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限定 #高清可以點睇 #4K無可能 #SnyderCut
《Zack Snyder's Justice League 查導版 正義聯盟 》 開播前你要知道的六件事! #如何正版高清收看
#更正 Now TV HBO 用戶也要用App收看!
⚫ 點睇到
如果客戶嘅Now TV服務有HBO,就可以响HBOGO自選點播。
陣間3點鐘響遙控撳個Now掣,主頁「DC正義聯盟重臨」果個項目就會見到上咗架,click入去睇到㗎啦
而
Now E 用戶可透過App內HBO GO 分區收看及點播!(有中文字幕)
NOW E App 只需$99/月 (優惠$79)可收看包括 HBO Go 的節目。
https://www.nowe.com/promotion/entertainment_combo_plus
⚫ 幾時睇到
香港時間 3月18日 下午3點! 但如使用Now E App 的HBO Go 分區收看及點播,不排除有機會網絡塞車!如果鐵粉請假收看或晚上網絡高峰期收看,要有一定心理準備!
⚫ 六節全部上架? 六節有乜分別?
6部片長4小時1分28秒 ,將會同日上架。
但因為制式問題上架片長時間可能略為不同!
1 - Don't Count on It, Batman
2 - The Age of Heroes
兩段各約30分鐘
3 - Beloved Mother, Beloved Son
4 - Change Machine
兩段約共2小時20屬主要劇情!
5 - All the King's Horses
6 - Something Darker
兩段各約25分鐘
據說有75%內容都是影迷前所未見的劇情,會走更黑暗的風格,更符合粉絲的期望。但亦有消息指故事主線與原版相似,外加劇情都屬支線性質。
⚫ 高清點睇到!
( #直接總結:畫質唔好有期望,4K要等Blu-ray)
HBO Go 可以用手機及ipad收看,而Android可以用Google Chromecast 投射到電視收看,但IOS則因為最近出現技術問題未能投射到AppleTV上(感謝癮友報料)。畫質方面電視上應該只有720p - 1080p 之間。
美劇癮會建議你
使用電腦/Mac 開Browser(建議 Edge) 觀看及用 HDMI 接電視上觀看,基本可保證有 1080p 或以上的畫質!此方法應是最接近高清而且最為相宜。
⚫如何用正版高清重溫 原版(Joss Whedon劇院版) 正義聯盟 作出比較!
不小有心人希望重看原版(劇院版)以預備與查導版作出比對,但Netflix , HBO go 的原版 已經下架,除DVD外有什麼方法呢?
大家其實可到 HMVOD Hmv Digital Group 收看!
己證實試用期能看到,但需使用點數(試用期間有60點,觀看需20點)
https://hmvod.com.hk/#/MovieIpMoble?programGuid=3a8f32e1-2968-43a4-971a-df6dbd56a439
⚫黑白版本
暫時未有傳說中的黑白版本,要等官方進一步公報!
⚫ #美劇癮YoutubeLive公告
美劇癮將會聯同 #YPR大王 將會於18日晚上7點 及 11點進行!
#PreWatchLive 及 #AfterWatchLive 同&迫大家一齊睇查導版 正義聯盟!一齊讚or吐槽 一代 神作or黑歷史誕生!
~~~ #美劇癮MeWe ~~~
★美劇癮3.0: Patreon戶口啟動 ★
https://www.patreon.com/meikeknin
★美劇癮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美劇癮歐美娛樂網台評論節目
★MeWe Page★
美劇癮 歐美娛樂網台節目 MeWe 2.0
https://mewe.com/p/tvdramaaddict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digital age中文 在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書籍》在網路時代,如何好好說再見👋
你有想過有一天,當我們撒手人寰時,如何處理「數位遺產」嗎?(包含臉書、IG、線上支付等)而我們的子女有權「繼承」這些遺產嗎?
.
有一位父親處理完罹癌女兒的後事,幾年後臉書跳出他們的照片,以「慶祝」的形式紀念,但父親尚未走出喪女之痛⋯
.
有名英國的女性被男性姦殺,死亡之後湧入臉書的留言,不是哀悼她的離世,也並非譴責對方,而是被檢討她為何要與黑人男性交往?
.
飽受網路霸凌自殺身亡的孩子,最後與父母通訊的是臉書,他的父母決定一輩子都不要登出帳號⋯
.
處理實體遺產都容易引發紛爭,更何況似乎「是活的」,充滿各種尷尬的數位遺產?這其中還牽涉到法律、道德、商業利益及人心的議題!
.
艾蓮・卡斯凱特Elaine Kaske是倫敦攝政大學專任講師,同時也是臨床心理諮商師、數位遺產協會哀悼組組長,她以機智的口吻,關懷的角度,讓我們一窺這些生活紀錄,如何在死後延續,又要怎麼著手處理!
.
#網路世代
#網路遺產
#貓頭鷹
如果你有興趣,歡迎參閱書籍介紹
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2824
digital age中文 在 Zen大的時事點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篇可真是以小見大,而非以偏概全。
廖達琪不是我的博士生
翁達瑞 / 美國大學教授
韓國瑜國政顧問團的召集人之一,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廖達琪,在三立電視臺的「新台灣加油」為韓國瑜辯護。廖達琪盛裝上電視,講到激動處身體前後搖晃,雙手還上下左右揮舞。廖達琪擁有美國名校的學位,但她不是我的博士生,因為我的學生會有邏輯訓練與學術倫理,不可能像廖達琪一樣在電視上強詞奪理。
廖達琪如何強詞奪理?
學者為總統候選人助選,是基於知識良知與學術清譽,所以發言內容必須根據事實並符合邏輯。最典型的助選語言,就是強調「總統」這個職位的重要性,推銷屬意的候選人,特別凸顯他(她)的能力、經驗、與政見,藉此說服選民支持這位候選人。
但是廖達琪卻反其道而行!
廖達琪宣稱總統的職位不重要,不該管那麼多事,不需要知道那麼多事,行政院才是重要的機關。這些說詞完全背離事實!總統可以把內政授權行政院長,但國防外交不得假手他人。至於行政院長的施政,也必須在總統的監督之下。在台灣的憲政體制,總統並不是虛位元首!
廖達琪為何如此強詞奪理呢?或許她心虛,因為韓國瑜的能力普受外界的質疑。廖達琪是韓國瑜國政顧問團的一員,有機會貼身觀察韓國瑜的一言一行。或許廖達琪的觀察結論是韓國瑜懂的不多,所以只好扭曲事實,宣稱總統不該管那麼多事,不需要知道那麼多事!
如果廖達琪知道韓國瑜懂的不多,基於她的學術良知,廖達琪應該幫助韓國瑜提升。萬一廖達琪發現韓國瑜是扶不起的「阿斗」,基於她的學術良知,廖達琪也應該拒絕為韓國瑜背書。
令人不解的是,廖達琪卻用「削足適履」的邏輯,暗示「懂的不多」的候選人,剛好適合「不該管那麼多事」的總統職位。如果廖達琪這個邏輯正確,那總統根本就不用選了。我們乾脆修憲,來個「全民總統大抽籤」!被抽中的總統不該管那麼多事,可以整天打牌抱女人,過著喝酒打屁的快樂日子!
這真的是我們要的總統嗎?當然不是!
廖達琪在電視上的說詞,既違反事實,也不符邏輯!身為中山大學資深教授的廖達琪,為何這麼不珍惜羽毛,在電視上強詞奪理,為能力被質疑的總統候選人辯護呢?廖達琪到底是何方的神聖?
廖達琪是何方神聖?
基於好奇心驅使,我進了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的網頁,點閱廖達琪的學經歷簡介。
廖達琪擁有美國名校密西根大學的政治學博士學位,在中山大學任教超過三十年,三度出任政治研究所的所長。廖達琪的著作豐富,中英文期刊論文超過七十篇。廖達琪也多次獲得教學與研究獎助!
對台灣學界不熟的外行人,只要看到廖達琪的網頁介紹,很可能會對她肅然起敬,認為她是一個治學嚴謹、工作努力、普受尊敬的學者!但是在行家的眼中,廖達琪琳瑯滿目的著作,只能用一個比喻形容:「乞丐逃難、滿身家當、都不值錢!」
對人的檢驗必須基於「事實」,特別是檢驗學者的人格與聲譽。為了證明我不是無的放矢,我就拿廖達琪在2018年發表的一篇期刊論文為例,證明她是一位不知愛惜羽毛的學者!
廖達琪的論文發表於「政治科學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這篇論文題目的中文翻譯是「政黨民主的時代過了或政黨正進入新的文藝復興?」(Is the Age of Party Democracy Over or Are Parties Entering a New Renaissance?)
一般人看到這樣的論文題目,都會對作者心生畏懼!但我不是一般人,而是一位「見大人則藐之」的資深學者。多年的學術閱歷告訴我,通常論文的題目越深奧,內容就會越膚淺。就像將軍制服與軍隊的戰力一樣,兩者的關係剛好相反:「制服越華麗的將軍,他的部隊戰力也越薄弱。」
廖達琪這篇題目華麗的論文,內容到底怎麼樣呢?就讓我來仔細檢驗吧!
廖達琪經得起檢驗嗎?
政治學不是我的專長,一般讀者也沒這方面的專業,所以我不要檢驗廖達琪這篇論文的學術貢獻。我要做的是個簡單的檢驗:廖達琪的文法訓練。只要讀過國中英文,多數人都可看懂我對廖達琪的檢驗。
學術論文的開頭,都有一段100多字的摘要(Abstract),可說是整篇論文的精華。論文的摘要就像電影的預告片,目的是為了吸引讀者或觀眾。很多電影的內容差,但預告片卻很精彩,最後受騙的是觀眾。一樣的,摘要精彩的論文內容不一定好;但摘要爛的論文內容只會更爛。
因此,我們只要檢驗廖達琪這篇論文的摘要,就可以推論內容的品質。這篇論文的摘要如下(為了方便檢驗,每個句子我都加了編號):
(1) Many scholars pointed out that the role of political parties has been declining in democratic countries. (2) However, with the prevalence of digital media, does digital media become a new channel for parties to rebuild its relation to people? (3) 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parties and digital media. (4) This paper examines our research questions by analyzing Facebook page data of Spanish party Podemos and Taiwanese party New Power Party (NPP). (5) Both parties are selected based on a most different systems approach and have contested at least one national election. (6) Results show two findings. (7) Firstly, in the beginning, both parties have a low level of commenting in relation to liking. (8) However, the level of commenting on Podemos page increases. (9) It tells that both parties are not more dialogical in the launch phase. (10) Secondly, results show that Podemos replies more often than NPP in times between party launch and the entry into its first campaign.
在這段只有10個句子的摘要,我找到了16個基本的文法錯誤:
1、 第2句的digital media是複數,除非當集合名詞,前面的助動詞應該用do,不是does。
2、 第2句的parties是複數,後面的代名詞應該用their,不是its。
3、 第4句的research questions是複數,但摘要只提到一個研究問題,所以應該用單數的question。
4、 第4句的Spanish party Podemos是專有名詞,前面要加定冠詞,the Spanish party……。
5、 第4句的Taiwanese party New Power Party,前面也要加定冠詞,the Taiwanese party……。
6、 第5句的動作發生在過去,應該用過去式的were selected,不是現在式的are selected。
7、 第5句的contested是不及物動詞,後面要加介系詞in,contested in at least……才正確。
8、 第7句的動作發生在過去,動詞have應改用had。
9、 第8句的動作也發生在過去,動詞increases應改用increased。
10、 第9句的it指的是研究結果results或findings,應改用複數的they。
11、 第9句的動作發生在過去,動詞are not應改用were not。
12、 第10句的動作發生在以前,動詞replies應改用replied。
13、 第10句的NPP政黨縮寫,應該加定冠詞,the NPP才對。
14、 第10句的times若是複數,語意是次數。如果語意是時間,應該用單數的time。
15、 第10句的time,前面要加定冠詞,the time between……,因為指的是特定的時段。
16、 第10句提了兩個政黨,後面的代名詞要用複數的their ,不是單數的its。
除了文法的錯誤,這段摘要還有許多基本的寫作問題:例如用詞不當(relation to people, firstly)、語意不清(a most different systems)、累贅重複(digital media, this paper, results show two findings)等。
如前所述,摘要是一篇論文的精華。如果廖達琪這篇論文的摘要錯誤百出,那內容就會更加不堪聞問。這種品質低落的論文,怎麼可能在國際期刊發表呢?這又是另一個外行人看不懂的學界門道。
大學教授的工作之一就是論文發表,可是有些論文就是無法通過評審,一再被期刊退稿。於是就有不肖的出版商,推出所謂的「掠奪式」期刊,只要作者願意付錢,不管論文的品質有多差,都可以被接受刊登。付錢買論文於是成為部分台灣學者的求生之道!
難道廖達琪經不起檢驗,甚至花錢買論文嗎?
廖達琪花錢買論文嗎?
刊登廖達琪這篇論文的「政治科學國際期刊」,是否為掠奪式的期刊,我先不要論斷。我可以確定的是,作者必須付費才能在這個期刊發表論文。雖然付費的方法簡易,但退費的過程相對麻煩。除了少數的特例,正統的學術期刊都是免費發表。在我的專業領域,所有的主流期刊都不會向作者收費。
判定學術期刊的聲望,還有另一個指標,那就是編審委員的陣容(editorial board)。廖達琪投稿的這個期刊,一共有15位編審委員,當中竟然包括廖達琪本人。其他的編審委員來自義大利、土耳其(2人)、羅馬尼亞、希臘、馬來西亞、印度(2人)、越南、伊拉克、奈及利亞(2人)。令人覺得奇怪的是,學術最發達的美國與英國,才各有一位編審委員,而且都不是任教於名校。
我可以舉個反例,那就是「美國政治科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這本主流的學術期刊共有34位編審委員(包括編輯)。除了有一位來自瑞典,其他全部任教於美國的一流大學,如哈佛、普林斯頓、史丹佛、哥倫比亞、芝加哥、杜克、康乃爾、西北、柏克萊與洛杉磯加州大學等。
學術期刊的聲望也取決於作者的背景。廖達琪投稿的「政治科學國際期刊」,最近這一期刊登了四篇論文,作者任教於越南、波蘭(2人)、坦桑尼亞(3人)、與馬來西亞。歐美名校的作者全部缺席。
再拿「美國政治科學期刊」來對照,最近這一期刊登了15篇論文,作者來自美國的史丹佛,達特茅茲、加州大學、哈佛、賓州大學、普林斯頓、耶魯、維琴尼亞等名校,還有英國、瑞士、和加拿大的一流大學。
兩相對照下,廖達琪投稿的期刊是否為「掠奪式」期刊呢?我的答案是:「雖不中,亦不遠矣!」至於廖達琪是否花錢買論文呢?我的答案也相近。最關鍵的是,為何台灣的學術界接受廖達琪這樣的論文發表模式呢?
台灣學界不求長進嗎?
台灣的學界是個封閉的團體。一般而言,越封閉的團體,越是不求長進!
廖達琪投稿付費刊登的期刊,摘要的內容又錯誤百出,不就代表台灣學界不求長進嗎?在自甘墮落的台灣學者背後,是一個「掠奪、剝削」的體制。外界對這個體制一無所知,因為廖達琪不是唯一,圈內人不會互揭瘡疤。真有人看不過去,也會礙於情面默不作聲。
事實上,廖達琪是美國名校的博士,英文不可能只有國中的水準。廖達琪真正的問題不在英文水準,而在她的治學態度,也就是部份台灣學者「掠奪學生研究成果」、「剝削廉價學術勞工」的歪風。
廖達琪琳瑯滿目的期刊論文,有一大部份列有多位作者。我檢驗的這篇有三位作者:廖達琪第一、中山大學的博士生第二、一位澳洲學者第三。我的推測是,這篇論文由博士生執筆,澳洲的學者負責投稿通訊。身為第一作者的廖達琪則是坐享其成,在論文刊登前連摘要都沒有閱讀校對。
廖達琪這篇論文是學界「掠奪、剝削」體制的一部份。在這個體制裡,擁有權力的教授經營政商關係,取得資源獎助博士生。聽話的學生可獲得教授的加持取得教職,繼續為教授代工效勞。如果能力與運氣俱佳,少數學生會漸漸有自己的一片天。然後他們會複製教授的學閥模式,回頭「掠奪、剝削」自己的博士生。
這樣的體制在台灣學界「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台灣的學界就是有這種「沽名釣譽、見利忘義」的學閥。他們頂著名校教授的頭銜行走江湖(或謂招搖撞騙),不論「產、官、學」都要參一腳。回到學校後,他們對博士生的掠奪,不下於慣老闆對勞工的剝削。
結論
身為中山大學的資深教授,廖達琪不務學術正業,在媒體上強詞奪理,為能力普受質疑的總統候選人辯護。她列名期刊論文的第一作者,卻連基本的英文寫作語法都不願意指導學生。在不務正業的同時,廖達琪受到整個體制的保護,繼續支領中山大學的全薪。
以廖達琪這種治學態度,她不可能成為我的博士生。以家長的身份,我也不願意讓子女成為廖達琪的門生。身為一位納稅人,我更不願意供養像廖達琪這樣的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