演講中不斷強調,「經濟學」這門學科旨在探究「人在市場中的行為,以及這些行為所帶來的效果」。因此「經濟學」本來就應該是「行為經濟學」,只是二次戰後迅速崛起的數理分析方法讓這個領域在某些面向上走偏了。而塞勒雖然在年輕時被評為離經叛道,卻自認他所做的是讓經濟學回歸亞當‧史密斯的正統,回到對真實人性的觀察。
事實上,塞勒的研究主軸以及行為經濟學到目前為止的幾個發展,都呼應了亞當‧史密斯在他1759年的著作《道德情操論》中的觀察,簡單列舉部分如下:
首先,亞當‧史密斯指出,人在做決策時會有「衝動」與「公正客觀的旁觀者」兩種思考框架,這是不是和康納曼的「快思」與「慢想」二元系統有點神似像呢?
不僅如此,亞當‧史密斯提到「衝動」讓人短視,做出來的判斷會有別於「公正客觀的旁觀者」深謀遠慮所得到的結論。這樣的論述呈現出人內心的自我矛盾。
塞勒在分析個人意志力不足或是儲蓄不夠等現象時,提出一套「計畫者」與「執行者」的理論,其中「計畫者」追求長期個人福利,但「執行者」卻容易受到短期誘惑,導致決策偏離了「計畫者」心目中的最佳行動藍圖。這套理論在思想上就是承襲自亞當‧史密斯的兩種思考框架。
第二,亞當‧史密斯在《道德情操論》當中指出,人對痛苦的感受會比等量的快樂要更為強烈,算是比康納曼與特維思基1979年的經典論文早200多年提到人的「損失趨避」心理。
由此出發,亞當‧史密斯也觀察到人對於口袋裡已經有的東西被奪走,其感受會比人預期將擁有但還未到手的東西被奪走要更加強烈、更加痛苦。這個概念其實就是塞勒的「稟賦效應」理論的芻形,也可以解釋為何許多人在做決策時並不會依照著經濟學原理課本中所教的,去忽略沉沒成本。
第三,亞當‧史密斯提到人對風險的判斷會有系統性的偏誤,常會高估成功的機會,低估失敗的機會;高估成功時得到的價值,低估失敗時的損失。這就是某種形式的「過度自信」,現在也發展成一支文獻,也可以用來解釋人在股票與金融市場中的行為,或是大老闆面對大型併購案所做的(理性或不理性)決策。
第四,亞當‧史密斯對於人的「同情心」有過深入觀察;同情心會帶出利他行為,本該是件好事,但「同情心」卻也是一種不太可靠的行事依據。
為什麼?因為人對於擁有鮮明畫面的小事所產生的同情,往往會遠大於沒有畫面的悲慘大事;對於自己親友的小小不快樂所產生的同情,往往會遠大於不認識的人的極痛苦遭遇。而這些都是人心中「衝動」的那個思考框架所帶來的效果。
因此,如果人任憑自己用「衝動」的框架做決策,他所「展現出來的同情」可能會和「一件事真正值得的同情」不成比例。效果就是,資源可能沒有根據實際上的需要做出妥適的分配,人可能會太關注小事而對真正嚴重的問題無感。
第五,亞當‧史密斯認為追求某種程度的「公平」與「保護弱者」是人類天性的一部分,而「公義」也是由此衍生出來的一種概念。當代的心理學研究驗證了多數人對公平的偏好,不只有塞勒和康納曼、Jack Knetsch 等人有許多著名研究,還有動物實驗發現猴子也會對不公平的待遇產生強烈反應。
如果說,當代經濟學是從亞當‧史密斯開始,那今年諾貝爾獎委員會的決定,在某種程度上只是把我們帶回兩個半世紀前的《道德情操論》。理查‧塞勒沒有要挑戰亞當‧史密斯;他只是和當代許多求真、求知的心理學者與經濟學者,一起回到初心,回歸對人性的觀察,因而拓展、驗證或延伸了亞當‧史密斯的觀察。
唯一的差別是,當代的研究是建立在更系統性、更科學化(亦即方法可以複製)的實驗與實證,而研究發現也開始被廣泛應用於解決人類社會所面臨的種種難題。
--
#參考資料
[1] Ashraf, Nava, Colin F. Camerer and George Loewenstein. 2005. "Adam Smith, Behavioral Economist."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3), pp.131-45. 這篇是本文的主要參考資料,論文中也明確指出不同的行為經濟學概念分別是出自亞當‧史密斯著作的第幾頁,供喜歡考證的朋友參考。
[2] 理查‧塞勒對於自己研究的評價以及對經濟學發展史的看法,可參考他的半自傳著作《不當行為》(Misbehaving)。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牛奶 #優越感
重點:
00:00 前導
01:39 右翼人士與牛奶的關聯
03:19 能喝牛奶的人種比較優秀?!
04:43 我們原本都有乳糖不耐
05:30 考古研究的證據是?
07:03 牛奶何時成為餐桌常客?
08:39 牛奶普及帶來的各種問題
10:06 我們的觀點
11:03 提問
10:44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蛋糕說話時屑屑請閉嘴
|腳本:蛋糕說話時屑屑請閉嘴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人類也會被馴化?從乳糖不耐症,看人類基因的轉變——《祖先的故事》:https://bit.ly/37j9DCu
→牛奶:新納粹的象徵:https://bit.ly/2Vaoaed
→考古探密:奶與蜜: https://bit.ly/39pWxpM
→乳糖不耐症的亞洲人為什麼特別多?從喝牛奶的歷史談起:https://bit.ly/2KQEgrH
→乳糖不耐症怎麼辦?如何改善與治療?專家圖文完整教學:https://bit.ly/2Jj5Ixh
→為何牛奶會讓人「小時好好,長大拉拉」?乳糖不耐和基因調控──《生命如何創新》:https://bit.ly/3ljzsqZ
→德國青銅時代的戰士們,大多乳糖不耐:https://bit.ly/3mjibzQ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https://bit.ly/2VaoyJH
→Alkon, A. H., & Agyeman, J. (Eds.). (2011). Cultivating food justice: Race, class, and sustainability. MIT press.
→Archaeology: The milk revolution:https://go.nature.com/2JpUwza
→Are the US Dietary Guidelines on Milk Racist?:https://bit.ly/39n41K8
→Bertron, P., Barnard, N. D., & Mills, M. (1999). Racial bias in federal nutrition policy, Part I: The public health implications of variations in lactase persistence.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Medical Association, 91(3), 151–157.
→Cohen, M., & Otomo, Y. (Eds.). (2017). Making Milk: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Our Primary Food. Bloomsbury Publishing.
→Doctor Explains Why Pro-Dairy USDA Dietary Guidelines Are Racist:https://bit.ly/3fMvaaz
→Dupuis, E. (2002). Nature's Perfect Food: How Milk Became America's Drink. New York; London: NYU Press. Retrieved November 12, 2020, from:http://www.jstor.org/stable/j.ctt9qfmj5
→Freeman, A. (2013). The unbearable whiteness of milk: Food oppression and the USDA. UC Irvine L. Rev., 3, 1251.
→Got milk? How lactose tolerance influenced economic development:https://to.pbs.org/36eEAIP
→Got Milk? Neo-Nazi Trolls Sure as Hell Do:https://bit.ly/39sODMB
→Got Nazis? Milk Is New Symbol Of Racial Purity For White Nationalists:https://bit.ly/2JiNigi
→How the alt-right uses milk to promote white supremacy:https://bit.ly/3fKh8Gl
→Is milk healthy? Canada's new food guide says not necessarily:https://bbc.in/3o1aNtc
→McClure SB, Magill C, Podrug E, Moore AMT, Harper TK, Culleton BJ, et al. (2018) Fatty acid specific δ13C values reveal earliest Mediterranean cheese production 7,200 years ago. PLoS ONE 13(9): e0202807. :https://bit.ly/3q7rPb0
→Milk, a symbol of neo-Nazi hate:https://bit.ly/2J7iNKB
→Miller, Alex. ‘White Power Milk: Art, Or Real, Or Advertising?’ VICE. 1 June 2011.
→Neolithic Europeans were lactose intolerant:https://bit.ly/3lfIHJ5
→No use crying:The ability to digest milk may explain how Europe got rich:https://econ.st/39sOIQp
→Smith, Jack. ‘Milk is the New Creamy Symbol of White Racial Purity in Donald Trump’s America.’ Mic Magazine.
→Stănescu, V. (2018). White Power Milk’: Milk, Dietary Racism, and the ‘Alt-Right. Animal Studies Journal, 7(2), 103-128.
→The Troubling Link Between Milk And Racism:https://bit.ly/39nF1CM
→Valenze, D. (2011). Milk: a local and global history. Yale University Press.
→Why humans have evolved to drink milk:https://bbc.in/39o7ckH
→WHY IS MILK BEING CALLED A WHITE SUPREMACIST SYMBOL?:https://bit.ly/33nN2Uo
→Why White Supremacists Are Chugging Milk (and Why Geneticists Are Alarmed):https://nyti.ms/3fIt7nT
→Wiley, A. S. (2007). Transforming milk in a global economy.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09(4), 666-677.
→Wiley, A. S. (2015). Re-imagining milk: Cultural and biological perspectives. Routledge.
【 延伸閱讀 】
→臺灣乳牛與飲乳文化:https://bit.ly/36cd5Qc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在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on JSTOR 的相關結果
Description: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JEP) attempts to fill a gap between the general interest press and most other academic economics journals. ... <看更多>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在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 Wikipedia 的相關結果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JEP) is an economic journal published by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The journal was established in 1987. ... <看更多>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在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的相關結果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JEP) fills the gap between the general interest press and academic economics journals. Read more about the JEP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