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奇德看研究
今天探討重訓的活動範圍,也就是Range of Motion,ROM
一般認知,在比較大的活動範圍可能比起小活動範圍得到的效益會比較多
那我們看看這篇發表於2018年九月期刊的研究怎麼說吧
文獻參考:https://goo.gl/NStHWg
(Influence of full range of motion vs. equalized partial range of motion training on muscle archite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這篇研究做了為期十五周,一個禮拜三次訓練,以三周為一周期,共五周期,訓練內容為Leg extension的機器,6-15下,5-8組,目的在於比較不同活動範圍所造成的效益
假設 0 度是膝蓋伸直的角度
那試驗設計分成
小角度組: 0-60度
大角度組: 0-100度
這兩者研究發現會有類似的肌肉量(muscle volume)
我個人覺得最具特色的,這兩個角度各自會發展出特殊的適應性,這適應性是在另外一組沒看到的,例如在小角度組在訓練後可以增加30-60度的肌力,而大角度組在訓練後可以增加50-100度的肌力
不過有趣的是,小角度看起來會讓肌肉縮短,讓整體的肌肉截面積(Physiological cross section area, PCSA)顯著的比大角度組增加還要來的多,而且小角度多羽肌肉纖維排列的長度(fascicle length)反而還減少,多羽肌肉纖維連到肌腱的角度(Pennation angle)也變大;大角度的反而增加多羽肌肉纖維的長度
不過我好奇的是他沒有顯示出解剖上的肌肉截面積(anatomical cross-sectional area,ACSA)的數據,我猜是沒什麼顯著差異才沒放上來,畢竟增加的肌肉量類似
那我們可以藉由這篇下什麼結論呢
➡️➡️➡️不論小角度或是大角度的訓練可以獲得類似的肌肉量,但在不同角度量可以特別增加該角度肌肉力量的適應能力,這應該主要可以被應用在不同運動專項所需要的關節角度,就好比很早之前所謂的 #守正蹲 ,如果不知道的人可以看一下這個影片:https://goo.gl/dptHxD
然後你會發現下面留言「這是在蹲殺小」,沒錯,就以前的觀點覺得活動範圍越大訓練效益愈大,但是從這篇研究看起來,在小角度的訓練可以特別增加在小角度的肌肉力量,以何守正這個籃球選手來講,他運動專項需求的動作,絕對不會出現全蹲的深度,以追求他運動表現來說,或許這看起來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說如果要做專門的專項訓練,比起這影片的守正蹲,可能會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看這篇研究之餘也有很多篇研究顯示做小角度的(Partial ROM)可以增加小角度的肌力,甚至也可以增加全範圍(Full ROM)肌力
Effect of range of motion in heavy load squatting on muscle and tendon adaptations.(https://goo.gl/KLqro9)
Joint-Angle Specific Strength Adaptations Influence Improvements in Power in Highly Trained Athletes(https://goo.gl/J59Da3)
---------
#跟著奇德543
🌀從KIMIKO老師身上學著如何當個好教練(https://goo.gl/XTMm1v)
🌀如何挑選一個適合你的教練?(https://goo.gl/Ynpdjm)
🌀核心肌群(https://goo.gl/mwrS5M)
----------
#跟著奇德看研究
✔️空腹有氧減脂比較有效嗎?(https://goo.gl/Uy58Sq)
✔️反向飛鳥的不同握把對於後三角的刺激(https://goo.gl/iKMLyf)
✔️竟然可以局部瘦身(https://goo.gl/b6hbJX)
✔️共軛亞麻油酸,CLA (https://goo.gl/BTePGU)
✔️同時增肌減脂(https://goo.gl/BLcBkC)
✔️基因決定睪固酮的高低,睪固酮的高低影響一個人的肌肉量(https://goo.gl/TRdB7U)
✔️重訓搭配高蛋白會導致落髮嗎(https://goo.gl/aiBkcW)
✔️發誓對於運動表現的影響(https://goo.gl/5ign9w)
✔️打斷手骨顛倒勇(https://goo.gl/nyho2L)
----------
#跟著奇德看翻譯
❗深蹲的生物力學 Part1(https://youtu.be/zHXtCQHLr9A)
❗深蹲的生物力學 Part2(https://youtu.be/C4TsGbMzJoM)
❗深蹲的生物力學 Part3(https://youtu.be/CV2iFv-xoLc)
❗深蹲的生物力學 Part4(https://youtu.be/AekfYCaDEO4)
❗姿態矯正的觀點(https://youtu.be/kbNqsOtjKJE)
❗乳清蛋白是什麼(https://youtu.be/qdIsA4rUvFo)
❗蛋白質攝取量跟同時增肌減脂的關係(https://youtu.be/iJCxr4TM_og)
❗麩醯胺酸Glutamine有效嗎(https://youtu.be/guFkxTkO5z4)
❗喝豆漿會降低睪固酮嗎(https://youtu.be/TLeiu_RA8sU)
❗共軛亞麻油酸CLA有效嗎(https://youtu.be/qLnF5KjWDAo)
❗如何正確使用肌酸與安全性(https://youtu.be/AqRQMnBosIw)
❗吃肌酸會導致禿頭嗎(https://goo.gl/so7bvs)
❗空腹有氧減脂效果會比較好嗎(https://goo.gl/Pj4owF)
❗背部最佳的訓練(https://goo.gl/jnux5M)
❗行為改變理論(https://goo.gl/9cwJHZ)
fascicle肌肉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二戰的主軸是「反法西斯戰爭」我一直不是很懂法西斯是什麼意思,看了很多定義,也不完全懂。
後來我發現,原來法西斯 fascism 是來自拉丁文 fascis,意思是「一捆棍子」。我才發現,其實大學生理學就學過了。
fascis 跟 fascicle 同源。就是圖中的肌肉組成。一條條的 muscle fiber 合起來,被一個 perimysium 包住,叫做 fascicle。然後附近加上血管,一堆 fascicle 就成為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