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on Musk的演講藝術
Presentality的Andrew大大來幫大家分析了!
Elon Musk 違反賈伯斯時代的演講準則,反而加深自己的魅力!
Elon Musk 可說是全世界影響力最高的商業領袖之一,而且在媒體及社群媒體的聲望奇高無比(IG 有200萬追隨者,Twitter 有6000萬),甚至一句話就可以影響市場的走向。
★★★★★★★★★★★★
他肯定是溝通大師對不對?而且舞台魅力一定很強大?
Well... 從溝通成效的角度來看,他是很厲害沒錯,但如果你看任何一場他的演講,你肯定會覺得很困惑。你會覺得:這個人怎麼這麼尷尬,這麼不會講話?
隨便在 Youtube 上面搜尋他演講的影片,看個幾分鐘,你就會知道我們在說什麼了。看個幾分鐘就可以跳出至少以下的問題:
• 說話吱吱唔唔,贅字一堆
• 停頓在很尷尬的地方,感覺不知道自己在哪裡
• 投影片視覺,跟口述的內容常常對不起來
• 容易忘記自己要說什麼,明顯要去偷瞄一下投影片,不然無法繼續說等等...
啊... 那他到底厲害在哪裡?為什麼一個講話這麼尷尬不流暢的人,能夠迷惑全球這麼多人,發揮如此大的影響力?
我們看完一些他演講影片的結論,是他的魅力來源,跟「前一波」的商業領袖,如 Steve Jobs,截然不同。你甚至可以說,**他們的風格是完全相反的。**
我們今天就從 Musk 的一些演講中,來看他的反向操作!
★★★★★★★★★★★★
📌 反操作1:Jobs Overstates, Musk Understates
★★★★★★★★★★★★
首先,Steve Jobs 開始用的一個「技巧」,說好聽是「讚嘆」,說難聽就是「誇大」,不論發表的產品是否真的是突破性創新,反正就是用 "incredible"、"revolutionary" 等字眼來形容。英文的一個形容,就是 "overstatement" - 把什麼東西都講的「超過」一點。
結果一大堆商業演講的人,做產品無法像 Jobs,但用誇張的形容詞卻學的很像。
Musk 就不一樣。
他自己知道他做的事情很難(讓永續能源普及、把人類變成多個星球的物種),所以他反而用很「沒什麼大不了」的字眼跟語氣來傳達,反而讓這種「謙虛」變成一種效果。這個就不是 "overstatement",而是 “understatement" - 什麼東西都講的收斂一點。
舉個例子:他2016年介紹太陽能屋頂的時候,有描述一個很大,很難實現的未來,是這樣說的:
> What is the future that we want? It's consisted of really appealing solar roof... then combine that with storage, and with electric cars.
It's an obvious 3-part solution... Yeah... 3 part solution... uh...
It's really not that complicated.
沒錯,他講完之後停頓了一下,然後說嗯,對,就是三個部分,真的沒那麼複雜 lol。
好比在跟聽眾說:「啊就很簡單啊,你們還要我說什麼?」連聽眾都笑出來:
影片: https://youtu.be/4sfwDyiPTdU?t=187
★★★★★★★★★★★★
如果是賈伯斯派的門徒來說,可能會說:
➜We are building a grand future - a future of endless renewable energy and clean mobility, but with the sort of convenience you couldn't even imagine.
To build this, we've had to overcome a trinity of challenges that have bedeviled generations prior:
1. Houses that generate energy during the day all by themselves
2. Efficient and integrated storage
3. And the best electric cars the world has ever seen
Ok,我寫的有點誇張,但 you get the point。
★★★★★★★★★★★★
他最近在發表 Tesla Bot 的演講中,也描述了一個很大的未來,你看看他的說法:
➜ What is the economy? It is uh... at the foundation, it's labor. So what happens when there's... uh... no shortage of labor?
So I think in the long-term, there will need to be universal basic income (applause)... Not right now, because the robot doesn't work (laugh)... we just need a minute.
Essentially, in the future, physical work will be a choice... if you want to do it, you can, but you wouldn't need to do it. Obviously it has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the economy, because... the economy, at its foundational level, is labor, and capital is just distilled labor, then... is there an actual limit to the economy? Maybe not...
你很難想像有人可以把一些這麼遠大的願景 - 人力工作變成一個選擇、每人都享有基本收入等等 - 用更平鋪直述的方式,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語氣說出來。
連開發萬用機器人的難度,他都只是說 "We just need a minute" lol。
Again 歡迎你們自己看影片,體驗一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UP6Z5voiS8
Btw... Musk 還隨口說了一句 "capital is just distilled labor"。別叫我翻譯,因為我根本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尤其是 "distilled" 在這裡的用意。如果你去 google "distilled labor",也找不到什麼東西,只有不到兩千個 search result。
有人會覺得 Musk 太聰明了,所以才會常常說出正常人不懂的話,但我個人覺得他是故意的:就是要「埋」一些每人聽得懂的話,才能加深他「天才」的形象。
Musk 把複雜困難的事情說成很簡單,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大家可能會覺得「這些很難的事情,好像難不倒他耶,嗯他看來真的是個天才!」
大家可能有時候會聽人家說,在西方,就是要懂得如何吹捧自己。但其實有時候不一定要這樣。
💡你做的事情是真功夫時,謙虛反而會放大。
★★★★★★★★★★★★
📌 反操作2:尷尬反而是魅力
★★★★★★★★★★★★
其實,在賈伯斯用流暢的舞台表演稱霸市場之後,很多企業家都下苦工,練就一身演說武功。如 Bill Gates 或是 Mark Zuckerberg,都很明顯的從內向而且不會演講的人,變成老練的演說家。
Musk 很明顯沒有。Honestly, he's not even trying。
上面的影片,一個是2016年,一個是2021年,你覺得哪個舞台上的 Elon Musk,比較尷尬?這個當然有點主觀,但我兩個都看完之後,會覺得今年的他,講的更卡,更不好。
但是 Elon Musk 很明顯的根本沒有在 care 這一塊 lol。如果他有心要成為非常流暢的講者,你覺得這種小事能夠難倒他嗎?
…
還需要Musk暗藏玄機的演講技巧嗎? 需要的同學請按個讚和留言「Must learn from Musk」。
需要更多的演講分析與技巧請追蹤Presentality!
圖片出處: https://bit.ly/3mKfjyX
applause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電影冷知識全餐:阿拉丁是怎麼練成的】
1.《阿拉丁》是 Howard Ashman 被冷凍多年的失敗提案
《The Little Mermaid 小美人魚》的作詞家 Howard Ashman 早在1987年就寫好了四十頁的《阿拉丁》大綱,準備用1930年代風格的音樂劇來呈現這個經典故事。過去沒有做過外國題材動畫電影的 Disney 有些猶豫,於是將該案冷凍了好幾年。
直到《小美人魚》的導演 Ron Clements 和 John Musker 必須從 Disney 給他們的三個企劃中挑出一個當成他們的下一部電影,結果兩人出乎意料地跳過天鵝湖和森林之王兩個經典故事,選了Ashman 的《阿拉丁》企劃當成下一部 Disney 動畫大片。遺憾的是在他們正式向 Disney 動畫最高決策者 Disney Studio 主席 Jeffrey Katzenberg 提案的前一個月,Ashman 就因病過世,無緣親眼見證他的構想被實現。
2. 作詞家 Tim Rice 是在對的時間路過的路人甲
過去和音樂劇大師 Andrew Lloyd Webber 長期合作的英國作詞家 Time Rice 正好這一陣子很常出入 Disney,理由是他當年正努力想要把他和 Webber 的音樂劇作品《Evita 艾維塔》變成一部 Disney 電影。這個製作同樣遭到 Disney 冷凍,因為 Disney Studio 主席 Jeffrey Katzenberg 不喜歡他們看上的主角人選——Madonna。
音樂劇《艾維塔》還要等幾年後 Katzenberg 離開 Disney 時才得以拍成電影,而《阿拉丁》則突然插播進來成為 Tim Rice 的支線任務。Tim Rice 經常半開玩笑地說這個機緣真的是純粹巧合,只因為 Howard Ashman 不幸病逝的當時他正好經常在 Disney 鬼混,才會被選上成為替補選手。
3. 被星艦企業號擔誤的 Jafar
Disney 的動畫部門特別鍾愛莎劇出身的演員Patrick Stewart。《The Little Mermaid 小美人魚》、《Beauty and the Beast 美女與野獸》、《The Lion King 獅子王》、《Pocahontas 風中奇緣》、《Hercules 大力士》等等劇組都曾鎖定 Patrick Stewart 擔綱演出。其中 Stewart 本人說過他人生最後悔不已的決定就是回絕《阿拉丁》中的 Jafar。
而當年不得不婉拒的理由是:他得把檔期留給他長達七年的星艦迷航。
4. 用脫口秀音軌製作 Demo
事實上從劇本寫作開始,神燈精靈就一直以Robin Williams本人的形象為藍本。但當時 Disney Studio 主席 Jeffrey Katzenberg 對這個選角還有疑慮,所以他們另外考慮過了 Steve Martin、Eddie Murphy 和 John Goodman 等等替代人選。導演 John Musker 和 Ron Clements 後來想到了一個奇招說服片廠老闆——他們讓動畫師拿 Robin Williams 的脫口秀演出錄音來製作精靈的Demo影片。
這段葷素不忌、生龍活虎的Demo影片不僅僅說服了 Katzenberg,連本來已經退回劇本打算婉拒配音的 Robin Williams 都被影片說服了。
5. 血汗(夢)工廠之黑色星期五事件
多年後會因為執行長寶座接班不成、惱羞成怒而自創夢工廠動畫的Jeffrey Katzenberg,這時候正是他在 Disney 最風光的時刻。因為他的改造有功,傳統的動畫公司 Disney 正在脫胎換骨成為和其他片廠平起平坐的主流片廠。美國動畫界著名的黑色星期五事件,正是 Katzenberg 在《阿拉丁》製作期間一手主導:
他在距離電影上映只剩十多個月的某個星期五,向整個劇組宣佈這部片行不通,過去幾個月完成的片段必須完全放棄,整個從零開始重做,而且上映日期沒有要延後。Katzenberg 大刀砍掉了許多他覺得沒有效果的角色(因而讓神燈精靈變得更吃重),同時砍掉 Alan Menken 已經寫好的14首歌中的8首(因而讓神燈精靈有更多耍嘴皮的時間)。最重要的異動是他認為《小美人魚》和《美女與野獸》的兒童取向風格已經行不通,《阿拉丁》必須進化成更適合成人觀眾、更尖酸的幽默。
歷史證明他是對的。風格異迥異於 Disney 前作的《阿拉丁》在上映之後,迅速成為美國史上第一部北美票房破兩億美元的動畫電影。
兩年後的另一個星期五,還沒有被 Steve Jobs 賣給 Disney 的 Pixar 也在 Disney 辦公室內經歷了另一個類似的黑色星期五事件:他們已經製作了三年的長片處女作《Toy Story 玩具總動員》同樣被 Disney 宣佈行不通,必須從零開始再來一次。 種種歷史告訴我們動畫真不是人幹的活。
6. 畫到最後一分鐘的血汗動畫師
因為黑色星期五事件導致的時程壓縮,《阿拉丁》整部電影是在連夜趕工的緊張時程下完成。
許多動畫師一邊在製作《阿拉丁》的同時,一邊還要投入下兩部 Disney 動畫電影《獅子王》和《風中奇緣》的前製工作。負責 Jafar 角色的動畫師 Andreas Deja 回顧到電影完成的那一刻他團隊裡幾乎每一個人都已經病倒,甚至有一個有孕在身的動畫師在完成她的最後一個畫面之後羊水正好破了。
7. 老闆質疑:為什麼觀眾沒有鼓掌
Disney Studio 主席 Jeffrey Katzenberg 對《阿拉丁》的寄望甚高,甚至要求電影必須好看到讓觀眾會鼓掌歡呼。劇組原本認為 Robbin Willams 顛覆迪士尼歌舞傳統的〈Friend Like me〉橋段會是讓大家鼓掌的好時機。但試片的時候居然遇上了滿場太過含蓄的觀眾,現場沒有人鼓掌。
狡猾的動畫師決定乾脆回去增加一個「Applause 請鼓掌」的告示牌畫在精靈頭上,想說這樣你們總該知道鼓掌了吧。下一次放映,腦波弱的觀眾果然按照指示群起鼓掌,這個天外飛來的提示於是就被留在電影裡。
8.Robin Williams 錄製了30小時的即興演出
江湖謠傳 Robin Williams 正是讓《阿拉丁》失去奧斯卡最佳劇本入圍資格的禍首,因為他在整部電影中的演出沒有任何一句來自劇本上事先寫好的台詞。
導演 John Musker 這麼形容失控的錄音過程。一說這四天錄了十六個小時的素材,也有一說可能錄下了高達三十個小時的即興演出。 以電影開場那個叫賣小販(其實就是神燈精靈扮的)的片段為例,正好來探班的老闆 Jeffrey Katzenberg 提議直接用箱子裝了一整籃 Robin Williams 事前完全不知道的物品,然後讓他每一個 Take 隨機拿出一件來自由發揮叫賣。果真籃子裡裝了多少東西,Robin Williams 就能掰出多少哏。
「比例上每一個出現在電影裡的橋段,大約就會有二三十個我們沒用上的素材被刪掉。他玩得太過開心,以至於根本沒辦法關掉他的天馬行空的創意開關.....我想我此生從未遇過這種配音演員會讓人覺得『夠了夠了,我們的素材已經太滿了』」Musker說。
9. 知名影評人 Roger Ebert 差點出現在阿拉丁宇宙
劇情中阿拉丁遇見王子的市場橋段,有兩名看起來有點嚴肅的路人甲跟路人乙。導演 John Musker 和 Ron Clements 原本打算用這兩個路人角色來捉弄當時一起主持節目的兩位美國影評人 Roger Ebert 和 Gene Siskel 的玩笑。
這個點子最終作罷的理由,一說是影評人本人否決了這個構想。然而導演 John Musker 的說法則是麻煩出在Roger Ebert 臉上那個形同註冊商標一樣的膠框眼鏡形象:
「我想我們絕對沒有辦法在不畫眼鏡的情況下將 Roger Ebert 的形象卡通化。問題是我們也不可能在這個電影裡畫出眼鏡,因為那時候根本沒有眼鏡這種東西。」因此最後那兩個路人甲和路人乙只好改成以兩位導演本人的形象出現。
10. Robin Williams 為了神燈精靈跟 Disney 反目
未取得影評人本人同意就不敢將他畫進故事裡頭的謹慎態度是有道理的。神燈精靈本人 Robin Williams 正式因為類似的理由和 Disney 反目成仇。
Robin Williams 以遠低於演出行情(約1000萬美元)的10萬低價為《阿拉丁》獻聲,唯一開出的條件是希望 Disney 不要拿他的名字和形象來大肆宣傳當成賣點——他要求精靈角色在海報的篇幅不得超過四分之一,也不准用他配音的精靈角色來賣任何周邊商品。
但電影大賣之後,Disney 完全忘了這回事,隨即開始大肆以精靈為主角宣傳電影和叫賣周邊商品。過去與 Disney 合作多年的 Robin Williams 因此在《阿拉丁》之後對 Disney 大為光火,只要收到來自 Disney 的劇本都會不客氣地回封不動退回寄件人,並附上紙條寫明:「不好意思,我個人對這家公司很有意見!」
11. 神燈精靈的真實身份可能更接近《大法師》中的惡魔
《阿拉丁》的故事其實是300年前《一千零一夜》這本書被翻譯成法文引進西方世界時時才被譯者加進去的新故事,來源則是譯者從敘利亞說書人那兒聽到的民間故事。
敘利亞說書人的故事中神燈精靈的真正身份是一種在古蘭經中經常被提及的生物 Jinn。就像基督宗教信徒真心相信這世界上還有天使存在一樣,伊斯蘭教信徒也相信 Jinn 迄今還是無所不在。許多家長仍會用這個傳說中的生物來恐嚇不聽話的小孩,說居住在荒郊野外的水邊、山上、樹上甚至埋伏雲霧之間的 Jinn 會出來誘拐小孩或是綁架路人。學者認為 Jinn 的起源還早於伊斯蘭教,而源自美索不達米亞傳說中的惡魔。而電影《The Exorcist 大法師》中附身在小女孩身上的美索不達米亞惡魔 Pazuzu 很可能就是一種 Jinn。
不過《一千零一夜》的法語譯者可能被這些美索不達米亞和伊斯蘭文化給搞得頭昏腦脹,索性拿法文單字 Génie 來套用在他的「超譯」裡頭。法文字 Génie 比較接近今日我們熟悉的「精靈」概念,該字源自於拉丁文的 Genius,羅馬人用這個字來指「被指派來守護特定人或是特定場所的守護精靈」。雖然同樣沒有提供三個願望的許願機能,但提供一週大事、天氣提醒或是星座運勢的功能,大約就是今日的 Siri 語音助理或是哈利波特小說中的家事小精靈多比(Dobby)之類的居家好物。《阿拉丁》電影中熱情友善、助人為樂的精靈形象正是由此而生。
12. 神燈精靈的搞笑專線服務
導演 Steven Spielberg 和 Robin Williams 這時候剛剛完成 1991 年的奇幻冒險電影《Hook 虎克船長》。Williams 隨後投入《阿拉丁》的錄音工作,而 Spielberg 則移師到歐洲拍攝他的二戰史詩電影《Schindler's List 辛德勒的名單》。
因為《辛德勒的名單》題材使然,劇組常常處於一種陰鬱的氣氛。Steven Spielberg 三不五時會打電話給正在錄音的 Robin Williams,用擴音的方式讓他對全劇組講笑話提振精神。事實上《辛德勒的名單》劇組人員聽到的笑點很多都是來自於《阿拉丁》劇情的哏,使他們搶先全世界觀眾欣賞了神燈精靈的脫口秀演出。
13. 「砍掉你的耳朵」這句歌詞引發抗議
《阿拉丁》是第一部發生在異國文化中的 Disney 動畫電影,也替日後廣受西方觀眾歡迎的另一部 Disney 動畫電影《Mulan 花木蘭》鋪路。但第一次終究也有失手之處。Robin Williams 那段精采絕倫的開場中出現了「如果他們不喜歡你的臉就會砍掉你的耳朵」這句被認為醜化阿拉伯人的歌詞,引來美國的阿拉伯裔民眾的強烈抗議。Disney 也被迫在稍後修掉這句引發爭議的歌詞。
「《阿拉丁》絕對不是那些影評人說的充滿娛樂元素的一千零一夜阿拉伯奇幻電影,而是對於全美300萬阿拉伯後裔以及全世界3億阿拉伯人無比痛苦的警訊,提醒我們令人憤怒的阿拉伯刻板印象就跟神燈精靈一樣神出鬼沒、無所不在。」主導抗議行動的美國民族學者 Jack Shaheen 當年氣憤地說。
14. 虛構的國度居然變成美國人的仇外對象
原來的劇本設定故事發生在巴格達。然而在 Disney 籌拍當時正好遇上了美國介入的伊拉克戰爭,為了避免電影涉入正在發生中的國際關係衝突,於是上映前臨時將巴格達改成了無中生有了一個城市叫做Agrabah。
奇妙的是,幾年前有個網站試圖誤導讀者,故意在民意調查中詢問美國兩黨支持者是否支持政府轟炸Agrabah這個不存在的城市。這個惡搞民調意外證明了《阿拉丁》這部20年前的動畫電影仍然有令人心驚膽跳的實質影響力:
在共和黨支持者中有30%贊成轟炸,在民主黨支持者中也有19%贊成。最怵目驚心的是在美國總統 Donald Trump 支持者中不明究理地贊成給它炸下去的比例高達41%。
——————————
myVideo現在可以欣賞到迪士尼的經典動畫囉:https://pse.is/3b25ep
上myVideo看電影還能抽迪士尼周邊!
applause意思 在 EZ Tal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瞎掰流行語 ─ 「淚崩」怎麼說?】
不瞎掰流行語的時間又到了~不曉得你是否跟莉比一樣,看新聞標題上濫用「淚崩」的程度忍不住想翻白眼,今天莉比也來跟風一下,聊聊英文的「淚崩」怎麼說!
淚崩 = burst into tears
A: What did Karen do when you broke up with her?
B: She burst into tears.
A:你跟凱倫分手的時候,她作何反應?
B:她當場淚崩。
片語 burst into 有「開始(做某事)」的意思,常與 tears / laughter / applause 連用,分別表示「淚崩;爆哭」、「突然大笑」、與「掌聲如雷」之意。提醒一下,動詞 burst 的三態同型,所以上方對話的 burst 為過去式。
#下次教大家跟風怎麼說
#EZTALK
#總編嚴選
#不瞎掰流行語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不瞎掰流行語】每週六上線,和大家分享有趣的單字、片語、俚語和流行語,歡迎定期追蹤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