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姜毅演奏美國指揮家、作曲家 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寫給管弦樂團與鋼琴的第二號交響曲「焦慮的年代」其中帶有爵士風的 “假面舞會“】♩.♪
【Yi Fan-Chiang plays Leonard Bernstein's Symphony No. 2 "The Age of Anxiety" for Orchestra and solo Piano - "the Masque"】♩.♪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Leonard Bernstein's birth (August 25, 1918 – October 14, 1990)】♩.♪
♪ 第二號交響曲「焦慮的年代」
伯恩斯坦完成的交響曲共有 3首,其中最有名的即是第二號交響曲《焦慮的年代》,這首作品作於1947—1948年,為英國現代派詩人奧登(Auden,1907—1973)的詩而作,原作標題為《焦慮的年代,一首巴洛克牧歌》。這是一首有鋼琴獨奏的交響曲,鋼琴承擔的是自傳的角色,曲中有極為精彩鋼琴獨奏部分,之所以演奏時鋼琴擺在前面,因此也可視為一首鋼琴協奏曲。管弦樂隊的作用類似鏡子—鏡子裡可以在現代環境中觀察自我並作自我分析。
伯恩斯坦把詩人奧登的六段詩分成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
1. 楔子,四個孤獨的人物,一女三男在酒吧里靠酒來排遣自己的焦慮,並像座談會一樣討論人的狀態。
2. 七個時期,四個人各自以自己的觀點回顧人的一生,這是一套變奏曲。
3. 七個階段,以另七個變奏成為一組。 四個人走上象徵內心高度的旅途。 四個人試盡一切辦法,比如單身、交換伴侶,但總是迷失目標,他們從夢中醒來,更緊密地就共同體驗聯結成一體,成為一個有機體。
第二部分
1. 輓歌,四個人這時坐在車中,想到姑娘的公寓舉行臨睡前的酒會。他們悲悼的是失去了父親式象徵性的偉大領袖。這個樂段應用了12音列,有一個幾乎是布拉姆斯式浪漫主義的對比中段。
2. 假面舞會,姑娘公寓內,包括鋼琴和打擊樂的諧謔曲,其中也有一段古怪的爵士樂,以襯托這四個人的焦慮和迷惘。
3. 結語,小號和大管分別闡述 “某些純潔的東西”,弦樂用楔子中的憂鬱往事來應答。按伯恩斯坦的說法,這個結束語是主人公檢驗空虛之後還留下什麼。
📹 演奏影片:
(1/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PE-vCkL-_8
(2/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xQxFqq9TvI&feature=channel&list=UL
(3/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aLi6lOcKsA&feature=channel&list=UL
(4/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lBOuzj2eU4&feature=channel&list=UL
(5/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xqWi-6294&feature=channel&list=UL
🎵Leonard Bernstein:Symphony No. 2 "The Age of Anxiety", for Orchestra and solo Piano
Part One
a) The Prologue: Lento moderato
b) The Seven Ages: Variations 1 – 7
c) The Seven Stages: Variations 8 – 14
Part Two
a) The Dirge: Largo
b) The Masque: Extremely Fast
c) The Epilogue: Adagio; Andante; Con moto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90的網紅CelloKoko 柯柯來了,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請指揮家Jacob來告訴我們,指揮在台上的角色、如何用手勢跟音樂家溝通! 00:00 精彩預告、來賓簡介 00:58 指揮的角色 01:51 指揮在舞台上做什麼 02:56 練習當指揮遊戲 04:53 指揮示範-布拉姆斯正常版 05:39 布拉姆斯變化版 06:24 布拉姆斯誇張版 07:40 ...
「conductor指揮家」的推薦目錄:
- 關於conductor指揮家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conductor指揮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conductor指揮家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conductor指揮家 在 CelloKoko 柯柯來了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conductor指揮家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conductor指揮家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conductor指揮家 在 [好雷] 首席指揮家the conductor(2018) - 看板movie - 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conductor指揮家 在 史上最偉大女指揮家!【首席指揮家】HD中文正式電影預告 的評價
- 關於conductor指揮家 在 【首席指揮家/ The Conductor】中文預告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conductor指揮家 在 看什麼電影? - The Conductor (2018) 首席指揮家/指挥家... 的評價
- 關於conductor指揮家 在 conductor-history - GitHub Pages 的評價
conductor指揮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音樂會直播:只要付費9.9歐元的門票,即可收看今晚(台灣時間半夜兩點)鋼琴家特里夫諾夫(Daniil Trifonov)、指揮家奈爾森(Andris Nelsons)與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合作的音樂會。曲目有莫札特的第25號鋼琴協奏曲,巴伯的慢板與舒曼的第一號交響曲「春」。
🔗 連結:https://www.dg-premium.com/dg_stage_video/daniil-trifonov-andris-nelsons-the-gewandhausorchester-present-barber-schumann-and-mozart/
🎵曲目:
Samuel Barber:Adagio for Strings, op.11
Wolfgang Amadeus Mozart:Piano Concerto No.25 in C major, K503
Robert Schumann :Symphony No.1 in B flat major, op.38 “Spring Symphony”
Daniil Trifonov piano
Andris Nelsons conductor
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
You’ll be able to watch Gewandhausorchester’s performance with Daniil Trifonov tonight on Deutsche Grammophon - DG’s DG Stage at 8pm CEST: https://www.dg-premium.com/dg_stage_video/daniil-trifonov-andris-nelsons-the-gewandhausorchester-present-barber-schumann-and-mozart/
conductor指揮家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兒時情景/Kinderszenen】♩.♪ 兩大音樂家- 14歲的指揮家Lorin Maazel 與16歲的鋼琴家Byron Janis 1944年在匹茲堡同台演出。
On Feb. 20, 1944, pianist Byron Janis and conductor Lorin Maazel, the two greatest virtuoso musicians Pittsburgh has produced, performed together with the Pittsburgh Symphony Orchestra at the Syria Mosque.
They were 16 and 14, respectively.
conductor指揮家 在 CelloKoko 柯柯來了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天請指揮家Jacob來告訴我們,指揮在台上的角色、如何用手勢跟音樂家溝通!
00:00 精彩預告、來賓簡介
00:58 指揮的角色
01:51 指揮在舞台上做什麼
02:56 練習當指揮遊戲
04:53 指揮示範-布拉姆斯正常版
05:39 布拉姆斯變化版
06:24 布拉姆斯誇張版
07:40 指揮示範-莫札特正常版
08:16 莫札特變化版
08:50 莫札特誇張版
09:27 指揮影片review
13:02 在台上發生最瘋狂的事
相關熱門影片:
Learn violin and cello in 15 minutes 與樂團首席交換樂器大對決!
https://youtu.be/WrLOOhBk_w8
The ultimate prestigious music school battle 美國音樂院名校終極大亂鬥!
https://youtu.be/fBZ9oJp_c6k
幕後直擊!音樂會的一天 表演前都在幹嘛?大提琴音樂家日常|on the day of my cello recital Vlog
https://youtu.be/wgR0SwzFuFQ
揭開茱莉亞音樂院的秘辛! 學到什麼?影響一生! Four things I learned from The Juilliard School
https://youtu.be/BYsrWsuY_e8
Jacob's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jjoyce1027/
Jacob's podcast: https://www.attentiontodetailpod.com
cellokoko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ellokoko/
cellokoko 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ellokoko/
合作信箱:thecellokoko@gmail.com
#指揮 #樂團 #音樂家 #大提琴 #生活 #conductor #cello #cellist #musician #musicianslife

conductor指揮家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演奏:奧地利維也納愛樂樂團 Play: Wiener Philharmoniker
指揮:(印度)祖賓•梅塔 Conductor: Mr.Zubin Mehta
1.(法)喬治•比才 - 卡門序曲 Georges Bizet - Carmen Suit
2.(美)約翰•菲力浦•蘇薩 - 永遠的忠誠 John Philip Sousa - Semper Fidelis
3.(美)約翰•菲力浦•蘇薩-星條旗永遠飄揚 John Philip Sousa -The Stars and Strips Forever
4.(奧)小約瑟夫•赫爾梅斯貝格 - 魔鬼音程之舞 Josef Hellmesberger – Danse Diabolique
5.(奧)約翰•施特勞斯 - 閒聊波爾卡 Johann Strauss - Tritsch-Tratsch-Polka
1:- Carmen Suit-1873年初,比才開始歌劇《卡門》的寫作,《卡門》取材於梅裡美的同名小說,1875年3月3日在巴黎喜歌劇院首演,慘遭失敗。當代人對他的作品中“大膽的現實主義和赤裸的情感感到震驚和受到冒犯”,指責這是一部“淫穢的作品”,“音樂不知所云”。據說他曾為此整夜痛苦地在巴黎的街道上徘徊。但《卡門》卻受到了同時代的聖-桑、柴科夫斯基以及後輩德彪西的讚揚,前面兩位預言“十年之後,將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一部歌劇”。然而,比才未能等到這一天,僅三個月後的1875年6月3日,他即因抑鬱在布日瓦勒逝世,年僅37歲。五年之後,《卡門》再度在巴黎上演,獲得了極大轟動。
2-3:- 約翰•菲力浦•蘇薩(英語:John Philip Sousa,1854年11月6日-1932年3月6日)是浪漫主義時代後期的一位美國作曲家及指揮家,主要的作品是美國軍旅及愛國進行曲,他亦因此而享負盛名。在大約1890年,有英國雜誌把精於創作進行曲的蘇薩稱為「進行曲之王」,蘇薩的音樂出版商亦採用這個綽號推廣他的音樂,自此「進行曲之王」就變得家傳戶曉[1]。蘇薩最著名的進行曲包括《自由之鐘進行曲》、《雷神進行曲》、《華盛頓郵報進行曲》、《忠誠進行曲》(美國海軍陸戰隊進行曲)及《星條旗永不落》(美國國家進行曲)。
4:-約瑟夫•赫爾梅斯伯格(Joseph Hellmesberger,1855)奧地利天才的小提琴大師,出色的作曲家和指揮家。其父為小提琴家和樂團指揮。黑爾梅斯伯格年少時從父學小提琴;1875年成為父親的赫爾梅斯伯格四重奏樂團成員,1887年成為該四重奏樂團團長。1878年任維也納音樂院教授。1901年至1903年任維也納交響樂團總指揮。在他眾多的作品中,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這首充滿神秘色彩的《魔鬼音程之舞》
5:- 閒聊波爾卡(德語:Tritsch-Tratsch-Polka, Op. 214)有時也稱為《嘰嘰喳喳波爾卡》,小約翰•施特勞斯作於1858年,同年在俄國彼得堡的近郊首次演出。這是一首舞曲小品,有聲有色地表現了婦女們嚷著笑著和愉快地閒聊的情景,是作者的波爾卡舞曲中較為流行的一首。

conductor指揮家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演奏:奧地利維也納愛樂樂團 Play: Wiener Philharmoniker
指揮:(印度)祖賓•梅塔 Conductor: Mr.Zubin Mehta
鋼琴演奏:(中國)朗朗 Soloist:Lang Lang
1. (俄)彼得•伊裡奇•柴可夫斯基 -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第1樂章 Peter Ilitch Tchai–kovsky - Piano concerto no. 1, in B flat minor, op.
2. 史特勞斯變奏曲 Strauss Variations
降b小調第1號鋼琴協奏曲(英語:Piano Concerto No. 1 (Tchaikovsky),俄語:Концерт для фортепиано с оркестром № 1 (Чайковский)),作品23,是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管弦樂作品。創作於1874至75年,題獻給德國鋼琴家兼指揮家漢斯·馮·彪羅。柴可夫斯基於1874年在寫給其弟的家信中首次提到創作這首樂曲的情況,不久後的12月,作品大致完成,柴可夫斯原本打算將這部作品交給著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尼古萊·魯賓斯坦來修訂和首演,但是魯賓斯坦對作品作出了無情的批評,令柴可夫斯基改變了初衷,將這部作品題獻給了德國指揮家漢斯·馮·彪羅。彪羅將這部協奏曲帶到了美國,1875年10月25日在波士頓音樂廳進行了首演。19天以後,這部作品才回到了俄羅斯家鄉,地點是聖彼德堡。由古斯塔夫·葛羅斯(即拉赫曼尼諾夫的老師)及捷克指揮家愛德華·那普拉夫尼克演出。但是這次俄羅斯的首演卻又因演奏的速度過快而宣告失敗。柴可夫斯基事後形容葛羅斯的表現是:「聲音有如被殘暴地演奏出來」。[1]幸好,12月3日在莫斯科舉行的演出則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當時擔任鋼琴獨奏的是當時年僅18歲的鋼琴家和作曲家塔涅耶夫,而指揮正是當初拒絕彈奏的尼古萊·魯賓斯坦,他後來亦成為這首曲子的其中一位公認的演繹權威。

conductor指揮家 在 [好雷] 首席指揮家the conductor(2018) - 看板movie - 批踢踢 ... 的推薦與評價
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首席指揮家 The Conductor (2018尼德蘭<荷蘭>電影De Dirigent)
https://www.atmovies.com.tw/movie/fcen56932818/
https://m.imdb.com/title/tt6932818/
真人實事改編的電影。這片觀賞過程感覺很享受。劇情流暢、感人、勵志又現實殘酷。音
樂動聽。女主角Christanne de Bruijn氣場十足,扮演追求理想,成為女指揮家Antonia
Brico的過程,精湛演出打動我的心!很棒。男主角Benjamin Wainwright扮演富家子Fran
k Thomsen,則帥氣深情,二人一開始相見,針鋒相對不對盤的橋段,像是偶像劇般的,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人登對,賞心悦目。但這片不是愛情劇,是女主追求音樂理想,一
步一腳印克服難關的劇情片。
誠心大推此片!
很喜歡這影片,但是仍然了解各人喜好不同,就自己喜歡的點點滴滴,記錄如下:
以下有爆雷!劇透!請慎入!
………………………………………………………………………………………………………
………………………………………………………………………………………………………
………………………………………………………………………………………………………
………………………………………………………………………………………………………
………………………………………………………………………………………………………
………………………………………………………………………………………………………
……………………………………………………………………………………………
1.女主的貴人兼好友Robin之情節橋段,樸實感人,明眼人一看就能了解Robin的背後故事
。
2.1930年代前後的紐約、阿姆斯特丹、柏林的場景,二戰前的城市風貌,思古之幽情……
3.女主探查出生母棄子的真相,令人為其母之遭遇難過。
4.女主去親自到男主住家,感謝男主暗中的協助,看到他可愛的小兒子名叫Will, Willia
m, 和他們認識時,女主化名Willy的名字類似。
5.收尾情節的音樂 Elgar - Salut d'amour愛的禮讚,深得我心,好動聽!請參考:
https://youtu.be/ecM7_3rs5gU
6.本片收尾男主的行為,和一開始女主的行為雷同,二人互相呼應,感人又精采!二人的
感情昇華到另一層次,很打動我!
7.女主到德國柏林求教的恩師Karl,看似無禮粗魯(「美國人關你只因你是德國人,你拒
斥我只因我是美國人又是女人。」),最後卻給她機會,誠心接納及教導她、協助她建立
事業基礎。反而她求助、求教的美國一些音樂大師,看壞她,不給她機會,還擠壓她的生
存空間,連上流女士也扯她後腿,幸好第一夫人之貴人駕到……人不可貌相!自助自立自
強而後貴人助。
8.女主提及史懷哲選擇從醫的理想,放棄音樂的天賦,如同她的音樂理想的追求,有捨有
得的人生啊!愛情、事業,不能兩全其美的。「史懷哲犧牲音樂奉獻行醫,我則犧牲一切
奉獻音樂。」
女主在事業上的挫折、阻礙,本片只用一些橋段帶過,但片中橋段仍令我印象深刻,女指
揮如何領導一群男音樂家?片中台詞說得好!
最後收尾的文字,提及女性指揮家的現實狀況,仍然不敵,真地令人感慨!女主選擇走了
一個不流於俗,忠於自己卻艱辛的道路!相信她有得有捨的人生,放棄了愛情,選擇音樂
,奉獻一生,雖有悔有憾,但無愧於心,忠於自己,令人感動!
轉貼本片之精采詳實心得文,大推!其網址如下: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63822679.A.63B.html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51687770.A.888.html
轉貼好評文:
https://m.facebook.com/groups/951745564863198?view=permalink&id=24907206709656
72
中華電信MOD電影199
首席指揮家 The Conductor
De Dirigent movie
Maria Peters director
Christanne de Bruijn Antonia Brico 女主
Benjamin Wainwright Frank Thomsen
Scott Turner Schofield Robin Jones
Seumas F. Sargent Mark Goldsmith曾教導女主音樂,因故(性騷擾之惡人先告狀)而長期
和女主作對
Annet Malherbe Mother Antonia
Raymond Thiry Father Antonia
Gijs Scholten van Aschat Willem Mengelberg 名指揮家,對女主不友善
Richard Sammel Karl Muck女主的柏林恩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225.23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73403784.A.94E.html
※ 編輯: zzauber (180.217.225.237 臺灣), 11/11/2019 00:39:0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