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學】~ 自行車造成的手麻 ~ Part I
從大學以來,都不太愛騎自行車;因為每次騎遠一點,手都會超麻的。
以前高中上下課通勤騎到火車站,10分鐘的路程,還沒什麼感覺。在大學時,某次從長庚一路騎到八里,就發現手的前三指 (姆指、食指、中指) 麻到握不起來,後來醫學知識增加,才知道那種症狀是「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也就是正中神經被壓迫所造成的。
後來就只敢騎騎ubike來代步,不敢騎超過一個小時的路線。
然而,之前學藝不精,想說復健科學到的「車把麻痺」(Handlebar palsy),或稱為「自行車騎士麻痺」(Cyclist's palsy),是指尺神經壓迫在手把上造成的症狀,應該是無名指和小指有麻痛感,而不是像我是前三指的症狀;讓我心中一直有個問號。
直到最近爬山的時候,有個騎自行車的學妹加入,談到這個問題,才知道原來我的書沒有好好念,上面兩種情況,在騎車的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生。
所以念了些東西後,就有了接下來的文章,因為自行車運動不是我的專業,請大家用力指教囉。
〖文獻資料〗
Eckman等人於1975年首次發表了騎自行車者的尺神經壓迫,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車把麻痺」(Handlebar palsy),或稱為「自行車騎士麻痺」(Cyclist's palsy);如果要對應「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它也可以稱作「蓋氏管道症候群」(Guyon Canal Syndrome)。
https://doi.org/10.1001/archneur.1975.00490440080014
※ 註:尺神經壓迫,亦會在拿球拍的運動 (擊球時手腕彎曲又受到衝擊)、空手道 (砍劈動作)、輪椅活動 (直接壓迫在輪上推動) 中發現。
接下來的兩篇,就不單單是提出觀察後的結果,而是設計好的前瞻性研究:
1. Ulnar and Median Nerve Palsy in Long-distance Cyclists: A Prospective Study
https://doi.org/10.1177%2F03635465030310041801
找了25位自行車騎士 (16位公路車│9位登山車),年齡分佈在20~60歲,騎車的經驗各有不同;在4天的時間,騎了600公里。
在騎車前1天和結束當天,評估尺神經和正中神經的功能,並收集問卷。
結果如下:
A. 運動功能障礙:36%
B. 感覺功能異常:10%
C. 兩者同時出現:24%
D. 騎登山車發生的比例較高
E. 主要為尺神經異常
2. The Effect of Long-Distance Bicycling on Ulnar and Median Nerves: An Electrophysiologic Evaluation of Cyclist Palsy
https://doi.org/10.1177%2F0363546505275131
這篇找了14位成年人(共28隻手),騎了6天,共420英里 (約676公里);在前後一樣安排了神經傳導檢查及收集問卷。
結果如下:
A. 尺神經運動深層分支至第一背側骨間位置 (deep branch of the ulnar nerve to the first dorsal interosseous),明顯有傳導遲滯。
B. 原本就有腕隧道症候群的3隻手,騎完之後有變嚴重。
C. 有1隻手,新出現腕隧道症候群。
〖小結〗
用人話來簡單整理一下:
1. 不管有沒有經驗,都有可能會出現手部神經壓迫的症狀;(尺神經 & 正中神經);尺神經為主。
2. 症狀可能是感覺異常 (痠、麻、痛) 、 運動異常 (無力、手張不開) 或兩者同時出現。
3. 預防方式有3種
A. 戴自行車手套 [或是手把帶來減震]
B. 良好的fitting [這個中文不太會翻譯,總之就是車子要調整好、騎乘的姿勢要對]
C. 常更換手的位置 [避免同一點一直受力壓迫]
§ 明天再來分享如果是彎把公路車,手放的位置和有沒有戴手套,手部的受力情況。請期待Part II...
※ 圖片引用自:https://bit.ly/2WnpLxq
可以看到因為壓迫的點不同,而影響到不同條神經。
#如果覺得有用_直接分享不用問
#手套買好了_希望ubike可以騎超過一小時不要麻
#聽說fitting是門藝術_等要認真騎單車再來問
carpal中文 在 Lily的澳洲獸醫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Week23 Day14- EMS Emergency and Orthopaedic Centre】
這個禮拜只有星期三四有跟手術,星期五又被安排了一次在急診室的overnight shift。
這星期最特別的莫過於limb sparing surgery了,據說墨爾本只有兩個醫院有在做這個手術,而且就這個C醫師的說法他至今也只做過20多例limb sparing,所以真的也算蠻幸運讓我剛好碰到這難得的經驗。相較於傳統骨癌大多以截肢來做治療方式,這個手術顧名思義就是把患有癌細胞的骨頭切除但又保留住整隻腳,雖然往後不能到完全正常但還能持續用這隻腳活動。另外特別的一點是這次手術是以ulnar rollover的方式進行,在把患有癌細胞的radius以wide margin切除後,以自體的ulna在保留重要血管的情形下去填補這缺損,最後再carpal arthrodesis(把手腕關節融合固定),整個骨板從radius近端一直延伸到metacarpi。整個手術大概耗時三四個小時,是我跟過C醫師所有手術以來最久的一次,據他說法是他目前做過最滿意的一次。
這星期其他手術還包括TPLO、arthroscopy(關節鏡)和一隻法鬥的鼻孔跟軟顎整形。另外這週在急診室有遇到一隻布偶貓難產,差點需要做剖腹,還好最後在給予催產素後順利的把四隻小貓都平安生出來。另外還有一隻半夜來急診的邊境整個肩膀的皮不知怎麼弄的整片撕開,直接看到底下的肌肉組織,大概一個手掌加手指大,看起來就超級痛,趕快麻倒之後進行清創縫合。
總算熬過這充滿壓力的兩週,這兩週內也遇到了幾個講中文的飼主,所以運用了我極佳的中文能力協助醫生們溝通翻譯,大概這邊蠻多Asian飼主,急診室的醫師和護士都一直希望我留下來,哈哈。這兩週最可惜的就是沒有看到THR(髖關節置換),醫生跟護士知道我一直期待這個手術,於是就跟我說如果他們之後有確定THR手術會傳訊息告知我,再看我有沒有空過去醫院參與。
下週是腫瘤科選修,據說幫我們上課的是學校新請來的腫瘤專科醫師,課表看起來蠻輕鬆的,每天大概都10點到4點,真是個適合放在放假前夕的rotation。有沒有人有腫瘤相關問題想要幫忙代問的。最後還是老話一句,希望下週一切順利~~
PS 原本打算去電腦copy醫師的病例來寫報告,沒想到看到他特別把我標註起來
carpal中文 在 手腕,大拇指,食指,中指疼痛麻痺,很緊,手無力.透過按摩和兩個 ... 的推薦與評價
手腕,大拇指,食指,中指疼痛麻痺,很緊,手無力.透過按摩和兩個伸展運動,減低痛楚! Effective stretch Carpal Tunnel Syndrome 中文 字幕/Eng Sub#伸展生活.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