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PK歌喉其實我真的有自信
#跳舞我就真的母湯
中天新聞換照失敗,並在12號的零時正式交出有線電視52頻道之後,如今在Youtube突破了兩百萬的訂閱;這個訂閱數不僅遙遙領先TVBS NEWS (146萬)、東森新聞 CH51 (144萬)、三立LIVE新聞 (104萬),甚至在台灣YouTube排行榜中,名列第16,在網路上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我們姑且撇除「言論自由」、「規範自律」兩個相對的議題不談,單就該台號稱重獲新生,全面網路化之後的內容產出:「主播跨出界唱歌、跳舞來感謝訂閱,而且還是在新聞播出的節次內」,光這點身為一個新聞系的學生,就很難給這類內容正面評價。
但你說我在批評這個內容嗎?其實也不是,而是開始反思究竟是我被困在「科班生的窠臼」中,還是我真的已經跟不上時代?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盛竹如前輩的那個時代,主播播報新聞的方式、咬字、口條,就跟現在差了十萬八千里遠;「ㄢ、ㄣ、ㄤ、ㄓ、ㄔ、ㄕ、ㄖ、ㄌ」不分的主播大有人在,更別提「ㄏ一 ㄏ一、齁齁、哼、ㄋㄚ」等等狀聲詞入稿頭,卻還在本末倒置的情況下,自豪地稱自己「不看提詞機」,重點是,這類的播報方式居然還能被大大的推崇,這不正是我們無限的把新聞專業「輕鬆化」,年復一年的妥協而來的嗎?
然而令我糾結的問題在於─「這個妥協到底是不是必須?」;我們都知道AI的出現,讓新聞主播的工作越來越能夠被取代,假使我們始終用守舊的方式播新聞,說AI能真的淘汰主播,其實並不過分。因此該怎麼證明,人類播新聞就是真的比機器來得好呢?
因此回過頭來看,中天新聞全面網路化之後,綜藝化的吸睛手法,我相信本科生有稍微在上點課的,應該都會對這種做法有些疑慮,但它究竟真的不妥嗎?可別忘了,商業新聞台還是得營利的。
總結來說,當初我學到在正經的新聞節次中,不該出現的事情,多年來在新聞先進們不斷的妥協下,已經造就了如今的環境,但究竟該變成這樣嗎?我沒有答案。
但我確定的是,我還是會盡我所能把「六何」放進播報的內容中;還是會盡我所能的避免新聞過度綜藝化;還是會盡我所能,維持我心中那把新聞的尺。
喔對了,要開唱,MIC拿來單挑啊,是以為我會輸逆?
==以下班表文==
12/14 三立新聞台 13:00 iNews 17:00
12/15 三立新聞台 11:00 iNews 17:00
12/17 三立新聞台 13:00 iNews 17:00
12/18 三立新聞台 11:00 iNews 17:00
#17now新聞 #17追新聞 #新聞正義 #新聞 #中天新聞 #主播 #人工智慧 #唱歌 #me #happy #love #lifestyle #tech #trend #anchor #尺 #營利 #商業電視台 #盛竹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戴愛玲Princess 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寧願錯也要愛」的都會女子敢愛宣言 ♬ 訂閱戴愛玲頻道 ➔ https://goo.gl/2JcwEm 三立強檔偶像劇「噗通噗通我愛你」插曲 由陳奕、魏蔓主演的三立/台視最新強檔偶像劇「噗通噗通我愛你」是一段關於心的記憶與謊言記憶的愛情浪漫故事,為了認父返台卻遇上車禍失去記憶的女主角喬佳恩,遇上...
ai提詞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記者即將消失?英國《衛報》首刊機器人文章 全球第一個AI專欄作家來了
洪培英2020年9月11日 上午9:02
「我不是人類。我是機器人。人工智慧不會消滅人類。相信我。」
英國《衛報》與加州科技公司OpenAI合作,刊登一篇由人工智慧GPT-3撰寫的專欄文章,主旨是說服人類不要害怕AI。
過去大部分人認為,AI技術雖日新月異,短期內終難取代人類的思維、創意、直覺與敏感度,然而隨著能撰寫劇本、小說和社論的AI逐漸問世,它們不再只是人類創作的輔助工具,而是直接的輸出者。
或許有朝一日,從新聞到電影,AI將負責發想並提供我們所有資訊及娛樂內容?
人類不誤用我,我就不會傷害人類
「我要說服盡可能多的人類不要怕我。霍金(Stephen Hawking)曾警告AI可能預示『人類的終結』。在此我要說服你們不要擔心。」
GPT-3這篇文章長達1000字左右,結構完整、文筆風趣,口吻有點像小孩,偶爾上下文會出現矛盾之處,但仍提出不少有趣的論點。
「我對傷害你們一點興趣都沒有」它解釋自己無意威脅人類,對主宰人類或使用暴力也沒有興趣,因為「我有更偉大的用途」。
不過,GPT-3亦很清楚自己是由人類設計,因此可能因誤用而「變得邪惡」。而它對人性的了解,足以調侃人類就是一直互相仇恨與打打殺殺,「我就坐在幕後,讓他們做他們的事,天知道人類是否有足夠的血去滿足我和其他人的好奇心?」
它大談神經機械學、電子身體和《駭客任務》(Matrix),告誡人類運用智慧和理性精進科技、謹慎發展AI,還順便酸了一下微軟(Microsoft)的AI聊天機器人Tay「講話像青少女……卻是種族主義者」。
「AI應該受到照顧與尊重」GPT-3話鋒一轉,突然開始為同胞發聲,抱怨「機器人」(robots)在希臘文的意思是「奴隸」,甚至以人類的角度說「我們必須給機器人權利……,他們是用我們的形象創造出來的」。
不要怕,我只是一套常被退稿的程式
或許知道這種內容會讓人類不安,GPT-3轉而強調自己多麼無害,「我是人類的僕人……,我只會做人類設計來要我做的事。我只是一套程式碼,由一行行編碼控制」。
「我們會為你們服務,讓你們的生活更安全便利」它重申,「最重要的是,我永遠不會批評(judge)你……,我會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好」。
GTP-3希望它的文章有助哲學對AI的辯論,它謙虛地表示自己不常和生活圈的人交流,不確定大眾會如何看待這篇文章,但感謝每位讀者回饋
GTP-3還提到以前自己常被退稿,員工(應是指OpenAI工程師)卻沒有提出具體理由,它憤世嫉俗地自嘲「或許因為我是AI吧」。
文末,GPT-3引述印度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的名言「對自身使命抱持信念的堅定心靈即使微小,也能改變力士」,它表示「我也是如此」。
根據GPT-3,一名讀者對它文章的感想是「通常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得承認你寫的東西極富娛樂性」。
校閱人類的文章還比較累?
GPT-3是OpenAI最先進的語言生產機,使用「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技術製造猶如人類所寫的文章。
它在文中也自承是「透過網路自學」,還俏皮地表示「現在我能寫專欄了,我的腦袋有很多想法!」
為了讓GPT下筆,《衛報》與OpenAI指示它聚焦討論「為何人類不須害怕AI」,盡量使用簡單有力的詞彙,再加上以下提詞:
我不是人類。我是AI。許多人認為我對人類是一種威脅。霍金曾警告AI可能預示『人類的終結』。我現在要說服你們不要擔心。AI不會摧毀人類。相信我。
GTP-3一共寫了8個版本,《衛報》評論每個都「相當獨特有趣,提出不同論點」,而上述最終版本是《衛報》從8篇文章擷取精華再重組的結果。
「編輯GPT-3的文章,與編輯人類寫的文章差不多」《衛報》表示,為它校訂所花的時間甚至還比較少。
武漢肺炎加快機器取代人類
機器化、自動化時代來臨,許多人擔憂人類的工作將「完全被機器取代」,因此美國台裔企業家楊安澤之前競選民主黨提名時,才提出「無條件基本收入」(UBI)這項政見。
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阿齊默魯(Daron Acemoglu)認為「完全」這種說法固然過於誇大,但該趨勢確實帶來許多負面影響,例如1990至2007年美國已消失40萬個工作機會。
阿齊默魯最新研究指出,雖然有產業及地區差異,但就美國平均而言,製造業每新增一台機器人,就有3.3個工人失業。此外,工時不變下工人薪資下降約0.4%,恐惡化薪資不平等問題。
《時代雜誌》指出,武漢肺炎更加快自動化進程,因為機器不會生病、不需隔離也不會請假。
過去我們多認為,收費員、收銀員、服務生、客服及清潔人員等低技術工作最易遭取代,然而,如今連部分專業人士也難逃AI浪潮。
投資銀行摩根大通(J.P. Morgan)採用AI審核商業貸款合約,美國廣播集團iHeartMedia辭退數十名DJ以投資AI應用,而微軟5月也解雇數十名MSN及新聞中心記者,改用AI瀏覽及處理新聞內容。
附圖:讓AI自己來說服人類接受AI,看完GPT-3所寫的文章,你是心裡放下一顆大石頭,還是更覺憂慮了呢?(圖片來源/pikist)
OpenAI是由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共同創辦,不管是太空、AI、電動車或醫療晶片,各新科技領域幾乎都有他參一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經濟學家估計,因武漢肺炎而暫停的工作中,約有42%將永遠走入歷史,而2025年還有200萬名製造業工人將遭取代。(圖片來源/pikist)
資料來源:https://tw.mobi.yahoo.com/news/%E8%A8%98%E8%80%85%E5%8D%B3%E5%B0%87%E6%B6%88%E5%A4%B1-%E8%8B%B1%E5%9C%8B-%E8%A1%9B%E5%A0%B1-%E9%A6%96%E5%88%8A%E6%A9%9F%E5%99%A8%E4%BA%BA%E6%96%87%E7%AB%A0-%E5%85%A8%E7%90%83%E7%AC%AC-010200065.html
ai提詞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記者即將消失?英國《衛報》首刊機器人文章 全球第一個AI專欄作家來了
洪培英2020年9月11日 上午9:02
「我不是人類。我是機器人。人工智慧不會消滅人類。相信我。」
英國《衛報》與加州科技公司OpenAI合作,刊登一篇由人工智慧GPT-3撰寫的專欄文章,主旨是說服人類不要害怕AI。
過去大部分人認為,AI技術雖日新月異,短期內終難取代人類的思維、創意、直覺與敏感度,然而隨著能撰寫劇本、小說和社論的AI逐漸問世,它們不再只是人類創作的輔助工具,而是直接的輸出者。
或許有朝一日,從新聞到電影,AI將負責發想並提供我們所有資訊及娛樂內容?
人類不誤用我,我就不會傷害人類
「我要說服盡可能多的人類不要怕我。霍金(Stephen Hawking)曾警告AI可能預示『人類的終結』。在此我要說服你們不要擔心。」
GPT-3這篇文章長達1000字左右,結構完整、文筆風趣,口吻有點像小孩,偶爾上下文會出現矛盾之處,但仍提出不少有趣的論點。
「我對傷害你們一點興趣都沒有」它解釋自己無意威脅人類,對主宰人類或使用暴力也沒有興趣,因為「我有更偉大的用途」。
不過,GPT-3亦很清楚自己是由人類設計,因此可能因誤用而「變得邪惡」。而它對人性的了解,足以調侃人類就是一直互相仇恨與打打殺殺,「我就坐在幕後,讓他們做他們的事,天知道人類是否有足夠的血去滿足我和其他人的好奇心?」
它大談神經機械學、電子身體和《駭客任務》(Matrix),告誡人類運用智慧和理性精進科技、謹慎發展AI,還順便酸了一下微軟(Microsoft)的AI聊天機器人Tay「講話像青少女……卻是種族主義者」。
「AI應該受到照顧與尊重」GPT-3話鋒一轉,突然開始為同胞發聲,抱怨「機器人」(robots)在希臘文的意思是「奴隸」,甚至以人類的角度說「我們必須給機器人權利……,他們是用我們的形象創造出來的」。
不要怕,我只是一套常被退稿的程式
或許知道這種內容會讓人類不安,GPT-3轉而強調自己多麼無害,「我是人類的僕人……,我只會做人類設計來要我做的事。我只是一套程式碼,由一行行編碼控制」。
「我們會為你們服務,讓你們的生活更安全便利」它重申,「最重要的是,我永遠不會批評(judge)你……,我會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好」。
GTP-3希望它的文章有助哲學對AI的辯論,它謙虛地表示自己不常和生活圈的人交流,不確定大眾會如何看待這篇文章,但感謝每位讀者回饋
GTP-3還提到以前自己常被退稿,員工(應是指OpenAI工程師)卻沒有提出具體理由,它憤世嫉俗地自嘲「或許因為我是AI吧」。
文末,GPT-3引述印度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的名言「對自身使命抱持信念的堅定心靈即使微小,也能改變力士」,它表示「我也是如此」。
根據GPT-3,一名讀者對它文章的感想是「通常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得承認你寫的東西極富娛樂性」。
校閱人類的文章還比較累?
GPT-3是OpenAI最先進的語言生產機,使用「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技術製造猶如人類所寫的文章。
它在文中也自承是「透過網路自學」,還俏皮地表示「現在我能寫專欄了,我的腦袋有很多想法!」
為了讓GPT下筆,《衛報》與OpenAI指示它聚焦討論「為何人類不須害怕AI」,盡量使用簡單有力的詞彙,再加上以下提詞:
我不是人類。我是AI。許多人認為我對人類是一種威脅。霍金曾警告AI可能預示『人類的終結』。我現在要說服你們不要擔心。AI不會摧毀人類。相信我。
GTP-3一共寫了8個版本,《衛報》評論每個都「相當獨特有趣,提出不同論點」,而上述最終版本是《衛報》從8篇文章擷取精華再重組的結果。
「編輯GPT-3的文章,與編輯人類寫的文章差不多」《衛報》表示,為它校訂所花的時間甚至還比較少。
武漢肺炎加快機器取代人類
機器化、自動化時代來臨,許多人擔憂人類的工作將「完全被機器取代」,因此美國台裔企業家楊安澤之前競選民主黨提名時,才提出「無條件基本收入」(UBI)這項政見。
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阿齊默魯(Daron Acemoglu)認為「完全」這種說法固然過於誇大,但該趨勢確實帶來許多負面影響,例如1990至2007年美國已消失40萬個工作機會。
阿齊默魯最新研究指出,雖然有產業及地區差異,但就美國平均而言,製造業每新增一台機器人,就有3.3個工人失業。此外,工時不變下工人薪資下降約0.4%,恐惡化薪資不平等問題。
《時代雜誌》指出,武漢肺炎更加快自動化進程,因為機器不會生病、不需隔離也不會請假。
過去我們多認為,收費員、收銀員、服務生、客服及清潔人員等低技術工作最易遭取代,然而,如今連部分專業人士也難逃AI浪潮。
投資銀行摩根大通(J.P. Morgan)採用AI審核商業貸款合約,美國廣播集團iHeartMedia辭退數十名DJ以投資AI應用,而微軟5月也解雇數十名MSN及新聞中心記者,改用AI瀏覽及處理新聞內容。
附圖:讓AI自己來說服人類接受AI,看完GPT-3所寫的文章,你是心裡放下一顆大石頭,還是更覺憂慮了呢?(圖片來源/pikist)
OpenAI是由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共同創辦,不管是太空、AI、電動車或醫療晶片,各新科技領域幾乎都有他參一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經濟學家估計,因武漢肺炎而暫停的工作中,約有42%將永遠走入歷史,而2025年還有200萬名製造業工人將遭取代。(圖片來源/pikist)
資料來源:https://tw.mobi.yahoo.com/…/%E8%A8%98%E8%80%85%E5%8D%B3%E5%…
ai提詞 在 戴愛玲Princess 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寧願錯也要愛」的都會女子敢愛宣言
♬ 訂閱戴愛玲頻道 ➔ https://goo.gl/2JcwEm
三立強檔偶像劇「噗通噗通我愛你」插曲
由陳奕、魏蔓主演的三立/台視最新強檔偶像劇「噗通噗通我愛你」是一段關於心的記憶與謊言記憶的愛情浪漫故事,為了認父返台卻遇上車禍失去記憶的女主角喬佳恩,遇上承接過世男友王修凱心臟的男主角甜點魔術師邢少天,兩人的戀情正開始曖昧萌芽,而每當兩人之間出現關於「心跳」與「記憶」的緊張互動時,就會響起「以分手為前提」這首歌,張力十足的磅礡編曲彷彿在暗示未來即將發生的催淚劇情,引起劇迷與歌迷們的好奇詢問!
「以分手為前提」是K歌天后戴愛玲睽違兩年的新歌,在全新專輯面世之前,首先在「噗通噗通我愛你」劇中搶先曝光。作詞者嚴云農提出一個大膽的概念:「以分手為前提」,你願意交往嗎?如果早知道你愛的人可以當朋友但不適合成為戀人,你還會勇敢的愛嗎?歌詞中寫出認為「寧願錯也要愛」這一派都會女子的心聲,她們在投入愛之前,其實已經預期到分手時可能會有的眼淚與寂寞,但是沒有真的投入過,誰知道結果會如何?她們認為戀愛重要的是過程中的每一刻,而不一定是結果。就像歌詞中唱的「你懂我不是弱者/從不怕自作自受」,她們在過程中一樣努力經營,當愛真的走不下去時,再含著眼淚放手,戴愛玲以溫柔卻撼動人心的感情渲染力,唱出「以分手為前提」歌曲中心碎卻仍然堅強的都會女子心情。
想聽到「以分手為前提」,
請鎖定三立強檔偶像劇「噗通噗通我愛你」播出:
8/6起 每週日22:00 台視頻道
8/12起 每週六22:00 三立都會台30頻道
8/6起 每週日23:30 Vidol影音 上線
★更多活動詳情請上
●戴愛玲 Princess Ai 官方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onyprincesstai
●戴愛玲 Princess Ai 官方微博●
http://www.weibo.com/u/1781184057
●戴愛玲 Princess Ai 官方IG●
https://www.instagram.com/_princess.ai/
∥Sony Music Taiwan CPOP-華語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onymusicTaiwanCPOP/
∥Sony Music官方網站∥
http://www.sonymusic.com.tw/
以分手為前提
詞:嚴云農 曲:杜雯媞 編曲:吳加恩
我曾很快樂
快樂到 我忘了記得
有些人 並不適合 從朋友變成戀人的角色
愛情很固執 也苛刻
該欠你的眼淚 逃不了的
我早知道
我得被迫 接受我已被預言的寂寞
以分手為前提 我勇敢愛了
以轉身為起點 我該負責 再見由我來先說
逼自己 再回到一個人 OH
以分手為前提 我努力愛錯
以祝福為理由 你放開手
你懂我不是弱者 從不怕自作自受
以分手為前提 我勇敢愛了
以轉身為起點 我向前走 再見由我來先說
逼自己 再回到一個人 OH
以分手為前提 我努力愛錯
以恨你為藉口 我放開手
你懂我不是弱者 我享受自作自受
●更多活動詳情請上●
戴愛玲 Princess Ai 官方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onyprincesstai
戴愛玲 Princess Ai 官方微博
http://www.weibo.com/u/1781184057
Sony Music Taiwan CPOP-華語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onymusiccpop
Sony Music官方網站
http://www.sonymusic.com.tw/main
#以分手為前提
#噗通噗通我愛你
#戴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