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種方法幫我們在急救一瞬間,爭取時間,挽救性命!】
🎙這集由郁芳主持的 #生活智多星 ,帶大家了解,
在生死一瞬間的搶救現場,有二樣能起死回生的工具,
一種是民眾就能用的急救前線的AED,
另一種就是專業醫生跟死亡拔河的葉克膜。
💝如果知道怎麼正確使用AED,或許某一天就能救人一命。
而暸解葉克膜的功能、風險和副作用,
在生死一瞬時,選擇用與不用就不必那麼糾結,
有時反而能減少病人的痛苦和醫療資源浪費。
👇了解更多>> http://sylch.piee.pw/3bb57u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17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IYR3i8NJAfo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aed作用 在 Edith IM Long 龍綺汶物理治療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龍姑娘話健康】中風的家庭急救與預防
我想大家聽到中風都會非常害怕,會聯想到腦部受損導致半身不遂,昏迷不醒等,但中風又是一個差異性很大的疾病,有人病愈後回復的很好,幾乎看不出來,有人卻終身留有後遺症,或者死亡。
冬季又是一個中風易發的季節,中風主要是因腦部血管阻塞(腦血栓)或破裂(腦溢血)以致腦細胞受損的一種急性病症,如果大家對中風的發生有基本的了解,那麼中風是可以預防或於中風發生後最佳時間內獲得救治。中風先兆可以綜合為FAST原則,如果見到以下情況,就代表需要立即送院了。
Face dropping面部不對稱(或嘴角下垂、流出涎沫);Arm weakness上肢無力;Speech difficulty無法言語;Time to call光速送院。如果病人是腦溢血,隨著腦壓升高,還有可能會出現無原因突發嚴重頭痛,噴射式嘔吐,清醒水平下降,甚至昏迷。陪伴者需要記得患者的清醒程度,即時向救護員報告病人的清醒程度改變。例如:完全清醒、對聲音有反應、對痛楚有反應、對任何刺激都沒有反應等。如遇患者倒地時,在現場環境安全的大前題下,需將清醒的病人側臥,以便唾液流出,給予衣物為其保暖,不要給病人飲食,靜侍救護車到來;其間每3到5分鐘需要檢查生命體徵(呼吸心跳血壓)一次,以紀錄病情變化,給醫生做參考。如果患者沒有了呼吸脈搏,需進行心肺復甦術(CPR)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等急救措施。由於腦細胞在缺氧三分鐘後就會造成神智紊亂,五分鐘開始會造成不可逆的腦細胞損傷,其後每一分鐘,大腦細胞都會大量死亡,其急迫程度是以每分鐘計算,所以也建議大家可以抽空去學習心肺復甦術,同時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及工作場所旁,最近的醫療場所位置,以防不時之需。
中風的預防小常識:
小中風是真正中風之前的前兆,小中風是指暫時性腦缺血的發作,症狀與上述提及的一樣,只是表狀輕微及很有可能在24小時之內得到緩解,所以發現以上狀況時,要特別小心。中風的原因是腦細胞缺少了血液和養分,血液從心臟打出後會經過血管,所以血管的暢通非常重要,血管如果沒有保養好,出現動脈硬化,或者動脈堵塞(例如粥狀動脈硬化的斑塊)就會容易出現腦血栓或腦溢血。在科學實證中,血壓、血脂、血糖三個數值的合理正常範圍是保護腦血管及維護腦循環的基礎,而飲食對於這三個數值影響很大,所以飲食一定要注意低鹽、低糖、低油。罐裝食物、甜品或者精製過的碳水化合物要少吃,未加工、含有大量膳食纖維的天然食品,如糙米、穀物、豆類、芋頭、地瓜等應該多吃,也要多吃深綠色蔬菜水果,這些飲食對穩定我們的血脂、血壓、血糖有正面積極的作用。而煙和酒會傷害我們的血管,加速動脈硬化,所以要盡量限制自己的酒精量在男士每天20克 (約二罐啤酒、或一杯220毫升葡萄酒),女士10克之內(約一罐啤酒、或一杯110毫升葡萄酒),如果過量,造成心血管疾病、中風等疾病的可能性就會提高,大家注意嘍!
#關注家人健康
#預防中風
aed作用 在 巴打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17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IYR3i8NJAfo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本港再有外傭宿舍爆疫,有確診者更帶病感染僱主一家,政府宣布將為全港外傭提供一次過免費檢測,看似有對症下藥,實際是否治標治本,卻令人懷疑。外傭檢測安排拖長個半月來做,又沒強制,不少外傭擔心飯碗多於染疫,多少人會積極參與檢測,還得走着瞧;外傭宿舍多屬無牌經營,居住環境差,早在第三波疫情期間,不少人已指出外傭宿舍是一大防疫漏洞,要求港府加強監管執法,至今卻未見有何顯著改善,不同部門各自為政,監管責任你推我讓。由公屋擾流效應播毒,到外傭宿舍爆疫,相類的感染情况一再發生,當局未有好好汲取抗疫漏招教訓堵塞漏洞,很難不重蹈覆轍。
蘋果頭條
死忠藍絲、盲撐梁振英的正義聯盟創辦人李偲嫣送院1小時猝死,並驗出武肺病毒,終年56歲。《蘋果》從多於一個渠道證實其死訊。李偲嫣4日前在Facebook的最後帖文,狠批梁頌恆和諷刺黎智英,並寫上「#下一個是誰」、「#應有此報」的hashtag。李偲嫣的奶奶接受《蘋果》專訪時爆料,原來李偲嫣早在兩三日前已發燒。李偲嫣的丈夫謝鋮浚亦曾發燒,正居家隔離。消息指謝鋮浚報警時,指李偲嫣在元朗八鄉元崗新村寓所房間暈倒,並一度聲稱李偲嫣有心臟病。據悉,李偲嫣因有病徵,同時氣促,病情非常差,今早(16日)突召救護車。救護員發現她病得相當重,曾使用AED機復蘇心跳,但效果不明顯。她送到博愛醫院急症室1小時後,證實死亡。
東方正論
新冠疫情失控式大爆發,確診個案幾何級增長絕非危言。香港正值生死存亡之秋,港府卻採取半放棄態度,一味指望疫苗打救,然而疫苗副作用未明,安全性成疑,食衞局局長陳肇始更於此時拋出「藥廠免責論」,意味市民接種後若引發嚴重副作用甚至死亡,港府都不會向藥廠究責,令人心寒。特區政府抗疫無能,香港人命賤如泥,經濟直插谷底,全城只能等死!陳肇始上周六出席港台節目時,曾拍心口表示港府有監察疫苗副作用機制,有關機制同樣適用於新冠疫苗,如市民接種後有不良反應,衞生署會進行調查,如懷疑疫苗有問題會向疫苗製造商追究。
星島社論
新冠肺炎病毒近日走入住宅,昨日再有兩幢大廈的居民因大廈爆疫而須撤離接受檢疫,當中彩雲邨明麗樓更懷疑涉及喉管問題。該大廈至昨日有共六個單位的住戶染疫,包括三個33號單位及兩個34號單位,有垂直傳播傾向。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晚聯同衛生防護中心及環保署到場視察大廈喉管,初步估計或與喉管老化至氣體滲漏有關,全幢33號單位及34號單位的住戶需要撤離。乙明邨明恩樓三十二樓亦疑出現超級傳播,其中一邊電梯口有三個單位有人確診,三十二樓1至12室、14和16室單位住戶均要檢疫。
經濟社評
港府成功採購疫苗後,網上有人惡意抹黑,又湧現一些惡毒謠言,市民不禁感到疑惑和疑慮,新近又有食衞局局長陳肇始對藥廠免責言論的改變,令資訊更添混亂。疫苗攸關人命及經濟重啟,當局若未能提供準確資訊,恐削弱市民接種信心,因此官員須盡力謹言慎行,給予公眾清楚明白信息,密切注視及更新外國接種情況,更要做好落實的配套措施。疫苗是當前世上最重要也最受關注課題,由於是全新事物,大家都非常關心其安全有效性,一旦接種後出現不良反應,藥廠應否被追責,當然也是大家關心的議題。
#AI #人工智能 #報紙 #社論 #明報 #蘋果 #東方 #星島 #經濟日報 #新聞 #每日新聞 #香港 #香港新聞 #epoch #times #hk #epochtimes #ntd #習近平 #爆料 #一國兩制 #林鄭 #直播 #香港直播 #香港人 #hk #hongkongnews #hklive #hongkong #隔離區 #新聞記者 #警員 #無可疑 #網友 #領事館 #中美關係 #中美冷戰
aed作用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17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IYR3i8NJAfo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本港再有外傭宿舍爆疫,有確診者更帶病感染僱主一家,政府宣布將為全港外傭提供一次過免費檢測,看似有對症下藥,實際是否治標治本,卻令人懷疑。外傭檢測安排拖長個半月來做,又沒強制,不少外傭擔心飯碗多於染疫,多少人會積極參與檢測,還得走着瞧;外傭宿舍多屬無牌經營,居住環境差,早在第三波疫情期間,不少人已指出外傭宿舍是一大防疫漏洞,要求港府加強監管執法,至今卻未見有何顯著改善,不同部門各自為政,監管責任你推我讓。由公屋擾流效應播毒,到外傭宿舍爆疫,相類的感染情况一再發生,當局未有好好汲取抗疫漏招教訓堵塞漏洞,很難不重蹈覆轍。
蘋果頭條
死忠藍絲、盲撐梁振英的正義聯盟創辦人李偲嫣送院1小時猝死,並驗出武肺病毒,終年56歲。《蘋果》從多於一個渠道證實其死訊。李偲嫣4日前在Facebook的最後帖文,狠批梁頌恆和諷刺黎智英,並寫上「#下一個是誰」、「#應有此報」的hashtag。李偲嫣的奶奶接受《蘋果》專訪時爆料,原來李偲嫣早在兩三日前已發燒。李偲嫣的丈夫謝鋮浚亦曾發燒,正居家隔離。消息指謝鋮浚報警時,指李偲嫣在元朗八鄉元崗新村寓所房間暈倒,並一度聲稱李偲嫣有心臟病。據悉,李偲嫣因有病徵,同時氣促,病情非常差,今早(16日)突召救護車。救護員發現她病得相當重,曾使用AED機復蘇心跳,但效果不明顯。她送到博愛醫院急症室1小時後,證實死亡。
東方正論
新冠疫情失控式大爆發,確診個案幾何級增長絕非危言。香港正值生死存亡之秋,港府卻採取半放棄態度,一味指望疫苗打救,然而疫苗副作用未明,安全性成疑,食衞局局長陳肇始更於此時拋出「藥廠免責論」,意味市民接種後若引發嚴重副作用甚至死亡,港府都不會向藥廠究責,令人心寒。特區政府抗疫無能,香港人命賤如泥,經濟直插谷底,全城只能等死!陳肇始上周六出席港台節目時,曾拍心口表示港府有監察疫苗副作用機制,有關機制同樣適用於新冠疫苗,如市民接種後有不良反應,衞生署會進行調查,如懷疑疫苗有問題會向疫苗製造商追究。
星島社論
新冠肺炎病毒近日走入住宅,昨日再有兩幢大廈的居民因大廈爆疫而須撤離接受檢疫,當中彩雲邨明麗樓更懷疑涉及喉管問題。該大廈至昨日有共六個單位的住戶染疫,包括三個33號單位及兩個34號單位,有垂直傳播傾向。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晚聯同衛生防護中心及環保署到場視察大廈喉管,初步估計或與喉管老化至氣體滲漏有關,全幢33號單位及34號單位的住戶需要撤離。乙明邨明恩樓三十二樓亦疑出現超級傳播,其中一邊電梯口有三個單位有人確診,三十二樓1至12室、14和16室單位住戶均要檢疫。
經濟社評
港府成功採購疫苗後,網上有人惡意抹黑,又湧現一些惡毒謠言,市民不禁感到疑惑和疑慮,新近又有食衞局局長陳肇始對藥廠免責言論的改變,令資訊更添混亂。疫苗攸關人命及經濟重啟,當局若未能提供準確資訊,恐削弱市民接種信心,因此官員須盡力謹言慎行,給予公眾清楚明白信息,密切注視及更新外國接種情況,更要做好落實的配套措施。疫苗是當前世上最重要也最受關注課題,由於是全新事物,大家都非常關心其安全有效性,一旦接種後出現不良反應,藥廠應否被追責,當然也是大家關心的議題。
aed作用 在 Q1278:有關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之敘述 的推薦與評價
AED 是針對病患心臟發生心室纖維顫動,導致喪失輸送血液壓縮功能時,利用電擊 ... 精神疾病的藥物,需要由精神科醫師來執行,因為這些藥物對中樞神經系統有特殊的作用。 ... <看更多>
aed作用 在 AED操作時,請不要隨意靠近當豬隊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遇到失去呼吸 心跳 的患者,我們都知道要馬上實施CPR及AED,但你真的知道 AED作用 原理嗎? 為什麼AED會有語音指示提醒不要碰觸病人身體呢? ... <看更多>
aed作用 在 [雜談] AED - 看板EM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之前的討論提到了 AED
大家也提到了許多的觀念跟想法
那就繼續把 AED 的觀念跟想法繼續跟大家分享
這是在之前好幾年前受訓時的筆記
距離現在已經有點時間了
所以部分 AED 的操作程序或許跟現在略有不同
在不同的地方小弟會註解作說明
很抱歉
昨天晚上 POST 出來的版本
小弟沒有把現今跟過去的操作流程區隔清楚
以致部分資料是有誤的
在此跟各位版友說聲抱歉
如果資料內小弟沒有更改修正到的
煩請各位學長學姊予以協助提醒小弟
以利大家能夠收到最精確的資訊
-------------- 正文開始的分隔線 --------------
1.AED 的電擊板有沒有電流方向性?有沒有正負極性?
某些有而某些沒有,以目前國內 EMS 普遍使用的的兩種廠牌機型來說,
FR2 有極性限制,而 SurvivaLink 沒有極性限制。
原因係 FR2 為單向電流而 SurvivaLink 為雙向電流。
補充說明:
感謝 sweetxx (小柑仔) 學姐提供的資料
就本人的專業部分
回應以上兩點
目前台灣所有有上市的 AED,全部都是雙相位的
就算已經停產很久的 PHILIPS FR1 也是雙相的喔
那麼為什麼大部分的廠牌與機型
都要特別要求要按照貼片的圖示位置來貼呢?
且為什麼(從前兩篇的文都有提到)電流是由心尖往鎖骨再往心尖呢?
因為
這是實驗的結果
治療效果最好的方向與比例(一塊較大一塊較小)
因此
貼反有沒有關係?
一樣可以電擊
只是電擊成功的機率比較低
其實就算是 Survivalink 牌,現在叫做 CardiacScience了
他的專業版 AED,型號叫做 Powerheart G3 pro
說明書上寫配合使用的貼片也是具有方向性的喔
但是 FirstSave 或 Powerheart G3 配的貼片則是沒有方向性的
理由是甚麼我就不知道啦
不過既然他的程式還有 P 坡倒置的功能的話,我想他還是有方向性的..
另外
為什麼要右上左下貼
這個就是電流通過心臟最大的面積啦
可以使作用的範圍最大囉
2.AED 的電流,單相位電擊跟雙相位電擊的差異性在哪?
簡單的說:
單向:一巴掌把人打醒。
雙向:左右同時開攻,兩巴掌把人打醒。
補充說明:
感謝 sweetxx (小柑仔) 學姐提供的資料
關於單相與雙相
之前有人在我的 blog 問過我
所以有寫了一篇簡易版的說明
(其實我以前還有做過說明單張,有圖解,但是是2004年做的有點過時了)
簡單說明如下
完整版請見
https://tw.myblog.yahoo.com/little-orange/article?mid=426&prev=727&l=f&fid=21
( https://0rz.tw/wXGfE 此網址為上列網址之縮網址)
最早的電擊器就是所謂的單向(相)電擊器
放電的方式是單一方向的電流,從A(Apex)的paddle放電傳到S(Sternum)的 paddle
就物理學來說是單相位的
單位時間內電流穿過心臟一次
從圖上可以看到波型與坐標軸間的面積就是能量
電擊成功的因素在於"穿過心肌的足夠又有效的電流"(註1)
為了達到這個足夠的電流
就必須用高能量與高電壓來放電(所以舊的 ACLS 電擊能量是200-300-360 joule)
而產生高能量則會產生一個峰值電流(peak current)
即上圖尖尖部分
越高越尖對心臟造成的傷害就越大
--------------------------------------------------------------------------------
因此
為了減低電擊對心臟預後的傷害
因此產生了雙向(相)電擊器
放電的電流是兩個方向的,從 Apex 流向 Sternum 再流向Apex,
電流來回共穿過心臟兩次
經研究雙向(相)電擊不需要像單相電擊那麼高的能量與電流就可以
達到同樣的效果,甚至效果更好預後更佳
但是又沒有達到到底要多少能量的定論
因此對雙向(相)電擊的能量
就依照各廠牌電擊器的建議能量來使用囉
醫院最常用的 PHILIPS 的小藍,建議能量是150(P牌建議) or
200(2005 ACLS 說直接調到最大那個能量)
如果是 ZOLL 的小白就是 120 啦
Medtronic 的小白則是 360
而如果是同步電擊請看電擊器的使用說明囉
3.為什麼電擊貼片一定要貼在病患的右上左下呢?顛倒行嗎?
FR2 機型一定必須依其極性位置貼放貼片,SurvivaLink 屬雙相位電流,其
貼片並無限制,也因其無貼放位置之限制,所以所得到的波形常會出現上下
顛倒,這就是為什麼 Rescuelink 作業軟體的工作列上會有一個波形倒置的
功能。
4.AED 兩次評估後都不建議電擊,你要先上車還是先 CPR 在上車?
個人的做法是:上車!搬運過程中持續找機會 CPR,太多次的經驗告訴我們,許多
患者都是在搬運及送醫過程中因持續 CPR ,使得原本不建議電擊的心律轉換成建
議電擊的心律。
(註:這邊的是在 2005 年前的 AED 操作程序)
目前的操作流程為:
非目擊倒下:
不管有無電擊,同時間另一人應移至病人胸部側邊以便能在電擊後馬上開始胸部按
壓,重新開始五週期或約二分鐘之一人 CPR
目擊倒下:
不管有無電擊,同時間另一人應馬上開始胸部按壓,重新開始五週期或約二分鐘之
一人 CPR
5.AED 是以電位來評斷,不建議電擊時,你還會重新評估頸動脈嗎?
那是絕對要的!沒有第二個答案!
(註:這邊的是在 2005 年前的 AED 操作程序)
目前的操作流程為:
非目擊倒下,且 AED 在判讀的同時,EMT 要同時檢查脈搏
6.AED 電擊一次後就不建議電擊,會有什麼原因發生?
那代表著除顫成功!電擊不是要把人電活,而是要去除顫動。
患者心肺功能停止可能出現建議除顫及不建議除顫的兩組心律:
建議除顫之心律:VF、VT
不建議除顫之心律:PEA、Asystole
AED 依心率、振幅、波長、斜率...等分析出 VF、VT,若經電擊後可能出現
Asystole、PEA、NSR(正常竇性節律),則不會再建議電擊。
7.AED 是對心臟亂跳的病人在用,電過之後就一定會正常跳動嗎?
絕大多數不會!絕大多數會變成 Asystole!
8.CPR 的心外按摩是不是會產生電位?
電位差的產生是因為心肌內鈉、鉀、鈣離子流動所產生,CPR 時胸壓或許有可能
造成這些離子流動,但電位差的產生並不是源自心臟主動或被動的收縮。或者我
們這麼說:電位差造成心臟收縮,而非心臟生縮造成電位差,這是因果關係,不
可以顛倒的!
9.你喜歡用 Philips FR2 還是 SurvivaLink FristSave?為什麼?
Always FR2...........真的很不想說............ SurvivaLink 在個人的評價
裡無異於玩具。
(註:這是教官的使用心得)
問了這些問題,有時間大家來思考看看
去顫一次之後就不建議電擊,你測量頸動脈還是摸不到!
你會重新測量嗎?還是直接就開始 CPR 準備送上車了?
就 BLS 層級而言,同時 CPR 並準備後送似乎是唯一的做法。
那你會不會希望說 CPR 一分鐘後又能再電一次?
那你有沒有想過,既然去顫後不建議電擊,是不是心臟不亂跳了?
那既然心臟不亂跳了,那為什麼要 CPR 呢?
除顫一次後不建議除顫,並不代表心臟已經恢復正常,也可能代表心臟已經停止
放電及收縮了,心臟不動了血行動力消失,要不要 CPR ?
(註:上面這邊的是在 2005 年前的 AED 操作程序)
目前流程:只電擊一次
-------------- 正文結束的分隔線 --------------
祝
出入平安
--
支持我一生的信念有三:
知識、情愛、和對人類的苦難無可抑扼的憐憫
※ 編輯: southernwood 來自: 61.62.243.227 (01/28 09:3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