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ympus M.ZD 45mm F1.2 PRO
.
雖說是例行性的打光拍攝,但拍攝時還是會有狀態絕佳或是表現不良的時候,若說有什麼比較明顯的差異,大概就是塑光靈感上的有無吧,大致的情況都是有越拍越好、越拍越進入狀況,不過也偶有例外。
.
包含這顆鏡頭在內,這一天我總共拍了四小時,這些照片是四百多張照片中的第一批,算是表現一般,而把鏡頭這類產品排在第一個拍攝,主要還是因為拍鏡頭其實很好「熱機」,對接下來的拍攝會更快進入狀況。
.
Leica 45mm Macro 拍攝
#Olympus #45mmPRO #商品攝影 #M43商攝
「m43商攝」的推薦目錄:
- 關於m43商攝 在 Furch Lab 攝影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m43商攝 在 Furch Lab 攝影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m43商攝 在 Furch Lab 攝影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m43商攝 在 Re: [問題] 升級FF或繼續保留M43 - 看板DSL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m43商攝 在 M4/3系統適合商品攝影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m43商攝 在 商攝I Think - Wesley 25mm F1.7 M43 口徑:Sony E卡口 ... 的評價
- 關於m43商攝 在 [閒聊] 產品攝影是否出現了重大的變革與挑戰 的評價
- 關於m43商攝 在 wiha六角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 ... 的評價
- 關於m43商攝 在 wiha六角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 ... 的評價
- 關於m43商攝 在 GH5 雖然是M43系統拍片只要選對鏡頭一樣散的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m43商攝 在 [選購] 食品商攝二手機種請益PTT推薦- DSLR 的評價
m43商攝 在 Furch Lab 攝影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要價 2700 元的鏡頭質感如何呢?
.
今年有逛攝影器材展的人,應該都對這顆鏡頭不陌生吧?相信有許多攝友都從未見過「Kamlan」這個品牌,而它之所以引人注目,除了 F/1.1 的超大光圈之外,就是那三千元不到的超便宜售價了。這次器材展逛完一圈之後我就在想,這麼便宜的鏡頭,拿來當玩具拍一拍似乎也不吃虧,所以就…..回頭領錢把它帶回家了XD
.
雖說如此,我覺得這顆 Kamlan 鏡頭在質感的表現上還是不錯的,至少相比類似價位的永諾要來得結實許多,整顆鏡頭都是金屬材質,拿在手裡感覺也相當沉,對焦環與光圈環的阻尼都頗重,手感與設計雖不算上佳之選,但也算是符合價位了。
.
http://immian.com/kamlan50mm/
#M43商攝 #商品攝影 #M43開箱 #OlympusPENF #Kamlan
m43商攝 在 Furch Lab 攝影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Kamlan 50mm F1.1
.
一顆三千元不到的鏡頭,拍照+修圖花了快兩個小時,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
我也不知道XD
#M43商攝 #商品攝影 #M43開箱 #OlympusPENF #Kamlan
m43商攝 在 M4/3系統適合商品攝影嗎?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M4/3 系統適合商品攝影嗎? · 1.深景深,光圈不用縮太小就可以把商品前後涵蓋在景深內 · 2.提供多種構圖比例 · 3.實用Liveview及觸控螢幕 · 4.價格較低 ... <看更多>
m43商攝 在 商攝I Think - Wesley 25mm F1.7 M43 口徑:Sony E卡口 ... 的推薦與評價
Wesley 25mm F1.7 M43 口徑:Sony E卡口、口徑43mm 備註:本來想要拿來做倒接鏡,後來發現光圈縮小後,在野外十分難拍。 原價:388人民幣. ... <看更多>
m43商攝 在 Re: [問題] 升級FF或繼續保留M43 - 看板DSL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我剛好跟您相反
我玩攝影大概快20年了(中間有段時間因為出國工作還有感情因素停了幾年)
我一直都是攝影狂人(外加器材狂人),我只要是出門拍照通常都是三機六鏡起跳
(CONTAX 645一機兩鏡是必備,爬百岳改帶哈蘇外,外加一台135機器通常是F100
底片機或D800數位機,鏡頭則是16-35/2.8+70-200/2.8再配35/1.4、85/1.4或
百微,視拍攝題題材而定,最後加一台輕便底片機TC-1或LEICA CM),
就算出國或蜜月也不例外
這在一般人眼裡簡直是瘋狂的行為我倒也是樂在其中拍了十幾年,每次拍完回家
就是漫長的後製工作,不管是RAW檔還是正片底掃,也習慣了這些
直到今年某天我跟幾個影友在觀看正片還有數位檔時,我們用幻燈機跟螢幕看著
照片,驚嘆風景的秀麗,討論構圖的好壞以及其中的影像元素等,
我發現我們幾乎不會去注意那些綿密的層次、所謂豐富的細節,我開始思考影像
的本質,就好像我在看國家地理雜誌百年攝影經典或是竹內敏信寫真時,我很少
或幾乎不會去注意這些,影像的好壞,甚麼細節層次BOKEH這些似乎不再重要,
就好像我在看著十幾年前拍的照片時,我也只注意照片的內容,哪怕這些照片中
有用大家口中所謂的神鏡所拍我也不再在乎,能擷取到影像內容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前陣子試著購入M43系統(E-P5+15/1.7+60/2.8Macro),出去拍了幾次,才發
現拍照原來也可以這麼輕鬆就得到不錯的影像品質,在可以容許畫質下降的範圍
內輕鬆取得我想要的影像,其實就算影像品質有所下降,也只有在原始圖檔開始
修圖時有感,縮圖上傳之後的差異更是微乎其微,相信幾年之後再看到這些圖,
對影像畫質的在意程度應該更低了吧?但在拍攝當下的輕鬆跟愉悅卻是明顯有感
所以現在我大概不會再擴充135系統了,雖然短期之內也不會出清,但會慢慢將
隨拍主力轉往M43並擴充之,當然了,外拍大景還是以120為主
※ 引述《seric34 (T228)》之銘言:
: 原文恕刪
: 希望這篇文對原po有幫助
: 有興趣的話,可以搜尋我id之前po過的文章
: 在2012/10左右時想從D90換成M43系統
: 而在這之前,大多都只帶著機身+35mm F1.8這鏡頭,跟現在裝備比起來真是超輕裝...
: 記得那次po文後沒多久,就順勢入手了EM5
: 還記得原先只打算去相機展物色GX1的,但沒有P家的櫃....
: 加上剛好看到的EM5軍艦部很合我的胃口,以及五軸防手震的加持
: O及P兩家鏡頭的通用性,使我很快就入了這坑
: 主要在畫質的表現,個人覺得差異不大就是
: 但當時是機身直出派的,還不瞭解後製作業下機身還有更多發揮的空間
: 一直到2014/6,有想要自己拍婚紗的考量,覺得只靠EM5不太夠用
: 一部分也是私心關係,因為在網路上看了不少FF的作品
: 醉心於高ISO表現以及大光圈散景,以及C、N兩家強大的鏡頭群
: 就出掉EM5換了台二手D700
: 再搭配騰龍24-70這鏡頭,重量的「升級」跟之前的一機二鏡也無法相比
: 也是這時開始拍RAW檔
: 才瞭解用RAW檔後製的彈性如此大
: 但這有點不公平的是,在使用D90及EM5時尚未接觸後製這塊領域
: 會讓我覺得全幅機後製較強大的錯覺
: 而這一年半間也逐漸習慣了它
: 假日沒有跟老婆及朋友出遊時,就跑跑公園拍攝生態微距
: 在上週西班牙蜜月回來整理照片時,完全不後悔有帶上它(是說整團竟然只有我帶DSLR)
: 最近半年開始在假日兼職婚攝助理,讓我有了再買一台D750嘗試雙機流的衝動
: 很詭異對吧,也才沒幾年的時間
: 心境差異卻如此大
: 我不知道多數人是不是也是如此
: 但我很清楚自己的個性就是如此,我深知在做的每個決定下都是有動機的
: 雖然那句萬用的「相機後面的腦袋比較重要」就夠打趴我,我是蠻討厭這句話啦 XD
: 我腦袋的成長比不上機身鏡頭進步的速度,而好的裝備可以增加我拍攝作品的成功率
: 而要無限上綱的話,用DSLR不如用DC,用DC不如用iphone,用iphone不如用3310
: 有點離題了,上面說的是我換系統的動機及過程
: 最終在EM5換D700時,我考慮的原因如下(當初文章還搜尋得到就是)
: 1.可用的更高ISO
: 2.同光圈下的更淺景深
: 3.更多的鏡頭群可選擇(包括二手市場流通方便性)
: 換完後讓我有升級感如下:
: 1.RAW檔的後製寬容度(但這說不準,之前查過EM5與D700動態範圍表現差不多)
: 2.機身操控更直覺性(很討厭EM5的選單)
: 3.暗部對焦能力
: 4.手感更好
: 5.閃燈、手把等配件更多可選擇
: 6.電池續航力
: 降級感如下 Q_Q:
: 1.機身及鏡頭重量
: 2.無翻轉螢幕(換D750無此問題)
: 3.因機身鏡頭加重及體積而需重新選購腳架或相機包
: 我是想勸原po升FF的那一派
: 但眾板友說的沒有錯,帶得出去的才是好相機
: 另外,另一半的態度我覺得也是蠻重要
: 若對方常看你背著那麼重的裝備影響到出遊品質,久了不怎麼支持你在攝影這塊領域
: 相信裝備出勤率也會降低
: 我做事是需要成就感來支持
: 這次蜜月照岳母看了說拍得不錯
: 也有朋友希望找我拍全家福合照及商業攝影
: 以及第一次婚攝就是擔任友人弟弟的主攝
: 現在則是希望能在婚攝助理這塊,能協助主攝完成作品以及自我成長
: 身邊親友們的反應,會回饋在我的行為積極度
: 我不是那種自始至終能不管他人眼光堅持自我行為到底的類型
: 雖然可以很帥氣地說選擇當下不後悔,因為後悔的行為都是在選擇之後
: 而就最終換全幅機身這個選擇,我很慶幸沒有錯誤
: 這樣說也不太對,之前都是審思過各種情況及參考各位的意見做出的決定
: 若用結果來下定論也是有點草率就是
: 若原po還是拿不定主意,身邊朋友若有類似同等級裝備
: 可以借來實際體會一下重量及體積是否能接受
: 實拍作品網路上必定能找到一堆,或看展示品體驗一下手感
: 還是難以決定?但又不想虧太多錢,那就買二手貨吧,脫手也較無痛就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102.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446641043.A.93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