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來和你介紹一把Yamaha比較進階的全單板吉他:FSX5紅標吉他
講到Yamaha的吉他你會想到什麼?你可會想到樸實耐用的F310新手琴,或是很特別的靜音吉他
記得我剛學吉他的時候,室友也是拿了一支F310在學吉他,不得不說Yamaha的新手琴比我手上的雜牌吉他好彈太多了
但其實Yamaha吉他不只生產新手吉他,還有生產中階款吉他FG系列,以及中高階到頂規的L系列
這次要來介紹的FG/FS紅標(Red Label)系列,算是Yamaha吉他裡偏中高階的款式
紅標這一系列主要是重現Yahama在1966年首次打造的經典木吉他FG180的那種感覺,當初FG180裡面貼的琴標都是紅色的,故名「紅標吉他」
/型號解析
如果你去網路上搜尋Yamaha紅標吉他,應該可以看到幾個型號,這邊稍微和你解析:
FS: 接近concert桶身,身形較小,好掌握,聲音清亮
FG: 接近D桶身,身型較大、音量渾厚
如果有「X」代表搭載Atomsfeel拾音器(麥克風+下弦枕+貼片型三系統收音)
最後的5代表產地是日本,3的話產地中國
所以這次要開箱的FSX5,代表的就是:日本製紅標木吉他concert桶身,搭載Atomsfeel拾音器
/木頭用料
FSX5的面板是使用的西提卡雲衫木(Sitka spruce),背板是使用桃花心木,是非常經典的木頭配置。
指板使用的是黑檀木,上下弦枕使用的是骨質,弦釘使用的是黑檀木,都是非常有誠意的配置
整體琴身是使用的是霧面平光的漆,配上琴頭的since1966頭片,整體給人一種非常復古Vintage的風格
/特殊技術
A.R.E
FSX5也同樣使用了YAMAHA的A.R.E技術(Acoustic Resonance Enhancement),會把木頭拿去特別設計過的溫度、濕度、壓力的環境中,讓木頭中的植物細胞壁產生變化,變得更加平整,使聲音的傳導更好,可以讓木頭有彈奏多年的效果。
我自己彈奏起來,覺得或許是這樣的技術,讓這把琴的中頻帶有非常特別的聲線,或許這就是所謂的老tone
/彈奏音色
整體彈奏起來,這把FSX5給人的感覺非常的均衡,不會有太過暴衝的低頻,高音則相對圓潤,不會有太過嘈雜的泛音,各個頻率表現得恰如其分
有人會覺得這樣的聲音比較沒個性,這樣的聲音其實很好用,像是彈唱,你不會希望你的吉他搶了你Vocal的風采,在舞台上也是,這樣的聲音對伴奏來說非常好用,他給你的是有質感,但不會太超過的感覺
在錄音上也是,這樣的聲音在收音、混音時非常非常好用,你不用做太多修正,他就可以融入樂曲之中
在這個吉他音色越做越華麗的年代,Yamaha做出一把這樣復刻經典的琴,真的很難得。想要追尋老tone的玩家,可以不用去尋尋覓覓,或是擔心老琴的健康狀況。這把健壯的FSX5,完全可以滿足你的需求
/拾音器
接下來要介紹FSX5 所搭載的Atomsfeel拾音器,這是一個三系統的拾音器,靠下弦枕、面板貼片、麥克風三個地方來收音。
這套拾音系統真的令我感到驚艷,簡單的三個旋鈕,調整音量、bass EQ、Mic/下弦枕比例調整,操作起來非常簡單直覺,但音色可一點都不簡單。
因為有收到面板的聲音,即使將弦鈕轉至PU收音(下弦枕+面板貼片),聲音依然很自然,它會給你下弦枕收音該有的顆粒感,但不會有那種太電太塑膠的感覺。
麥克風部分也很讚,他會給你飽滿、很有空間感的音色,但即便將弦鈕轉至Mic(麥克風混合原本的下弦枕+面板貼片聲音),透過調整Bass EQ,就可以避免低頻爆炸亂竄,這樣的設定在舞台上非常很好用。
/配件
最後想和你分享這把吉他的配件,雖然不是吉他主體,但你真的可以感受到誠意滿滿
首先是這把吉他配了一盒很紮實的case,而且上頭有金色的Yamaha銘牌,讓人感到尊爵不凡
然後原廠還在硬盒內附了兩包乾燥包,避免吉他在運送途中受潮,真的非常貼心。
另外硬盒裡頭也附上了響孔蓋,真的讓人感到那種一拿到琴就可以直接上台表演的那種熱血靈魂
/總結
最後總結,FSX5在這個價位,是一把表現非常出色的吉他,非常適合當你想要升級手邊的新手琴,往全單吉他邁進時的選擇。因為通常這第二把吉他,除了你彈得開心,還要能夠陪你上台表演、陪你玩團、陪你錄音。我覺得這把吉他在這三個方面都非常到位,基本上有了Atomsfeel拾音器,你就不用去煩惱要裝哪種拾音器,也不用煩惱錄音時聲音不好聽,只要專心的練琴就可以了
如果有想要升級手邊器材的,記得要去試試Yamaha的FS/FG紅標系列吉他喔!
#yamaha #yamahaguitar #guitar #acousticguitar #redlabel #yamahaFS ##FSX5 #木吉他 #拾音器 #全單吉他 #spruce #全單 #sitkaspruce #sitkasprucetop ##nippongakki #日本製 #yamaha吉他 #吉他 #guitars #tonewood #instruments #vintage #fingerstyle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acoustic enhancement 在 BioMed Talent Training 生醫人才培育計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各位朋友大家好:
活動報名連結:
http://www.accupass.com/eve…/register/1605281222481208210679
在6/2的「台灣生技原創力」系列講座,我們很榮幸邀請到中研院副研究員曹昱博士,曹博士研究專長為語音辨識、語音訊號處理、生理訊號處理和聲學模型等,為國內聲音訊號處理首屈一指的專家。曹博士在2003年至2008年於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博士論文的研究題目為利用聲學模型調適 (Acoustic Model Adaptation) 方法增進語音辨識系統在不匹配環境下之效能。曹博士研發出一套理論,大量減少語音辨識系統在可攜式裝置的運算量,此研究成果已提出美國專利申請。此外,在修習博士期間,曹博士獲得德州儀器提供的TILU (Texas Instruments Leadership University) 獎學金以及兩次ISCA (International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所提供的獎補助金。從2009年4月到2011年9月,曹博士於日本獨立行政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擔任研究員,參與多國語言翻譯 (Multi-lingual Speech-to-speech Translation) 計畫,研究成果整理成多篇論文並提出日本專利申請。從2011年11月起,曹博士任職於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擔任助研究員,投入的研究除了延續有關聲學模型調適、簡化運算量之於語音辨識系統的課題之外,更擴展了對於語音特徵參數補償 (Feature Compensation) 、小波轉換於語音訊號分析 (Wavelet Transform for Speech Analysis) 、聲學環境辨識 (Acoustic Environment Recognition) 、語音訊號增強 (Speech Enhancement) 等方面的研究。曹博士將以『Machine Learning and Signal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for Assistive Hearing Devices』為題為我們介紹如何將聲音分析科技應用於醫材研發。
在6/2當天,我們特別邀請四組臺大Biodesign課程的團隊進行醫療器材創業概念的發表,四組的創業題目分別為『NGslips - Tuber』、『防濕疹尿布』、『轉站機 郭信宏』和『預防褥瘡之翻身科技』。NTU BioDesign課程是臺大參考世界首屈一指的Stanford Biodesign課程內容,並參考台灣產業特色所設計的醫療器材創業人才訓練課程,由台大醫工所的劉子銘教授主持,學員為跨領域對醫療器材創業深具熱誠的菁英,除了台大各所的碩博士生之外,還包含來自社會各界經驗豐富的主治醫師、物理治療師、法律、商業、電子、軟體、機構、設計等專業的人才。NTU Biodesign不但是國內最有系統培訓醫療器材創業團隊的課程,也是成果最輝煌的。在過去,來自NTU Biodesign的團隊曾多次獲得國內FITI、龍騰、TIC等各大創業競賽的首獎,並有多個團隊已經正式投入創業。這次的NTU Biodesign課程由去年七月開始,歷經團隊組成、概念發想、臨床參訪、需求探勘、產品定義、雛形設計、商業模式、法規驗證、生產製造等各方面的訓練,將在「台灣生技原創力」的課程首度對外發表他們的創業構想。歡迎大家聆聽這些團隊的創意,並且與團隊互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