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建立臉書通訊軟體的金流生態系,才是 Libra 最重要的目的。那些喊著臉書要成為世界虛擬央行的,高估了臉書的野心與能力,也低估了各國政府的實力。
#天下專欄 #Libra為何必要 #FB的Android時刻
數週前,Facebook 終於把秘密籌備已久的區塊鏈專案介紹給全世界,取名 Libra。如果您還沒了解它的一些基本資訊,網路上已有許多專文,我就不在這重複。更重要的,我想我該陪大家探討 Libra 為何而來,又要往哪裡去。
首先,過去 6 年,WeChat 在中國為我們驗證了,當聊天 App 達到強網路效應,成為用戶依賴的資訊交換平台,接著可以堆疊上金流這個第二維度,開啟支付、存款、基金、貸款等種種應用情境,發展出繁榮的金融生態,就可以升級為雙邊平台,達到幾乎無法取代的地位。
要支援金流,有兩大前提:第一,統一、穩定的貨幣;第二,方便的上下車管道,也就是所謂的「入出金」。
在中國營運的 WeChat,受惠於市場單一,且多數會員擁有銀行帳號,因此只要以人民幣清結算,且與每個用戶的銀行帳戶連結,就可以滿足上述前提。
這樣的環境,FB 經營的三大聊天服務 – WhatsApp、Messenger、Instagram Messages – 是不具備的。這三個十億用戶級平台,除了使用者散落世界各地,缺乏共通貨幣外,許多會員還是沒有銀行帳戶、只用實體現金的「Unbanked」族群。
所以,FB 發展 Libra 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建立統一、穩定的貨幣,且在各國提供種種方便的現金兌換服務,幫助這些用戶上車,讓三大聊天服務能長出金融生態。
發展一個貨幣需要信任,建立一個兌換服務體系則需要大量落地。FB 也可以自己來,但首先是信任建立不易,又容易受到其他事業的公關狀態影響。而自己去世界各國落地,更是曠日費時。所以,FB 決定犧牲主導,去加速兩者的發生,因此才會出現設於瑞士的 Libra 基金會、千萬美金資產會員體系、以及採用 Designated Proof-of-Stake 等種種設計。
但 FB 把貨幣 Libra 釋放出去,卻用全資子公司把 Libra 原生的錢包服務 Calibra 緊緊抓牢,這就好像 Google 把 Android 作業系統開源,卻完全控制 Google Play 一樣。這樣設計到底會把 FB 與人類社會帶到哪裡?我們下集繼續。
天下網站版本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Login.action?id=5096016
Photo Credit: Libra Association Website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libra為何必要 在 Mr.Jami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天下專欄 #Libra為何必要 #FB的Android時刻
數週前,Facebook 終於把秘密籌備已久的區塊鏈專案介紹給全世界,取名 Libra。如果您還沒了解它的一些基本資訊,網路上已有許多專文,我就不在這重複。更重要的,我想我該陪大家探討 Libra 為何而來,又要往哪裡去。
首先,過去 6 年,WeChat 在中國為我們驗證了,當聊天 App 達到強網路效應,成為用戶依賴的資訊交換平台,接著可以堆疊上金流這個第二維度,開啟支付、存款、基金、貸款等種種應用情境,發展出繁榮的金融生態,就可以升級為雙邊平台,達到幾乎無法取代的地位。
要支援金流,有兩大前提:第一,統一、穩定的貨幣;第二,方便的上下車管道,也就是所謂的「入出金」。
在中國營運的 WeChat,受惠於市場單一,且多數會員擁有銀行帳號,因此只要以人民幣清結算,且與每個用戶的銀行帳戶連結,就可以滿足上述前提。
這樣的環境,FB 經營的三大聊天服務 – WhatsApp、Messenger、Instagram Messages – 是不具備的。這三個十億用戶級平台,除了使用者散落世界各地,缺乏共通貨幣外,許多會員還是沒有銀行帳戶、只用實體現金的「Unbanked」族群。
所以,FB 發展 Libra 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建立統一、穩定的貨幣,且在各國提供種種方便的現金兌換服務,幫助這些用戶上車,讓三大聊天服務能長出金融生態。
發展一個貨幣需要信任,建立一個兌換服務體系則需要大量落地。FB 也可以自己來,但首先是信任建立不易,又容易受到其他事業的公關狀態影響。而自己去世界各國落地,更是曠日費時。所以,FB 決定犧牲主導,去加速兩者的發生,因此才會出現設於瑞士的 Libra 基金會、千萬美金資產會員體系、以及採用 Designated Proof-of-Stake 等種種設計。
但 FB 把貨幣 Libra 釋放出去,卻用全資子公司把 Libra 原生的錢包服務 Calibra 緊緊抓牢,這就好像 Google 把 Android 作業系統開源,卻完全控制 Google Play 一樣。這樣設計到底會把 FB 與人類社會帶到哪裡?我們下集繼續。
天下網站版本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Login.action?id=5096016
Photo Credit: Libra Association Website
libra為何必要 在 Mr.Jami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天下專欄 #Libra為何必要 #FB的Android時刻
數週前,Facebook 終於把秘密籌備已久的區塊鏈專案介紹給全世界,取名 Libra。如果您還沒了解它的一些基本資訊,網路上已有許多專文,我就不在這重複。更重要的,我想我該陪大家探討 Libra 為何而來,又要往哪裡去。
首先,過去 6 年,WeChat 在中國為我們驗證了,當聊天 App 達到強網路效應,成為用戶依賴的資訊交換平台,接著可以堆疊上金流這個第二維度,開啟支付、存款、基金、貸款等種種應用情境,發展出繁榮的金融生態,就可以升級為雙邊平台,達到幾乎無法取代的地位。
要支援金流,有兩大前提:第一,統一、穩定的貨幣;第二,方便的上下車管道,也就是所謂的「入出金」。
在中國營運的 WeChat,受惠於市場單一,且多數會員擁有銀行帳號,因此只要以人民幣清結算,且與每個用戶的銀行帳戶連結,就可以滿足上述前提。
這樣的環境,FB 經營的三大聊天服務 – WhatsApp、Messenger、Instagram Messages – 是不具備的。這三個十億用戶級平台,除了使用者散落世界各地,缺乏共通貨幣外,許多會員還是沒有銀行帳戶、只用實體現金的「Unbanked」族群。
所以,FB 發展 Libra 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建立統一、穩定的貨幣,且在各國提供種種方便的現金兌換服務,幫助這些用戶上車,讓三大聊天服務能長出金融生態。
發展一個貨幣需要信任,建立一個兌換服務體系則需要大量落地。FB 也可以自己來,但首先是信任建立不易,又容易受到其他事業的公關狀態影響。而自己去世界各國落地,更是曠日費時。所以,FB 決定犧牲主導,去加速兩者的發生,因此才會出現設於瑞士的 Libra 基金會、千萬美金資產會員體系、以及採用 Designated Proof-of-Stake 等種種設計。
但 FB 把貨幣 Libra 釋放出去,卻用全資子公司把 Libra 原生的錢包服務 Calibra 緊緊抓牢,這就好像 Google 把 Android 作業系統開源,卻完全控制 Google Play 一樣。這樣設計到底會把 FB 與人類社會帶到哪裡?我們下集繼續。
天下網站版本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Login.action?id=5096016
Photo Credit: Libra Association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