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漸漸深了,你的理性控制力也在下降,我懂的,你先拿出魔法小卡放在旁邊,然後再看這篇文章。
大家都清楚大王是忠誠的龐德粉(有嗎),作為現存影壇續集最多的系列電影,要收集全套 007 電影,有實質上的困難。原因是:「全套」是三小?007 電影此後不再拍了嗎?我收完這24部電影就不用收了嗎?但《生死交戰》今天才上映。
大王從小時候被父親帶進戲院看 007 開始;到後來父親露出嫌惡的表情表示,「007太幼稚了」;到我第一次有能力買DVD;到龐德慶祝誕生50週年……我的人生中有太多時刻,都在面對「要不要收全套」的這個終極問題,而我也確實買了不少龐德DVD,然後它們漸漸在搬家時、朋友來拜訪時、推坑時、與女友分手時,一片一片消失——然後那些拿走龐德的人們,沒有一個成為龐德粉,沒有人某天拿著我的《黃金眼》回來,哭著跪下來感謝這部電影開了他們的眼界。
所以終究我還是要買一個大全套,可以想到就拿一片起來號溝。當我要寫女權時,龐德是最棒的反例,可以拿出康納萊的6片007,數數康納萊如何「見面五秒即脫罩」;而布洛斯南是最好笑的反例,可以數數《黃金眼》裡他如何被每一個女性角色黜臭(真的,每一個)。
基本上寫任何題目都可以用 007 做參考。比如寫好萊塢特技與實物特效,龐德電影一直是業界高標準;比如寫美女,龐德女郎絕對是當代影壇美女一時之選;寫好萊塢的「男子氣概」印象;寫好萊塢對科技、經濟、網路與軍事的奇思幻想;寫世界對冷戰的恐懼、對強權衝突一觸即發的焦慮,通通可以參考 007。當然,更多的是幹話、黃色笑話、雙關笑話、冷笑話,龐德根本是撂話大師(Master of one-liner),你若能學得一招半式,包準讓你能瞬間冷凍派對。
我原本以為 50 週年龐德套裝應該是下手最好選擇,那時這一套有 22 部電影,最後一部是《量子危機》。沒想到這套製作水準極差,許多網評抱怨碟片印刷品質低落,還有讀不到片的狀況。就算我有滿腔熱血,也不願去踩這個地雷——難道我買了還要從頭到尾驗過這 22 部電影嗎?後來,BD越來越流行,仍然沒有BD機的我,買片的念頭就漸漸淡了。
廢話太多了,我看到你要把魔法小卡收起來了,那我要來談正事了——請打開你的 iTunes,搜尋:「詹姆士龐德系列」。
$2,990,這是你能在今晚擁有 24 部龐德電影所需付出的代價。 不管你今天看過《生死交戰》了沒,你應該都知道,這部電影總結了過去龐德電影的歷史。所以觀賞這部最新的 007 電影,等同於參加一場 007 測驗:你看完前面 4 部克雷格龐德電影了嗎?你看過《女王密使》了嗎?你看過《第七號情報員》了嗎?你知道《金鎗人》裡的金鎗人有三個奶頭嗎?!(不,這跟《生死交戰》無關。)
現在,這套 iTunes 專賣的數位版詹姆士龐德系列,讓你能在家裡偷偷補習那些在你出生前就上映的 007 電影,然後讓你能在網路上像龐德一樣 diss 那些沒看過 007 的小屁孩。想看就看,因為是數位版,你只要點擊下載,在手機上也能看,在馬桶上也能看,在打疫苗完後的 15 分鐘等待期裡,也能一邊揉著右手一邊看——這時候最適合看《惡魔四伏》裡,布洛弗要用針頭鑽進龐德腦部那一段。
數位版的好處不只是隨時隨地觀賞,還包括這 24 部電影都是 4K 畫質。沒錯,你家可以沒有BD(跟我一樣)、你家沒有放下 24 部碟片+收藏盒的空間(跟我一樣)也不要緊、甚至你平常就是懶得打開盒子+打開BD機+放碟片也沒關係(跟我一樣),只要點開影片,馬上就是 4K 畫質撞眼。說真的,像是《生死關頭》或《女王密使》這種夜景特多的電影,看DVD真是一種折磨,全部黑媽媽,真是黑人半夜吃巧克力。4K 畫質不能把珍西摩兒的乳溝拍得更加一清二楚,但至少這些夜景不會看起來如瞎子摸象。
(感謝網友 張祐慎 補充:iTunes的4K版必須用Apple TV 4K或是Android電視上的Apple TV app才能看,手機和PC只有HD )
更重要的是,這一套現在就只要 $2,990——最後還是要用折價來說服你。這一套 24 部電影只要 $2,990,等於一部電影只要 $124。你在外面單租一片 007,例如去 Hami video 租,一次就要 $60,比起來直接買便宜太多了。而下個月會不會還是 $2,990 呢?別問我,只能希望它調回原價前你已下手。
當然你會說,「我最討厭羅傑摩爾了」、「我最討厭提摩西達頓了」(我懂),所以一次買 24 部電影好像不太划算,感覺買 iTunes 上的「史恩康納萊系列」或「皮爾斯布洛斯南系列」就好。當然,理論上是這樣沒錯——我幹嘛偏偏要濫竽充數呢?我直取精華才合理吧?但是,這樣除了你可能會遺落某些真正優秀的作品之外(例如長期被劣評的《女王密使》),事實上,你分開買這六個系列($990+$490+$990+$250+$690+$690=$4,100),跟一次買龐德全系列($2,990),之間的價差可以差到 $1,100。
簡單說,一次直取龐德全歷史,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幾個月後你要再買《生死交戰》也不要緊,也不用擔心禮盒裝不下第 25 部電影(因為根本沒有禮盒)。當然,我知道有人一定會說,「我要等到 007 宇宙終極大禮包才刷卡!」我懂,我就是等了這麼久,而我建議你繼續等,我也等了幾十年了……
所以就是現在,克雷格都不演了,已經可以說,到此為止的六位龐德,代表著將近六十年的風流時代。未來的龐德會更不一樣,也許會更加厭世、也許更加年輕、也許不再調情、也許甚至不殺人了。這 25 部電影也足夠演繹我們腦海中的「20世紀男子漢」了,所以,現在你可以輸入卡號了。
【刷卡連結請參考下方留言連結】
同時也有111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歐馬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每個東西都有它的優點和缺點,你一直把優點放大,那你當然就一直覺得它需要存在。」 原來是在講垃圾啊,我以為在講感情中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Katia的空空賞:https://www.instagram.com/p/CSjm7YCAyYn/ ig: https://www.instagram...
dvd碟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本周的H&M......竟然出現跟我相關的歷史事件。
928教師節,是的,這個孔子誕辰日如今跟我這個教師算是有那麼一點關係。(可說真的,教師節不給教師放假,還真是讓我忿忿不平呀。)
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孔子的學派有其獨特性,特別是孔子讓不少平民有機會接觸到原先只有貴族能學習的教育,這也是為何他會被尊稱萬世師表的原因。
不過孔子地位的進一步鞏固,其實跟漢武帝脫不了關係。當初漢武帝獨尊儒術,並讓選官制度與儒家經典學說綁在一起,這讓後來想當官的學子,莫不閱讀儒家學說。換言之,因為皇帝的提拔,儒家壟斷了考核制度,而作為儒家的開山始祖,孔子的地位自然就背後是不斷提高。(說的市儈一些,孔子地位的提升,其實跟利益是密切掛勾呀。)
到了中華民國時期,由於當時的共產黨搞「破四舊」,敵視傳統文化,那身為對手的中華民國,自然就要高舉「復興傳統文化」的大旗,而其中一種象徵,就是將孔子的生日變成教師節讓人紀念。
時至今日,孔子的名聲猶在,但多少人有去了解孔子的時代?以及他在那個時代中所誕生出的理想呢?
由周潤發主演的「孔子:決戰春秋」,雖未必稱的上佳作,而且針對真實歷史有做了不少戲劇改動,但我覺得裡面有不少場景,我覺得是很好呈現「孔子」這個人。
比方說:電影中的孔子很會射箭......這其實相當符合史實,因為當時貴族要接受「六藝」,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的科目教育,其中的御以及射,都是要培養貴族的戰鬥能力。所以孔子是個射箭能手,甚至他因為身高有190左右,這位至聖先師可不是文弱書生,好在他通常跟人講道哩,他要不講道理,我看也沒多少學生能一對一跟他衝突。
我特別有印象,裡面藉由周迅的腳色,說了這麼一段話:「後世的人會了解夫子你的苦難經歷,但沒多少人會了解你的道。」
是呀,時至今日,有多少人有想要認識孔子本身?又有多少人真正對《論語》的內容做探究或是批判呢?那如果以上這些,大眾都是冷漠的,那孔子誕辰的教師節,又有多少意義呢?
身為一個想研究孔子、想書寫孔子故事,又正好從事教職的我,每次談到孔子,都讓我有不少的感慨。
王者天下,每次看到這部作品,我都覺得這裡面很有事。
話說我第一次看「王者天下」是在電影台播放的劇院版,我看完後感覺......真是一步不怎麼樣的作品,很平庸呀。
後來大學的時候,我遇到一位同學,他借給我導演完整版,我看完後覺得......簡直太經典了!好幾個場景讓我看到雞皮疙瘩都出來了!
之所以有這個差別,是因為導演完整版的時間太長了(超過三小時,以當年的光碟技術,甚至都要分成兩片DVD才能播完),這個長度,先不說勸退許多觀眾,還會導致電影院播放場次減少,所以電影公司就要求雷利史考特做刪減,結果就是講了一個非常疲乏無畏的故事。
老雷在導演完整版的DVD一開始,有錄製一段影片,然後他用超有幹意的臉,說:「當初『有人』認為要做刪減比較好,而他自己最喜歡的還是導演完整版,而這其中誰優誰列就由觀眾評判。」整段話沒帶一個髒字,但我感受到老雷滿滿的怨念。而我也是透過本片,開始認識到「導演對藝術負責,製作對整部電影負責」的觀念。(所以前一陣子我談斯卡羅,或是某些電影,我通常先不會把所有問題都直接歸咎在導演身上,導演當然重要,但會有很多其他原因左右電影的成果。)
在王者天下中,我最喜歡的腳色就是撒拉丁,他出現的場景不多,但每個場景都透露出他是具有非凡智慧及魅力的一代英主。
我個人最喜歡的片段,是當時撒拉丁面對耶路撒冷王國大軍迎擊卻選擇撤退,有一位宗教人士就跳出來指責他:
「你為什麼撤軍,對方沒有優勢,只有真主能決定戰爭勝負。」
撒拉丁反駁:
「勝負取決於真主,但也取決於精密的沙盤推演、強大的兵力、免於疾病的侵襲,以及充足的水源。我們圍城時無法應付後面的援軍
。在我之前,真主讓穆斯林贏過多少戰役?我是指真主讓我當統帥之前。」
宗教領袖:
「並不多,因為我們犯了太多罪。」
撒拉丁卻說:
「那是因為你們沒準備好。」
以上情節當然只是導演構建的對話,極可能有美化成分,但的確撒拉丁最後之所以能為穆斯林收復聖城耶路撒冷,在於他有足夠的智慧及能力,將原先一盤散沙、各自為戰,甚至彼此相攻的各派穆斯林勢力整合,最終以優勢大軍加上等待十字軍自己犯下戰略失誤,最終先在哈丁戰役殲滅耶路撒冷王國的主力部隊,之後拿下耶路撒冷並成功抵禦以英王獅心理查為首的十字軍反撲。
我岔題多說幾句,老雷魔改歷史那是相當有名的,但這無損於他在我心中是一流的歷史劇導演。畢竟他先把故事講好(順帶一提,老雷的故事通常都相當簡單單一,好處是容易理解,壞處是角色都太容易被定型在純然的正派及反派),他帶出人物的特色及魅力,然後用很棒的美術場景還原歷史場景,並進一步的帶出那段歷史特有的氛圍。我真心覺得,未來想拍歷史劇的我國導演,真的可以先用老雷的拍攝手法做為基底或是仿效,當然修行在個人,老雷若沒有獨特的超一流能力,他是無法拍出「異形」、「銀翼殺手」之類的經典(所以我覺得老雷真的是說故事高手),但老雷簡單的故事大綱,我人衛是比姣好作為起始點,按部就班下也比較難翻車。然後請記住一個重點......永遠要先說好一個故事,之後再談其他的元素吧(比如:普及歷史、發揚自我概念之類的)。
強烈推薦,大家看王者天下,一定要看導演完整版呀!
黑鷹計劃,聽說是經典......然後我始終沒看完。
羊男的迷宮,聽說很就有代表性......然後我始終沒興趣看。(就好像同位導演─吉勒摩·戴托羅,拍的另一部深受肯定,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的「水底情緣」,我也使始終沒興趣去看。不過光一部片我就可以肯定吉勒摩·戴托羅絕對是獨特且超有實力的導演,那就是......環太平洋!對!就是要大怪獸對戰大機器人呀!爽!)
東方快車謀殺案......有看過ㄟ!
我個人覺得故事的結尾挺讓人印象深刻,而且聽說也成為許多影視作品會用來致敬的橋段。
以上就是我對本周H&M的感想,那大家的感想又是什麼呢?歡迎留言一起來聊天喔。
dvd碟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小島秀夫光是談論他的DVD收藏的困擾就可以講這麼一大段,看樣子他家裡頭也是山積了不少~
"《大白鯊 30周年紀念 特別版 DVD-BOX》(ジョーズ 30th アニバーサリー スペシャルDVD-BOX)發售了。25周年版也有出,之後一定還會再出個35周年,40周年的版本。《大白鯊》就是一部可以這樣賣了又賣的電影。哎,玩笑就開到這邊;這份30周年的初回生產版,內容非常充實,買了不會虧的。裏頭是電影本篇碟 + 特別附錄碟(附錄影像130分鐘)的雙碟組。還不只這樣。迷你原聲帶、海報、廳卡(Lobby card,譯註:製作給電影院用的宣傳素材)、靜態劇照、寫生書、取自電影某個場面的,附贈膠片的肖像等等,特別附錄也相當充實。好像是初回限定才附贈這些,內容相當豪華。這可是能令人回想公開當時,好好享受《大白鯊》的大獎版本。基本上這類型的豪華版常常Size都不普通,要擺也不知道擺哪裡;像《碧海藍天》(Le Grand Bleu,1988)或是《新天堂樂園》(Nuovo Cinema Paradiso,1988)的豪華版就很讓我傷腦筋。在這點上,這份30周年紀念的大小是剛剛地好。
只是我不太滿意外面那層包裝。25周年版也是,都不是當時的插圖。不知道為什麼都從中午的海被更動成晚上的海。大白鯊的表情也變得不怎麼恐怖,牙齒長得也讓人不怎麼覺得恐怖,還沒有從鯊魚嘴巴露出的泡泡。在波浪間游泳的全裸女性都看不見奶子。我本來很希望就保持公開時的海報那樣,希望發行方等35周年時能考慮考慮。"
dvd碟 在 歐馬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每個東西都有它的優點和缺點,你一直把優點放大,那你當然就一直覺得它需要存在。」
原來是在講垃圾啊,我以為在講感情中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Katia的空空賞:https://www.instagram.com/p/CSjm7YCAyYn/
ig: https://www.instagram.com/katiasusu/
寶箱已送出
小珠寶盒已送出
訂閱我的頻道: http://bit.ly/OrMARC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rMarc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marc_orange
工作連絡請來信▶dearmarc1122@gmail.com
_更多說書影片_ https://goo.gl/7viXT4
_給妳/你的有用提醒_ http://bit.ly/2UpUrjx
#每日一丟 #整理 #斷捨離

dvd碟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行場睇電腦!等緊政府派錢換電腦~~~!!!
黃金電腦商場(英語:Golden Computer Arcade)與高登電腦中心(英語:Golden Computer Centre;中文名稱「高登」音譯自「Golden」)兩個電子產品銷售場,惟設計用途不同,1樓原設計是用作酒樓及戲院,所以兩者在建築設計上不互通,為比較罕見的設計
由於兩家商場的英文名字非常相近,不少外國人都以為是同一家商場。高登電腦中心位於上層(1樓),而黃金電腦商場則位於地下及地庫。高登電腦中心主要售賣電腦硬體,黃金商場則主要售賣電腦軟體
週邊配件例如CD-R、DVD-R、硬碟 ,電腦硬件 CPU 等等 滑鼠、鍵盤、電腦書籍、電腦傢具、電視及遊戲機,亦有一些電腦硬體店[1]。下層的黃金商場與台北同類型的光華商場十分相似。

dvd碟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大井頭放電影:臺南全美戲院」介紹
訪問作者: 王振愷
內容簡介:
臺南全美戲院是李安導演電影的啟蒙地,
顏振發師傅手繪看板的保存地,
「兩片同映,一票價」在地影迷流連的二輪戲院,
全球媒體爭相報導的老戲院。
說到全美戲院,許多人都會想到手繪看板師顏振發師傅,以古早的手工方式繪製電影海報;還有國際導演李安,在青少年時期背著父親,偷偷到全美戲院觀摩西方電影製作拍攝的技巧。
故事從1950年臺南富商與政要歐雲明先生在永福路投資興建的「全成第一戲院」說起,這間戲院與其他兩間「大全成、小全成戲院」結合為三家全成戲院系統,見證了「電影時代」的興起。之後由吳家接手經營,在1969年4月12日改名為「全美戲院」,從此進入全美的時代。
為求生存,當時全美戲院採取「插片」的運作方式,後來因無法取得首輪電影的配額,而改為「二輪電影院」,甚至採「兩片同映、不加票價」的策略,開始邁向全然迥異於同業倒閉的命運,1970年代中後期是全美收入最豐厚的時期。到了1983年,吳家接手原小全成戲院,改名為「今日戲院」。於是「今日.全美戲院」成為臺南二輪戲院的代表。
歷經1980年代彩色電視的普及,1990年代第四台、錄影帶、VCD、DVD、盜版光碟的猖獗及網際網路的崛起,2000年前後「影城」進駐百貨公司,2010年初電影放映機全面從膠捲汰換成數位,2020年全美戲院邁入古稀之年,七十年來全美戲院孕育了李安導演和顏振發師傅,也在每個階段絕處逢生。全美戲院距離大井頭不到十公尺,如果說大井頭帶給臺南庶民的水源與商業的興盛繁榮,那麼全美戲院就是帶給臺南人電影劇場的文化養分。
這間擁有獨棟戲院配置、保存相當多電影文物的大戲院,在臺灣已所剩無幾。本書以近兩年的時間製作,以過去今日.全美戲院所累積的資料、及經營者對於戲院歷史的詮釋作為基礎,然後透過大量口述訪談及作者在文創、藝術與電影評論的專業訓練,以嶄新的觀點爬梳今日.全美戲院的歷史。
當全美戲院老闆和員工述說七十年來如波浪般起伏的辛酸歷史時,我們從書中看到的不只是全美戲院史或臺南市的戲院史,也是整個戰後臺灣的戲院史。
作者簡介:王振愷
臺南永康人,1993年生,畢業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藝術理論與評論研究所,現任臺灣影評人協會理事。他長期從事電影與當代藝術的獨立研究與評論書寫,並關注書寫與影像間的跨媒介,實踐一種獨特的策展方法。策展作品有:「菲林轉生術」電影文物特展、「觀光記」當代影像展覽(獲得2020年第三季台新藝術獎提名)。
出版社粉絲頁: 遠足文化第一編輯部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