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川普簽署香港人權及民主法令,中國聲稱:美國的行動只會令中國民間更加團結反美,立即報復。
封美國領事微博、收回洛杉磯動物園熊貓,在不同程度上都打擊了美國氣燄,相信已令美國民間引起一定痛楚。
但遠仍未夠。香港迪士尼樂園的大股東正是此一法案的頭號受害人:香港特區政府,林鄭理應宣佈將迪士尼園關閉,土地收回,改裝為大灣區長隆香港遊樂園。
香港科技大學與養和醫院,即應宣佈抵制由美國輸入任何科技器械、醫療設備及藥物,包括Baxter、Stryker等醫療用品公司、威而鋼等高齡男性春藥等,全部轉向淘寶選購。
還有安格斯牛扒(可轉購日本和牛與澳洲牛肉),荷李活電影,iPhone 等等等等。從速制訂美國貨制裁名單,與國會這條法案制裁香港高官與建制派人物鬥快、鬥多,港方一定贏。
在洛杉磯動物園交回熊貓之前,應由中國留學生入園監督,嚴防美方人員向熊貓暗餵瀉藥,一齊攬炒。監察完畢後,該幾名留學生應立即宣布,率領全國三十萬留學生退學回國,迫令美國大學教職員失業、大學結束營業。
這一切,只是第一波。美國佬你放馬過來吧!
baxter藥物 在 非凡電視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119 #收盤 #重點
#華為 #許可
川普政府將華為列入出口黑名單,但也連帶影響許多華為在美客戶。對此,在連兩次延長臨時許可證後,美方又於18日對華為臨時許可延長90日。而雖延長對華為臨時許可,但仍建議禁止鄉村無線通訊商爭取政府85億美元專款購買華為和中興設備和服務。
#川普 #庫克 #蘋果
白宮周日宣布,美國總統川普確定本周三(11/20)參觀蘋果在德州奧斯汀Mac Pro工廠。如中美雙方未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美國對中國的下一輪關稅將在12月中生效,預計針對手機、筆電等商品開徵15%關稅,蘋果將大受影響,川普此行是否會與蘋果執行長庫克談論關稅問題成外界焦點。
#台積電 #創新高
台積電10月營收達1060.4億元,創歷史次高,受惠蘋果新機 iPhone11需求熱絡,拉貨力道強勁,加上高速運算動能續強,營收續站穩千億元之上,月增 3.8%,年增4.4%;前10個月累計營收8587.88億元,年增1.8%。而台積電今(19)日開盤站上312.5元創新高。
#台股 #總量
台股今(19)日小漲8.7點開出,一開盤就收復11600點,在台積電、鴻海等權值股穩盤下,加上印刷電路板、5G 表態,台股擺脫早盤微幅亂流,穩步紅盤。
鴻海今上揚約2%;台積電再創歷史新天價;大立光小跌;電子五哥華碩、廣達、英業達、仁寶等,都是撐盤要角。台股今日預估量約 1100 億元,市場觀望氣氛濃。
#鴻海 #威州 #高科技 #股價
鴻海宣布美國威斯康辛州打造高科技產業園計畫邁入新的里程碑。威谷科學園區(Wisconn Valley Science & Technology Park)中,最大的廠房已完成封頂建設;同時,為培育當地高科技人才庫,今年初,鴻海於威州招募的美籍幹部,目前有26位正在台灣進行長期受訓計畫,未來將成為園區科技研發人才種子,集團在威州發展的基石。而外資持續買超鴻海,激勵鴻海盤中股價走揚。
#元大 #ETF #掛牌
國內首檔 5G 營收主題 ETF 來了,「元大全球未來通訊」(00861-TW) 今19日於證交所掛牌,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表示,元大全球未來通訊寫下台灣第一檔 5G 主題式 ETF 等「三個第一紀錄」,挾此人氣,元大全球未來通訊今天一開盤就大漲 7%。
#華碩 #電競 #印度
華碩海外市場銷售再傳捷報,昨(18)日宣布第3季於印度電競筆電市場拿下近三成市占,蟬聯冠軍,預期在新產品、賽事帶動下,當地市占將進一步攀升至40%,華碩趁勝追擊,擴大印度布局,將以每月擴展七至十家直營旗艦店的速度,目標2020年底前在印度展店至200家門市。
#神隆 #漲停 #癌症 #針劑
台灣原料藥大廠神隆近期積極轉型成全方位藥廠,成果逐步展現,與國際大廠百特醫療(Baxter)合作開發的首項產品癌症針劑產品,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 FDA)認可,並在第一次審查週期(First cycle)就通過上市許可,將有機會挹注公司營運成長,未來也將持續與百特在其他產品上攜手合作。
#財經 #新聞 #非凡新聞 #ustvnews #news
baxter藥物 在 台灣光鹽生物科技學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焦點訊息>藥廠再掀漲價風 最多飆近1倍
金融時報報導,全球各大藥廠決定自1月1日起調漲美國逾千種藥品價格,漲幅足足是通膨成長率的好幾倍。由於美國社會近來密切關注醫療支出議題,此舉恐怕會引起強烈反彈。
最新資料顯示,美國藥廠輝瑞(Pfizer)打算將旗下148種藥品的平均批發價格調漲約6%至13.5%,中位數漲幅為8.8%,其中包含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威而鋼(Viagra)與治療神經痛的藥物利瑞卡(Lyrica)。
而其他大型藥廠同樣打算於1月1日調漲美國部分藥品價格,包括愛力根(Allergan)、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吉利德(Gilead)、Shire、生物基因(Biogen)、梯瓦(Teva)、百特(Baxter)與Viiv。
這些藥廠大多將藥品漲幅控制在10%以下,但比起美國目前通膨成長率2.2%仍高出不少。有些藥廠的漲價幅度則相當驚人,英國Hikma藥廠旗下數種嗎啡藥品漲幅便高達75%至90%。
根據醫療軟體公司Rx Savings Solutions的統計,今年元旦起調漲的藥品超過1,300種,該公司執行長雷亞(Michael Rea)表示:「若通用汽車卡車價格漲幅超過通膨成長率4倍,而且連續多年如此,那根本不會有人想買他們的車。從這裡可看出美國藥品市場相當僵化。」
事實上,各大藥廠決定調漲藥品價格的舉動相當冒險,因為美國身為全球最大、獲利最多的醫療市場,社會對於藥物費用變動相當敏感。
藥品漲價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時一度成為話題。美國總統川普選後亦表示,藥廠將生產的藥品訂定過高價格,就如同「殺了人還逍遙法外」,足證藥價飆漲問題在美國極受關注。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105000285-26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