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蘋果花了 4 億美元(約新台幣 120 億)收購一家位於英國倫敦的音樂辨識公司 Shazam。蘋果 1976 年創立至今,少數以如此高金額收購的一家音樂辨識公司。在還沒有資源的情況下,究竟Shazam 怎麼建立起自己的 AI 模型呢?
1. 人工智慧,從策略性取得核心資料下手
在沒有龐大資金購買音樂版權的情況下,Shazam 向英國一家媒體公司提出以幫助其進行音樂數位化換取 150 萬首歌曲的資料庫。在建立起音樂資料庫後,Shazam 便能建立並優化音樂辨識演算法,讓使用者能透過手機設備聽取音樂,在十秒內提供歌曲資訊,並提供歌曲下載的服務。後來陸續與全球多家唱片公司合作,將其資料庫由原先的 150 萬首歌曲於 2008 年已擴增至 800 萬首歌曲。這使 Shazam 於 2008 年在蘋果 App Store 上架後,成為下載應用程式熱門排行榜中的第四名。
2. 外部結盟,匯聚使用者反饋資料
2011 年,先後與 Spotify 和 Facebook 合作,將使用者導流至 Spotify 音樂平台、及在 Facebook 上分享自己聆聽、追蹤、購買的音樂。之後也相繼與 Siri、Snapchat 合作。相較於閉門造車、自己苦苦蒐集使用者回饋資料,Shazam 透過開放,上架應用程式商店、與音樂服務平台、社群平台等結盟,成功且快速地獲得豐厚的使用者回饋資料,以不斷精進音樂辨識演算法。
3. 音樂辨識演算法,成為串流音樂服務關鍵一角
因為使用者活躍的進行音樂辨識,讓 Shazam 得以搶先得知哪些歌曲將要爆紅,以及在什麼地方爆紅。對蘋果而言,Shazam 的加入就猶如為蘋果既有的音樂服務系統植入了一個「大腦」,更有「智慧」地為 Apple Music 用戶與潛在用戶提供令人滿意的服務。
如果你也在使用 AI 技術創業,可以參考 Shazam 的經驗,進一步思考,現階段的你要如何獲取 Data?要怎麼樣最有效率的優化你的模型?
By Sandi Wu, AppWorks Analyst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萬的網紅kuroko哲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航海王熱血航線 #招式世界華麗 #滿滿的回憶耶 訂閱哲平,關注更多最新影片:https://goo.gl/qMxljs 由於有許多部分有音樂版權問題 但是又想跟大家一起看劇情 所以會稍微調整一下音量~ 感覺可能會怪怪的 不過回憶真的滿滿滿耶!! 滿滿的回憶湧上心頭啊!! 也是滿想看可雅...
「ai音樂版權」的推薦目錄:
- 關於ai音樂版權 在 AppWork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ai音樂版權 在 Fan-Chiang Yi 范姜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ai音樂版權 在 AppWork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ai音樂版權 在 kuroko哲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ai音樂版權 在 4M8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ai音樂版權 在 艾爾文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ai音樂版權 在 [新聞] 德瑞克與威肯「新歌」是AI生成?音樂著作- 看板Hip-Hop 的評價
- 關於ai音樂版權 在 美國法官裁定AI藝術作品不受版權保護 的評價
- 關於ai音樂版權 在 AI音乐制作软件,30秒就可以完成一首歌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ai音樂版權 在 YouTube正在制定一項計劃,以補償創作者和版權持有人的 ... 的評價
- 關於ai音樂版權 在 資鋒法律事務所- 【AI著作權之法律問題解析-AI著作權的歸屬 ... 的評價
- 關於ai音樂版權 在 AI寫的歌,應該受到版權保護嗎? - PTT新聞 的評價
- 關於ai音樂版權 在 YouTube 制定AI 音樂補償計劃率先與UMG 合作保護藝術家權益 的評價
ai音樂版權 在 Fan-Chiang Yi 范姜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AI聊天機器人也能有藝術魂? 宋允鵬和你台上彈鋼琴說故事
大家可以想像,鋼琴家除了在台上演出,還能在網路上化身為聊天機器人與大家互動嗎?今年 3 月 24 日與國家音樂廳即將上演「美女與野獸─宋允鵬 2019 鋼琴獨奏會」,鋼琴家宋允鵬在台上彈鋼琴說故事之外,同時也搭上了最新 AI 人工智慧的風潮,全國首創專業音樂家聊天機器人,讓人們欣賞高雅音樂會之餘,還能隨時隨地聊天説音樂。
2016 年起全世界吹起一股聊天機器人風潮,許多產業將人工智慧運用在客戶服務的功能上,在人手一機的時代中不僅讓客戶享有一對一的服務體驗,也大大的取代人力節省成本。
據媒體報導,目前在音樂產業當中對於 AI 的應用,已經出現針對音樂的詞曲創作,以及音樂版權的過濾等等功能,但這些都是僅限於音樂產業上游的供應者的應用,與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似乎不太相干;另除了前面提到詞曲創作外,這樣的應用與音樂表演工作者也有著相當大的距離,特別是以現場為主的音樂表演產業。
雖然近來人人有 LINE 這項網路通訊軟體,並且在 LINE 當中聊天、閱讀新聞、看影片、購物、訂機票幾乎一站到底,於是在商業上各家品牌公司廠商也開始啟動了針對其會員客戶的個人化服務,如優惠訊息、退換貨等客服、帳單查詢、繳費提醒、搜尋等功能,只是以上功能大部分僅限於助理型的,除非消費者已經確定進行消費相關的行為,否則一般來說人們並不會長時間停留在這些功能的使用上。
古典音樂在音樂產業中算是小眾,但在台灣的表演藝術活動日益增長,傳統活動海報與傳單已經淪為形式,廣播電視等媒體宣傳的集客力也不如以往,即便現代觀眾從接收傳統實體資訊已經轉向網路數位化資訊,但茫茫網海中又有著數不清也看不完的廣告項目,即便活動主辦方投入了 FB 與 LINE 的廣告,似乎仍無法與目標族群有效互動,進而成為有效益的行銷,確實還是一件很困難的工作。
然而,現在出現了 AI 人工智慧的科技投入了生產者與消費者一對一互動的應用,除過往一般協助資訊露出的基本功能外,更讓聊天機器人 (Chatbot) 具有「人性」的學習能力,充分展現出某位藝術家的個人特質,同時以網路好友身份隨時用 Line 或 Messenger 跟你聊天,不僅使消費者感覺如同藝術家本人與你一對一進行對話之餘,還能從中得到消費者想知道的各種資訊,無論是專業知識與教育學習,甚至一般人的噓寒問暖、幽默對談等等娛樂功能的回應,相信將會是更加有效的行銷工具,所以具有特別人格的知識型聊天機器人,勢必成為人工智慧的未來趨向。
以鋼琴家宋允鵬教授為原型所打造的「宋 P」,不僅僅是有趣的是聊天機器人,而是將一位充滿生活智慧與豁達人生觀的鋼琴家、音樂教育家,他所擁有顯赫的演奏與教學經歷,運用最新 AI 人工智慧科技來將宋允鵬教授的藝術靈魂形塑在宋 P 身上,使得機器人將不只是助理,更不是只有娛樂,而是附有教育及藝術推廣功能的 Line/FB 好友,這將是古典音樂界的首創。
可以想像一下,將富有人性且個性鮮明的音樂家,變成一個在手機上 24 小時隨時可對話聊天、且什麼都能聊的人,不僅能讓好奇的人透過聊天機器人更接近古典音樂,也讓一般聽眾有更精準的方式得到藝文活動資訊,勢必引起注目。
傳統的藝文行銷已幾近飽和,面臨新時代的來臨,歐普思音樂藝術與亞路科技共同開發「宋 P」聊天機器人,成為藝文與科技產業於 AI 技術應用合作的開端,期盼為藝文活動宣傳開創一個新的管道,提供更多藝術家該項全新的行銷推廣管道,更希望透過聊天機器人的出現,能帶給消費者多一點新奇,並增添新意,也希望為古典音樂界與其他藝術領域注入一股年輕的活力。
ai音樂版權 在 AppWork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區塊鏈創新,應用正式落地
➡AppWorks Accelerator #18 正在招募 AI & Blockchain 團隊!現在就申請加入大東南亞區最大的創業者社群:http://bit.ly/2zSxlVL
區塊鏈技術開始在各產業應用正式落地,近期如音樂版權交易、外勞匯款、會計函證、海運融資、保險投保與理賠都採用區塊鏈技術降低驗證及交易成本,相信在未來有機會擴大到更多的產業供應鏈的應用。
然而目前應用仍比較偏重於資料的不可篡改及正確性,對於整體交易流程及成本的節約似乎效果較為有限,殺手級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可能還需要 2-5 年的研發及推廣,但隨著更多的企業測試可能的應用場景,相信對於加速擴大應用時程有所助益。
ai音樂版權 在 kuroko哲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航海王熱血航線 #招式世界華麗 #滿滿的回憶耶
訂閱哲平,關注更多最新影片:https://goo.gl/qMxljs
由於有許多部分有音樂版權問題
但是又想跟大家一起看劇情
所以會稍微調整一下音量~
感覺可能會怪怪的
不過回憶真的滿滿滿耶!!
滿滿的回憶湧上心頭啊!!
也是滿想看可雅跟騙人布後面的發展的啦!!
遊玩遊戲: 航海王 熱血航線
------------------------------------------------
參與同伴:各種海賊
------------------------------------------------
音樂來源 : 航海王 熱血航線
------------------------------------------------
哲平給小拉嬌們的互動網頁: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uzpuztetsupei/
直播記錄副頻道:https://goo.gl/PgKCGP
給小拉嬌們的表單 : https://goo.gl/e4u27G
ai音樂版權 在 4M8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hello大家
這週的vlog又因為音樂版權關係晚來了:)
跟大家更新一下我運動的包包裝什麼
因為之前問大家想看什麼影片 很多人說想看包包更新版或隨身包包裝什麼
其實平常的小包包就也差不多這樣(只差沒有毛巾跟換洗衣物)
蜘蛛人2真的太好看了完全可以再看一次
然後2011年上映的影集我現在才開始看:)
有人跟我一樣沒看過權力遊戲的嗎哈哈哈哈哈哈
最後希望大家會喜歡這次的vlog 881~
♡Find Me♡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4nn8er/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4nn8er/
Business Inquiries|
4[email protected]
♡FAQ♡
Camera
Canon G7x mark ii
Edit
iMovie、Photoshop、AI
ai音樂版權 在 艾爾文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到底未來的人類,會如何被AI取代工作跟改變生活方式?我們會集體性失業嗎?今天要分享的書《 #21世紀的21堂課 》,裡面就談到很多突破性的觀點。
▸訂閱我的頻道:https://goo.gl/VsQgD2
▸學習成長的影片:https://goo.gl/Ce7e3T
【我的新書上市啦!】
個人最新著作‣‣https://goo.gl/DbCF8P
--------------------------------------------------------------------------------
★這些人氣影片也別錯過★
--------------------------------------------------------------------------------
‣‣R90睡眠法,頂級運動員都在用!讓睡眠教練教你睡好覺
https://youtu.be/POzU_gjS60s
‣‣高效習慣,成功者每天都在做什麼?
https://goo.gl/WQprfL
‣‣只要3小時,勝過別人一天的工作量
https://goo.gl/AKo2CP
‣‣10件事讓2018年變成最好的一年
https://youtu.be/PqWZnNy8XGA
‣‣人生最有幫助的12條法則
https://youtu.be/JWSpybxpvvM
‣‣如何克服拖延?練習這3個面向
https://youtu.be/zGdsvZEC3o0
‣‣從上班思維變複業思維,人生、收入自己作主
https://youtu.be/XoMj5Ig5hTw
‣‣10本可以改變人生的書
https://goo.gl/nkPvNJ
--------------------------------------------------------------------------------
▶︎其他艾爾文出沒地方◀︎
--------------------------------------------------------------------------------
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friend.fans
IG‣‣https://www.instagram.com/alvin701/
--------------------------------------------------------------------------------
▶︎影片資訊◀︎
--------------------------------------------------------------------------------
書中共分成5大部分,包含21個議題,每個議題都像是在選修一堂課,同時內容點出現代人類面臨的幾大問題:科技顛覆、生態浩劫,以及恐怖主義、資本主義,或自由主義帶來的危機。
因為議題範圍真的很廣,閱讀時不小心就會發散,所以待會我會用「提問式」的方法來試著收斂出5個題目,跟你分享書中提出的最新觀點。在影片的最後,我也會提出自己在AI世代,如何應對未來工作改變的想法,記得看到最後囉。
我們就先從跟多數人生活有關的議題開始:人類是否會被AI,或稱人工智慧給取代,在未來過著如電影《Matrix》一樣,只能活在被機器人控制的母體裡。
--------------------------------------------------------------------------------
▶︎音樂版權◀︎
--------------------------------------------------------------------------------
「Kevin MacLeod」創作的「Backed Vibes Clean - Rollin at 5」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授權使用
來源: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400029
演出者:http://incompetech.com/
ai音樂版權 在 美國法官裁定AI藝術作品不受版權保護 的推薦與評價
法官在判決中表示,版權從未授予“缺乏任何人類指導的作品,由人類創作是版權的基本要求”…這將引發“關於AI創作藝術需要多少人類參與”的困難問題, ... ... <看更多>
ai音樂版權 在 AI音乐制作软件,30秒就可以完成一首歌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AI 制作# 音乐版权 #自媒體#網賺#獲利#廣告收入#躺賺#搬運#原創. ... <看更多>
ai音樂版權 在 [新聞] 德瑞克與威肯「新歌」是AI生成?音樂著作- 看板Hip-Hop 的推薦與評價
德瑞克與威肯「新歌」是AI生成?音樂著作權爭戰方興未艾
文 / 傅莞淇
2023-04-23
由AI生成、神似樂壇兩大天王德瑞克與威肯「合作」的新歌〈Heart On My Sleeve〉,在
串流平台陸續下架,引發了AI作品著作權的新一波辯論。但懷抱開放心態的創作者,正期
望AI能激發人類的創作潛能。
如果要求AI創作出一首能攻占排行榜的流行歌曲,AI可能會向饒舌歌手德瑞克(Drake)
或「音樂魔人」威肯(The Weeknd)取經。或是乾脆一次學兩個人,像是匿名帳號「
ghostwriter」近日發布的作品〈Heart On My Sleeve〉。
這首歌在詞中論及威肯前女友戈梅茲(Selena Gomez),據稱由AI生成的聲音也確實神似
德瑞克及威肯,加上旋律洗腦。在短影音平台TikTok吸引超過1500萬觀看次數,在音樂串
流平台Spotify上也累積超過60萬次播放,初估最少可賺到1000多美元的分成。
除了名氣與新奇感,許多聽眾對這首歌的完成度亦印象深刻。更有人描述這是近年來「最
像德瑞克作品的作品」。
不過,在代表德瑞克及威肯的環球音樂表達抗議後,〈Heart On My Sleeve〉已經陸續在
Apple Music、Spotify、Deezer與Tidal等平台下架。YouTube的原始影片也已撤下,仍「
存活」的僅存一些其他使用者上傳的版本。
AI音樂遊走法律灰色地帶,能受著作權保護?
以AI生成音樂內容不是稀奇事,知名樂手的聲音與風格更是特別容易被「致敬」。
譬如「疑似」美國饒舌歌手阿姆(Eminem)的聲音,曾唱過一段從頭到尾只與貓的有關的
Rap。
再像2023年初短命活躍過一段時間的德瑞克音樂產生器「drayk.it」,更可以直接根據使
用者指令,生成任何內容的德瑞克風格短曲。
問題是出在,當〈Heart On My Sleeve〉高調降落各大官方串流平台,與匿名的吸睛行銷
手法,卻讓掌握版權的音樂大廠備感戒慎。
據發布這首作品的TikTok帳號「ghostwriter977」表示,自己已為唱片大廠代筆多年,但
利潤多被廠牌賺走。該帳號宣稱,此曲是以AI生成,但尚不清楚多少成分是由人類創作、
哪些部分來自AI。美國科技新聞網站《The Verge》甚至推測,Drake自己參與的可能性也
並非為零。
眼下,AI生成藝術作品,至少面臨兩大法律爭議。
一是開發人員是否在模型訓練過程中侵犯既有資料的著作權。對許多藝術家來說,自己公
布在網路上的作品成為訓練AI的素材,這些AI接著可以根據指令,在幾分鐘、甚至幾秒鐘
內生成自己風格的作品,已經實質地危害到原作者的商業利益。
3月在美國南方音樂節(SXSW)上,由美國唱片業協會、歐洲詞曲作家聯盟等40多個組織
聯合發布的人類藝術運動(Human Artistry Campaign),便提出一套「負責任地使用AI
」的立場及論述,要求政府不可為AI開發提供豁免權,濫用擁有著作權保護的作品,而應
尊重人類獨特的創造力與表達能力。
不過,支持AI的論點則反駁,訓練AI的過程其實符合著作權法的「合理使用」原則,而且
生成的新作品不是對原作的複製,而是一種「衍生」。
同時在原則上,機器學習吸收龐大資料庫內的資訊,藉此生成新的內容,這與人類從前人
的作品中學習、汲取靈感,並創作出自己的作品,沒有太大差別。
另一個爭議點是,AI生成的作品是否受著作權保護?
目前來說,著作權法大多只保護人類作者──先前美國著作權局便判決,AI生成的視覺圖
像作品不能獲得著作權保護。
但,音樂作品的情況似乎更加複雜。
從取樣到合成器,人類便已相當倚重機器的協助進行創作。如今AI技術正在提供更高的產
能。如「Staccato」這樣的AI音樂工具,可提供歌詞點子、為輸入的旋律譜寫後續,儼然
展現「一同激盪創意、成為最佳音樂創作拍檔」的野望。
因而,人類與AI合作完成的曲子能否擁有著作權保護,關鍵會在人類的創意干預。
儘管目前法律尚未有明確界線,但假使人類主導的成分愈重、AI作為輔助性工具的角色愈
鮮明,就愈有機會爭取到著作權保護。
生於憂患?AI可望開啟全新創作潛能
人工智慧「入侵」傳統人類任務領域、引發著作權爭議一事,在過去也曾發生。不同的是
,這樣的事件正以更大的規模、更快的速度在發生。
不必太過擔憂的是,在新奇感褪去後,這些AI生成的歌曲或許還是不如人類創造者的作品
來得雋永。德瑞克與其他樂手的忠實歌迷們,其實會更想從本人的作品中獲得情感共鳴。
廣泛來說,社會價值也願意持續支持人類創作。
但不可否認,也有不少人只想放些順耳的音樂當背景聲音。串流平台似乎也為AI大軍可產
製的速食大餐訓練好了這樣的聆聽習慣:在不同的曲子間快速更換,一再地追求新鮮感。
在釐清法律灰色地帶時,音樂產業同時也在適應及轉化,擁抱AI具有的龐大潛能。
如陳珊妮3月發布的單曲〈教我如何做你的愛人〉,從歌聲到封面設計皆由AI生成,成果
亦受好評。在防堵侵權外,已有創作者將目光看向AI能如何激發自我潛能,為人類帶來超
越過往的作品。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01951
歌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5uY57xPbkI
心得:
大家怎麼看這個現象?
該不會未來AI寫歌比人類還好聽吧?
另外會不會有些歌手乾脆借助AI來加速創作?
感覺是個很有趣的玄學課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240.11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p-Hop/M.1682267559.A.204.html
※ 編輯: joanzkow (123.192.240.119 臺灣), 04/24/2023 00:33:4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