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好奇,為何人類的體型、外貌特徵等會在演化的過程中逐漸改變?除了環境的影響,人類社會關係與生理及外型的改變發生怎麼樣的交互作用?讓我們透過這篇【科學人】雜誌文章節選的內容,來了解人類自我馴化的過程如何形成友善合作與溝通的學習能力。文章節選就很精彩,全文藉由演化觀點闡述了友善合作關乎我們如何發展出辨別異己的方式,並且進而影響體型與心智的發展。鼓勵大家可以加入網路會員閱讀全文喔!
--------
我們是地球上唯一的人族物種,但不久前其實還有其他人族親戚。大約30萬年前,地球上除了智人至少還有其他四種人族物種。
...
第一批抵達歐洲的智人見到的是大量尼安德塔人,後者已經適應當地比較寒冷的氣候。後來冰河擴張,智人離開了歐洲,尼安德塔人留在當地繼續繁衍。和目前與人類親緣關係最接近的物種黑猩猩和巴諾布猿相比,智人遺傳變異相當少,可能是某個時候或曾經有數個時期,智人族群大幅減少,也就是幾乎要滅絕了。
既然我們不是最強壯、也不是最聰明,最後如何贏得勝利?
...
和其他人族物種相比,人類是最為友善的。人類繁衍下來的是一種超強的認知能力:合作溝通,一種特別的親和特性。人類是合作的專家,我們甚至能與陌生人合作,具有共同目標並同心協力完成。我們在會走路和說話前就發展出這種超強能力,這種能力也是發展出複雜社會與文化的關鍵,讓我們能夠和其他人心智溝通並把知識傳遞給後代。這是所有學習與文化的基礎,包括複雜的語言。這種友善合作、善於溝通的特性是經由自我馴化(self-domestication)的過程演化而來的,馴化過程會嚴格篩選友善這個特性。動物馴化後會變得比較友善,還會產生許多生理變化,外型特徵變得和其他個體越來越不同,馴化特徵包括臉型、牙齒大小、身體某些部位的膚色或毛色改變,生理激素、生殖週期和神經系統也會改變。雖然我們認為馴化是人類對動物幹的事,但也可經由天擇達成,這個過程稱為自我馴化。
20年前,我們和同事美國杜克大學心理學家托馬塞羅(Michael Tomasello)以及哈佛大學的人類學家藍翰(Richard Wrangham)共同發展出自我馴化假說。我們發現,自我馴化增強人類合作與溝通的能力,這是人類成功的關鍵。這個假說指出,如果人類經歷過自我馴化,我們應該可以在更新世(Pleistocene,260萬~1萬1700年前)找到友善特性的演化篩選證據。行為本身無法成為化石,調節行為的神經激素卻能改變骨骼,我們可經由古人類的化石樣標本追蹤這些變化。
(引用自https://sa.ylib.com/MagArticle.aspx?id=4822)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超級歪 Super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刻加入頻道會員,實際行動支持超級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M7yIYvZGYLJR6z6RqLlNw/join https://www.facebook.com/Mr.SuperY/posts/1475373129283017 📣留言加分享本影片貼...
tomasello 在 超級歪 Super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書來面對EP13社交天性 大腦天生就愛...? 神經科學家揭露大腦驚人真相!教你如何利用大腦優勢!
https://supery.pros.si/LGMBE
📣留言加分享本影片貼文,就有機會抽中 《社交天性》一本。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19.11.13 - 2019.11.20
👏感謝 大牌出版‧出版大牌 提供3⃣️本實體書、3⃣️本電子書!
-
►本集語錄:「無論他們怎麼說、怎麼想他們的自我主義,絕大多數人卻是終生不曾為他們的自我做過什麼:他們的作為是為了自我的幽靈,那個幽靈是在眾人腦中自行形成,然後再傳達給它們的自我幻象。」 - 尼采《朝霞:道德偏見之反思》
►本集重點節錄:
1.人類大腦經歷了哺乳類、靈長類、人類三階段的神經適應
2.社會連結:社會痛苦的與生理痛苦的神經重疊
3.心智解讀:讀心時的心智化系統是人類大腦的預設系統
4.社會和諧:自我意識是大腦演化出的社會接收器
-
►本集關鍵字:
#腦化 #神經科學 #JaakPanksepp #前扣帶回 #鴉片類藥物 #分離焦慮 #虛擬擲球 #社會痛苦 #賽局理論 #囚徒困境 #腹側紋狀體 #獎賞網路 #社會腦假說 #鄧巴數字 #鏡像神經元 #DanielDennett #意向立場 #錯誤信念實驗 #GordonGallup #鏡子測驗 #自我意識 #內側前額葉皮質 #邊沁 #全景廠視 #自我控制 #AdamGrant #JohnBargh #法國大革命 #尼采
本集推薦書目:
Michael Tomasello《人類溝通的起源》
Robin Dunbar《哈啦與抓虱的語言》
Michael Arbib《人如何學會語言?》
tomasello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語言」長久以來被當成是人類與其他生物之間不同之處,但這樣的界線是否真的如此清晰或是不可跨越?
這篇來自【科學人】的文章,帶我們進一步思考人類語言
的奧妙,也進一步思考人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之間的差異。
-----------------------
最早挑戰「語言是人類專屬特徵」這項定義的,是研究動物行為的科學家。南密西西比大學比較心理學家林恩(Heidi Lyn)指出,能了解人類語言特殊性的方法,是探索其他動物的能力。有趣的是,幾乎每次有研究人員提出因為人類有語言,所以某些事只有人類能做、其他動物不能時,就會有其他研究顯示例外的證據,有些動物也能做到其中的一些事,至少在某些時候。
以手勢為例,有些手勢是個人獨創,但有很多手勢在同一種語言社會、甚至全人類都是共通的。語言顯然屬於溝通系統的一部份,兩者共同演化,而手勢在溝通系統也扮演一角;但一項指標性的研究顯示,黑猩猩也能以有意義的方式打手勢。德國馬克士普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所榮譽教授托馬塞羅(Michael Tomasello)和同事發現,所有大猿物種都會等到另一隻猿注意到牠時才打手勢;如果牠們得不到預期反應,就會重複手勢。黑猩猩會拍地或拍手以取得同伴的注意;同時,一如好鬥的人會舉起拳頭,黑猩猩會把手翻轉過頭(這通常是攻擊的前兆)以警告對手。
即使如此,托馬塞羅的實驗團隊發現,猿類對人類傳達訊息的指示性手勢不甚了解,例如指出藏匿物品所在的手勢。那麼了解指示性手勢,或是說完全了解手勢意義的能力,是否為語言演化的一個關鍵步驟?林恩對這種說法感到不可思議;她之前曾研究巴諾布猿,目前參與「大猿認知與保育倡議」。她說:「我研究的大猿一直都了解我的手勢。」然而當她在艾茉利大學的尤紀斯國家靈長類研究中心主持實驗時,驚訝地發現,那裡的大猿完全不了解她的手勢指示動作。接著她回去測試自己實驗室的巴諾布猿,牠們卻都能做到。
林恩的結論是:能夠分辨手勢指示與不能分辨手勢指示的大猿,差異不在於生理。那些巴諾布猿已學會使用簡單視覺符號與人類溝通,黑猩猩卻沒有。她解釋:「不能看懂指示性手勢的,是那些沒有以這種方式與人類相處過的大猿。」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tomasello 在 超級歪 Super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立刻加入頻道會員,實際行動支持超級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M7yIYvZGYLJR6z6RqLlNw/join
https://www.facebook.com/Mr.SuperY/posts/1475373129283017
📣留言加分享本影片貼文,就有機會抽中 《社交天性》 一本。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19.11.13 - 2019.11.20
👏感謝 大牌出版 提供3⃣️本實體書、3⃣️本電子書!
-
►本集語錄:「無論他們怎麼說、怎麼想他們的自我主義,絕大多數人卻是終生不曾為他們的自我做過什麼:他們的作為是為了自我的幽靈,那個幽靈是在眾人腦中自行形成,然後再傳達給它們的自我幻象。」 - 尼采《朝霞:道德偏見之反思》
►本集重點節錄:
1.人類大腦經歷了哺乳類、靈長類、人類三階段的神經適應
2.社會連結:社會痛苦的與生理痛苦的神經重疊
3.心智解讀:讀心時的心智化系統是人類大腦的預設系統
4.社會和諧:自我意識是大腦演化出的社會接收器
-
►本集關鍵字:
#腦化 #神經科學 #JaakPanksepp #前扣帶回 #鴉片類藥物 #分離焦慮 #虛擬擲球 #社會痛苦 #賽局理論 #囚徒困境 #腹側紋狀體 #獎賞網路 #社會腦假說 #鄧巴數字 #鏡像神經元 #DanielDennett #意向立場 #錯誤信念實驗 #GordonGallup #鏡子測驗 #自我意識 #內側前額葉皮質 #邊沁 #全景廠視 #自我控制 #AdamGrant #JohnBargh #法國大革命 #尼采
本集推薦書目:
Michael Tomasello《人類溝通的起源》
Robin Dunbar《哈啦與抓虱的語言》
Michael Arbib《人如何學會語言?》
tomasello 在 超級歪 Super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立刻加入頻道會員,實際行動支持超級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M7yIYvZGYLJR6z6RqLlNw/join
#超級歪電影院暨贈書活動
-
📣留言加分享本影片,就有機會抽《銀翼殺手》原著小說一本呦。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18.4.7 - 2018.4.14
👏感謝 的熱情贈書
-
第十集【科幻電影系列】:銀翼殺手電影解析三部曲(上集): 何謂真實?Blade Runner / 擬仿物&布希亞 Simulacra and Baudrillard
-
超級歪:「等等,難道滴妹不就是一個擬仿物嗎?不是滴妹不存在,而阿滴創造出的擬仿物掩蓋了滴妹的不存在。正好相反,是先有滴妹的擬仿物,阿滴才藉由擬仿物建構了自己的真實頻道。那麼阿滴的頻道本身真實嗎?」
-
本集關鍵字:#虛假記憶 #魔鬼總動員 #極光追殺令 #我思故我在 #笛卡兒#一級玩家 #孚卡測驗 #同理心 #Tomasello #意向性 #現象學 #交互主體性 #神經現象學 #Magritte #虛假的鏡子 #維根斯坦 #Nagel #逃出絕命鎮 #擬仿物 #駭客任務 #虛擬偶像 #CSI犯罪現場 #黑暗騎士 #布希亞 #小熊維尼 #習近平
-
參考資料
David Graeber
2016,《規則的烏托邦》,商周
Evan Thompson
2007, Mind in Life: Biology, Phenomenology, and the Sciences of Mind
Frans de Waal
2017,《你不知道我們有多聰明》,馬可孛羅
Jacques Monod
1972, Chance and Necessity: An Essay on the Natural Philosophy of Modern Biology
Jean Baudrillard
1994,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 (中譯本:1998,《擬仿物與擬像》,時報)
1993, 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 (中譯本:2006,《象徵交換與死亡》,譯林)
Michael Tomasello
1999, The cultural origins of human cognition
2014, A natural history of human thinking
René Descartes
2015,《沉思錄》,五南
Slavoj Zizek
1993, Tarrying with the Negative: Kant, Hegel, and the Critique of Ideology.
Thomas Nagel
1974, 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
Ludwig Wittgenstein
2009, Major Works: Selected Philosophical Writings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中譯本:1996,《邏輯哲學論》,商務印書館)
tomasello 在 Officina Tomasello | Volpiano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Officina Tomasello, 沃爾皮亞諾。 1086 個讚· 91 個打卡次。本地商家.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