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分百斯佩爾特全麥野酵大麵包
#酸種定義
#我怎麼開始我的麵包學習之路
#麵包學習觀摩網站
因為我這種養酵方式( 前一天別種酵種...我目前是用前一天剩下的全麥種. 例如這款是用Einkorn全麥起種的1:10:10) 隔天早上再做一次養酵. 所以如果小數點之後一位捨去應該也要稱百分百XD
但我是每天按計算機的人... 沒辦法把這樣的數據捨去.
回到我最熟悉的斯佩爾特麵粉. 但是在燙麵之下, 這團有17%蛋白質含量的粉讓我非常不熟悉... 因為照著之前的比例都是成團的. 但這個卻是半固態的感覺... 一直有在想我是不是算錯加錯了. 但其實並沒有... 它又照著相同的步驟與當初設計好的容積比走... 但是你可以看到. 與前一個Einkorn比較它長得" 高" 了一點... 有種越近代的麥粉麩質越強的感覺~
以容器裝來發酵的麵團. 在表面都很濕. 如果是用發酵籃冷藏發酵. 通常是倒過來割線. 但是這個不行... 這兩次我都有發現這個問題. 非常想改正. 所以在割線失敗後( 黏刀無法深割. 會黏起來. ) 我用鋁箔紙先包住烤15分鐘... 然後你可以看到這樣的一點高度長大... 我這幾次有發現這樣的麵團不是像一般麵團那樣在10分鐘以內定大小. 但是我剛好有事得下樓. 再回來看... 它就長這樣了@@
孩只~ 你也太害羞了吧? 沒看到你長大的過程我好難過耶!
這應該是在至少18分鐘後發生的事...
長得好像磅蛋糕XD
但真真實實是低油少糖的全麥麵包啊!
切開來看. 又是一片美好....
全麥最讓人詬病的纖維粗糙感. 這裡你看不到. 也是一樣微酸有麵香... 這種全麥我兒子就不會排斥了. 粉不同口感差很大...
但我該怎麼烤?
還沒有確定答案! 因為這真的很醜XD
有人私訊問我問題.
我大略地有回一下. 因為通常 #我不喜歡回答私訊的問題. 對於麵包的言論都是可以公開的. 但這只是我個人淺見. 對我而言. 我不會去輕易相信一本書一個食譜或是盲目崇拜外表美麗但是不是有內在不很清楚的作者或甚麼" 師"級的人( 請看我的食譜書. 有近80%都是麵包製作. 包含中國的麵點製作學校課本)
這是因為我本身也是一個" 師" ( 藥師瑜珈老師. 這兩個都是有實際上路經驗不是你去考駕照沒上路這種情況)
所以我清楚我自己也有不足. 所以光是把結果告訴你但不透漏細節對於過程闡述模糊的文章或言論你就必須要想到這個人的心態. 有可能是自我膨脹不知道哪裡讀來的文抄上去或是蓮問題都沒辦法清楚回答你. 或是不想要教覺得自己有祕方的心態( 這就不能當" 師" )
我沒有很清楚地回答這個人的問題. 因為私訊是一對一的溝通. 我建村創社團的原因就是可以大家一起學習一起討論. 我沒有很厲害. 比我厲害的人很多.... 而且大家一起想比較能激出火花... 而且我覺得單憑我自己一個人解答不能夠把這件事講清楚. 酸種的製作不是用看的. 而是得" 摸"
另一個原因是我覺得問問題的人本身還不清楚酸種的定義. 因為他告訴我他養了一個商酵酸種...
這個問題是:
#酸種是酸種 英文: Sourdough 德文Sauerteig 法文Levain. 有人稱之為天然酵母. 我比較傾向稱他為野生酵母Wild yeast
#商酵是商酵 這件事你一定要先清楚
以商酵養出來的可以是波蘭種, poolish 老麵Biga 但他們都不是從空氣種抓來的酵母. 所以在酵種的控制及判斷上就比較簡單. 也不需要" 養酵" 想用的時候再溶商酵就可以.
如果這個前提不清楚. 那代表你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這樣私訊會沒完沒了的... 真的對他很抱歉. 他好像也知道我的態度. 所以他說他會去爬文...
我做了這麼久酸種. 最近才想要寫文的原因真的是覺得這個很難解釋. 而且. 也很怕有人跟做結果不如預期浪費時間及食材.
我看過一個在野酵社團分享自己去上Panettone課程的人抱怨自己沒養好野酵硬種跟老師重複要了幾次被兇的po文.
我想我會是那個老師XD
因為你一定是初學. 初學就要玩Panettone 一定不會有持續漂亮的成品. 你應該要去學的是怎麼養酵. 從比較基礎的低水量野酵麵包開始做起.
但一面倒有人安慰他... 我就開始覺得這個自己做的路... 每個人面對的心態並不是和我一樣...
還好這個問我的人有說他會繼續去爬文... 這樣才能夠了解啊! 我覺得很抱歉但我想他應該會學到很多...
因為野酵之所以有高手不是一兩天就可以養成. 是要花很久的練習及經驗判斷才能夠成為" 不常失敗" 的烘焙者.
請不要認為我自誇. 來我這裡夠久. 看我幾乎每天都做麵包的po文下. 應該知道我的經驗很多. 因為我通常不看別人的食譜照著做. 我用的是我自己的食譜. 而這個能力. 是從
#了解並且懂得烘焙百分比對完成麵包口感外觀的重要性
來培養起. 首先你要懂得為什麼一個麵包可以有不同水量. 會有甚麼樣的特性要注意甚麼. 我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是拿一本麵包食譜書. 旁邊放一個計算機. 算烘焙比例來了解為什麼的( 沒錯, 我就是這麼認真) . 這個訓練方式很棒的是. 你可以有成品. 知道這樣的比例會出現甚麼樣的成品.因為書上的圖就是啊!
當然那都是商酵食譜. 因為酸種的作法得考慮到很多的因素.
給你一個野酵Panettone食譜你不一定能做得出來. 當然孔洞也很難跟書中一模一樣.
想知道我對於烘焙比例有多了解. 可以看兩年前的這一篇文: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17/09/505050pullman-loaf-tin-bread-recipe-how.html
德國方面. 我覺得非常信服的是之前去追星成功的自學師傅Lutz Geißler . 因為他自己的網站上還有建立對於所有德文上關於麵包製作過程的一些用語解釋. 就是一本活字典...
https://www.baeckerlatein.de/
或是也頭腦很清楚不斷在更新自己並且學習的
Brotdoc( 他其中有一篇文是跟我一起討論並且把我名字貼上的文* 那個討論是村裡集思廣益給我的知識及結果. 是關於啤酒麵包的文...我在Brotdoc的社團也有提到...... 真的, 他沒有甚麼姿態. 這樣的老師才能讓我信服)
https://brotdoc.com/
在德國當家醫不容易. 他們除了一般看診. 可能你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沒有每天像我們台灣的醫生這樣一天至少八小時看診... 其實他們得去家訪出診. 這個你是看不到的. 這樣的醫生花這麼多時間來寫文... 其實很讓人敬佩.
是發生在最近的事. 我分享了一個寫了烘焙比例的麵包在德國的一個烘焙社團. 那次的主題其實是在麵團塗上蛋白黏種子.
當初邀請我入社的管理員在留言中請我把麵包的克數寫上
. 後來我寫上了. 但是我回答了管理員: 了解烘焙百分比是很重要的. 那是全世界烘焙的共同語言. 台灣人也是得學烘焙百分比.
你想想~
如果我給你克數. 你會自己去算烘焙百分比?
對我來說. 我會這麼做. 因為這已經是我的習慣. 我甚至可以大略一看到克數就知道大概是怎麼樣的百分比.
所以我知道為什麼. 但大部分的人都只是想把相同麵包做出來照著秤就好....
這個問題很大. 因為如果牽扯到野酵. 給你克數你也不會跟我的麵包長得一模一樣...
每次遇到這些事我都會想很多... 是我太雞婆嗎? 明明人家就只是問你單字怎麼拚 你卻要人家學語言. 還是我就是不耐煩? 但我失去在那個社團分享的熱情是真的.
應該是我把事情看得太複雜吧?
#但看得太複雜學得比看得太簡單來得多
#我必須對我的言論負責
不是嗎?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BrianCuisin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0786 完整配方與操作說明:https://www.briancuisine.com/?p=8661 [基本材料] 雞蛋:2顆 鮮奶(或豆漿):75ml 融化無鹽奶油:50g 刨絲乳酪:80g 速發...
biga作者 在 BrianCuisin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上周發表的 { 義式曼托瓦橄欖油全麥麵包 } 因有網友覺得,這份食譜做法並不正統。就是其它外籍麵包師傅做的都跟我不一樣。
但正如我文中說明的,自己試著找過手邊有的幾本義式麵包書 (包含歐式麵包書),但可惜裏頭並無這一款麵包記載,因此只能參照手邊唯一一份食譜 { 義大利美食教母 - 作者 瑪契啦 . 賀桑 (MARCELLA HAZAN) } 的著作來揣摩完成。
最明顯的修正也如同我說明的,將中筋麵粉換成了全麥,然後必須跟著修正含水率,來達到作者所形容的 { 酥殼,但軟心質地}。
我無法得知何 瑪契啦 . 賀桑 女士沒用義式 Biga酵種當酵母。而採用中種法 (因為她已過世)....。總之我提供了 { 不萊嗯版的全麥橄欖油麵包 } 我覺得它很好吃,符合我對全麥麵包的期待,至於它是否偏離正統,或成了四不像,就只能等待我去義大利旅遊時,吃到義大利麵包師的作品才能知道,這份不萊嗯的版本到底有多糟了。
我沒說自己是對的,只因找不到對照組。就當網友所提供的資料是正確的也很好,願意嘗試的人可以另行搜尋、嘗試看看囉!❤️
biga作者 在 BrianCuisin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0786
完整配方與操作說明:https://www.briancuisine.com/?p=8661
[基本材料]
雞蛋:2顆
鮮奶(或豆漿):75ml
融化無鹽奶油:50g
刨絲乳酪:80g
速發酵母:6g
鹽:1/4茶匙
黑胡椒:適量
低筋麵粉:125g
[配料切絲]
火腿:100g
綠或黑橄欖:70g
油漬番茄乾:30g
3年前 (2017)回台灣過年期間,那是我第二次見到佳齡( Léa),地點是她家裡的餐桌上,至於第一次是什麼時候?哈那可就神奇了,怎麼是在她的婚禮上呀!不過我收到的喜帖不是發自是佳齡,而是當時與我在網路廣告代理商共事的男同事,也就是Léa的前男友、現任的先生。我不得不說,會進到廣告公司上班的男男女女,如非奇杷那也就是異人類了!就連奇杷的太太也自然是另一個異次元的奇杷,當時我只知道佳齡是同事留法的同學,不過她會的不只是法文,英文是基本功夫,據說連西班牙文也很厲害,難怪婚前的Léa是走跳東南亞,國際一線女鞋品牌OEM製造商的,超級女秘書。
與佳齡見面前,其實她已經是一名經常幫雜誌或法國文化交流協會等單位,撰寫、研發食譜的作家,但她的菜我在加拿大,都是透過Chez FAMIWY的臉書視吃,終於我們在餐桌上在一次相遇,她一樣是我多年前記憶中,新嫁娘的優雅氣質與婉約美麗,沒想到餐桌上除了懂紅酒、會拉小提琴的先生老同事,孩多了2位古靈精怪的小女孩。幸運的我終於吃到了這私房菜,當時還吃到Léa剛剛才拿到,由義式Biga天然乾酵母所烘焙出爐的麵包。三年之後,她的食譜書終於誕生了,我期待了許久,因為那書裡有她留學法國「吃」的記憶,有她傳承自媽媽手藝的私房菜,有她為了家人天天在廚房裡不尋常的家常,我挑選了自己不會弄砸鍋的「法式鹹蛋糕 | Gâteau Salé」推薦給大家。
這本『飲食宅記 Chez FAMIWY』很有愛,既是法國仕女的優雅也是傳遞自台灣媽媽廚房裡,為小孩、為孫女們烹調出的細細美味,不萊嗯把這本書已有溫度的方式推薦給你們,希望她也能成為你家廚房,為家人端出『愛與吃』的典藏。
食譜出處:(食譜書作者 - 楊佳齡 Léa) - 飲食宅記 Chez FAMIWY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0786
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hezfami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