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聯準會(Fed)在美東時間22日下午2時(台灣23日凌晨2時)宣布利率維持在趨近零的水準,但暗示升息可能會比預期來得快一些,同時也大幅下修今年的經濟展望。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5764746
🌻Adobe(ADBE)電話會議內容讀後感
ADBE前兩天發表財報了.
這次ADBE在財報後下跌, 主要是兩個原因(如下). 不過個人覺得是瑕不掩瑜:
1. 因為之前已經漲了不少(投資人期望太高)
2. 因為Digital Marketing這部分的業務受到季節性的影響, 所以表現不是很突出(沒有比預期高出很多)
a. net new Digital Media ARR (3% beat vs guide, vs 15% beat in 2Q21 vs 35% beat in 3Q20).
b. 有分析師在問(“Maybe just -- can we double-click on the seasonality commentary in the quarter? Because if we look at the beat versus guidance on net new digital media ARR, it looks, at the same time you had the weakest beat, but then the strongest guide in the last three years, which kind of speaks to and confirm some of those seasonality comments that you made.)
i. 高層對此的回答是, 主要是疫情後, 加上正值夏季, 大家的日子回復到正常&放假外出, 所以這部分的業務有受到影響(I think going into the quarter, we had expected that the consumer with a little bit more return to normalcy as what's happening in the environment.)
ii. 高層又說了一些話, 不過重點就是他不認為這是甚麼大事”So, net-net, I would say that the growth prospects for that particular business and the growth drivers remain intact. But again, very much in line. And this is what we feel good about the insights that we're getting on the business.”
iii. 也提到, Q4通常會是digital marketing業務的旺季(表現會不俗的意思)
另外, 覺得這次令我印象深刻的是, 當高層與分析師提到這些事情:
• 常在一些公司的電話會議中提到omnichannel這個字(疫情後, 更明顯了). 這次高層也有提到. ADBE可說是omnichannel概念股:
o “I mean, a big part of that is more and more companies are thirdly doing the multi-channel omnichannel, whatever they want to call it. And I think that's only going to continue to be a driver of our Digital Experience Solutions. Because today that stable stakes and so we just look at it and say whether you're shopping in-store over they are shopping online. You need a solution that treats you like a customer that we know of.”
• 網路上影片(video)的興起, 以及串流影音, 有提高了Adobe的營收天花板(用句分析師的術語, 就是TAM (total addressable market) expansion.
• 當使用者製作了越來越多的內容, 內容管理(content management)的能力就越顯重要, 內容上的流程管理(workflow)也越顯重要. Adobe的產品能夠幫內容製作者解決這樣的問題.
• 而Adobe各產品間的相容性, 標準化, 整合能力, 是它的競爭優勢之一:
o And one of the things we did really well is what we called our named user deployment and how, you know, when we have these enterprise licensing agreements, we offer enterprises the ability to download and distribute within the companies. And the more we do training and evangelism of the products, that leads to adoption. So, I would say there's an element of standardization, there's an element of more content.
而最近ADBE有個新聞, 引起了我的注意, 就是它即將在自己的平台上, 提供付款服務(payment service). 根據之前研究SHOP的經驗, 這有可能會對股價造成一定的漲幅:
On Sept. 15, Adobe announced that it will add payment services to its e-commerce platform this year to help merchants accept credit cards and other ways of paying. The move will deepen Adobe's rivalry with e-commerce firm Shopify (SHOP).
For the service, Adobe has partnered with PayPal (PYPL), which will process a variety of payment types, including credit and debit cards as well as PayPal's own payment and buy-now-pay-later offerings.
https://www.investors.com/news/technology/adbe-stock-adobe-beats-fiscal-q3-targets/
接下來該怎麼辦? 對於基本面良好的公司如ADBE, 我能說的就是buy the dip(逢低買進)了. 供參.
🌻The Facebook Files
一個星期前, WSJ上面有個關於FB的大篇幅調查報導. 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The Facebook Files
https://www.wsj.com/articles/the-facebook-files-11631713039
這篇文章挺長, 也沒有看到華爾街中文版本的完整翻譯, 不過可以看看這篇:
https://on.wsj.com/2ZmFimp
"《華爾街日報》的相關調查顯示,這家社交媒體巨頭心知肚明,其平台會傷害用戶,而且是以該公司常常完全了解的方式造成傷害。目前,全球近半數人口都是Facebook旗下平台的用戶。其中一些證據尤其令人不安:據《華爾街日報》報導,Facebook的內部研究顯示,在報告稱有過自殺念頭的青少年中當中,有13%的英國用戶和6%的美國用戶把這種念頭歸結於Instagram。"
另一篇相關新聞: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6683
"《華爾街日報》於13日揭露Facebook的XCheck系統,也就是內部系統中的VIP名單,數百萬名人、政治人物與記者等知名公眾人物都在特別的一份「白名單」之內。"
"這些「貴賓」在社群上發布的內容可以躲過一般的審查系統,即使發布明顯的不當內容,也不會立即被刪除。《衛報》報導,Facebook的獨立監督委員會表示,在閱讀該篇報導後,決定要審查XCheck系統,並要求Facebook對其進行報告與解釋。"
🌻我喜歡的Apple TV影集, "Ted Lasso", 是這次艾美獎的大贏家, 很多主要演員都得獎了.
很高興這兩年, 因為有這部戲的陪伴, 讓我撐過了疫情, 家人離世, 以及一些烏煙瘴氣的事情.
前幾天看演員的得獎影片, 一位娛樂記者問得獎的男配角(也是編劇之一)說, 你覺得這部片的核心思想是甚麼. 他說, be curious, not judgemental.
就像得獎的女演員在劇中一開始是很鴨霸很壞心的球隊主人, 但這樣做是因為被前夫傷透了心, 所以想要弄垮離婚後分到的財產(也是前夫的最愛--球隊); 外表看起來永遠陽光燦爛做啦啦隊的男主角, 在青少年時父親自殺, 造成了他心裡永遠的痛&障礙(讓他在球賽時, 會有突發恐懼症).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有很多面, 很多個故事. 尤其在社群, 大家都是萍水相逢, 對彼此的了解都是非常片面的; 而有時候在社群裡, 看到有人會因為只看到一個面向, 就去下斷語. 這其實是人之常情很難避免, 所以我們需要常用第二層思考去提醒自己. 社群裡需要更多的同理心.
“Be curious, not judgmental” – Walt Whitman(惠特曼)(美國詩人)
Picture來源:
https://www.apple.com/newsroom/2021/09/apples-global-hit-comedy-series-ted-lasso-sweeps-the-2021-primetime-emmy-awards-scoring-history-making-win-for-outstanding-comedy-series/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debit credit概念」的推薦目錄:
- 關於debit credit概念 在 貓的成長美股異想世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debit credit概念 在 講女C生活 // ms.Camm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debit credit概念 在 講女C生活 // ms.Camm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debit credit概念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debit credit概念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debit credit概念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debit credit概念 在 Re: [問題] 很基礎的會計問題關於借貸方- 看板Accounting 的評價
- 關於debit credit概念 在 第三课Accounting会计里的debit credit其实很简单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debit credit概念 在 應該是為什麼Debit跟Credit是翻成借跟貸? 從公司的角度來說 的評價
debit credit概念 在 講女C生活 // ms.Camm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生活 | #投資初哥好介紹
. . . . . . . . . . . . . . .
以前細個只係諗住花費,完全冇理財概念💸,依家到咗穩定階段就想為自己未來好好打算💰,安排得更好。要拒絕月光族?就要學識投資理財就係重要既第一步!
✨ 最近我就搵咗「Citi Plus」幫手,入面有好多簡單易明既理財攻略,俾唔識投資理財嘅朋友輕鬆學識唔同理財知識,令投資變得容易掌握!
❤️ ms.C 已經率先成為咗Citi Plus Pioneer 啦,仲有2 張限量版嘅Debit Master Card 及 Credit Card,係首批申請先有! 嚟緊好快就可以正式申請Citi Plus,大家要留意啦!
P.S. 記住搵埋班friend 一齊申請!因為可以組隊做任務賺更多獎賞!
想知更多Citi Plus 嘅資訊,記得留意 Citi Hong Kong 嘅最新消息喇!
--------------------------
#CitiPlus #創新全數碼理財服務 #Chill住學玩住賺更加多 #至Chill理財攻略 #同年青人一齊打造 #開啟理財EasyMode #財富同生活都可以LevelUp
#理財攻略一步步學識 #初哥唔洗怕
#mscammydaily #mscammy #麻甩講女 #大叔系講女 #講女c生活 #卡咪黃 #hkinfluencer #influencer #hkblogger #hkmicroinfluencer #hkiger #hkkol
————————————
❤️ 𝙛𝙤𝙡𝙡𝙤𝙬 ɪɢ | https://www.instagram.com/mscammy.w
💛 𝙛𝙤𝙡𝙡𝙤𝙬 ᴍᴇᴡᴇ | https://mewe.com/p/mscammy.w
❤️ 𝙡𝙞𝙠𝙚 埋我果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ms.cmakeupspace
debit credit概念 在 講女C生活 // ms.Camm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生活 | #投資初哥好介紹
. . . . . . . . . . . . . . .
以前細個只係諗住花費,完全冇理財概念💸,依家到咗穩定階段就想為自己未來好好打算💰,安排得更好。要拒絕月光族?就要學識投資理財就係重要既第一步!
✨ 最近我就搵咗「Citi Plus」幫手,入面有好多簡單易明既理財攻略,俾唔識投資理財嘅朋友輕鬆學識唔同理財知識,令投資變得容易掌握!
❤️ ms.C 已經率先成為咗Citi Plus Pioneer 啦,仲有2 張限量版嘅Debit Master Card 及 Credit Card,係首批申請先有! 嚟緊好快就可以正式申請Citi Plus,大家要留意啦!
P.S. 記住搵埋班friend 一齊申請!因為可以組隊做任務賺更多獎賞!
想知更多Citi Plus 嘅資訊,記得留意 Citi Hong Kong 嘅最新消息喇!
--------------------------
#CitiPlus #創新全數碼理財服務 #Chill住學玩住賺更加多 #至Chill理財攻略 #同年青人一齊打造 #開啟理財EasyMode #財富同生活都可以LevelUp
#理財攻略一步步學識 #初哥唔洗怕
#mscammydaily #mscammy #麻甩講女 #大叔系講女 #講女c生活 #卡咪黃 #hkinfluencer #influencer #hkblogger #hkmicroinfluencer #hkiger #hkkol
————————————
❤️ 𝙛𝙤𝙡𝙡𝙤𝙬 ɪɢ | https://www.instagram.com/mscammy.w
💛 𝙛𝙤𝙡𝙡𝙤𝙬 ᴍᴇᴡᴇ | https://mewe.com/p/mscammy.w
❤️ 𝙡𝙞𝙠𝙚 埋我果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ms.cmakeupspace
debit credit概念 在 應該是為什麼Debit跟Credit是翻成借跟貸? 從公司的角度來說 的推薦與評價
所以在翻譯的時候,福澤諭吉用「債務」跟「債權」的概念來翻譯「借」(Debit)跟「貸」(Credit):他把Debit翻成「借りる」(借來的),把Credit翻成「貸す」(借給我的) ... ... <看更多>
debit credit概念 在 Re: [問題] 很基礎的會計問題關於借貸方- 看板Accounting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travelaway (好習慣好人生)》之銘言:
: 8/1 預收一年期租金$30,000 期末的處理為:
: (一)在應計基礎下(先實後虛法)
: 8/1{現金 30,000
: 預收租金 30,000
: 12/31調整分錄 {預收租金 12,500
: 租金收入 12,500
: 30,000*5/12= 12,500
: (二)在聯合基礎下(先虛後實法)
: 8/1{現金 30,000
: 租金收入 30,000
: 12/31調整分錄 { 租金收入 17,500
: 預收租金 17,500
: 30,000*7/12= 17,500
: {借方
: 貸方
: 我有問題~借方表示我得到的嗎 貸方表示我失去的嗎?
: 借方代表什麼意思 貸方代表什麼意思?
所謂的借方與貸方在會計上就是所謂的借貸法則。
他是一種記帳的方法,規定那哪些科目"增加"與"減少"的入帳方法。
請不要以為借(debit)或是貸(credit)是得到與失去的意思,把他想像成記帳的方法會
比較好理解。
ex. 收到現金=得到現金===>記到借方
認列收入=得到收入===>記到貸方
發現了沒有!!這邊你用得到的概念去想,借貸都會有喔!!所以請用"這只是記帳的方法"
來思考。
好了,這邊只是粗略的跟你講一下"借貸法則"的概念,你想要更進一步了解的話,可以
參考初會課本的"借貸法則"章節。我想你現在一定會有疑問為什麼要這樣記吧?
簡單的來說就是,會計是以有系統的方式來記錄公司的經濟活動和交易事項,然後再以
有系統的方式來編製財務報表,以允當表達公司的財務狀況。而"借貸法則"就是一種有系
統的記帳方式。至於你要體會到它多麼有系統,等你會編制財務報表的時候就知道這套
系統的魔力所在了。
: 資產(A) 費用(E) 增加放借方(T字帳左邊) 表示{在上方(借方)
: 減少放貸方(T字帳右邊) 表示 {在下方(貸方)
: 負債(L) 業主權益(S) 收入(R) 增加放貸方(T字帳右邊) 表示 {在下方(貸方)
: 減少放放借方(T字帳左邊) 表示{在上方(借方)
: (一)在應計基礎下(先實後虛法)
: 8/1{現金 30,000 (我得到資產=資產增加30,000 放借方) 實帳戶(?)
: 預收租金 30,000 (我失去負債=負債增加 放貸方) 實帳戶(?)
: 12/31調整分錄 {預收租金 12,500 (我得到負債=負債減少放借方
: 8,9,10,11,12月的 負債少了??)實帳戶(?)
: 租金收入 12,500(我失去負債=負債增加放貸方8,9,10,11,12
: 月的 負債多了??)虛帳戶(?)
: 30,000*5/12= 12,500
ok~~這邊你忽略的一個很重要的會計假設! "權責發生假設"(accrua basis)
何謂權責發生假設呢?
簡單的說就是:收入只有在責任已經實現後才能認列,費用只有在權力已經得到後才能
列帳。什麼意思呢?就以你的範例來說,公司預收了一年期的房租,收房租當天是8/1
你會一筆現金3萬塊進來對吧。好,在應計基礎之下,我們先把這筆金額貸入"預收租金"
hold down second!!! 蝦?為什收租會產生負債????這就是權責基礎的精神啦,你收人
家的租金,是不是有"責任"租給對方租賃物一年?可是這一年發生了嗎?還沒嘛!所以你欠人
家,因此丟入負債囉。ok~~到了年底要結帳啦調整啦,是不是已經過了五個月了(8~12)。
那是不是五個月的責任已經實現啦,所以就把這五個月的收入認列啦。
ok 在這個觀念下我們來討論這題。所以到了年底,你的"租金收入"是不是要認列五個月
五個月如你所算為12,500元,請看12/31號的調整分錄,是不是剛好認列"租金收入"12,500
然後剛好讓負債"預收租金"減少12,500。(已經過五個月了,責任已付,不欠了所以負債
要減少,根據借貸法則負債減少計入借方)。
最後我們來檢視一下這公司的會計科目餘額(假這這公司這有這筆經濟事項)
現金科目=30,000 (不用解釋了吧?)
租金收入=12,500 (剛好五個月的份)
預收租金=17,500 (到年底不是還欠人家7個月責任,剛好是17,500)
這不就很好解釋這家公司的財務狀況了嗎。這就是借貸法則的magic~~
: (二)在聯合基礎下(先虛後實法)
: 8/1{現金 30,000 (我得到資產=資產增加30,000 放借方) 實帳戶(?)
: 租金收入 30,000 (我失去負債=負債增加放貸方 )虛帳戶(?因為收入和費
: 用是虛帳戶?)
: 12/31調整分錄 { 租金收入 17,500 (我得到負債=負債減少 放借方 1,2,3,4,5,6,7
: 月的負債少了???) 虛帳戶(?)
: 預收租金 17,500(我失去負債=負債增加 放借方 1,2,3,4,5,6,7 月
: 的負債多了???) 實帳戶(?)
: 30,000*7/12= 17,500
: 我想知道
: 1. 借方 貸方各表示什麼意思 是借方表我收到嗎 貸方表我付出嗎?
解釋如上
: 2.在應計基礎下(先實後虛法) 先實是代表什麼?後虛是代表什麼? 是表示實虛帳戶?
在會計的術語上,實帳戶就是指資產,負債,業主權益三大類
虛帳戶就是指"收入"和"費用"
先實就是先丟到實帳戶去,所以先實後虛就先丟"預收租金"負債類實帳戶科目囉
先虛就是先丟到虛帳戶去,所以先虛後實就先修"租金收入"費用類虛帳戶囉
: 是應計8,9,10,11,12月嗎 乘以這五個月的表示先認列 這五個月的負債嗎?此5月的負債減
: 少了?
我想你搞混囉~~~
不管用什麼計帳方法
在權責基礎的假設下。
這家公司年底只能認列五個月的租金收入。
所以先虛後實的時候,你不是先丟了30,000塊在"租金收入"帳戶裡嗎?
年底只能認列五個月,就是12,500,那不是要扣掉17,500。所以就借租金收入17,500跟
那30,000沖,這樣帳戶餘額不就剛好剩12,500。不就跟應計基礎一樣了嗎。
: 在聯合基礎下(先虛後實法) 先虛是代表什麼?後實是代表什麼?
先計入虛帳戶,然後調整再產生實帳戶。
: 乘以1,2,3,4,5,6,7月表示負債增加了?
負債是減少了@@有3萬的責任要負,年底只剩17,500。
: 為什麼應計基礎要乘以5 聯合基礎要乘以7? 表示什麼意思?
我想你看得懂我上面寫的,這題你應該可以觸類旁通。
: 3.銷貨成本是屬於資產 負債 還是業主權益 還是其他??
分類在業主權益下
: 4.期初存貨 期末存貨 銷貨成本 淨利之間的關係?
期初存貨+本期進貨-本期進貨折讓與退出-銷貨成本=期末存貨
銷貨收入-銷貨成本+銷貨退回-一多拉哩拉紮的費用-所得稅=本期淨利
本期淨利還可以減一堆什麼股利,退休金什麼的變成綜合淨利。
這就是他們之間的關係。透過這些公式我們可以推算其中一個科目的餘額。(通常火災
或帳簿不見才要用到這個技巧,當然考試也會考)
: 是 期初存貨- 銷貨成本=期末存貨+淨利 嗎?
這條公式誰告訴你的......
這條公式也不是不對,不過有前提,就是這家公司今年沒進貨也沒銷貨,也沒有任何營業
費用產生,也沒業外收入,淨利=0
不過重點不是這個,是你觀念完全不通......
: 看初會看得霧煞煞......希望有觀念清楚的大大能幫忙解釋 真的搞不清楚
: 覺得讀不下去了........
誠心建議....你要重新打底...........
借貸法則
會計基本假設
會計循環
營業循環
會計基本方程式
會計處理程序
財務會計的觀念架構
先把以上搞懂再來做這些題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5.179.159
※ 編輯: stare7500 來自: 220.135.179.159 (09/14 18:1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