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鳥創作感言
早在二十出頭,因為我的小舅,知名水彩畫家楊恩生,有機會繪製台灣的國寶帝雉郵票,及一系列生態相關產品的設計。也親自前往長江探源,參與製作了兩岸三地第一套長江郵票。當時也曾考慮是否就此走上生態藝術的道路,但因緣際會還是選擇了電腦多媒體等,對於我這都市長大的小孩來說,感覺比較輕鬆有趣的設計道路。
十多年前決定放棄浮誇的設計工作,回到單純的繪本創作,沒想到竟與年輕時刻意背道而馳的生態藝術又有了相遇的機會,這本多多鳥就是在時為台師大教授的小舅鼓勵之下催生的。
多多鳥的故事令人感傷,幾乎成為滅絕動物的代名詞,因而有著名英諺:“像多多鳥那樣死絕”(as dead as a Dodo)。多多鳥的造型與含意都極富辨識度,但是在台灣似乎還沒有看到以多多鳥為題材的繪本創作。楊老師在台師大開生態繪本學程時,就曾以多多鳥為主題讓學生創作,我也參與指導。不知道那些作品後來如何了,但我知道,我雖非生科相關背景,對環境演化議題所知有限,但多多鳥的悲劇如同人類的一面照妖鏡,是不論任何年齡知識背景的人,都很容易感同身受引發省思的。也許在我們關注保育台灣島上瀕危特有種生物的同時,能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照整個地球演化史上,人類需要謙卑記取的教訓。
就在構思內容的同時,網路上流傳疑似發現多多鳥的影片,雖然可能性幾乎不存在,但從故事的角度,以現存大卡樹來敘述他曾經的朋友,讓讀者對可能還隱藏得很好、未被發現的最後的多多,存在一絲念想,替他加油。
隨著氣候變遷環境日益惡化,作為地球大家庭的一份子,沒有人能是局外人。透過以兒童讀者為主的繪本形式,創作跟生態環保相關議題,用圖像說故事但不說教的形式,以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一種對生命的關注,似乎是個完美的選擇。但亦謹記,所謂生態繪本絕不是一窩蜂的科普形式,而是發自內心感動人的故事,結合兼具美感與正確性的圖文內容。更重要的是,創作者自己言行如一、愛護環境的生活態度。
2019/03/25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