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端網絡觀察:中國網友四處 #出征,澳洲游泳選手賀頓竟被騷擾多年?!】
曾經,中國網友翻牆「帝吧出征」給很多港台網民留下深刻印象,事實上這幾年,中國網民在國際上也越來越出名,「出征」的次數也越來越多:從線上攻擊,甚至也一度出現的線下的騷擾。近日《澳大利亞人報》的一篇報導則披露了澳洲遊泳選手賀頓一家的遭遇:不僅網絡收到大量騷擾信息,現實中更一度接到死亡威脅和住宅騷擾。
澳洲24歲自由泳選手麥克·賀頓,四年前在巴西奧運會上稱孫楊為「嗑藥的騙子」,在去年世錦賽上摘得銀牌後,拒絕與獲冠軍的孫楊同台領獎。上週,賀頓父母接受《澳大利亞人報》採訪,稱自賀頓與孫楊結怨後,賀頓一家常受到死亡威脅,並多次遭到騷擾。
🏷️稱孫楊嗑藥,45分鐘後收到68萬惡意留言,賀頓家人半夜被騷擾
2016年,賀頓接受採訪時,形容孫楊是「嗑藥的騙子」(drug cheat),僅僅45分鐘內,臉書、instagram、推特和微博上出現大量針對賀頓的人身攻擊,高達68萬條。賀頓的維基百科並遭到惡意修改,指他是「狗糞」,「種族主義者」,又諷刺他「注定要參加殘奧會」,同時要求他道歉。一週後,賀頓位於墨爾本的住宅遭到闖入,賀頓父親經營的公司也疑似受到來自中國的網絡攻擊。
據報導,而後賀頓的家人還是持續遭到騷擾:住宅被扔狗糞、種植的植物被投毒、家中游泳池被扔擲碎玻璃等各種形式騷擾,甚至有青年結隊半夜在賀頓家外聚集,敲打盆鍋,高喊口號。賀頓父親曾受到電話恐嚇,對方用「不流利的英語」威脅賀頓父親,稱「會對他的女兒做些什麼」,不過賀頓並無姊妹。
賀頓的中學母校曾計劃建造一座價值25萬澳元的游泳館,他們希望賀頓參與計劃並希望以他來為游泳館命名,但後來撤銷了這個命名的決定。《澳大利亞人報》指,該校在中國南京設有分校。
不過在訪問中賀頓父親認為,儘管孫楊性格張揚敢言,但實際上也不過是「一個強大體制下的受害者」。他也引用了孫楊母親在孫楊禁賽後發表的貼文。該貼文指責官方操縱孫楊2014年的懲罰發布時間,並遷怒律師團在聽證會上的不作為。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該報導同時引述澳洲學者Clive Hamilton的觀點,稱澳洲人應了解,中國國安部門一直在恐嚇異見者。Hamilton著有《無聲的入侵》一書,該書指中國政府正滲入澳洲社會,然而該書受到部分支持澳洲多元化的活動人士批評,指Hamilton在書中將華裔排斥在澳洲人的範圍內。《澳大利亞人報》屬傳媒大亨梅鐸旗下新聞集團的報紙,以保守立場著稱,而集團旗下的兩份報紙《先驅大陽報》和《每日電訊報》在一月澳洲疫情初發時,因採用針對華裔的有種族歧視意味的標題,遭到澳洲社會抨擊。
至於孫楊的後續,據《北京青年報》上週三(23日)報導,早前因拒絕藥檢而被禁賽八年的孫楊卻意外入選中國游泳隊東京奧運集訓名單,消息引發爭議。次日,中國泳協發表聲明稱,該集訓名單已作廢。
🏷️曾報導反修例遊行 美國華裔記者遭水軍攻擊
中國網民針對外國名人進行大規模人身攻擊,近期廣受海外網絡受到關注。美國《紐約客》華裔記者樊嘉揚曾參與香港反修例遊行報導,四月中旬在推特發文,稱其母親在紐約一家醫院接受治療,但因2019冠狀病毒疫情,醫院要求護工離開,她希望醫院能允許護工留守崗位。該推文在微博誤傳稱樊的母親確診冠狀病毒,大量網友在其推特留言,諷刺樊嘉揚「惡有惡報」。有網友留言:「川建國推特治國,樊jiayang推特辱國。」「nmsl」「報應啊,哈哈哈哈, 呼吸機中國有的是。」
自媒體「北美留學生日報」以「至紐約客記者樊嘉揚:留學生日報願意捐贈您母親一台呼吸機」為題在知乎發文,在遭到網友抨擊「用人命開玩笑後」,第二天在微信反擊,稱《紐約客》曾撰文詆毀其編輯部。樊嘉揚在採訪反修例期間,因為用普通話採訪而遭示威者包圍對峙。《環球時報》旗下的「環球網」,以「曾因『中國面孔』被亂港分子騷擾,這個美媒記者急著給母親找呼吸機」為題發布微博,該貼文獲過6800讚,轉發228次。有網友評論:「這不就是她追求的民主嘛」「讓特朗普做人工呼吸吧」。
事後,樊嘉揚在推特回應,稱她收到過百條中文惡意評論和死亡威脅。「我在中國社交媒體成為龐大水軍的攻擊對象,原因有因為我移民到美國,支持民主,寫有關中國、有關香港的文章,而最令人厭惡的是,當中還有『她很噁心,因為她喜歡黑人』。」與此同時,樊嘉揚稱收到了多位來自居住中國的作家和海外華裔的鼓勵,分享了多張支持她的短信截圖。樊嘉揚的推特也被多位華裔作家轉發並表示支持。
🏷️「nmslese」收入市井辭典 海外網民諷刺中國水軍「只會這套」
近日,隨著中泰網民舌戰引發全球圍觀,「nmsl」一詞再度在推特引發熱議。日前,泰國明星Bright被中國網友發現,曾在instagram上評論其女友穿衣「像中國女孩」,惟女友表示自己是「台灣女孩風」,對話激怒中國網民。大量留言湧入該明星與相關人士的帳號下,要求其道歉,引起泰國網民不滿。雙方網絡舌戰期間,中國網民多次使用「nmsl」(「你媽死了」的拼音縮寫)攻擊對方,引起海外網民圍觀之餘,也創建了#nmslese 這一hashtag,指代只會用簡單粗暴的留言刷版的人。
此外,有網友在4月中旬將「nmslese」收入市井辭典(Urban Dictionary),指「中國人,因用『nmsl』刷版而被泰國網民命名(Chinese, named by Thai netizens after Wu Maos who spammed "nmsl") 」。而「nmsl」則在2018年就已被收錄,解釋為「中國俗語,是『你媽死了』的首字母」。
在多次中外網絡輿論事件上,大量中國網民用「nmsl」在相關外國人士的社交媒體下刷版。在去年的NBA事件中,火箭隊經理莫雷的推特就出現大量「nmsl」的留言。在#standwithmorey的hastag留言中,外國網民評論:「當他們遇上不同觀點時,他們只會知道咒罵別人,而不是進行理智辯論。我為他們感到遺憾。」
攝:Quinn Rooney/Getty Images
#延伸閱讀
「感時憂國」:大國體育與盛世小粉紅👉 http://bit.ly/2c32qfP
徐賁:體育競賽的光榮與榮譽👉 http://bit.ly/2b7LAwi
🐱用你選擇的媒體,決定你看見的世界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小端也有玩推特,歡迎關注我們:@initiumnews
#端傳媒 #孫楊 #賀頓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Steve's POV Steve's Point of View スティーブ的視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UGE sale 50% OFF Everything on StevesPOV.com FREE Shipping too! Limited quantities available! In the past I've been called a Weeaboo every now and th...
「urban dictionary instagram」的推薦目錄:
- 關於urban dictionary instagram 在 同志人夫鄒宗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urban dictionary instagram 在 蕭詒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urban dictionary instagram 在 電商人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urban dictionary instagram 在 Steve's POV Steve's Point of View スティーブ的視点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urban dictionary instagram 在 C's English Corner 英文角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urban dictionary instagram 在 Show us ur name in urban dictionary Instagram story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urban dictionary instagram 在 Romanian Urban Dictionary - Home | Facebook 的評價
urban dictionary instagram 在 蕭詒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台灣樂迷前仆後繼夢寐以求解答的千古之謎,第一是 stu sis 到底是誰(最近因為某支 MV 的緣故,這一題又掀起一陣波瀾);其次,大概就是壞特到底是誰了。
2019 年 6 月 28 日,藉吳卓源的表現在樂壇打出名號的音樂廠牌 ChynaHouse,在 YouTube 頻道釋出了壞特的第一支單曲〈Cazzo〉。這首以義大利髒話為名的作品立刻登上 StreetVoice 的新歌週報,並被冠以 R&B 標誌新聲的期待。真正讓這個名字和 9m88 和陳嫺靜相提並論的,則是三個月後發佈的另一首歌〈睡不著〉。短短一個月,〈睡不著〉不只在發表當週就成為街聲榜單冠軍,兩個月內更在 YouTube 衝破二十萬點閱。那時,壞特僅僅不過發表了三首歌曲。
睡不著 Insomnia - ?te 壞特
https://youtu.be/vYn5imzO1PE
先聞其聲不見其人,這樣的操作在台灣歌壇不是首例。早些,有 2007 年的郭靜,藉網路上「歌聲好聽卻不露面,難道是其貌不揚的女版楊宗緯」話題帶起聲量;再近一點,2010 年剛從 S.H.E 單飛的田馥甄,第一張個人專輯也用同樣手法成功讓聽眾關注藏身團體裡那位 Hebe 的唱腔。然而,壞特的身份之謎走向與這些歌手稍有不同:直到首支單曲發表近一年後的此刻,她依然沒有公開自己的「真實身份」。就連參與濕地 Venue《2019 新条通樂園夜祭躁動》的演出,她都戴著墨鏡和草帽遮擋自己的面容。若不是髮型和身形有所區別,有網友還曾猜這個嗓音是玩饒舌的陳嫺靜閒暇之餘想唱唱英文老歌。
隨著日子過去,網友們漸漸明白,壞特隱藏身份並非為了短期的話題熱度,而是另有原因。
或許因為用字特殊,至今仍常有人叫錯她的化名。有些人喊她「懷特」,有些人以為英文表記的問號是顯示錯誤,把她寫作「te」。不過,網路上已經能找到「?te 壞特」這個名字的來由了:? 等於 why,?te 唸起來諧音 white,媒體寫這是因為壞特私下是一位醫生,white 取白袍之義。事實上這個解釋有兩個誤解:首先,壞特不是一位醫生,她是一位醫務工作者;其次,一開始她也並不只因為白袍而取了這個名字,而是因為〈Cazzo〉本來想找音樂人 YELLOW 黃宣合作。
「我想說,他的名字是 yellow,那我也來個顏色好了。後來才想到,這名字別人聽起來會覺得⋯⋯妳的音樂是白人音樂?好像還滿種族的。」在我面前,脫下墨鏡和帽子的壞特笑開了。我才意識到自己聽她的歌時,從沒想到她是會這樣大笑的人。
為了和別人一樣
她和音樂最早的聯繫,是家裡那台電子琴。液晶螢幕上可顯示動態樂譜,她沒有老師,自己跟著上頭的音符按琴鍵,光是這樣竟也練成了一首〈小步舞曲〉。
琴其實是爸媽為了安撫她才買的。小學時,她的好朋友是典型的市區小公主:會彈鋼琴,會吹長笛,「真的會覺得她是一個偶像,然後她跟妳當朋友欸!妳不學一點嗎?」她和爸媽吵著要買琴,偏偏她是三兄妹裡的老大。「百般拜託後才成功了,我看著電子琴上面那個示範音樂有點點在螢幕上跳,就慢慢地跟著彈,像〈卡農〉和〈小步舞曲〉……」
壞特談起老家,總是說:我以前住海邊。「海邊」在她的語境裡,是「市區」的相對,在城市邊陲成長的她,時常覺察自身與他者的經驗落差。「你知道,那種爸爸的同事的小孩,就會跟你講『妳最近在幹嘛?』、『我最近在上英文課』,然後你就會覺得英文課很厲害。」
「我又問媽媽那可不可以上英文課?跟她說英文對以後很・有・幫・助,這樣以後才可以跟別人競爭。媽媽聽了後就擠出錢給我去上英文課。那是我安親班以外第一個上的課。」
從 ABCD 開始學的壞特,纏著老師,什麼都問。因為,那是她第一個得來不易的補習。如今,壞特以個人名義釋出的三支作品皆是華語外語夾雜,英文歌詞的咬字除了嗓音銷魂,乾淨的腔調也讓不少聽眾猜測她有外國來歷。其實她從未在國外長住,小時候家在新竹。英文唱得那麼好,原來是因為爸爸同事的小孩。
Santé - ?te 壞特
https://youtu.be/megYQRIb5qw
為了和別人不一樣
和鋼琴有這樣一段淵源,壞特後來主練的卻是吉他。她說或許是創傷:某次校內表演,她自告奮勇要上台,彈那首自己看螢幕練起來的〈小步舞曲〉,結果被老師轟下台。小孩子耗費童年,在家裡一鍵一鍵跟電子琴學的曲子,對這個世界而言終究太陽春了。
一上高中,她頭也不回地加入了吉他社。
在那之後,她有過一段順遂的時光 —— 或許太順遂了。她剪了俐落的短髮,自彈自唱,走到哪都是學妹的目光。於是同一首歌她唱了三年。她的歌聲好,但在那時的升學環境裡,連她自己都把這件事當成附庸,高二高三還是專心唸書去了。
原本應該會這樣下去:成績不錯,進了大學,唸一唸也兩年過去;朋友不少的她,也不愁什麼系邊疏離的心境問題。沒有人知道她為什麼在大二結束之後休學。
「是因為開會,」她說。「在學校,學生都會聚起來開一些學生的會。你知道嘛,討論一些未來的理想。」
「某天開會的時候,我突然覺得,我怎麼好像都在學校裡?國中高中大學,然後我從小到大都沒有出過國,一直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下上來的一個女生。我想說天啊,我就要這樣過了,一睜開眼就要三十歲了,我的路已經很確定了。我眼睛張開,所有身邊的人都一模一樣。」
她忽然覺得非常非常焦慮。「那個環境下,你只要有一點點會彈吉他,有一點點會唱歌,他們就會給你無限的掌聲。然後你就會覺得,哇自己好棒喔。我那時只覺得這樣好像怪怪的。」會議結束後,她打了一通電話,給學校附近的吉他教室,說:不好意思,我想要找一個老師,我想學一個樂器。任何樂器都可以。
小時候為了和別人一樣,吵著要學樂器的她,這時是為了和別人不一樣而學樂器了。
「對方問我會什麼,我說我會一點點吉他,好,那就學吉他。」她說。
休學那年,為了營生,也為了摸索,她什麼都做。學烘焙、學咖啡,每天早上起床上班,她調一杯又一杯拿鐵,做很多很多個蛋糕。後來,又去節目的公司實習,做過後製,跟著出過外景、翻譯、寫腳本、找道具⋯⋯,那一年,她平均每三個月換一份工作,「因為要試過,才會覺得『噢,這個我已經試過了』,那份焦慮才比較緩解。」
另一邊,吉他教室裡,她也才知道自己什麼都不會。高中時會的一點吉他,專業老師看了只是搖頭。「以前那些地方大家都在唸書,沒有一群人會有一個方法,讓你變得越來越厲害。」吉他老師帶著她進台大爵士樂社,徹底清洗了她的認知,「就連抓歌這件事,都是跟著那個吉他老師進爵士樂社,才知道說哇原來有一群人在玩這個東西。如果我可以早三四年知道,我覺得……應該⋯⋯」
話後面沒說完,她有點惋惜的樣子。一種希望自己的人生能早點開始的表情。
我隔年一定要上台
吉他課上,老師第一天放〈Fly Me to the Moon〉standard ,接著開節拍器,要她視譜,她嚇死了。在社課,「坐在後面,看大家每個人都拿著一樣樂器,薩克斯風、小號,看起來很專業。jam 之前會各自練習,每個人都在那邊彈一些很厲害的東西,我在旁邊 wow,剛學吉他,什麼都不會,要唱,好像也唱不太出來。」爵士樂社課上,壞特抱著吉他,或許有點像她小時候上英文課。也是自小的那份倔強讓她沒有起身離去:「我沒有挫敗欸,就是回去上吉他課的時候會更認真。會說老師老師,拜託對我兇一點,我要練好這首,下禮拜我想要上去 jam session。我想要上去。」
一首標準曲有很多不同版本,有時候 Ella Fitzgerald,有時候是 Billie Holiday 唱,有時候是 Sarah Vaughan。壞特在那時才開始認識這些爵士樂的名字,Bill Evans,Pat Martino,如今也不難發現她愛法國歌手 Cyrille Aimée:今年初,她在音樂演出平台「例假日」發表的〈Just the Two of Us〉翻唱,就是 Cyrille Aimée 與吉他手 Diego Figueiredo 編曲的版本。
聽她如今琅琅上口的這些歌,誰想得到小時候她的爸爸愛放翁立友,媽媽愛聽陳淑樺?
她望著這些遙遠的名字,不知不覺找到了不同於海邊老家的聲響。
?te 壞特 - Just the Two of Us (Cover)
https://youtu.be/NCTnAfYeTYE
Cyrille Aimée & Diego Figueiredo - Just the Two of Us (Live)
https://youtu.be/DaJrWn8wu_k
閒暇時,她混台北的爵士酒吧。最常去 Sappho,幾乎每個禮拜都去;Blue Note 偶爾。「我記得我是休學那年的二月十四號去 Sappho 的,看到他們的 jam session,然後看到傻眼。」
「看完我就對自己說,我隔年二月十四號一定要上台。」
看到什麼,就要自己成為什麼。對自己說:我也要一樣。原來不只因 YELLOW 而起的化名,早在被聽見以前,壞特身上的許多特質都是這樣掙來的。分不清是飢餓讓她有了決心,還是決心讓她保持這份飢餓。
但這些種種之外,爵士圈子的文化帶給她最多的,是讓她不再被自己的優勢所盲目。「嗓音好聽,在爵士圈子其實不會太被在意,大家更注重你所呈現出來的音樂內容。你唱的樂句能讓別的歌手想要學,那才是好。妳的聲音怎麼樣,樂手之間很少去討論這種事。」
2017 到 2020 年這一波台灣新歌手,有樂評者以 ASMR (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特徵在樂曲與唱腔中的出現,描述 9m88、陳嫺靜、壞特這一批歌手嗓音擄獲人心的質地,在於她們運用唱腔的方式包含了這類刺激顱內高潮反應的氣聲或唇齒音。但在台大和 jazz bar 打滾的壞特練功時卻從未特別被這樣提醒,反而能更專注在歌曲的其他部份。
一切都在隔年天時地利:在 bar 與 bar 之間,她的演出吸引到一位老闆。壞特口中這位「小小很可愛的女生」原來是那年某場演出的負責人。壞特得到第一次登上大舞台的機會,同場演出的音樂人竟有陳珊妮、舒米恩和夜貓組。
「每個都超大咖,我就想說是不是也該找一些厲害的人。我認識的吉他手也不多,Tower 就是我腦海浮現的人。」後來成了壞特製作人與共同創作者、曾以 Juzzy Orange 成員出道、如今主理 ChynaHouse 的陶逸群(Tower da Funkmasta),是台大爵士樂社的學長。「我就密他問可不可以跟我去表演。也不知道人家有多大咖,不知天高地厚地問了,不知天高地厚地把我的 DEMO 送過去⋯⋯」
那場表演合作,陶逸群婉拒了。然而,壞特的 DEMO 躺進了他的硬碟裡。直到一年多後,某日福至心靈,他點開了她的檔案,驚為天人。壞特在那個瞬間誕生了。
那首曲子,正是〈Cazzo〉。
Cazzo - ?te 壞特
https://youtu.be/CM-6FJlYHI4
接下來也許唱台語
休學一年後,壞特回到學校。與其說有了音樂以後她感到安心,不如說那一年的各種經歷,讓她有了「我試過了」的安全感。
Tower 與她的合作效率極高,一方面是他身為製作人的經驗,一方面也因為她的職業性質。工作時間零碎,休息時間往往只有幾小時,壞特會在這個時間用手機錄下靈感,每個月整理一次,大約幾十個樂句音檔;到錄音室,三到四個小時就要和 Tower 把一首歌拼湊起來。
一開始找黃宣,也代表原先曲風走向不是目前的 Lo-fi R&B。做〈Cazzo〉時壞特和 Tower 碰面,壞特帶了一把舊吉他,彈奏時不停打弦、音還不準。沒想到 Tower 一個轉念,用 Lo-fi 思維將雜訊和環境音融入錄音,就這樣成了壞特在聽眾耳中的第一印象。
前陣子他們受街聲「未來進行式」節目專訪,Tower 曾開玩笑,說他們每做一首新歌,就要和觀眾解釋一個新詞的意思,像音樂界的 Urban Dictionary。其實那些放在歌曲中的外語單詞,多半是從壞特生活經驗來的。英文能力優異的她,外國朋友也多,他們的俚語都成了她歌詞的細節。
「當然有時候也會拿起手機,找一下『how to name your lover』、『how to call your lover』,找到一長串字,然後一句一句試唱:you're my gummy bear、you're my 什麼什麼 bear,然後噢,baby cakes 可以!It works!偶爾也會用這個方法。」
Baby Cakes - ?te 壞特
https://youtu.be/CMSrmJi3dNE
預計在今年夏天發行的新專輯,暫定名為《A Bedroom of One's Own》,借用 Virginia Woolf 的《A Room of One's Own》。「從自己的房間變成自己的臥室,一方面是呼應女性主義在這個時代的命題轉變,也呼應最近像 Billie Eilish 在 bedroom 做的這種 bedroom pop,成為音樂人新的創作方式,我們想呼應這個潮流。」陶逸群說。
「新專輯我們希望有些不同風格,因為前面那幾首比較一致。新專輯裡,純吉他的聲音、有點 Disco 風格的。可能台語也會加進去。」壞特說。或許前面的幾首歌真的讓她給人一種不愛笑的形象,但在專輯裡她會嘗試比較高亢的音域,「即便那可能不是大家期待的我。」
為了真正的掌聲
這兩年,已有一批在網路累積聲量實力的新音樂人發片,專輯中不約而同都有成名焦慮的思索。然而,平均一首歌有近百萬點閱的壞特,卻沒有被這種焦慮所籠罩。因為,其實身邊幾乎沒有人知道她是她。「我會看到有同學分享壞特的歌;也收到爵士樂團的訊息說很喜歡我的聲音,想找我當 vocal,結果一看發現是以前 jam session 的老師。但說真的,我到現在都還沒有爆紅的感覺,回到工作,老師還是唸我:妳要記得看那個報告喔,明天要講給我聽噢。」
「有時候點開貼文,發現有四十幾個朋友按壞特讚,可能是同系的哪個學弟妹,他按妳讚,但不知道是同一個人。昨天晚上我在三四百人面前表演、今天回到現實工作,常常是這樣。」
落差那麼大,不會很難調適?「不會啊,我覺得還滿平衡的。一戴上口罩就沒有人認出我,那種感覺還滿好的。」
我想起《黑暗騎士:黎明昇起》裡 Bruce Wayne 的台詞:面具的意義在於成為一個符號,一個概念,正因為面具底下是誰都無所謂,所以這個象徵得以長存。壞特躲在壞特的名字底下,得到了一個靈活的空間,所有嘗試的危險都和自己隔了一段距離,反而成為創作者跳脫框架的籌碼。
但不是沒有焦慮了。她說起自己最愛的 Cyrille Aimée:「她很會 scale,然後 scale 得很好聽。有些人 scale 的時候你會覺得有點不舒服,感覺只是樂句唱得比較不一樣而已,可是 Cyrille Aimée 唱的東西你自己去吉他上對對看,除了符合 chord 之外,她還有技巧性地讓音在和弦內外變化。她是清楚的。你聽就會覺得天啊,一個歌手能做到這樣真的不簡單。」
「焦慮有是有的,就是要變強。有很多需要練的地方。對,要變強。」
她還是老樣子,看到別人做到了,自己也要做到。
壞特這個名字,不是自己也無所謂。就像那些年在 jam session 台上,樂手們不太在乎對方是誰,表演完之後一句:喔、不錯喔,繼續練,加油。對她而言,那或許是真正的掌聲 —— 不因為任何名字、個人史、外貌、性格和其他任何音樂以外的事物所影響、單單只靠歌曲獲得的掌聲。
很遺憾的,我們依舊無法告訴你壞特是誰。但對壞特的歌迷而言,這一點也不重要對吧?
女士優先 Lady First - 老莫 ILL MO X ?te 壞特
https://youtu.be/ZLFMqje5o-A
/////////////////////////////////
壞特本人和 Phoeradise - Phoebe Chen Artist 好像,氣質,笑點,談吐,美學,讓我訪問時一直非常想念。採訪結束之後我和壞特談起 Phoebe,信誓旦旦說要讓兩個人認識,結果壞特拿出 Instagram 要我加,社邊(社會邊緣)如我沒有東西可以加,只好在這裡亡羊補牢地偷偷 @ 她們。我相信她們一定會一見如故,然後某天合作出一個嚇死人的東西來。雖然此刻我只能在這裡假裝她們不會看到這一段然後對著不存在的第三人稱自言自語。
去吧、白洞、白色的明天等著妳們。
/////////////////////////////////
戴起帽子,獲得真正的掌聲 —— 專訪壞特 ?te
https://www.biosmonthly.com/article/10301
採訪撰稿_ 蕭詒徽
攝影_ 湯詠茹 Deer Deer Tang
場地協力_ 舒服生活 Truffles Living
責任編輯_ 李姿穎 Abby Lee
BIOS monthly
www.biosmonthly.com
instagram.com/bios_monthly
youtube.com/channel/UCckydP8ziXknEtPcySOlDTw
line.me/R/ti/p/@bios_monthly
urban dictionary instagram 在 電商人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Instagram行銷指標 】instagramable & instagramability
圖文版:http://bit.ly/instagramability
Instagramable( 亦有人寫作 instagrammable ) 和 Instagramability( instagrammability )是什麼?行銷人在面對社群行銷不可忽視的新指標,對 IG 現在這個社群行銷熱門顯學,這兩樣指標在制定內容前、規劃行銷案前必須要先全盤理解的。
#Instagramable
根據 Urban Dictionary 這個由眾人一起上傳俚語的字典,我們可以在裡頭發現大家對這個詞的定義:
■ 值得拍照放上 IG 的內容
■ 很上相的人事物
由上述內容我們可得知,『 #照片能不能放上IG 』已經成為新世代社群媒體的指標,而對行銷人,甚至商家來說,該如何利用這個現象作為規劃廣告的依據?
在這樣的風氣之下,多多少少都帶有一點 UGC 的意味,能不能讓消費者自己做出動作,或無意識下就想上傳打卡、標註,都成為這年頭產品必備的魅力特色。
一、實體產品 vs 純服務
實體產品是否能具備『被拍照、標註』的能力?或是有沒有特殊要點是值得放上社群媒體,純粹服務性質的品牌,能否 #在社群媒體帶有討論度,這些都是能提高品牌能見度且有機會轉換的。
KSP( Kitchen Suff Plus )網站也針對生活中最被拍照上傳的產品做出了整理報導,可看出目前大家的消費模式已從實用度,改變為要實用、又好看的方向。
二、實體店 vs 電商
以實體店、餐廳、飯店來說,英國的 Independent 媒體曾這樣報導:『 A recent study has revealed that two-fifths (40.1 per cent) of millennials choose a travel spot based on its Instagrammability. 』新一代的人會根據這間飯店的 Instagrammability 來當作選擇造訪的依據,除了 CP 值外,好不好拍、是否為熱門打卡點,成為實體店首要考量(#打卡經濟 的一種)。
那麼電商呢?Virginstartup 報導:『 在 #開發產品前須先考量這個產品在社群上的外觀,因為這是建立品牌形象的方式 』對提供需求銷售的電商,自社群媒體蓬勃後,除了要滿足生活上的需要,還要滿足 IG 的需求,考量產品在社群平台上呈現的樣子、影片或照片看起來拍起來如何,可能比它到底實不實用還來得重要。
三、個人品牌
個人品牌、自媒體在 IG 顯學年代,每個人都在想如何把 IG 做好,要怎樣從社群媒體中獲得最大的成績(獲利或是粉絲成長),除了持續精進內容外,對於網感力、流量意識的敏感度也須深入培養。
會把照片拍得好可能已經是基本,如何能創造新的話題性、吸引目光、凝聚社群注意力才是新的 instagram 經營能力。
#Instagrammability
產品力、行銷人員能力,是否可放上 IG 可行性...等,這些指標就是 instagramability。
Forbes 提到 instagramability 是新世代行銷人員、甚至品牌,最需具備的新能力之一,行銷人員須思考要如何為客戶創造出『 可被 PO 上 IG 的機會 』這樣的能力是重要的 KPI 指標,產品甚至服務,能在社群上創造多少價值,都是一種社群體驗指標。
#結語
做好社群經營的確可以創造很大的經濟價值,不過若為了營造出可被分享至社群的刻意氛圍,可能容易忽略品牌行銷基本的意義,消費者和閱聽人的進步,也很快就會識破這樣的商業內容,倒不如先做好基本行銷規劃,再搭配社群力,才是行銷人員能力的鑑別度。
✦ 關注人妻 IG 每天取得最新資訊!
https://www.instagram.com/ec.wife/
urban dictionary instagram 在 Steve's POV Steve's Point of View スティーブ的視点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HUGE sale 50% OFF Everything on StevesPOV.com FREE Shipping too! Limited quantities available!
In the past I've been called a Weeaboo every now and then... Quite honestly I never understood the meaning so I decided to look into the meaning a little further... I read write and speak Japanese.. I don't watch animation and never read any manga... am I weeaboo? please let me know!!
Steve's POV / Thumbs Up Shop:
https://www.stevespov.com
Steve's POV Amazon Japan Store:
https://amzn.to/2J1lHyu
My Favorite Japanese Products
https://yagiselect.com
Top 5 Recent Videos:
Omotenashi from Japan to USA via Ebay??
https://youtu.be/U8GiJoETCF0
Nissan Cima Y31 in USA
https://youtu.be/v9BJ-QpFOAw
Drove The Loudest Ferrari in All Japan!
https://youtu.be/iJvR2RwA9Kw
Americans Who Love Classic JDM Cars
https://youtu.be/OjMfPcfyKSA
Japan's Amazing Modded RC Trucks, Cars and Legos!
https://youtu.be/FUyWJGI9s_I
All videos presented in both Japan and English.
New Releases 3-4 Times Weekly
◆PLEASE SUBSCRIBE◆
http://www.youtube.com/user/steevie333?sub_confirmation=1
Please visit my sites:
Instagram: http://www.instagram.com/StevesPOV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StevesPOV
Twitter: http://www.twitter.com/StevesPOV
Ebay Store: https://ebay.to/2JjAKTU
StevesPOV Web: http://www.StevesPOV.com
Amazon: https://www.amazon.com/shop/stevespov
Steve's POV Real Estate Instagram
http://www.instagram.com/carsncastles
Steve Feldman “Steve’s POV” Realtor (Keller Williams) website
https://stevefeldmanrealtor.com
Music from Epidemic Sound
http://www.epidemicsound.com
Steve's POV
スティーブ的視点
#StevesPOV #weeaboo #animeotaku #otaku #aniota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outRd_vEvE/hqdefault.jpg)
urban dictionary instagram 在 C's English Corner 英文角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查字典若只是單純輸入英文、查到中文就好的話,
那很簡單根本,沒什麼難的!
最難的是什麼?
反而是「查驗這個單字、用法」適不適合用在你的這個情境裡、用的道不道地的「這個過程」,
而往往能夠讓你學到最多、思考最多、最能培養語感的,也是不段反覆練習這個「過程」。
影片中提到的字典/參考網站
1. Yahoo字典
https://tw.dictionary.yahoo.com/
2. 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ies
https://www.oxfordlearnersdictionaries.com/
3. Urban Dictionary
https://www.urbandictionary.com/
4. Voicetube字典
https://tw.voicetube.com/
5. Merriam Webster
https://www.merriam-webster.com/
6. Google 搜尋引擎
https://www.google.com.tw (3:09, 4:28處)
7. Google 圖片
https://www.google.com.tw (9:05)
8. Ludwig
https://ludwig.guru/ (4:45處)
9. WordReference Forum
https://forum.wordreference.com/ (8:35處)
10. 各種國外語言學習相關討論區、英語學習部落格
(琳瑯滿目不列舉了) (3:50, 7:05…處)
--------------------------------------------------------
☛ Facebook: C's English Corner https://www.facebook.com/csenglishcorner/
☛ Instagram: csenglishcorner
☛ 每週四晚上9:00準時發影片喔!
--------------------------------------------------------
其他超實用教學影片:
【生活休閒英文】#5 六個直白的中翻英錯誤 // 如何選擇練口說管道?
https://goo.gl/PCCMRx
如何用英文在國外點餐 https://goo.gl/v4pLGm
如何順利過海關? https://goo.gl/S1ppYZ
聽懂機場廣播 https://goo.gl/DJZ8Kw
我在台灣的自學方法 https://goo.gl/wyUjVc
旅行英文#9 【住飯店】各種需求英文//如何無形中增加單字量?
https://goo.gl/nQnAuF
----------------------------------------------------------------------
每週四晚上9:00準時發影片喔!
----------------------------------------------------------------------
合作邀約:csenglishcorner@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IRkyS5DJ6c/hqdefault.jpg)
urban dictionary instagram 在 Romanian Urban Dictionary -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Romanian Urban Dictionary, profile picture. Log In ... https://instagram.com/urbandicro?igshid=a621s0ja6lpq. +40 767 679 516. ... <看更多>
urban dictionary instagram 在 Show us ur name in urban dictionary Instagram story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