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ca Monochrom Rangefinder digital camera
Leica has launched two versions of monochrom camera. Both cameras will only take B&W photo. The grey scale is double of an ordinary camera.
1st generation: CCD
這個版本是M9一樣採用CCD sensor,立體感和質感強烈,機身體積和重量與Leica菲林相機相約,用高ISO時,噪點和菲林粗獷的銀鹽感覺相似,因應表達的氣氛可以調節到適當的ISO,有不錯的玩味。
2nd generation: CMOS
是Leica240相機的黑白版本,ISO可以調節致最高25600,畫面質素比較平滑、流暢和細緻,就算在高ISO的時候也不例外,而且可以拍攝短片,而且具有實時取景的功能,對於大光圈和長焦距鏡頭,在對焦方面大有幫助,加上電池也10分耐用,適合長時間攝影,而無需充電。
Welcome Leica Camera / Lens Buy and sell / Trade in
Accept Paypal, Credit Cards, EPS, FPS and cash payments
M&K Kamera
Main shop
Rm.1102 Lee Wai Commercial Building,
1-3A Hart Avenue, T.S.T., Kowloon, Hong Kong.
Business hour: Monday to Saturday 11:30 ~ 20:00
Public holidays 11:30 ~ 19:00, Sunday close
Tel : (+852)2712-6000
WhatsApp:(+852)6688-8290
SimCity Branch:
Shop 331, 3/F, Sim City,
Nos.47-51 Shan Tung Street, Mong Kok,
Kowloon, Hong Kong
Business hour: Tuesday to Saturday 12:00 ~ 21:00
Sunday, Monday, Public holidays 12:00 ~ 20:00
WhatsApp:(+852)6688-8310
Website: https://www.mkkcamera.com
https://www.youtube.com/mkkcameradotcom
https://www.facebook.com/mkkcamera
WeChat ID : mkkamera
Line ID : mkkamera
Instagram : mkkamera
#leica #leicasl #leicam240 #leicacraft #leicalove #leica_world #leicaworld #leicaimages #leica_camera #liecam3 #leicaporn #leicasociety #monochrom
ccd cmos比較 在 台灣100 - 外拍攝影分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右曝定亮部,後期定暗部]
回覆網友問的「向右曝光」問題。Lr5一書中提了兩次「向右曝光」,婚紗一節有實戰,並以區域曝光圖的概念做說明(P152-153)。
http://goo.gl/d91ht5
右曝(Expose Right) 在英文中是雙關語,其一是向右曝光(Expose to the Right),其二便是隱含正確的曝光方式。
依照CCD/CMOS的線性記錄原理,在不高光溢出的原則下,右曝可以讓亮部記錄到最多的細節,而暗部因曝光時有較充足的光線,雜訊也會較少,後期再處理暗部的區域曝光程度,也會更容易。
所以數位影像的曝光及後期,遵循的原則以「右曝定亮部,後期定暗部」為佳。
附帶一提,
Ansel Adams 在講「負片」時,原則是「曝光决定暗部,顯影决定亮部」,這是因為曝光階段,不能讓暗部掉入第三區以下,否則顯影時會救不回來。而顯影階段,亮部很受顯影時間影響,暗部卻不敏感。
所以沖洗底片階段,可以控制到亮部的銀鹽累積,可解釋為後期的重點是在處理亮部。
也可以解釋為,「負片」比較不怕過曝,最怕欠曝。
但是,正片又相反,正片最怕過曝,欠曝一點倒是無所謂。
正片的銀鹽粒子累積跟負片也是相反,感光越強的地方粒子堆積越少,感光越弱的地方粒子堆積越多。所以正片是以「曝光决定亮部,顯影决定暗部」來做原則。
可以看出,數位影像的曝光及後期原則,跟正片比較類似。
「Lr5魅力人像修圖」及「Lr5風景寫真修圖的奧祕」兩書都是植基在[右曝定亮部,後期定暗部]的原則來做立論,不過書中以實戰為主,不講複雜的理論。兩書都有向右曝光的實戰範例、解說。
Ansel Adams 的區域曝光法,在數位時代其實仍是有效的分析工具,關鍵在於「置」與「落」,拍攝階段即可預視各元素最後落於何區,也會知道在後期能不能得到妥善的處理。
有興趣修圖實戰的朋友, 人像的可以參考:
http://goo.gl/NGlVDT
ccd cmos比較 在 黑夜與白天的影像紀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向右曝光所指的意思是直方圖的線性,在風景裡也常用到。曝光時,在高光不溢出的原則下,讓直方圖的線性盡量向右靠,以求保有更多的暗部細節。拍風景時使用黑卡技術與漸層鏡來控制分區曝光,也是向右曝光的應用!
以下截錄herb站長圖片下的說明:
右曝(Expose Right) 在英文中是雙關語,其一是向右曝光(Expose to the Right),其二便是隱含正確的曝光方式。
依照CCD/CMOS的線性記錄原理,在不高光溢出的原則下,右曝可以讓亮部記錄到最多的細節,而暗部因曝光時有較充足的光線,雜訊也會較少,後期再處理暗部的區域曝光程度,也會更容易。
所以數位影像的曝光及後期,遵循的的原則以「右曝定亮部,後期定暗部」為佳。
附帶一提,
Ansel Adams 在講「負片」時,原則是「曝光决定暗部,顯影决定亮部」,這是因為曝光階段,不能讓暗部掉入第三區以下,否則顯影時會救不回來。而顯影階段,亮部很受顯影時間影響,暗部卻不敏感。
所以沖洗底片階段,可以控制到亮部的銀鹽累積,可解釋為後期的重點是在處理亮部。也可以解釋為,「負片」比較不怕過曝,最怕欠曝。
但是,正片又相反,正片最怕過曝,欠曝一點倒是無所謂。
正片的銀鹽粒子累積跟負片也是相反,感光越強的地方粒子堆積越少,感光越弱的地方粒子堆積越多。所以正片是以「曝光决定亮部,顯影决定暗部」來做原則。
可以看出,數位影像的曝光及後期原則,跟正片比較類似。
「Lr5魅力人像修圖」及「Lr5風景寫真修圖的奧祕」兩書都是植基在[右曝定亮部,後期定暗部]的原則來做立論,不過書中以實戰為主,不講複雜的理論。兩書都有向右曝光的實戰範例、解說。
Ansel Adams 的區域曝光法,在數位時代其實仍是有效的分析工具,關鍵在於「置」與「落」,拍攝階段即可預視各元素最後落於何區,也會知道在後期能不能得到妥善的處理。
[右曝定亮部,後期定暗部]
有網友問到,我稍做解釋回覆。Lr5一書中提了兩次「向右曝光」,婚紗一節有實戰,並以區域曝光圖的概念做說明(P152-153)。
http://goo.gl/d91ht5
右曝(Expose Right) 在英文中是雙關語,其一是向右曝光(Expose to the Right),其二便是隱含正確的曝光方式。
依照CCD/CMOS的線性記錄原理,在不高光溢出的原則下,右曝可以讓亮部記錄到最多的細節,而暗部因曝光時有較充足的光線,雜訊也會較少,後期再處理暗部的區域曝光程度,也會更容易。
所以數位影像的曝光及後期,遵循的的原則以「右曝定亮部,後期定暗部」為佳。
附帶一提,
Ansel Adams 在講「負片」時,原則是「曝光决定暗部,顯影决定亮部」,這是因為曝光階段,不能讓暗部掉入第三區以下,否則顯影時會救不回來。而顯影階段,亮部很受顯影時間影響,暗部卻不敏感。
所以沖洗底片階段,可以控制到亮部的銀鹽累積,可解釋為後期的重點是在處理亮部。也可以解釋為,「負片」比較不怕過曝,最怕欠曝。
但是,正片又相反,正片最怕過曝,欠曝一點倒是無所謂。
正片的銀鹽粒子累積跟負片也是相反,感光越強的地方粒子堆積越少,感光越弱的地方粒子堆積越多。所以正片是以「曝光决定亮部,顯影决定暗部」來做原則。
可以看出,數位影像的曝光及後期原則,跟正片比較類似。
「Lr5魅力人像修圖」及「Lr5風景寫真修圖的奧祕」兩書都是植基在[右曝定亮部,後期定暗部]的原則來做立論,不過書中以實戰為主,不講複雜的理論。兩書都有向右曝光的實戰範例、解說。
Ansel Adams 的區域曝光法,在數位時代其實仍是有效的分析工具,關鍵在於「置」與「落」,拍攝階段即可預視各元素最後落於何區,也會知道在後期能不能得到妥善的處理。
有興趣修圖實戰的朋友, 人像的可以參考:
http://goo.gl/NGlVDT
風景修圖一書理論上預計在12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