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特備錄音節目 】上星期在Patreon直播講了韓劇 #鬼怪 ,陰間使者會在人死時拿著生死簿去跟亡者確認,帶領亡者來到一個茶室,端出一杯孟婆茶,喝了就會忘掉今世的一切。在這個茶室,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論生前的身份地位都喝一樣的茶,權力、地位、金錢,統統化為烏有,唯一計算的只是這人生前所作的善惡。作惡的人,報應必會來臨,別以為不是即時眼見就可以逃掉。我剛錄製了一集聖誕特備節目,也講因果,那就是Charles Dickens的名著《A Christmas Carol》,主角是個貪錢刻薄自私精,自己收成期就不理別人死活,直至他在平安夜見鬼,之後還見多三隻鬼,令他預見未來自己的葬禮,勁多人請小鳳姐,開香檳,死了還要成為芬姨的人血饅頭,才驚覺自己是多麼可悲。那三隻鬼還讓他看見什麼?這自私精最終是怎樣的下場?Charles Dickens為什麼要寫這部小說?這位英國史上偉大的作家是個怎樣的人?又經歷過什麼?我會在聖誕特備節目介紹,可在以下link收聽,#Patreon會員可重看昔日40多場直播 及 #逢星期四晚收看Patreon獨家直播 #會員獨享買書折扣
👉🏻👉🏻收聽「聖誕特備節目」👉🏻加入 www.patreon.com/daisywong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香港人熟悉的 #維多利亞港 名字來自一位重要的英女皇,今次直播講維多利亞女皇其中五個孫女,這五位公主命運迴異 一個被謀殺、兩個流亡、一個鬱鬱而終、一個心滿意足。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韓劇《Signal》講八、九十年代韓國警隊腐敗不堪,黑警插贓嫁禍一名少年,迫害他入獄至死,劇中警隊串通司法和政界,只得一個警察有良知,他質問一個有份收賄插贓的黑警:「為了些少錢,你竟連自尊也不要?你這垃圾!」黑警答:「我係垃圾,又如何?我沒有自尊,但我家人生活幸福。就算我們努力,也改變不了什麼。」 這位正義警察身處1995年,意外發現能跟另一位身處2015年的警察通訊,拚命想還少年清白的他含淚問:「二十年後,警隊仍是這麼腐敗嗎?仍是只要有財有勢,就算惡貫滿盈也沒有後果嗎?」我會在今集直播為大家解構這部神劇,並講述南韓如何走過黑暗歷史。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跳舞,真係齋跳舞……】#舞肺 事件揭露了一群富婆同青靚白淨跳舞老師的歡樂時光。鑽研藝術很好,有些跳舞老師甚至可能在俄國是舞林高手,只是為了生活無奈得很。我認識一位很好的健身教練,每次上堂都被闊太摸,嚴詞拒絕後還被她嘲諷:「有咩咁巴閉?做得呢行預咗俾人摸啦!」自古以來就有女人像這位闊太,自恃有錢有勢就抽男人水,也有才華橫溢的男人做鴨,戰國謀略家蘇秦才智超班,也被指跟燕國國君夫人通姦;呂不韋為嬴異人搭路返秦國爭王位,也是先冧掂華陽夫人家姐,歷史上要成功的人,靠的不是IQ,而是AQ和EQ,能忍,而且必須忍到最後,忍到底,鬥長命,千古巨著《史記》中誰最能忍?誰只忍到一半以至埋門一腳也被斬?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從「教仔」可以看出太多父親的品格,比較一下拜登的兒子和特朗普個個端莊能幹的子女;連大貪官和珅都教子嚴厲,禁止兒子收賄,有次發現個仔收了些少錢立即將他痛打一頓,喊住叫佢睇吓老竇幾折墮,你仲要學!看看現任泰王VS現任愛民如子的不丹國王;再看IQ和EQ頂尖、成功幫越王勾踐復國的范蠡後來從商發達之後,教出兩個仔一個殺人一個白癡……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細細聲問——你有覺得自己老了嗎?這些大概應稱之為「中年危機」的感受?突然覺得自己被後生仔女取代的失落......為此,一定要看韓劇《未生》,我認為是一生中必看的10部劇之一,另外還會推介幾部必睇韓劇。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溫):
香港人不能不認識這個人,事實卻幾乎無人聽過他的名字──楊衢雲。1861年生,在香港讀St Paul,創立香港史上第一個革命組織輔仁文社,主張推翻滿清,後來孫中山由美國來港,把在檀香山成立的興中會與輔仁文社合併,楊孫二人都是英語流利、有國際視野,都是大佬,最後楊衢雲成了興中會第一位會長,指揮起義,事敗流亡,再回到香港繼續努力,卻於1901年在中環結志街52號2樓寓所被清政府派人暗殺,終年39歲。這麼一位重要人物,家人害怕被滋擾,跑馬地墓場的墓碑連名字也沒有,只刻有編號6348。後世人只知孫中山是「國父」,楊衢雲的名字卻連聽都沒聽過,因為蔣介石下令要抹掉楊衢雲,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們從小在教科書讀到孫中山是偉人、國父、無私讓位予袁世凱……吓?真的嗎?還是我們都被騙了?今日中國之所以有共產黨就是因為孫中山。辛亥革命其實只是符碌?碰上明明有兵在手都驚到震的廢官,捐狗窿逃走棄城才令革命成功?Patreon獨家直播 ,王迪詩同你詳細講這段香港人必須知道的歷史。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一段四百幾年前的歷史,又同今日熟口熟面。當我們每年去四次日本、三次韓國旅行,炒樓炒股票不亦樂乎,狂追TVB膠劇,社會最激烈的討論也不過是港女十宗罪,那看來歲月靜好的一年,我們卻懵然不知其實香港已經走到盡頭。今次直播講明朝並非亡於崇禎,而亡於萬曆。在那看來繁榮太平的1587年,明朝開始步向滅亡。 深入導讀《萬曆15年》,並會講我個人的分析——書中未能解釋點解明神宗突然short咗,仲企硬罷工30年的真正原因。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周庭被冠以 The Real Mulan 的稱號登上了BBC。睇住周庭、之鋒由十五六歲嘅𡃁仔𡃁妹一路成長,愈大愈堅強,雖然仍是愛玩Gundam嘅𡃁仔同BB咁樣嘅𡃁妹,卻比那些一把年紀的人更成熟勇敢。有人說不知香港人前世做錯什麼,今世會得來一個林鄭,但確實也不知香港人前世積了什麼福,今世會得到這麼優秀的年輕人。周庭被捕,我問自己23歲的時候,我在做什麼。明明可以像一般少女那樣拍拖扮靚追韓星去日本旅行,她卻偏偏選擇擔起了時代的使命。如果我有命活到73歲,我將會做什麼。看看黎智英先生, 一個富豪本來可以去外國安享晚年,他卻明知會被捕仍選擇留低。人生就是由一連串「選擇」而組成。選擇留下來的人,都是用自己的命來做抵押品,去換取更高的價值。今次直播就講吓人生的選擇、各種選擇引致的得失、代價與收穫、錯過與遺憾,還有我從周庭身上看見的青春與無悔。願每一位香港人都用自己的「選擇」去守護我們所真心相信的。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木村拓哉24歲演《悠長假期》,靚仔到唔係人類,但我反而到現在才迷上成面皺紋的47歲木村大叔。有人話佢老得一塌糊塗,甚至有網民話佢有張相似「湯渣」(吹到厚厚的微曲短髮真心係中年男人大忌,秒變老坑 + 娘味升級) 我是到最近看《BG貼身保鑣》,真是服了,木村拓哉實在太出色!他和太太工藤靜香因為熱愛滑浪,未到四張已經容顏盡失,但日本很多明星都對年齡和衰老相當坦然,不會像韓國、大陸和香港一些藝人整成膠面,那個角色就算卑微衰老也就要活像那個角色,不會像劉華那樣chok到六十歲。為什麼日本演員可以這樣?我認為跟日本文化有很大關係。看著木村的轉變,由盛世美男變成蒼老大叔,似乎很唏噓,我卻由蒼老大叔才開始能夠欣賞他。我也曾經覺得世上所有美好的東西終究都會失去,包括青春、愛情、生命,每個人最終都會死,然而木村卻令我看見了如何不用唏噓地做人。直播同你講木村拓哉、他30年來哪部戲最好看、講我認為超級好睇的《BG貼身保鑣》、也講一些日本文化文學。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 為什麼這個我認識多年、有學識、對我不錯的人,甚至是結婚二十年的伴侶或曾共患難的知心友,竟然會是藍絲?!背後成因是什麼?
- 談歷史、踢爆「偉人」孫中山、談馬克思、尼采....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古典音樂與西方政局歷史】貝多芬、蕭邦都係手足?有人以為古典音樂好悶,同今日生活無關,那是誤解,其實作曲家的人生同西方動盪的歷史時代不可分割,同政治有好大關係。那個年代一樣大把人爭住舐當權者鞋底,有良知的音樂家一樣面對清算打壓,冇咗份工……同今日一模一樣。知道這些歷史之後再聽蕭邦,就會一下子明白,驚嘆:「啊!原來係咁!」同純粹「幾好聽」完全兩回事,今日的香港人再聽蕭邦,入心入肺。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深入導讀一本書和一部電影,一個由年輕時去闖世界、到決定做警察、到自殺的人,他生命裡有沉甸甸的兩個字──理想。家人政見不同,對不公義和醜惡的現實看不過眼,想改變卻只落得孤單......
✅MeWe 👉https://mewe.com/p/%E9%A6%99%E6%B8%AF%E4%BD%9C%E5%AE%B6%E7%8E%8B%E8%BF%AA%E8%A9%A9
a christmas carol讀後感 在 康妮可電影影評 connicol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跟著🦁️編看耶誕
-
哈囉,我是消失很久(而且剛做完耶誕彌撒)的🦁️編,在這裡先跟各位說聲耶誕快樂☃️🎄
這次的推薦清單一共有一本小說與九部電影,一共十部作品,希望各位喜歡:
-
1⃣小說《小氣財神/耶誕頌歌》(A Christmas Carol,1843)
👉一句話大綱:吝嗇的富豪在耶誕當天被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鬼魂救贖
👉為什麼推薦:這是查爾斯狄更斯最出名的作品之一,也為現代英美奠定下了耶誕節的傳統。在19世紀的英國,耶誕節其實稱不上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我們目前所知的耶誕節,其實是由德國血統的維多利亞女王帶入英國宮廷的。至於所謂鼓吹分享、寬恕、相聚的耶誕精神,則是由《小氣財神》而來,因此格外適合在耶誕節時讀這本小說。
-
2⃣《聖誕夜驚魂》(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1993)
👉一句話大綱:萬聖節南瓜王綁架耶誕節
👉為什麼推薦:提姆波頓的《耶誕夜驚魂》很適合不喜歡在耶誕時節看浪漫愛情喜劇的觀眾,屬於非傳統的耶誕動畫。(題外話是這部也可以在萬聖節時看,實屬秋冬強片)
-
3⃣《小鬼當家》(Home Alone,1990)
👉一句話大綱:這是一個小屁孩把家裡變成超大型死亡陷阱的故事
👉為什麼推薦:我相信我應該不需要介紹這部有多好看了吧???(有人沒有看過這部嗎?)(沒有看過的朋友請在底下留言一下,我想要知道到底有多少人童年有缺憾)
-
4⃣《戀愛沒有假期》(The Holiday,2006)
👉一句話大綱:兩個失戀的單身女子決定交換住處,卻意外在異鄉找到愛情
👉為什麼推薦:這是少數女性導演執導的耶誕愛情喜劇,也是一部在女性角色建構上非常出色的電影。雖然說是愛情喜劇,劇情卻完全不落俗套,角色間的情愫也相當自然,相當適合耶誕節晚上觀賞,感受一下英美的耶誕氛圍。
-
5⃣《愛是您,愛是我》(Love, Actually,2003)
👉一句話大綱:十段錯綜複雜的愛情故事,輪番在耶誕夜的倫敦上演
👉為什麼推薦:這部眾星雲集的耶誕強檔電影一直以來都是觀眾們的最愛,最後圓滿的歡樂大結局也讓許多人津津樂道,喜歡大堆頭愛情電影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但是它在英國的地位大概就像《唐伯虎點秋香》一樣,基本上如果你告訴別人你喜歡這部,他們會白眼翻到翻不回來,然後默默說「那部在電視上重播五百萬次了,拜託別跟我提這部」)
-
6⃣《因為愛你》(Carol,2015)
👉一句話大綱:一段關於愛、割捨與抉擇的女同志電影。(但要說是櫃姐煞到貴婦的故事也是說得通啦。)
👉為什麼推薦:因為好萊塢估計短期內無法再拍出如此唯美的電影了。這是難得從選角、導演、製作、配樂到配色都堪稱完美的電影,而且故事也恰好圍繞著冬季與耶誕時節,為整部電影增添了一股淡淡的憂愁與相思。(嘿對,🦁️編我決不放過任何可以推銷這部電影的機會)
-
7⃣《終極警探》(Die Hard,1988)
👉一句話大綱:布魯斯威利拯救洛杉磯
👉為什麼推薦:《終極警探》基本上是耶誕節與英雄動作片的完美結合,非常適合喜歡刺激動作片但是又想要感受一下佳節氛圍的觀眾。
-
8⃣《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2001)
👉一句話大綱:如果你不知道哈利波特在演什麼,我真的幫不了你了。
👉為什麼推薦:之所以挑第一集,是因為這是整個系列最純真的一集。觀眾們跟著哈利在白雪紛飛的霍格華茲穿梭、看哈利與榮恩在交誼廳裡拆禮物,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我們跟著哈利一起過魔法世界的耶誕節。但如果嫌第一集太清純的話,第三集《阿茲卡班的逃犯》或許會是更適合的選擇。
-
9⃣《風雲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1946)
👉一句話大綱:《小氣財神》的改編電影。
👉為什麼推薦:這是歐美的耶誕經典神片,基本上只要提到耶誕電影,就一定會提到這部。《風雲人物》也被美國電影學會譽為上世紀最偉大的勵志電影之一,在電影史上的地位可說是不可動搖。
-
🔟《剪刀手愛德華》(Edward Scissorhands,1990)
👉一句話大綱:擁有一雙剪刀手的人造人被帶進文明社會後,愛上了一個女生。
👉為什麼推薦:這是少見的浪漫哥德式童話故事。故事的核心則是充滿了包容與愛,因此我覺得特別適合在這個鼓勵大家相親相愛的節日觀賞。這部電影也是提姆波頓與強尼戴普的首次合作。(提姆波頓很愛拍耶誕相關電影,但是電影本身卻又跟耶誕節搭不上邊)(話說這是🦄️編最愛的電影之一)
-
最後要感謝各位這一年來的照顧與支持,希望各位有個愉快的耶誕節與新年。
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
a christmas carol讀後感 在 觀念座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2016.12.24 文化—《旁觀者》雜誌 Mark Forsyth ※
美國的聖誕老公公吃掉英國的聖誕爸爸
作者 Mark Forsyth 是以探究英文字源著名的英國作家,他的近作是《A Christmas Cornucopia 聖誕豐盛節》。他認為:聖誕老公公是美國的第一個文化出口品。
------------
美國的聖誕老公公(Santa Claus)吃掉了英國的聖誕爸爸(Father Christmas)。突然之間,它就發生了。當然,這個過程在現實上花了十年的時間,但在文化上,它確實是突然之間發生的。英國備受尊敬的人物——聖誕爸爸——的確是在一八七零年代的十年中被美國外來客吃掉了。
聖誕爸爸(最早在文獻中出現的年代是十四世紀),事實上是聖誕日的象徵。就像冰霜傑克(Jack Frost)是寒冷的象徵、復活節兔(Easter Bunny)是復活節的象徵一樣,聖誕爸爸象徵著聖誕日。他年紀很大(因為聖誕日歷史久遠),他肚子大大的(因為聖誕日是大啖美食的日子)。然而聖誕爸爸不給禮物,不會從煙囪跑到人家家裡,也跟襪子、馴鹿無關,他甚至不住在北極。那些都是聖誕老公公的行為,而聖誕老公公其實是紐約人。事實上,他幾乎完全由一個單一組織發明創造出來的——紐約歷史學會。
追根究底,聖誕老公公的真身,是三世紀一位沒沒無聞的人物,叫做米拉(Myra,在今日的土耳其)的聖尼古拉,他是一位喜歡送禮物的人。因為他,荷蘭人在 12 月 6 日的聖尼古拉日(St Nicholas day)買禮物給小朋友:荷蘭小朋友在晚上把鞋子放在窗台上,第二天一早,他們會在鞋子裡面發現聖尼古拉留給他們的小禮物。
紐約歷史學會的創辦人約翰‧品塔(John Pintard),認為這個荷蘭傳統太有趣了。每個人都知道紐約一度被稱為新阿姆斯特丹,而品塔的志業,就是要讓紐約再度荷蘭化。於是,品塔開始想辦法恢復紐約人在聖尼古拉日送禮物的習慣。他印製了小冊子,還呼籲把尼古拉尊奉為紐約的主保聖人,然而沒有人理睬他。
紐約歷史學會的另外一位成員、也是品塔的死對頭,華盛頓‧歐文(Washington Irving,譯按:此位是《李伯大夢》的作者)此時介入了。他製造了一個嘲笑品塔的滑稽紐約史:他說聖尼古拉是最早跟移民者一起到美國來的,他搭乘「天空馬車」(sky wagon)飛來飛去,把禮物丟進別人家的煙囪,這些禮物不知怎麼搞的,會跑到小朋友的襪子裡。
這個故事原本只是玩笑話,華盛頓不認為有人會當真。沒想到,他的書成為暢銷書後,大家都就當真了,他的玩笑話就這樣創造出了一個傳統。幾年後,第三位紐約歷史學會的成員,克拉克‧摩爾(Clement Clarke Moore)為自己的孩子寫了一首詩,《聖尼古拉的造訪》(A Visit from St. Nicholas),詩一開頭說:「在聖誕日的前一天晚上,整個屋子裡面……」
這些字句就此改變了世界,透過這句話,克拉克‧摩爾把聖尼古拉斯的造訪,從 12 月 6 日改到 12 月 24 日。因為這首詩,聖誕老公公改在聖誕日造訪了。這還解釋了——在聖誕老公公吃掉聖誕爸爸的時候——英國人開始送聖誕禮物的原因。
這一點,當我們讀狄更斯的《小氣財神》(A Christmas Carol)時會知道:故事中,男主人翁史古基(Scrooge)最後痛改前非,拿出自己的積蓄來慶祝聖誕日,他帶了一隻火雞到夥計鮑伯(Bob Cratchit)家裡,卻沒有買任何我們認為恰當的禮物。那是因為英國人傳統上不在聖誕日送禮物,而是在新年日送禮物。當時有錢人家會給孩子買玩具,1840 年代,狄更斯的長女記得:曾在聖誕日前一天被帶到一個玩具店裡面,但她家裡沒有掛襪子,後來她年紀大一點,狄更斯就不再買禮物送她了。
聖誕老公公真正獨特的地方,在於他是美國文化出口的最前鋒。
在十九世紀的絕大部份時間裡,美國一直是一個進口文化的國家,甚至罹患著一種文化自嘆弗如症(cultural cringe,此一名詞是由澳洲人發明,用以形容澳洲的文化現象)。美國的都會建築模仿歐洲的建築,美國的文學——如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比爾斯(Ambrose Bierce)、艾倫坡(Allen Poe)之流——模仿歐洲的文學、而美國的繪畫、古典音樂都無甚可觀之處。
然而,聖誕老公公代表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美國創造出來的現代世界,開始成為其他地方的標竿。第一座真正的摩天大廈是 1885 年在芝加哥興建的家庭保險大樓(Home Insurance Building),它不只標誌著土木工程的名勝,也是文化自信的勝利:它完全不像任何歐洲建築物,但美國人根本不在乎,因為美國已經進入了內省與創造的偉大年代,它開始造飛機、大量生產汽車、創作爵士樂、藍調音樂、搖滾樂、好萊塢、西部片、漢堡包、藍色牛仔褲。美國不再遠眺大西洋,不再問歐洲人這些東西是否 OK。1926 年,亨利‧福特幾乎發明了週休二日——不是為了遵守國際標準,而是因為他認為這樣可以賺更多錢。美國當時在經濟上採取保護主義,政治上採取孤立主義,文化上它根本不在乎歐洲人怎麼說了,除了兩次被迫參加世界大戰以外。
但我把話題扯遠了。聖誕節的故事,是一個不斷創造、再創造、遺忘、以及文化交流的故事。美國人也許送我們聖誕老公公,但是他們得到了查爾斯‧狄更斯。因為狄更斯,聖誕節成為全家團圓的節日。如同他所描寫的,聖誕節之所以溫暖舒適,是因為窗簾低垂,大門緊閉。這樣的場景,可能會讓前人感到震驚:在十七世紀的時候,英國貴族莊園的大門都必須在聖誕日打開,好讓村裡平民可以前來享受他所準備的食物,這一點被認為有助於社會和諧,詹姆士一世甚至禁止貴族在聖誕節前後逗留倫敦,因為如此一來他們可能不會命令僕人準備美食饗宴村人。
因為美國的文化影響,聖誕節已經澈底改頭換面,那麼,究竟有沒有真正的聖誕傳統?事實上,真相跟所謂的聖誕精神是不相容的。真正的聖誕老公公,其實是米拉的聖尼古拉,他是一位曾經在歷史上存活的真實人物,他的遺體仍然埋葬在義大利城市巴里(Bari)。如果你希望從聖誕節得到一點真實的東西、而非虛構的傳統的話(我是不推薦的),可以到義大利拜訪聖誕老公公的墳墓。
http://www.spectator.co.uk/…/how-santa-claus-ate-father-ch…/
a christmas carol讀後感 在 Join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讀者Joanne 的讀後感】 從小就對生死議題感到疑惑,又驚又想知, ... 我雖不是孤寒財主,但就像看Christmas Carol 一樣,一個一個故事在眼前快速搜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