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y now, pay later]BNPL,金融潮語。其實都潮咗大半年,不過香港咁上下啦。鬼媒講咗年幾兩年Content Creator,都未見香港有乜媒體專門整個beat
1. Buy now, pay later,「屌,咪即係花唄」「有幾撚有創意呀?我中華古已有之」「不過馬雲得罪人之嘛」。其實認真的,唔使括號,花唄都興咗N年,鬼佬而家先開心大現BNPL,完全係reinventing the wheel,不過記住講個英文縮寫就有人覺得好巴閉,Bullshit as a service,Baas.(話時話,Kyle Bass收咗皮未?港紙爆煲冇?)
==============
一週年!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已經1900人訂! 畀年費仲有85折,20/40年費VIP 送本人著作一本。
==============
2. OK,正經,「咪即係信用卡分期,有幾大發現呀?」。又唔係喎
3. 首先,香港人好撚有錢,同埋好有信用,香港人係好好嘅債仔,你見啲友真係斬人打劫呃同事呃老婆穿公司櫃桶底都會供樓的!
4. 當然,除咗香港人有錢,客觀亦因為香港丁屎咁細,你走得去邊?唔似美國或以前大陸(而家有晒監控另一回事),改個名換個車牌去第個城市又一條好漢。
5. 所以你見香港批信用卡成功率極高,私人貸款極易借,仲要供樓利息低。一個普通打工仔,一百幾十萬信用卡額絶對唔係難事。
6. 我想講嗰時我在英國讀書?出咗信用卡(開名啦,匯豐),500英鎊信用額。「喂你係學生冇收入點同,唔好偷換概念」。但你可以睇下普通一個香港大學生銀行批幾錢信用額畀佢?(*)
7. 我知全世界都低息,係呀我唔知呀可?港息大約都跟美息,但,你見美國有冇可能一兩厘供樓?你有冇諗過,香港供樓銀行收你咁平息,賺乜?「cross selling」,「美國唔識cross selling呀?」(咁當然,再三留意返,香港人好撚有錢)。
8. 真相係,香港嘅delinquency rate (拋個英文好似專業啲)極低。即使咩亞洲金融風暴或沙士或乜,你睇報紙咩負資產又跳樓,但,個delinquency rate都係極低—come the 忽on,負資產不等於delinquent!死還死七孔流血還七孔流血!甚至跳樓都不等於delinquent!別傻了星矢,你還有老豆還有老婆!
9. 但認真,咁低嘅delinquency rate,銀行咪圍到數,所以點解香港銀行嘅net interest margin咁低都仲有錢賺。剛睇業績,中銀香港淨息差1.10%,你諗下仲要出糧仲要交租仲要預你啲友燒炭,但居然都仲係賺唔少錢,可見delinquency rate幾咁低。美國?你可以睇下2008嗰時,啲次按有幾多delinquent,求撚其掉低鎖匙就兩腳一伸走人foreclosure,而美國啲銀主盤邊有香港咁正,可以賣原價咁滯(大把銀行拍賣銀主盤有賺添)
10. 同樣原則,你可以應用落去信用卡,私人貸款。
11. 當然仲有,再講一次,香港人好撚有錢。我冇統計過有幾多巴仙嘅人有信用卡,你睇卡數目唔準,因為有啲好似我咁嘅仆街一條友十幾張卡(又如何?)。但,目測香港嘅信用卡滲透率極高,「我Patreon啲讀者好似全部有」(**)
12. 講返,冇去過美國(係呀,我使唔使識整光刻機?ASML NVIDIA又新高啦屌你),但BNPL同信用卡,就真係唔係同一回事。可以係complement 亦可以係substitute (***)
13. Patreon會寫,有啲人只用信用卡,有啲人只用BNPL,有啲兩樣一齊。但,咩人係傾向用BNPL?你估到了:非白人(Hispanic或黑人),低收入人士,同埋……年青人,
14. 拿,學嘢?呢啲就學嘢啦。
15. 不過,「不如講返冧把」,Affirm就升五成啦,一舊水咁滯。「但2月嗰時140蚊」,而家先返返年頭水平,你買隻垃圾中移動941跑贏佢一截。估值都係好重要的。
16. 最重要係,Amazon雖然同Affirm合作,但冇話exclusive 喎。Amazon嘅作風啦喎,就行內皆知了,你做過佢對家都知。
17. 至於其他Fintech嘢?韓國嘅KaKao Bank,一上市大過晒韓國所有銀行嘅市值添,亦令呀大股東變咗富豪,同啲財閥平起平坐。你諗下,韓國喎,幾不可思議?
18. 香港?有!「咪螞蟻金服」,嗰時上市成功嘅,肯定大過晒所有銀行,分分鐘係全世界最大嘅金融股(而全世界最大嘅銀融股唔係銀行啦下)。
(*)話時話,我好想知道,到底唔同大學甚至唔同科嘅學生,信用額會唔會唔同?拿,醒你呀,拎去做final year project啦。理論上呢,「好似醫科生應該信用額高啲」「你點折墮點包尾做個醫管局非合約都五六七皮啦」。不過我估實際上銀行don’t care,同埋費事你話歧視。不過,「如果見到係唔同大學唔同信用額仲好玩」「我覺得教大應該高啲」。同埋,如果真係。拿,真係醒你呀,認真少少拎嚟做MSc dissertation都得(MPhil PhD就未咁求其),「至少認真過我嗰份」又,我份dissertation真係相當垃圾,但我都don’t care,因為我換得去倫敦結算所實習嘅機會,雖然真係坐嗰邊只係幾日。
(**)呢度示範咩係survivorship bias.冇信用卡又點訂你Patreon呢大哥。「其實可以用Paypal」「但冇信用卡又點有Paypal呢老細」「其實係得的」
(***)有啲人讀經濟就讀死書,以為A同B一係complement 一係substitute,或者兩者之間 0-1。錯,同樣兩樣嘢,唔同情況下,可以係complement亦可以係substitute.例如?你一拖二咪知!「你有本事可以搞到變complement的」「重口味啲嘅,老婆同外婆都得」
==============
一週年!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已經1900人訂! 畀年費仲有85折,20/40年費VIP 送本人著作一本。
==============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網上學習平台Beginnero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冷知識 #邏輯謬誤 倖存者偏差 (Survivorship Bias) 是一種 #認知偏差。這個邏輯謬誤在於 過分關注於某種倖存的經歷,忽略那些無法倖存同一件事件的人或事。 簡單來說,即是只關注篩選出來的結果,而忽略篩選條件和機制。亦即是只看得到好的結果,看不到差的結果,或者把差的結果不存在。...
「survivorship bias」的推薦目錄:
survivorship bias 在 邱志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22
什麼是菁英?菁英的責任?
邱志偉,立法委員
最近網路上正在熱烈討論一個議題:「何謂菁英?菁英該承擔什麼責任嗎?」對於菁英一詞的定義,相當複雜,很多人會歸結為各階層或學歷上最頂尖者方屬菁英,這當中也包含了金錢、文憑主義的心理作用在。但我認為所謂的菁英,不須有太多複雜的劃分或界定,俗語說行行出狀元,只要能在自己崗位闖出一片天,都應當是菁英,這也是一個成熟的公民社會,應當具備的共識。但我更想深入挖掘的一件事是,那世俗所謂的菁英,該扛起什麼樣的社會責任嗎?
一般人對於菁英的記憶,除了必須是在各行各業的翹楚者外,甚至必須有特殊卓越的貢獻。例如棒球,大家會對王建民在大聯盟的表現印象深刻。電影上,沒有人會忘記奧斯卡獎得主李安。但上述這些菁英,從未單純因為成就卓越,就自封菁英。菁英的可貴,不單是貢獻卓著,更重要的是這些人相當程度上的相信,不單是天賦或先天資源,若從倖存者謬誤理論( Survivorship Bias )來看,自己也只是比較幸運而已。
若以先天資源來論,台大經濟系教授駱明慶2002年曾發表過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刊登在《經濟論文叢刊》上。這篇文章一針見血的用統計數據說明,城鄉差距讓一個人光是出生的縣市,就大程度上的影響未來是否將會成為台大學生。
根據統計,1987-2000年,來自台北縣市的台大學生,占了約56%。以台灣大學的學生來說,在通過大學考試階段上都可稱作菁英,然而光是雙北的學生就屬大宗,我們可以由此反思,若是從小生長在這樣城市的學生是何其幸運?成為菁英的起跑點是否已經高人一等。
我們對菁英的要求不必然要非常嚴格,但我認為若能成為菁英,要有謙遜、知道自己其實比許多人幸運,進而體認自己的幸運應該要有所回饋,或至少不能視為理所當然。
在許多大時代下的菁英,經常做出許多讓人動容的決定,而成為讓人歌頌的人物。其中謙遜與持續關懷社會是關鍵。例如國學大師陳寅恪,學術表現讓人敬仰,其弟子中山大學歷史系主任劉節深受影響。在文革時期代陳寅恪受批鬥,當外人問其感受,答曰:「我的學問遠不及我的老師,今天我能代替他,是我的光榮!」又如在意外殞命台大校園的陳文成博士,從小就是天才學生,赴美留學後,在美國學界已是閃耀新星,仍持續關心台灣民主,在警總威逼斥責之下,他仍堅持回答:「我一直希望台灣進步。」民主前輩陳定南受美麗島事件感召,棄商從政,放下商場得意之路,締造傳頌至今的宜蘭經驗,其政治風骨更是我們民進黨從政者的標竿。
或許我們不必然需要這麼偉大,也不是說在各行業或領域的菁英,都非得做出特殊貢獻才能回饋自己的天賦。但要能認知自己的幸運與成功,進而化作善的種子,帶給社會進步力量,這樣的力量不必然是具體行為,甚至只要保持謙遜,就可以形成一種善的循環,能夠體諒不同能力的人,理解關懷不同的事,對這社會都有正面影響。唯有如此,長久以來由各行業菁英領導的社會才能變得更好。
survivorship bias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關於生存者偏差
今天來閒聊
記得
偶爾還是會聽到有老一輩的在碎碎唸說
阿你們現在做這麼多產檢係低衝瞎米啦
以前我們什麼都沒有做還不是都好好的
(感覺好像是說醫師在騙錢)(笑)
好啦好啦
也只能笑笑的
生存者偏差
或者叫做倖存者偏誤
survivorship bias
有聽過嗎?
👇👇👇
過度關注「倖存了某些經歷」的人事物,忽略那些沒有倖存的(可能因為無法觀察到),造成錯誤的結論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倖存者偏誤
其實
不只產檢
在很多事情上都適用呢😌
反正
能夠活下來的都覺得沒差
但統計數字就會告訴你
能夠活著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呢
過去台灣的經驗告訴我們是這樣的
隨著醫療的進步
孕產婦死亡率由1981年每十萬活產19.38
降至2000年 的7.86及2004年的5.54
新生兒死亡率也是一樣顯著下降
(資料來自台灣地區2010年衛生指標白皮書 - 衛生福利部)
很遺憾的
由於疫情的關係
在地球的某個角落又正在上演一次悲劇給大家看
尼泊爾孕產婦悲歌:怕染疫不產檢、在家生釀258死
https://www.taisounds.com/Global/Top-News/SEA/uid5852179641
“因為害怕到醫院感染新冠肺炎,尼泊爾現在正發生孕產婦悲歌,她們不接受產檢,也不到醫院生產,短短一年共有258名孕產婦死亡,是疫情前的5倍,死因多是出血過多、子宮破裂和感染等原因,又因為疫情封鎖導致交通艱難,孕產婦們到醫院前,狀況已回天乏術,首都加德滿都的婦幼醫院院長Sangeeta Kaushal Mishra對孕產婦們呼籲:「生產比病毒危險。」”
台灣加油❤️
整個世界都要加油❤️
關於孕期檢查及一些相關問題可以到這裡看一下👇👇👇
https://drsu.blog/category/孕期與產前/孕期檢查/
或者
有同學說我寫太多很難找
關於這點我很抱歉
可以善用搜尋功能喔👇👇👇👇
https://drsu.blog/2018/01/01/super180101/
好的
各位新同學
我們有目錄
要發問前可以先找一下喔👇👇👇👇
導覽目錄在這裡
https://drsu.blog/2017/12/18/super-list/
不然
置頂文也有👇👇👇👇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331422378/posts/192828068971573/?extid=0&d=n
關於基因醫學部落格在這裡👇👇👇
https://sofivagenomicsblog.wordpress.com
survivorship bias 在 網上學習平台Beginnero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冷知識 #邏輯謬誤
倖存者偏差 (Survivorship Bias) 是一種 #認知偏差。這個邏輯謬誤在於 過分關注於某種倖存的經歷,忽略那些無法倖存同一件事件的人或事。
簡單來說,即是只關注篩選出來的結果,而忽略篩選條件和機制。亦即是只看得到好的結果,看不到差的結果,或者把差的結果不存在。這類人很容易因為過份樂觀,而忽略和不考慮他人的失敗經驗。
參考引文的例子,很多人將努力和成功劃上等號,但卻忽略了同樣努力卻未能成功的人。其實這種邏輯謬誤可能無形中加重人的負擔。
-------- 聯絡我們 --------
網站 ► https://www.beginneros.com/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beginneros/
Instagram ► @beginneros
電子郵件 ► contact@beginneros.com
survivorship bias 在 先知瑪莉Mary See the Futur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Mary See the Future 2019
New Album《musickness》
— 專輯曲目【倖存偏差】全曲首播 —
▲ 10/25 專輯數位發行
▲ 實體專輯巡迴現場首賣
▲ 亞洲巡迴票券熱售中
你聽過倖存偏差 / Survivorship Bias 嗎?
成功的例子都是騙人的,因失敗的例子無人記載,敗戰後也只能從倖存者的口中得到敘述,但終究是存活的人才有資格說故事,那所說的事實,是否又與實際狀況有偏差?或者我們都只看見自己想看見的,失敗的案例,值得被歌頌嗎?
—
Mary See the Future《musickness:finale》
2020/1/22 台大體育館演唱會
售票詳情:🔗 https://reurl.cc/zyp1XV
—
【詞 | Lyricist:Fish、Josh】
【曲 | Composer:Josh】
睜開
從樂觀邏輯中醒來
眼見理性的傷感
瀰漫著荒謬的腐敗
逐漸淘汰
讓悲觀科學來記載
放任感性的病理
取悅了因果的安排
表面上有憑有據
看似分析
排除 消失痕跡 無法統計 真實的原因
未返航的尾翼
我在 煙硝後的荒漠中存活
卻在 愛與恨裡無盡墜落
是否 非要放開腐朽的執著
才懂 倖存者的故事
不值得被歌頌
終究是忘了教訓
都是僥倖
叫醒 妄情回憶 沉溺悲劇 迷失的自己
我在 煙硝後的荒漠中存活
卻在 愛與恨裡無盡墜落
是否 非要放開腐朽的執著
才讓 倖存者的故事
重新來過
不在 煙硝後的荒漠中獨活
願在 愛恨輪迴得到解脫
那就 走過恍若不朽的寂寞
至少 倖存者之中
還有你記得我
—
編曲 Arrangement:Mary See the Future
製作人 Producer:Josh Ba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Roger Hsu、 Josh Ba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27 Club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Roger Hsu、Josh Ba
貝斯錄音協力 Bass Recording:劉穎嶸 Ying Long Liu(拾音 Pickup)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Sterling Sound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UE NASTASI
OP:未卜娛樂有限公司 WayFarer Entertainment Co. Ltd.
SP:KKFARM Co. Ltd.
Video - 黃夏妤 a.k.a. 浮世錠Faustine 0.5mg
—
|社群媒體 Social Media|
Facebook:http://bit.ly/msf_FB
Instagram:http://bit.ly/msf_IG
Twitter:https://twitter.com/msf_tw_official
Weibo:http://bit.ly/msf_weibo
Website:http://maryseethefuture.tw/
|數位串流 Streaming|
KKBOX:https://kkbox.fm/Ka4WuE
Spotify:https://spoti.fi/2pRZY44
Apple Music:https://apple.co/364BWDq
myMusic:http://bit.ly/2Wdqh0z
QQ:http://1t.click/aJEt
百度音樂:http://bit.ly/31NB8iS
網易雲音樂:https://dwz.cn/SKebQKoQ
#MarySeetheFuture
#musickness
survivorship bias 在 Better Leaf 好葉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加入好葉進階課程:
《成長思維行動營》9.9美金優惠 ☞ https://school.growingbar.co/motivationy
《好葉超級說書課》 ☞ https://bit.ly/52-Book-Club
《30堂課搞定價值投資》 ☞ https://bit.ly/Value-Investing-YT
用聽的吸收,好葉Podcast音頻?️:https://bit.ly/betterleaf-himalaya
用讀的學習,好葉部落格網站?:https://www.growingbar.co/
謝謝大家觀賞!希望大家看了影片后可以給我點贊和留下評論!!
分享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哦!
【更多優質影片】
動畫書評系列?:https://goo.gl/DtqYce
實用冷技巧?:https://goo.gl/wXmR7n
5分鐘心理學?:https://goo.gl/5YQpdK
---------------------------
好葉全集影片?:http://bit.ly/betterleafull
好葉使用的繪製軟件:https://bit.ly/videoScribe
survivorship bias 在 How 'survivorship bias' can cause you to make mistakes - BBC 的相關結果
A subtler source of survivorship bias appears when society turns its attention to successful individuals. Often our attention is drawn to people ... ... <看更多>
survivorship bias 在 Survivorship Bias: The Tale of Forgotten Failures - Farnam ... 的相關結果
Survivorship bias is a common logical error that distort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It happens when we assume that success tells the whole story and ... ... <看更多>
survivorship bias 在 倖存者偏誤-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倖存者偏誤(英語:survivorship bias),另譯為「生存者偏差」,是一種邏輯謬誤,選擇偏差(英語:selection bias)的一種。過度關注「倖存了某些經歷」的人事物,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