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幫將出版的鬼故事寫推薦序
#突然覺得可以發起有意義的激盪
🖌近幾年,幫不少朋友的新書寫推薦序,大部分是中文的,繁簡都有,也有幫香港跟英國朋友寫英文的,深感各地出版社要求、讀者胃口的不同,再加上作者本身的差異性(個性、特長、出版目的等等),作為受邀寫推薦序的人,字字句句都要謹慎下筆,就怕辜負了對方的期許,以及這份他們對世界展現熱情的心意。
商管及傳媒類、學術類的,甚至偏政治類的,我大概都寫出了一些套路。但是,最近一位好友的新書推薦序,倒讓我花費了一些腦筋。這本書,應該是我寫推薦序過的書當中,主題最為「輕鬆的」,但是,作者的心意,以及其背後對這個世界的善意,卻絕非輕鬆二字可輕輕帶過的。
好了,就是某位平常拿著麥克風,在銀幕上帶著大家探訪民俗文化,甚至包括各地「鬼故事」的賴姓帥哥,特別選在華人世界七月鬼門開的時候,為大家展開一系列驚奇的「找鬼閱讀之旅」(大家猜猜,係邊個人❓😂
我原來已經寫好了一篇,也舉了自己過去在英國生活時經歷過的神奇回憶(請見 #那一年我在劍橋揭下佛地魔的面具 ,哈哈哈置入一下自己的舊書)
但後來覺得還是得吊吊書袋,總得有些歷史厚度,於是又扯了山海經的宇宙觀,還有搜神記、但丁神曲,還有克蘇魯神話的宇宙觀進來。到頭來,我突然發現,不管是怕鬼還是敬神,其實人都在尋找自己跟這個世界相處的方式而已,而這麼做的目的,也只是希望能在未知的未來中,多掌握那麼一點點。
其實,人要怎麼掌握自己的未來?不可能,因為你不是天。不過,你可以掌握的是現在呀!當你掌握了現在,其實也就開啟了掌握未來之路,不是嗎?
這篇是胡亂murmur,當然不是推薦序。
現在是大白天呀,鬼故事的推薦序當然要在三更時分寫,才會有好朋友在你耳邊告訴你要寫什麼, right?
#大家覺得鬼故事的推薦序可以傳達哪些好的概念呢
照片攝於2012, Brompton Cemetery, London
brompton香港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脆弱的本質
文:薯伯伯
脆弱的本質,往往對自身及周邊事物,起到意想不到的保護作用(注)。坐飛機要托運行李,最不容易打破的,就是易碎品。如果寄艙的東西是個玻璃杯,就會把東西包裝好,用上足夠的發泡膠,再加紙盒,儘量確保萬無一失。換句話說,就是因為事物脆弱的本質,反而起到意想不到的保護作用。電箱中的保險絲,是家居電路裡最脆弱的一環,但正正因為脆弱的保險絲,才能防止因電器短路而造成的舞馬之災。有些人一見電錶跳掣,就用牙簽塞著保險鈕,最終釀成大禍。
我平時最常用的單車是小布 Brompton,因為不想輕易丟失,所以每次出去的時候,都故意不帶鎖。那麼不上鎖又如何防盜呢?就是因為沒有鎖,所以我根本就不會把車鎖在外圍。有時進去餐廳,老闆本來叫我把車鎖在路邊,我說沒有鎖,再把單車摺好,像個小行李箱,餐廳老闆也就叫我直接把車子放到桌子下面。正正因為沒鎖,當作是人為注入的脆弱本質,反而更能減少失竊的風險。
常言道:「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如果擔心自己意識放鬆,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周全的準備。為保留心中一絲懷疑,就要確保事物不經常見。若然把事情弄得密不透風,往往正是敗壞之始。 對財物如是,對家居如是,對人緣如是,對政局又何嘗不是?
政體要穩定,就得容納比較脆弱的環節,若把一切防衛嚴密,防民如防賊,正是敗壞之始。容許街上抗爭,就是注入脆弱的一環。在議會裡要容納異見的聲音,正是走向前方的動力。掌權一方,卻幻覺地以為自己擁有至尊權力,無所不用其極,不惜違反一切政治倫理與道德,剝奪憲法賦與的公民權,甚至透過修憲來改變體制運作。按著自己心意,事無大小都用上兵圍擁,反而更添幾分不穩。
在政體裡容納異己的存在,就像電箱裡的保險絲,現在硬要把之剔除,總有一天,會釀成不可收拾的大火。楊千嬅的《可惜我是水瓶座》裡,我最喜歡的一句,是:「猶如最結實的堡壘,原來在逐點崩潰逐點粉碎。」城牆要逐點粉碎的大前提,正正是要看似結實,軟綿綿的糯米糍是永遠不會崩壞。可幸的是,當大火燒起來時,城牆塌下來時,堡疊崩壞之時,波及的不只是無辜者的聲音,還有那些一直幸災樂禍,站在權勢背後,卻以為自己手握真理的人。
注:有關脆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反脆弱」保護作用,這個觀點, 在塔雷伯著作《反脆弱》一書裡多次說明。作者的見解非常獨特,甚有啟發,可是作者太長氣,676 頁的書,如果能用 252 頁說完,肯定是上乘佳作。
———
照片:我帶過摺疊單車小布(Brompton)去不同國家旅行,防盜的方法,就是每次都不帶鎖,所以也不會主動或被動地把單車放在不安全的地方,至今還沒有丟失。
———
感謝閱讀此文!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啟發,請隨緣分享文章,因為分享不單是美德,更是對寫作人最大的鼓舞。
如果一篇文章還不能滿足你的閱讀慾望,那麼現在是好時候了,《西藏西人西事》(白卷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已經加印第二版,並且在旺角序言書室、誠品書店及香港各大書屋發售!有關詳情,請看:https://www.facebook.com/…/a.200788675944…/2203844616515005/
brompton香港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單車價值
文:薯伯伯
有人問另一人借了單車,單車被盜,車主要求借物之人賠償,原來車價要一萬五千多元,就是借物之人的月薪數倍,遠超其經濟能力負擔範圍。借車人從來不知道單車可以如此昂貴,嚇得哭了起來。最後借車人幾經查找,居然又可以尋回失車,但以後都不敢再借。
以上情景,不是發生在我身上,不過自從開咖啡館以來,真的有不少人問我借單車。我經常把單車放在咖啡館裡面,間中有些客人或遊人或朋友見到,會問我能否把車借去。我用的是鈦金屬版的英倫 Brompton 小摺車,當年購買之時,價錢大概是一萬六千多元。
單車跟其他物件不一樣之處,就是不少人也擁有或曾經擁有,對其估價卻往往有極大反差。試過不少次,有人看到我的 Brompton,大概被其獨特的摺疊方式吸引,便走上前來一邊圍觀,一邊喃喃自語道:「這輛車看起來不便宜。」另一人道:「是啊,看來起碼要五百!」他的朋友「呸」了一聲,說:「五百怎麼可能,起碼一千吧!」我在旁聽到,當然也不太好意思答話。
我知道啊,在瘋狂的單車高端人口裡,動輒用十萬多元港幣買一輛單車去買菜的人比比皆是,所以一萬多元的 Brompton 小摺車,對他們來說,也許真的不是甚麼一回事,但重要的不是那些高端人口的想法,而是對我而言,這輛單車還是屬於價錢較高的玩具,我真的不想丟失,更不願見到是別人把它丟失。
有時一些客人來喝一杯咖啡,期間想出去買些東西,輕描淡寫地說一句:「老闆,我出去一會,馬上回來,能借你的自行車用一下嗎?」也有遇過一些客人,與朋友租單車出去玩,看到我的單車小巧精緻,問我可否租車或借車。最初聽到有人這樣問,我就說:「不可以借啊。」怎料原來借車的人,問的雖然是個開放式的問題,但卻只會期望一個封閉式的答案,他以為禮貌地借車,我就一定會借。記得以前我用正常禮貌的語氣,很直接地拒絕了借車要求,有人還居然會生氣。
不過後來年紀漸大,覺得做人要圓滑一點,就算不答應別人,也可以說得稍為婉轉,例如給對方多一點的空間去接受被拒絕的結果,也儘量不損和睦關係。所以後來有人問我:「能否借你的自行車用一下,我去買點東西就回來?」我就會回答:「我很快就要出去了。」這句話其實也不是謊言,因為我的單車算是日常用具,現在不用,等一會也通常要用,今天不用,明天也要用,當然,萬一明天不用,其實後天也是要用。
只要說一句「很快出去」,大多數人都不會再深究追問,但是有一件事很奇怪,越不相熟的客人,堅持借車的語氣反而更為強硬。我間中聽到有人第二次追問能否借車,我覺得如果再說「很快便要出去」的話,就顯得好像自己理虧一樣,更沒必要。這時我就會極為直接地跟對方說:「借車是可以借,但這輛車,對我來說,算是有點貴,你騎是可以騎,但如果丟失了,我到時要求你賠償車價一定的百分比,例如一半,你覺得公平和合理嗎?」對方肯定會說:「可以啊,公平啊,合理啊。」然後問我的單車要多少錢。我說了實價,對方就哦一聲,便不再借車了。
這樣的對話,其實怎樣也會有點尷尬或是使得對方不舒服,但我覺得不應該為了避免這種即時的尷尬,而忽略了將來的問題。人與人之間的大矛盾,往往就是因為沒把小事搞清楚,最終一發不可收拾,讓大家更不高興。借物件如是,借錢其實也是相同道理。
至於這篇文章開始時提到的那宗個案,我覺得兩邊也有責任。借車的人把超過別人經濟負擔力的東西借給別人,卻又沒說清楚價值,出事之後卻忽然要求別人賠償,而且遠超其薪金水平,做法就不太合理。至於借車的人,把東西丟失了,先是跟車主說找不著,直到知道車價,而且是要自己出錢賠償,才懂得著急,最終努力一下,又居然能把車找回來,那當初為甚麼不努力去尋找一下呢?說穿了,就是別人的財產不重要,自己的財產才最重要,總之兩邊都有問題。
突然寫起這個故事,是因為早幾天,我泰國朋友的 Brompton 真的被人偷了,而且是他把單車借給朋友,朋友隨意把單車停在屋外,看閉路電視是晚上被人偷偷騎走。如果朋友的朋友知道單車算是較貴之物,大概也不會輕易放在屋外一整個晚上,例如我自己每次回家,都一定要把單車放到房間,從來沒有隨意放在室外無人看管處的。不過我泰國的朋友比較有佛心,似乎不打算追究了,只是報警備案便算。
———
照片:在珠峰的路上,騎著紅色與黑色的 Brompton 摺疊車,但這次行程其實主要是坐車,單車只用作短途交通之用,拍攝日期為 2010 年 10 月 26 日。
———
多謝閱讀此文!
如果喜歡我寫的文章,請踴躍按 Share 跟人分享,讓更多人看到故事,把想法分享出去,同時誠邀各位留言分享意見!
更多文章,請看薯伯伯的博客及臉書: http://pazu.me/ & http://fb.com/pazukong
更多照片,請看薯伯伯的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pazu
如果這樣還不能滿足你的閱讀慾望,那麼現在是好時候了,因為薯伯伯的新書《西藏西人西事》(白卷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已經在香港各大書店陸續發售!有關詳情,請看:https://goo.gl/Zjbft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