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莎莉絮語
// 學懂對自己微笑 //
在台東旅行途中,認識了一位香港女生,她那時也像我一樣,透過出走來找回自己。「我不知道怎樣笑。」她有天這樣對我說,她勉強地拉動臉部肌肉「笑」著,但卻一點快樂的感覺都沒有,看得人只好也跟著苦笑,讓她很是苦惱,「我來是想學懂怎樣笑的。」
我曾經也不懂得怎樣笑。如果你有機會看見我中學時的模樣,一定會嚇一跳,臉色暗沉,樣子認真,好像比現在的樣子還要老。當時有朋友看見,婉轉地說了一句,「你現在有生氣得多了,可能快樂了吧?」的確那時學習壓力大,也把很多情感藏在心底,內心與人建立一道無法跨越的圍牆,經常覺得自己很孤獨寂寞。
這段壓抑的日子,也影響了我之後的成長。剛開始在臉書分享旅行故事時,對自己的樣子很沒自信,旅行時也不喜歡拍照,於是有很長一段時間,只是文字搭配風景照片。但之後因工作所需,無法不露臉示人,加上朋友們的鼓勵下,讓我開始也有想以真面目示人的念頭。
為了令自己建立信心,我開始對著鏡子練習笑容。
微笑、大笑、剛剛好的露齒笑,不斷看看哪種笑容最好。最初總覺得哪種笑容都很奇怪,就算無人在看也尷尬得想找地方躲起來。但漸漸地對著自己微笑得多,竟然覺得自己笑容好像愈笑愈好,而且每次當自己這樣做時,心情也不自覺會變好。當然這可能是因為整個過程太滑稽所致,但這個心情轉變的背後,其實是有科學根據的。
我們一直以為,人開心了才會笑,但調過頭來,你笑了,也會讓自己開心。這一種身體影響認知的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具身認知」(Embodied cognition)。其實身體影響情緒的例子屢見不鮮,例如倫敦因為長期處於濕冷陰暗狀態,也因此讓人更容易覺得情緒低落。而且我也發現,當我愈懂得怎樣笑,愈快樂時,連樣貌也開始改變,變得愈來愈順眼。常說境隨心轉,其實面貌也會隨心轉。
雖然現在我比較能在鏡頭前自在地笑,但我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每天起床都會對著鏡中自己微笑,有時在情緒不好的日子,還會默默加上一句,跟自己說,「沒有問題的。」後來知道,原來這叫做「暗示法」,能強化一個人的信念,就好像電影《潛行凶間》(Inception)的情節般,把快樂的念頭,植入自己的腦海深處中,讓自己不自覺地能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度生活上的挑戰。
曾有朋友羨慕地說,看我好像經常很快樂的樣子。懂得對自己微笑,大概就是我看起來經常快樂的秘密吧。其實快樂與自信,不是別人給予的,而是自己給自己的。要相信,你的內心已經有一切你需要的事情,無論你想要的是勇氣、快樂還是平靜,這一切都無需往外求。
好好對自己,讓自己快樂,從明天起,對自己微笑吧。
IG:walking_travel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POPA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之前我們分享過Walter Mischel的棉花糖實驗,他發現願意等待和延遲享樂的孩子,將來考試成績和成就會較高。但到底是什麼因素令小朋友願意忍得住口?自制能力是否天生?學術界也有人有同樣疑問,於是有學者跟進,做了一次「棉花糖實驗2.0」。 參考資料 Kidd, C., Palmeri, H.,...
cognition心理學 在 孫弘岳-人力資源管理的世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微表情不一定反應情緒,而是行為傾向
.
關於人類表情的研究,大體分為兩個學派。第一個也是最傳統的學派叫基本情緒論 (Basic emotion theory, BET) ,大多來自神經科學與情緒心理學者,認為表情反應人們內心的感受或情緒。例如,微笑反應當事人內心的愉悅感。另一新興學派叫行為生態論 (Behavioral ecology view of facial displays, BECV),大多來自社會心理學,認為表情反應的是下意識或潛意識的行為傾向與社交語言。例如,微笑可能要取悅互動的另一方。所謂互動的另一方,可能是真人、照片、動物、甚至電腦或機器(例如自拍),或雖獨自一人但腦中正在與別人互動時。
.
基本情緒論早期對情緒的分類,大體分為開心、害怕、難過、吃驚、生氣、厭惡與不屑等七大類,經常被用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在說謊。有興趣的可以看美國影集-謊言終結者《Lie To Me》或FBI教你讀心術這類書籍。但有愈來愈多心理學家與電腦科學家合作,運用電腦視覺結合AI深度學習 (歸類在情感運算Affective computing的領域),捕捉人們五分之一,甚至四十五分之一秒的臉部動態,又稱作微表情。正常人難以控制 (即微表情不會說謊),卻容易在與他人互動時無意識地展現出來,且不易被肉眼觀察到。但即便是微表情,也不盡然能反應當事人當下的情緒。反之,卻能顯著且高相關地預測一個人下一秒甚至未來一年與他人互動的行為傾向,例如性格(歸類在性格運算 personality computing)或特質與價值觀屬性的職能。因此,結合視訊面訊,開始被用來當作人力資源測評和甄選的工具。
.
註: 以下這則報導用86個微表情不太正確,而是臉部86個偵測點 (facial landmarks),這86點在特定情境與時間的動態 (所以是86的86次方),才是微表情。
.
來源:
Crivelli, C., Carrera, P., Fernández-Dols, J.M. (2015). Are smiles a sign of happiness? Spontaneous expressions of judo winner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36, 52–58.
.
Fridlund, A.J. (2017). The behavioral ecology view of facial displays, 25 years later. In: Fernández-Dols, J.M., Russell, J.A. (eds.) Oxford Series in Social Cognition and Social Neuroscience. The Science of Facial Expression. pp. 77–92.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UK (2017).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r3slSJG_7c&t=12s
cognition心理學 在 Fashion Dog。戀犬時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除了愛狗人士外,現在連科學家也同意這句話。研究發現,相較其他物種,狗狗對人類哀傷情緒的反應最敏感,並願主動提供不求回報的慰藉,視如己出的同理心連同種的人類都比不上。
研究人員找來10數隻年齡、品種不一的寵物犬,並要求受試者模擬3種情況,低頭假裝在哭、發出嗚嗚聲、和旁人對話。
結果發現,狗狗對在哭的人反應最強烈,會主動靠近並用舌頭舔、用鼻子摩蹭等「狗狗的方式」來安慰受試者,不論對方是不是自己的主人,都得到一樣的結果。
在接受《探索》新聞採訪時,心理學博士康斯坦斯分析,單純發出嗚嗚聲無法得到相同的反應,顯示狗狗不是基於好奇心,才有這樣的行為;即使是陌生人,狗狗也願意提供慰藉,表示這無關事後報酬。
「這似乎是狗的天性,能對人類情緒產生共鳴。」他指出,這種行為模式,可能與人、狗之間長達數千年的夥伴關係有關。此份研究刊登於《 Animal Cognition》期刊。
cognition心理學 在 POPA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之前我們分享過Walter Mischel的棉花糖實驗,他發現願意等待和延遲享樂的孩子,將來考試成績和成就會較高。但到底是什麼因素令小朋友願意忍得住口?自制能力是否天生?學術界也有人有同樣疑問,於是有學者跟進,做了一次「棉花糖實驗2.0」。
參考資料
Kidd, C., Palmeri, H., & Aslin, R. N. (2013). Rational snacking: Young children’s decision-making on the marshmallow task is moderated by beliefs about environmental reliability. Cognition, 126(1), 109-114. doi:10.1016/j.cognition.2012.08.004
The Marshmallow Study Revisited : Rochester News. (2012, October 11). Retrieved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cognition心理學 在 POPA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奉政府籲,小朋友最好每日運動一小時,但不少家長一聽見就「火都黎埋」,因為功課已經佔去小朋友大部分時間,學業跟運動豈能兩者兼得?所以大部分人最終只好選擇有時間才去做運動。但大家有沒有想過,趕回家中做功課之前,讓孩子先運動一下,說不定就可以兩全其美?因為運動不止強身健體,還對小朋友的腦部發展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參考資料
Denham J, Marques FZ, O'Brien BJ, Charchar FJ. Exercise: putting action into our epigenome. Sports Med. 2014 Feb;44(2):189-209.
Huang T, Larsen KT, Ried-Larsen M, Møller NC, Andersen LB.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 on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in healthy humans: A review. Scand J Med Sci Sports. 2014 Feb;24(1):1-10.
Khan NA, Hillman CH. The relation of childhood physical activity and aerobic fitness to brain function and cognition: a review. Pediatr Exerc Sci. 2014 May;26(2):138-46.
Drollette ES, Scudder MR, Raine LB, Moore RD, Saliba BJ, et al. Acute exercise facilitates brain function and cognition in children who need it most: an ERP study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nhibitory control capacity. Dev Cogn Neurosci. 2014 Jan;7:53-64.
Scudder MR, Federmeier KD, Raine LB, Direito A, Boyd JK,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erobic fitness and language processing in children: implications for academic achievement. Brain Cogn. 2014 Jun;87:14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