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行業投資界上有句諺語「金眼銀牙」,意思是眼科領域是一條天花板很高的黃金賽道,而 #朝聚眼科 就是其中一個跑手。
今次的發行股份中有20%是舊股的,甚麼是舊股呢? 在招股書上稱為銷售股份,該部份的股票可以在上市首日後隨時賣出的。
以民營眼科醫院收入計,朝聚在內蒙古排第1,華北地區排名第2及在中國排名第5。
同業比較:
朝聚眼科跟龍頭愛爾眼科相差太遠,沒有可比性。選擇希瑪眼科(3309)會較適合,因為業務及營收規梗與希瑪眼科(3309)較接近,可作估值對標。
朝聚上市估值約65-72.8億港幣,對應2020年市盈率54-60倍。而希瑪因2020年虧損,無PE可言,市值約127億。
抽唔抽得過呢❓Patreon 詳細講‼️
另外再講埋 #每日優觧(MF), 熱度好高,獲得超額認購,提前結束簿記。而cutoff time都變成明早6點,明晚上市。
MF 又抽唔抽得過呢❓
✅一次過Patreon 講晒兩隻: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2870004
cutoff意思 在 Kata 在山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柴古唐斯 括蒼越野賽 UTGK 80K
35k 9hrs23mins 未能完成
🙏🏾慢腳既感想文,今次情緒比較激動唔好笑我🙏🏾
因為Suunto一個小活動,意外係季尾報左呢場比賽,報呢個賽前最長只玩過70k,想著可以挑戰自己更長距離而報左80k。
2個月既時間理應認真準備,路跑50k唔夠,唯一認真上山只有3月ttt既40k,同4月頭27k既雙m ,完不了真係抵死😠⋯⋯
第一次參加呢類型既大賽,起點好有氣氛☺️落雨都無減跑手們嘅興奮熱情,50k&80k同時係6:30起步加埋成千五人🤡
開段11k平路中間上過江南長城幾有趣,路跑係我弱項大家都跑得好快,到左第一個cp傻傻的慢慢睇有咩食有咩飲冇諗過要趕上路只係諗住食飽飽休息一下上大山🥺
正式開始上山大概係8k全上1100m黃金比例😹,開頭少少都仲有石塊可走,好快就feel到伏了條路係壞架🤣 路不是路,係泥漿😆舉步維艱,對鞋啜住地面要用更多力提腿踏前,上一步跣返半步落黎,沿途好多竹筍好得意😆有啲路好窄,只夠一隻腳踩🧐仲要係斜向山邊既🤣好彩有爬龍舟對手都有啲力撐起個人💪🏾大家上山出奇地禮讓好少會行快啲過人,仲未知道咁趕時間既我諗住大家都慢慢行留力下一座大山⋯⋯咁就出事
上到山頂,竟然有個人肉水站😨😱真係好癲有好多5L左右既水係度全部人手拎上去,仲有少量百事😨,不過我仲有啲水冇加到就走左
由第一步落山就知出事🤫跣到痴線🤣每個方位都聽到人尖叫 佢地叫呢啲做「屁降」😂仲要落1100真係人都癲🤣開頭都覺得好痛苦,落落下幻想自己係玩緊ski⛷其實都幾好玩🤣 不過好多路都卡住😫明明前面條路就好闊😫😫😫啲人起哄:安全要緊~關門就關門~咁心急做乜~下年再來~路況咁差玩黎都冇意思~排隊落山期間甚至有人係度食煙🤡
落到山好似係2k既平路,好似行都係岩岩好趕得切去cp,俾廣東師兄捉我一齊跑,頂去到只係剩5分鐘,趕到痴線,交低水樽入百事同水,即刻隊2個面包,想食熱食點知已經唔夠時間🥺😭義工們俾左碗面我叫我出左站先上路食🥺😭 有點慘 一邊行一邊食,有個師姐話連站都入唔切直接打卡走叫我俾啖佢食😆好搞笑大家分享到底有幾趕😂
最大獲既係勉強過左cp2好多人都話趕唔切cp3 自切
去cp3係山頂只有10k但爬升係1600m⋯⋯😂講完都打個冷震5星路段,大家都話只要挨過呢個cut off,之後就散步都可以返到終點😠 黎到呢度 我已經係包尾分子😓上山仍然困難而且更斜又跣,追追趕趕,見到人我都問趕唔趕得切去下一站,我能夠追上既人都已經放棄左😞⋯⋯沒完沒了既爬坡不停同自己講人地放棄唔代表我要放棄,未去到點可以肯定唔得。跑返落馬路,以為重見光明啲里數可能唔準可以埋站,點知仲有2k而我只剩返半個鐘,差唔多我附近啲人全部係馬路放棄左☹️超級緊張沿馬路上斜我已經係jog 點知上完石屎馬路真真正正既2k又係上泥濘路爬升400m🤧 此時條路已經冇人只有自己奮力抵抗cutoff😞成個腦係度諗山長水遠黎到唔通真係玩得35k就要係度止步🤧縱使聽左不下30人話趕唔切、唔想玩落去,我都冇諗過要放棄,我唔想被剪極度唔想😫 結果大家都知我真係趕唔切被剪,遲左足足7分鐘😞
腦海裡幻想過無數次完成感動開心落淚變成因失敗自責的眼淚
最後回到終點取回包包會合已完成50k等我回來的Tracy給了我一個溫暖的抱抱心情才好了很多🥺❤️
第一個海外賽
第一次被剪帶
好難忘
點解完唔到賽呀?
學內地人話齋
「缺練」
有啲相集合返晒係呢個Post入面方便自己回憶😊
cutoff意思 在 Jay的跑步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當我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印出來貼在牆上,心裡只能想著「荒謬、這實在太荒謬了⋯」
不過就是三四個月前,宜玫詢問我既然要回台灣,有沒有意願辦場分享會,想想也沒有理由拒絕,最多就是跟大家喝杯咖啡,場地再大不過 50 個人,來的人我預期也認識一半。報名那天,我的私訊被各方留言塞爆。
「沒報到!」「我一開放就搶可是沒有」「加開!加開啦!」的各種訊息不斷湧入,所以在森跑的努力下,我們很快就找到了新的場地,並且容納下了所有想來的朋友。最終人數是第一場 250 名、第二場 350 名,我人生中遇到這麼大場面的次數是...沒有。
要辦、就要辦好。既然這麼多人來,我們就有更多餘裕把這件事情發揮得淋漓盡致。所以我請世奇幫忙運動傷害的部分,也森林跑站助下我們做了貼紙(強調一下:那是選手設計的)、會後的車輪餅概念來自於舞台劇寶島一村,劇後每個人會在出場時領到一顆包子,但我們是車輪餅,還兩種口味,更猛。
觀眾入場時我一度掌心冒汗,不過看到大家在張酥酥的「不好意思我不認識你」 「chieher 上站 4200 次經濟狀況清寒」開懷大笑,我心想,今天沒問題了!
第一場的 Q&A 有一名觀眾問了一題非常深刻的問題,你們也能看出我當下其實想了一下,問題是:「你常說在終點線遇到更好的自己,那你怎麼定義更好的自己,無論是跑場內外?」
以下是我的回答:
馬拉松其實比的就是時間,多數人追求的就是一個更好的成績,但是在此之外,我們畢竟不是競技跑者。舉個例子好了:大家知道 羊角姐妹 今年去參賽東京馬的競輪組對吧?
羊角姐妹受到高雄氣爆影響,下肢行動不便,不過她們還是很有勇氣且樂觀地迎接每一天生命的挑戰,甚至鼓起勇氣去參加 cutoff 時間是 2 小時 10 分的東京馬競輪。在她們出發以前,其實已經很清楚她們大概沒辦法到終點,會在途中被回收,但她們還是去了。
我在起跑後 5 公里遇到姿予,我們事先沒有碰過面,而認出她是因為左臉頰上的國旗的紋身貼紙。我當下在一個分秒必爭的情境下,但是我還是繞過一整個集團,來到跑道的最右側,一連向姿予連喊了兩次最大聲的加油。
在那個當下,我好像明白了什麼,那是比競技、比拚搏那一秒、兩秒,更重要的事。
對我來說,那就是一個更好的自己,無論是願意繞過人群去喊那兩聲加油、或更像是姿予與黛甄一樣,明明知道會很辛苦但還是努力去做,因為這件事能鼓勵更多的人。
--
天底下付出努力就能得到對應回報的事情並不多,恰好跑步是一個、而分享也是一個。
再次謝謝世奇、跑站員工、跑站義工、以及冒雨前來的大家。我真的很幸運能與這麼未曾謀面的人建立連結,跑步是發生在我生命中最好的事。
希望你們也是。
---
大家如果覺得昨天的分享有幫助,可以幫忙去 Marathon PT 馬拉松治療師, 森林跑站 RunBase 的頁面按個讚,並且寫個 Recommendation (評論/推薦),這樣會幫助更多喜歡運動的朋友,有機會接觸到更多專業的知識與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