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經典影展:義大利電影課
《單車失竊記》Ladri di biciclette(1948)
「揭露上演於日常生活中的劇碼,掀開存在於社會新聞裡的美好。」
Uncovering the drama in everyday life, the wonderful in the daily news.
這是狄西嘉自己形容的《單車失竊記》,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的最完美代表作就是我的人生愛片之一,英文名稱「Bicycle Thieves」複數暗藏玄機,指的是偷車賊不只一名。第一次觀賞時,覺得深處心弦被無以名狀的力量緩緩撥動,卻只能任由爸爸在孩子天真無邪的目光下一步一步被迫走向充滿恥辱與羞愧的黑暗之心,這是何種世界,處處圍繞著現實的殘酷,這又是何等世道,竟然還能閃動著生活的希望。
偏移的世界不出藏盡悲傷的故事,那是處於戰後滿目瘡痍的羅馬,每個人都有家要養,每個家也只奢求圖個溫飽,無奈工作機會寥寥無幾,有人苦等一職晃眼就是兩年,可典當、可變賣、可出售的皆已為了五斗米忍痛割捨。那一幕痛徹心扉,警察口中碎念,只是一台單車,只是一台微不足道的單車,卻是費盡千辛萬苦才贖回全家人賴以為生的希望,滿心雀躍夾著波菜蛋餅、帶著寶貝兒子迎接嶄新起點,以為生活即將從海報張貼這份好工作開始漸入佳境,卻沒料到半路一個竊賊硬生生將他從天堂推入地獄。
創作者渴望關注這些貧窮與挫敗無孔不入的社會底層、不得不接受命運擺佈的渺小人物。義大利是以熱情奔放聞名的民族,狄西嘉的情感卻含蓄寫實,腳踏實地的重量化種種悲憤、羞愧、控訴、無助、絕望、挫敗、震驚為巨大的感動,從四面八方鑽入觀眾的體內,一雙疲憊寡言、飽經世事摧殘的憂傷眼神自始至終縈繞不去,前方沒有後路,只剩活下去的執念。人們身處於地獄中,不忘凝視花朵,偶爾眺望天堂,生命中還有一些美好值得我們奮鬥,正因如此孩子不只是負擔,而是希望,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足以讓父母學習成為更好的人,成為幼小心靈未來的榜樣。
「扮演男主角的馬吉歐朗尼雖然剛開始對拍攝和表演都感到不安,但愈演愈接近他的角色。他告訴我影片最後那個男人的屈辱、震撼,他完全感同身受,當兒子握住他的手時,那奪眶而出的眼淚都是真的。」
他有一個善解人意、早熟聰明的兒子,負擔起照顧腳踏車的工作,不忘出門時關上妹妹的窗戶,不發一語跟緊爸爸的腳步,在危急時趕緊拉上一位警察解圍;但天下父親多數都平凡得可以,有心煩氣躁的時後,也有失去理智的時後,一巴掌熱辣辣賞在布魯諾的臉頰上,震碎了孩子的信任和努力,當下他氣到嚷著要向媽媽告狀,氣爸爸逼他淋雨、氣爸爸逼他疲於奔命、氣爸爸不給他時間解手、氣爸爸不給他食物果腹、氣爸爸一整天都棄他於不顧。然而事情發展到最後,彷彿銘刻在羅馬一磚一瓦的輝煌之上,布魯諾哭鬧著衝入人群之中,不顧一切要保護父親,這一刻不問善惡不問對錯,只有一秒讓人潸然淚下的美麗瞬間,那是最深沉的父愛才能呵護出的情感,褪去為人父的尊嚴與偽裝,人潮散去剩下一個男人挫敗的淚水與一個孩子澄澈的凝視,不發一語緊握著彼此的手,成就影史永恆的一頁。
為何《單車失竊記》可以永遠被人傳唱?因為亂世之中的善良,善良並非有錢人的餘裕或底層者的嘲諷,也不是崇高空泛的道德標準,而是因為下一代的目光,因為這個世界需要由藝術引領的人文關懷,因為萬物生降於哀戚但非死灰,正是其偉大動人的主因。
金馬影展 TGHFF │ #義大利電影課 │ #單車失竊記 │ #維多里奧狄西嘉
bicycle複數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金馬經典影展:義大利電影課
《單車失竊記》Ladri di biciclette(1948)
「揭露上演於日常生活中的劇碼,掀開存在於社會新聞裡的美好。」
Uncovering the drama in everyday life, the wonderful in the daily news.
這是狄西嘉自己形容的《單車失竊記》,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的最完美代表作就是我的人生愛片之一,英文名稱「Bicycle Thieves」複數暗藏玄機,指的是偷車賊不只一名。第一次觀賞時,覺得深處心弦被無以名狀的力量緩緩撥動,卻只能任由爸爸在孩子天真無邪的目光下一步一步被迫走向充滿恥辱與羞愧的黑暗之心,這是何種世界,處處圍繞著現實的殘酷,這又是何等世道,竟然還能閃動著生活的希望。
偏移的世界不出藏盡悲傷的故事,那是處於戰後滿目瘡痍的羅馬,每個人都有家要養,每個家也只奢求圖個溫飽,無奈工作機會寥寥無幾,有人苦等一職晃眼就是兩年,可典當、可變賣、可出售的皆已為了五斗米忍痛割捨。那一幕痛徹心扉,警察口中碎念,只是一台單車,只是一台微不足道的單車,卻是費盡千辛萬苦才贖回全家人賴以為生的希望,滿心雀躍夾著波菜蛋餅、帶著寶貝兒子迎接嶄新起點,以為生活即將從海報張貼這份好工作開始漸入佳境,卻沒料到半路一個竊賊硬生生將他從天堂推入地獄。
創作者渴望關注這些貧窮與挫敗無孔不入的社會底層、不得不接受命運擺佈的渺小人物。義大利是以熱情奔放聞名的民族,狄西嘉的情感卻含蓄寫實,腳踏實地的重量化種種悲憤、羞愧、控訴、無助、絕望、挫敗、震驚為巨大的感動,從四面八方鑽入觀眾的體內,一雙疲憊寡言、飽經世事摧殘的憂傷眼神自始至終縈繞不去,前方沒有後路,只剩活下去的執念。人們身處於地獄中,不忘凝視花朵,偶爾眺望天堂,生命中還有一些美好值得我們奮鬥,正因如此孩子不只是負擔,而是希望,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足以讓父母學習成為更好的人,成為幼小心靈未來的榜樣。
「扮演男主角的馬吉歐朗尼雖然剛開始對拍攝和表演都感到不安,但愈演愈接近他的角色。他告訴我影片最後那個男人的屈辱、震撼,他完全感同身受,當兒子握住他的手時,那奪眶而出的眼淚都是真的。」
他有一個善解人意、早熟聰明的兒子,負擔起照顧腳踏車的工作,不忘出門時關上妹妹的窗戶,不發一語跟緊爸爸的腳步,在危急時趕緊拉上一位警察解圍;但天下父親多數都平凡得可以,有心煩氣躁的時後,也有失去理智的時後,一巴掌熱辣辣賞在布魯諾的臉頰上,震碎了孩子的信任和努力,當下他氣到嚷著要向媽媽告狀,氣爸爸逼他淋雨、氣爸爸逼他疲於奔命、氣爸爸不給他時間解手、氣爸爸不給他食物果腹、氣爸爸一整天都棄他於不顧。然而事情發展到最後,彷彿銘刻在羅馬一磚一瓦的輝煌之上,布魯諾哭鬧著衝入人群之中,不顧一切要保護父親,這一刻不問善惡不問對錯,只有一秒讓人潸然淚下的美麗瞬間,那是最深沉的父愛才能呵護出的情感,褪去為人父的尊嚴與偽裝,人潮散去剩下一個男人挫敗的淚水與一個孩子澄澈的凝視,不發一語緊握著彼此的手,成就影史永恆的一頁。
為何《單車失竊記》可以永遠被人傳唱?因為亂世之中的善良,善良並非有錢人的餘裕或底層者的嘲諷,也不是崇高空泛的道德標準,而是因為下一代的目光,因為這個世界需要由藝術引領的人文關懷,因為萬物生降於哀戚但非死灰,正是其偉大動人的主因。
金馬影展 TGHFF │ #義大利電影課 │ #單車失竊記 │ #維多里奧狄西嘉
bicycle複數 在 作者capik 在PTT [ bicycle ] 看板的留言(推文), 共22則-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7 F →capik:大樟公是一棵數(不是複數),只是地面上看分成兩部分05/31 21:26. 8 F →capik:過了大樟公,走路過小水溝,往泰安火車站那條路是安眉路05/31 21:27. ... <看更多>
bicycle複數 在 單車時間.Team Bike Time -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Bicycle Repair Service. 轉動,來自於堅持而堅持,來自於信念楓林bike time cycling team 成立於2009年3月初,源自於相同的堅持和信念我們就是一群愛騎車的結合!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