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劇透】~ 推薦序:文泉教官
和文泉教官認識也10多個年頭了!第一次結緣,是在某次的大專登山安全研習營;而第一次,一起登山則是去嘉明湖,還記得那時候一直被笑是白斬雞...10幾年過去,我現在有曬黑一點囉,而且也減肥成功了 (93kg to 69kg)。
因為文泉教官,認識了好多認真在落實山域安全的教官們;後來也參加了幾次大專登山安全研習營,擔任隨隊醫師,更了解了在教官背後的故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鳥教官」-吳豫州教官 呢?他們一起致力於帶著無法順利融入學校、社會的孩子們上山。而那些故事,真的是三天三夜都聊不完。
一開始還會好奇帶這些孩子們上山,能帶來什麼改變,但故事聽多了,才發現教官們只是提供協助,避免有一些緊急的情況無法處理;真正改變孩子們的,是「山」,是和大自然及伙伴們相處、互動,所學到的一切。(但要讓他們平安地進出山林,後面付出的努力和規畫,真的是難以想像。)
受到文泉教官的感召,也開始在粉專寫一些登山安全相關的醫學常識,畢竟比起在門診一個個衛教,或是上山時一群一群衛教,利用網路的效率更好、更快,雖然可能資訊在傳達上可能有些偏誤,但至少可能讓多一些人知道,上山前可以做一些準備,而不是像我大學時代,可能憑著一股熱血,就衝上山了。
其實教官在推薦序中講得太客氣了,很多登山的知識都是向他請益的,只有一小部分的醫學相關的,我可以拿出來說嘴一下。不過這也是戶外人的浪漫呀,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互相激勵、一同成長。
而就像教官在推薦序裡提到的,WFA (Wilderness First Aid)、WAFA (Wilderness Advanced First Aid)、WFR (Wilderness First Responder),這些課程都是如果想更進一步、更系統性學習野外急救可以去上的課。
也歡迎有開課的單位在這兒打打廣告呀,一起為戶外安全努力。
-----------------------------
新書持續預購中
#你一定要知道的43項登山醫學知識
博客來【7-11、海外】
https://reurl.cc/ze2Q5k
蝦皮拍賣【全家、7-11、郵寄】
https://reurl.cc/Enqmak
------------------------------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Sunny Huang - IBCL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3月份回覆留言內容:寶寶提早醒來該餵奶接覺或不管他、左邊乳房冷敷後奶量下降該如何追奶、媽媽乳汁充沛但寶寶每晚喝奶大哭該怎麼辦、寶寶剪完指甲還是刮花臉怎麼辦、如何更明確判斷寶寶是否餓了、用小花杯收集母奶是否會影響寶寶喝到的奶量、親餵後不排空如何刺激大腦製造更多奶水、使用擠奶器後還能手擠出奶是否是擠奶器...
「first aid醫學」的推薦目錄:
- 關於first aid醫學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first aid醫學 在 一個平凡醫學生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first aid醫學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first aid醫學 在 Sunny Huang - IBCLC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first aid醫學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first aid醫學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first aid醫學 在 [感想] USMLE step1/step 2ck 考經分享(上) - 看板medstudent 的評價
- 關於first aid醫學 在 寫給台灣一階國考不是前幾頁的夥伴: 大家都說First... 的評價
- 關於first aid醫學 在 Dr.セザキングの「読んではいけない医学書FIRST AIDって何だ ... 的評價
first aid醫學 在 一個平凡醫學生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記得當時有人質疑,呢啲義務急救員無相關資格,因而判定佢地唔算專業急救員,係假冒云云。
我想講,專業唔係靠咩cert咩qualifications,而係靠行為表現出黎。
某專業團隊都聲稱自己啲人岀班前有上first aid course有急救牌架。
Peritonism即係腹內可能有岀血,咩叫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pneumothorax要點醫,fracture有咩signs...
呢啲我諗我真係要去到醫學院五六年級先實際認識同接觸過。
要點樣惡劣同創傷性既現場環境,先可以訓練到呢啲咁專業同處變不驚既義務急救員?
我非常同意裁判官對急救員既評語,甚至覺得,就算係醫生,係醫院外可能反而會廢左武功,反應未必比有充分實戰經驗既急救員好。
而呢個地方既首長,去到今日,都係繼續想將我地優秀既年青人送上大灣區。林鄭,you don’t deserve us,you know that?
first aid醫學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自從紓困案開始慢慢釋出後,我的服務處排隊要諮詢紓困的電話、人龍,可能比前陣子排口罩還要多,大家都很關心。對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紓困振興預算案,各部會有很多的紓困方案,但同時也收到民眾反映、向辦公室陳情,「太多太複雜、資訊不流通、不夠快、不夠明確、電話忙線,或是地方說還沒有正式明確的規定」等。
我認為除了中央和地方兩邊的訊息要對得上、資料要一致之外,我們還需要便捷、有效率、足夠親切的線上資源來協助民眾。
#單一窗口:
盡量讓民眾一個窗口就能解決所有疑惑,朝整合跨部會的單一諮詢窗口。
#增加網站便利性:
衛福部 1957 福利諮詢的網頁,有提供包括社會保險、勞工相關、各類福利等等多項資訊,但目前並沒有放上這波紓困的資料,這樣其實滿可惜的。
#提供最佳方案建議:我們看到政府很多部會網站都建置了「防疫、紓困、振興」專區,提供懶人包、Q&A、圖卡等,就是希望讓民眾可以快速從網路上找到自己需要的訊息,這部分當然要肯定政府的努力。但我們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希望可以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最佳方案」。是不是可以嘗試建置「微型的一條龍服務」,幫民眾整合他們需要的方案、提供解答,就像電信門市幫你算最優惠的方案一樣,協助民眾判斷跨部會、多方案的申請,對他們最有利的選擇。
疫情除了經濟需要紓困,我們的心靈也需要紓困。
台灣經歷過很多災難,也有很多救災經驗,不過這次的武漢肺炎與過去的災難型態有點不一樣。地震、森林大火,我們稱為「天災」,恐攻、重大刑案等,我們稱做「人為災難」。
而有種災難叫做「 #生物災難 」(biological disaster)。
生物災難特性是持續的時間長、影響久,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與結束,好像看不到終點,因此越來越焦慮。當我們在救援時,災難也還在持續發生,災難會給社會巨大的損失、破壞原本的運作,對人的身心靈產生重大負面影響。且生物災難是慢性的,涵蓋的層面更大,而台灣過去的確只有面對 SARS 的經驗。
#心理急救
經歷過921、八八風災的臺灣,都曾讓「災難精神醫學」這個議題被拿出來討論。但無論921或是重大風災,都與這次我們所面對「不知何時才會結束」、「一邊救災一邊發生災害」的武漢肺炎,就是我們所謂的「生物災難」不一樣,生物災難沒有明確的結束時間點。
所以我們對於一般災難的治療模式,已累積了相當的經驗,但用在目前的狀況,可能就不一定適合。就我們目前治療的模式,有參考也有要調整的地方。WHO 和美國精神醫學會都強調「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的概念,其原則是準備、觀察、傾聽、聯繫。
助人者在受到訓練後,就得對(災害)受難者提供實質的幫助,而不是直接的治療。這個協助是什麼?不外乎有資訊給予(現在狀況如何?我們安全嗎?你的家屬的狀況?)、陪伴支持(傾聽需求或鼓勵)、資源連結(針對需求提供實質協助,例如:金錢紓困、生活需求),重點在於:藉由即時的伸出援手來緩解焦慮。
#脆弱群體辨識:我們要辨識在災難下,暴露程度不同的「受災族群」,包括患者、被隔離者、防疫人員、其親友與接觸訊息疲轟炸者。另外,本身有精神疾病、曾經有創傷、受虐等經驗、自己或家人有成癮問題、社經地位不利等族群,更容易受到影響。因此,助人者如何具備「敏感度」,將資源的分配,優先投放給這些群體,並給予特別的關懷,這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應該先聚焦的地方。
舉例來說,對這次執行敦睦艦隊任務的海軍官兵、或是第一線醫事人員、空服人員,一些遭受創傷性打擊的案例,需要給予主動的關懷、有效鼓勵和支持。特別需要注意,他們有可能被獵巫、排擠或被歧視。
越戰催生了美國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希望政府可以派遣專業人力處理,結合衛福部和民間的資源,主動提供各類復原所需的支持,包括個人諮商、支持性團體等,應該要開始準備。比如可使用社區的組織與能量,像是社區的頭人、社區的活動、講座座談會,減少社會的驚惶,和群體間的排擠拉扯。想辦法讓每一個人能夠主動關心、聯繫、提供資源,甚至生意方面的支持。希望短期之內提供心理急救;中期則使其能不受歧視地回到崗位上與恢復正常生活。當社區發現有確診病患或疑似案例,大家總不免開始標記甚至是污名畫當事人,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疏離,也讓對於當事人是二度傷害。因此希望我們可以有所作為,來建立韌性的社區。
#假消息傷害心理健康
另外, 就NCC所提供的數據,截至 4 月 20 日的統計資料,「於指揮中心通知廣電媒體澄清錯假訊息並說明改正作法,協助轉請廣電媒體回應、加強自律」這項業務總次數目前是「1 次」,看起來台灣都沒有什麼假訊息,但真的是這樣嗎?
目前訊息的傳播不僅只有有電視媒體,「自媒體」是另一大宗。比如: LINE、臉書、youtube、Google、PTT 等社群平台,未來期望對於自媒體、傳統的媒體都盡可能減少假訊息的傳遞狀況。目前社會人心惶惶,我希望假訊息,不要成為社區心理健康的「防疫破口」!
#自主健康管理的醫療工作者給薪疑義
日前接獲陳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 2 月 26 日發函,主旨寫道「符合自主健康管理條件之工作人員,暫勿前往機關上班」,這些人員包括:「申請赴港澳獲准者」、「通報個案但已檢驗陰性且符合解隔離條件者」、「社區監測通報採檢個案」、「自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第一級及第二級國家返國者」。但是,因為在這期間出國,而返國後需要隔離採檢,尊重這份公文沒有去機構上班的人,雇主認定不屬於他們的責任,因此不給付薪資。但在 3 月 19 日,衛福部說 26 日公文中的「暫勿」文字,只是「建議」,因此人員在管理期間適用的假別和薪資,應該由院所自訂請假規範。
在這段期間因為遵守 2 月 26 日指揮中心公文的「暫勿」規定而沒有去上班的醫療工作人員,因為 3 月 19 日的公文認定為「建議」,這些受影響的醫療工作人員,他們的假別算是事假、病假、還是防疫隔離假?導致他在這段期間因自主健康管理所請的假,有的並沒有被給付薪資。一樣是配合政府政策,正常工作的醫事人員,可以有機會得到相關的獎勵,但自主健康管理,依規定沒有入院上班的人員,卻被變相扣薪,我主張應該讓這類醫事人員能回復權益,讓乖乖遵守規定的醫療人員不要被變相懲罰。蘇貞昌院長也對此表示肯定,團隊也會持續關注。
在此謝謝為疫情拼命努力的所有單位人員,也向受疫情影響的民眾們,說聲辛苦了。或許沒辦法一次到位,但我們會持續努力、持續發聲,持續修正與服務,一起迎接更好的明天。
first aid醫學 在 Sunny Huang - IBCLC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3月份回覆留言內容:寶寶提早醒來該餵奶接覺或不管他、左邊乳房冷敷後奶量下降該如何追奶、媽媽乳汁充沛但寶寶每晚喝奶大哭該怎麼辦、寶寶剪完指甲還是刮花臉怎麼辦、如何更明確判斷寶寶是否餓了、用小花杯收集母奶是否會影響寶寶喝到的奶量、親餵後不排空如何刺激大腦製造更多奶水、使用擠奶器後還能手擠出奶是否是擠奶器力道不夠或其他原因/長期無法排空對媽媽有無影響、一部影片提到BLW一定要滿6個月而另一部影片說4-6個月何者為對/BLW是否會錯過減少過敏反應和對食物的興趣、should hand express painful with or without plugged ducts、3個月寶寶長牙也要用含氟牙膏嗎、when to start sleep routine、母奶冷凍後只能冷藏24小時是從完全解凍後或冷藏時開始計算、寶寶快6個月晚上瓶餵用吸管杯或奶瓶、電動擠奶器不如手擠是否只能用手擠、寶寶7.5個月會用手抓食物但不會用湯匙該怎麼辦、寶寶2.5個月含乳嘴巴沒有張大需要矯正嘴型嗎、懷孕可以繼續餵母乳嗎/會否對寶寶們不好、有辦法把乳頭的出乳孔變大嗎、跟寶寶遊戲時一定要跟寶寶面對面嗎、乳腺炎打抗生素後奶量大減該如何追奶、小白點破開流出乳汁但還沒消失該怎麼處理、產後二個月雙邊擠奶50ml還能追奶嗎、母乳媽媽可以吃海鮮嗎、哺乳期可以隨意用護膚品和毛髮增長液嗎、do you do tummy time on harder or softer surface、可以用大人手指頭取代奶嘴給寶寶吸嗎、剛出生的嬰兒可以用”安撫哭鬧不停寶寶”影片裡的姿勢抱嗎、全母乳寶寶吃不胖是媽媽體質導致奶水不滋養嗎、懷孕24周乳房按摩手擠奶有透明液體可以持續練習嗎、親餵多久後開始瓶餵才不會乳頭混淆、4個月寶寶可以吃大人的含糖燕麥嗎、可以邊用擠奶器邊按摩胸部增加出奶量嗎、不是母乳也可以控速瓶餵嗎、寶寶腸絞痛只含乳頭拒絕奶嘴該如何訓練、沖泡配方奶的搖晃方式是否會導致寶寶不同程度脹氣、出生後第三天母乳性黃疸/喝奶有吞嚥聲音/不包包巾對寶寶有何負面影響、高於70度水溫會破壞配方奶成分嗎、水溫70度會否會導致益生菌失活、水奶已滅菌是否過期還可以喝、如何單次沖泡一天的配方奶量並保存於冰箱中、可否提前半小時至一小時先把配方奶泡好降溫後放置於保溫器內待用、側躺餵母乳從鼻孔流出來會否導致寶寶窒息、可否將電熱水器的水降到室之後泡奶馬上飲用、奶瓶消毒烘乾後是否能收納在桌面上等開放空間裡、Sunny給寶寶吃的滴雞精品牌為何、可否先加入一半的70度熱水沖泡奶粉後再加入另一半滾沸後降溫的室溫水混合、如何清洗不能放進洗衣機的玩具、矽膠Silicone材質的奶瓶可以放入UV紫外線機消毒嗎、沖泡好的配方奶可以放在溫奶器保存多久、懷孕中持續哺乳會否影響初乳量、可以把母奶和配方奶混合一起餵嗎、在月子中心是否該要求遮光罩幫助寶寶睡眠、寶寶體重落在15%生長曲線比其他85%寶寶還差怎麼辦、6個月寶寶只願意喝0-3個月流速奶嘴會否有不好的影響、寶寶厭奶期吃玩睡節奏亂了該怎麼辦、寶寶不厭奶是正常的嗎、親餵厭奶是否改瓶餵比較穩定、平時媽媽補充維他命D讓增加母奶維D,寶寶厭奶期是否需要額外給予滴劑、Is it too late to train baby latch at day 6、陰唇側殘留氧化鋅乳膏該如何清潔、減少擠奶次數只維持每日兩次power pumping及夜間親餵能否維持奶量、寶寶不接受冷凍母奶的原因和處理方式、瓶餵轉親餵長期使用乳盾會否導致奶量下降、先用湯匙餵等寶寶可以吃軟塊狀再轉BLW可以嗎、為何兒醫學會不建議寶寶吃花生/花生醬、平時醒著和半夜dream feed補餵之後寶寶拒絕刷牙該怎麼辦、6個月寶寶吃輔食之後不愛喝奶是否該改為先餵奶、寶寶在還沒預設的起床時間喝奶導致循環變成”護理-吃跑-哄睡”該怎麼辦、補餵dream feed需要減少嗎清醒哄不睡需要改睡前補dream feed嗎。📢 快來訂閱我的頻道:http://bit.ly/2kttyum
本影片僅供教育使用,不能取代醫生診斷。請向醫生或其他合格醫療人員諮詢您的病情。
立即預約「 Sunny老師線上泌乳門診哺育諮詢 」
無論妳在國內或海外,透過線上視訊互動方式諮詢(Video Chat),讓Sunny老師即時專業輔導,解決妳遇到的母乳哺育問題!預約視訊諮詢服務:https://forms.gle/AphbHvtcv5Y2Rr4EA
Sunny老師的Amazon Store (推薦清單不定期更新) https://www.amazon.com/shop/sunnyhuang-ibclc
Sunny老師簡介:
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
Lamaze拉梅茲國際認證生育講師LCCE
DONA國際認證分娩陪產暨產後照護DOULA
美國紅十字會認證成人嬰幼兒急救、心肺復甦術、自動電擊器講師
廣告利益揭露:透過鏈接產生之符合的購買行為,我們可能會獲得合作網站提供之廣告佣金。
#Sunny回覆留言
first aid醫學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自從紓困案開始慢慢釋出後,我的服務處排隊要諮詢紓困的電話、人龍,可能比前陣子排口罩還要多,大家都很關心。對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紓困振興預算案,各部會有很多的紓困方案,但同時也收到民眾反映、向辦公室陳情,「太多太複雜、資訊不流通、不夠快、不夠明確、電話忙線,或是地方說還沒有正式明確的規定」等。
我認為除了中央和地方兩邊的訊息要對得上、資料要一致之外,我們還需要便捷、有效率、足夠親切的線上資源來協助民眾。
【單一窗口】
盡量讓民眾一個窗口就能解決所有疑惑,朝整合跨部會的單一諮詢窗口。
【增加網站便利性】
衛福部 1957 福利諮詢的網頁,有提供包括社會保險、勞工相關、各類福利等等多項資訊,但目前並沒有放上這波紓困的資料,這樣其實滿可惜的。
【提供最佳方案建議】
我們看到政府很多部會網站都建置了「防疫、紓困、振興」專區,提供懶人包、Q&A、圖卡等,就是希望讓民眾可以快速從網路上找到自己需要的訊息,這部分當然要肯定政府的努力。但我們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希望可以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最佳方案」。是不是可以嘗試建置「微型的一條龍服務」,幫民眾整合他們需要的方案、提供解答,就像電信門市幫你算最優惠的方案一樣,協助民眾判斷跨部會、多方案的申請,對他們最有利的選擇。
疫情除了經濟需要紓困,我們的心靈也需要紓困。
台灣經歷過很多災難,也有很多救災經驗,不過這次的武漢肺炎與過去的災難型態有點不一樣。地震、森林大火,我們稱為「天災」,恐攻、重大刑案等,我們稱做「人為災難」。
而有種災難叫做「 生物災難 」(biological disaster)。
生物災難特性是持續的時間長、影響久,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與結束,好像看不到終點,因此越來越焦慮。當我們在救援時,災難也還在持續發生,災難會給社會巨大的損失、破壞原本的運作,對人的身心靈產生重大負面影響。且生物災難是慢性的,涵蓋的層面更大,而台灣過去的確只有面對 SARS 的經驗。
【心理急救】
經歷過921、八八風災的臺灣,都曾讓「災難精神醫學」這個議題被拿出來討論。但無論921或是重大風災,都與這次我們所面對「不知何時才會結束」、「一邊救災一邊發生災害」的武漢肺炎,就是我們所謂的「生物災難」不一樣,生物災難沒有明確的結束時間點。
所以我們對於一般災難的治療模式,已累積了相當的經驗,但用在目前的狀況,可能就不一定適合。就我們目前治療的模式,有參考也有要調整的地方。WHO 和美國精神醫學會都強調「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的概念,其原則是準備、觀察、傾聽、聯繫。
助人者在受到訓練後,就得對(災害)受難者提供實質的幫助,而不是直接的治療。這個協助是什麼?不外乎有資訊給予(現在狀況如何?我們安全嗎?你的家屬的狀況?)、陪伴支持(傾聽需求或鼓勵)、資源連結(針對需求提供實質協助,例如:金錢紓困、生活需求),重點在於:藉由即時的伸出援手來緩解焦慮。
【脆弱群體辨識】
我們要辨識在災難下,暴露程度不同的「受災族群」,包括患者、被隔離者、防疫人員、其親友與接觸訊息疲轟炸者。另外,本身有精神疾病、曾經有創傷、受虐等經驗、自己或家人有成癮問題、社經地位不利等族群,更容易受到影響。因此,助人者如何具備「敏感度」,將資源的分配,優先投放給這些群體,並給予特別的關懷,這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應該先聚焦的地方。
舉例來說,對這次執行敦睦艦隊任務的海軍官兵、或是第一線醫事人員、空服人員,一些遭受創傷性打擊的案例,需要給予主動的關懷、有效鼓勵和支持。特別需要注意,他們有可能被獵巫、排擠或被歧視。
越戰催生了美國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希望政府可以派遣專業人力處理,結合衛福部和民間的資源,主動提供各類復原所需的支持,包括個人諮商、支持性團體等,應該要開始準備。比如可使用社區的組織與能量,像是社區的頭人、社區的活動、講座座談會,減少社會的驚惶,和群體間的排擠拉扯。想辦法讓每一個人能夠主動關心、聯繫、提供資源,甚至生意方面的支持。希望短期之內提供心理急救;中期則使其能不受歧視地回到崗位上與恢復正常生活。當社區發現有確診病患或疑似案例,大家總不免開始標記甚至是污名畫當事人,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疏離,也讓對於當事人是二度傷害。因此希望我們可以有所作為,來建立韌性的社區。
【假消息傷害心理健康】
另外, 就NCC所提供的數據,截至 4 月 20 日的統計資料,「於指揮中心通知廣電媒體澄清錯假訊息並說明改正作法,協助轉請廣電媒體回應、加強自律」這項業務總次數目前是「1 次」,看起來台灣都沒有什麼假訊息,但真的是這樣嗎?
目前訊息的傳播不僅只有有電視媒體,「自媒體」是另一大宗。比如: LINE、臉書、youtube、Google、PTT 等社群平台,未來期望對於自媒體、傳統的媒體都盡可能減少假訊息的傳遞狀況。目前社會人心惶惶,我希望假訊息,不要成為社區心理健康的「防疫破口」!
【自主健康管理的醫療工作者給薪疑義】
日前接獲陳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 2 月 26 日發函,主旨寫道「符合自主健康管理條件之工作人員,暫勿前往機關上班」,這些人員包括:「申請赴港澳獲准者」、「通報個案但已檢驗陰性且符合解隔離條件者」、「社區監測通報採檢個案」、「自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第一級及第二級國家返國者」。但是,因為在這期間出國,而返國後需要隔離採檢,尊重這份公文沒有去機構上班的人,雇主認定不屬於他們的責任,因此不給付薪資。但在 3 月 19 日,衛福部說 26 日公文中的「暫勿」文字,只是「建議」,因此人員在管理期間適用的假別和薪資,應該由院所自訂請假規範。
在這段期間因為遵守 2 月 26 日指揮中心公文的「暫勿」規定而沒有去上班的醫療工作人員,因為 3 月 19 日的公文認定為「建議」,這些受影響的醫療工作人員,他們的假別算是事假、病假、還是防疫隔離假?導致他在這段期間因自主健康管理所請的假,有的並沒有被給付薪資。一樣是配合政府政策,正常工作的醫事人員,可以有機會得到相關的獎勵,但自主健康管理,依規定沒有入院上班的人員,卻被變相扣薪,我主張應該讓這類醫事人員能回復權益,讓乖乖遵守規定的醫療人員不要被變相懲罰。蘇貞昌院長也對此表示肯定,團隊也會持續關注。
在此謝謝為疫情拼命努力的所有單位人員,也向受疫情影響的民眾們,說聲辛苦了。或許沒辦法一次到位,但我們會持續努力、持續發聲,持續修正與服務,一起迎接更好的明天。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first aid醫學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封面圖片來源: http://ethan-hsieh.blogspot.tw/2015/09/chills.html
本影片僅供教育用途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bluepigeonn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luepigeon0810/
歡迎蒞臨討論,別忘了按讚跟追蹤!影片也歡迎分享!
[重要急救小常識-癲癇的處置方式與迷思]
如果你對於癲癇的印象還停留在
「癲癇發作會咬到自己的舌頭!!快塞東西進去他的嘴裡!!」
「有人癲癇發作,快叫救護車!!」
那你已經中了癲癇的迷思了 事實上
#塞東西進去患者嘴裡可能引發致命的危險
#大部分情況下是不用叫救護車的
什麼不能塞東西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
別急 #看完影片就知道囉!
資料來源:
1. 癲癇教學影片 Everyday First Aid: Seizure (epileps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MPJauo4DdY&t=22s
「Kevin MacLeod」創作的「Breaktime - Silent Film Light」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授權使用
來源: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302
演出者:http://incompetech.com/
first aid醫學 在 寫給台灣一階國考不是前幾頁的夥伴: 大家都說First... 的推薦與評價
寫給台灣一階國考不是前幾頁的夥伴: 大家都說First aid (FA)是神書, ... FA的一句話看完查完英文單字可能只要一分鐘,但是真正理解透徹要花多少時間跟基礎醫學底子?? ... <看更多>
first aid醫學 在 Dr.セザキングの「読んではいけない医学書FIRST AIDって何だ ... 的推薦與評價
①FIRST AID の構成 0:49-②FIRST AID は読むな! 1:34-③FIRST AID はここを見よ! 3:22-ハイ!ナイストゥーミーチュ!セザキングです! ... <看更多>
first aid醫學 在 [感想] USMLE step1/step 2ck 考經分享(上) - 看板medstudent 的推薦與評價
一個月前剛考完CK, 想說版上其實很多強者都已經考過usmle
不過考經都還滿少的,來拋磚引玉一下,順便找一下一起準備CS的夥伴
STEP 1:
成績:235/99
考試時間:2007(大四升大五暑假)
STEP 2 CK
成績: 266/88(今年成績二位制算法改變, 不再注重二位制的分數
ecfmg統計時也是看三位制, 詳情可見ecfmg官方網站)
考試時間:2013/3/1 (PGY-R1間)
USMLE考試原則
1.要考就要考高, 不是過了就好
台灣國考60分就過了, USMLE step1 和step2 ck成績會決定
你能夠match residency program的難易度, 成績不好, 在電腦跑program時就會
自動刪掉, 你連繳CV都不用. 一個剛好過標準的成績, 你幾乎不用想match了
這點每年官方都會統計各專科program與相關的usmle成績相關性
以我有興趣的內科, step1,2 IMG(international medical graduate)的平均分數
220~230分.
分數只是敲門磚, 不是絕對, 但如果連分數都沒有, 下一步就不用談了
2.要能夠”整合問題’, 各分科間要能連在一起融會貫通
這點我覺得很難解釋, usmle考題在thinking process有時會跳好幾步
所以要能夠整合資訊, 這點寫模擬題寫多就會有這樣的感覺, 有機會再多做說
明
3.電腦化測驗, 有影片及聽心音, 考試時間長(連續8~9小時),所以要培養耐力.
單選, 但可以是10選一, 可以是8選一, 純粹用猜的命中機率不大
4.台灣醫學生都很聰明,所以要對自己有信心,準備方法對, 都可以有很好的成績
就我所知, 有很多學長姐都有很出色的表現, 只是一定要準備充足才上陣
5.瞭解自己要考的目的, 以我來說只是為自己留個後路, 如果真得台灣執業環境差到無法
忍受的地步, 美國仍是我的退路,雖然這條路可能不好走(所以考試成績好是基本).
如果本身是米國人,或是有綠卡, 家人在美國, 當然會建議你試試看.
如果只是要考考看, 建議你不要, 因為考試費用加買書的錢是非常驚人的.
STEP1考經:
由於是四年前的考試經驗,大家稍作參考就好
近年有作改變調整的, 也麻煩強者補完
那時我是與第一階段的國考一起準備, 想說生化等較難記憶的基礎科目
如果要在臨床時再讀一次,我可能腦袋會爆炸
可是後來才發現我真的太天真了, 因為...
USMLE step1 的考題 和台灣國考有幾點差別
1.與臨床密切結合:這點沒有在醫院實習的大四生會是比較辛苦的地方
印象猶新我正式考試時有考聽S3的心音, 他考的是CHF
的fluid overload.
你說這不是臨床嗎, 可是以美國標準這是必備生理病理必備知識,
usmle有許多題目用”病理”的範疇,去考臨床的東西,所以我建議
step1考試最後時間在“大五大六”
一來你對內外婦兒已經有一定概念, 一來你基礎的知識還沒忘光
2.生化, 基因的深度:相較台灣國考(以我那時來講),生化基因需要具備的知識是難很多的
不過我想這點台灣醫學生只要讀美國考試的教材就可以彌補
3.先天疾病:USMLE考很多罕見疾病,舉例我有那年考gaucher disease(給你s/s和PE
finding)及hunter disease(考你SXR),
這點我覺得也和台灣國考也越來越像了, 讀對書就沒問題.
接下來談教材:
我覺得不管你用什麼書(合計有一整櫃的usmle書籍ex:BRS, NMS, deja Review......)
題庫還是最重要的!!!以戰養戰的策略, 在usmle是很重要的
題庫(前提是非常仔細徹底的複習)+first aid 可拿下6成題目
剩下的就看你有沒有讀到
#題庫: 寫題庫可以幫你摸索清楚usmle要考的重點
1.USMLE world: 五顆星, 100%一定要寫, 題目偏難, 但可以摸清楚考試方向
而且 每個題目的“詳解”可是精華,不要因為自己答對就不看詳解
有些人會寫完題庫回去翻書, 有些人會把重點整理成一本題庫筆記,就看你
喜歡哪種方式
2.Kaplan qbank:四顆星, 也不錯,可彌補USMLE world 不足,
只是如果時間不夠二擇一的話請選USMLEWORLD
#統整書籍: 1.First AID:五顆星, 不用考慮, 準備usmle必買,
每年更新版本,合計有賣, 可參考後面的建議書單去買自己適合
的書籍. 其它還有recall, NMS等等, 自己看得順眼最重要
#病理:病理是step1裡比重最大的科目,
1.“Goljan pathology note及lecture的錄音檔”:
Goljan你可以把他想成美國趙俊彥, 他讓我這個大四醫學生對step1 有完整
系統性的準備方向, 台灣買不到書, 請低調上網搜檔案, 分上下兩本
字字珠璣, 另外有附加檔是彩色病理圖片,也是很經典的.
另外就是他的錄音檔也很重要, 他的英文發音很標準, 不用怕聽不懂,
可在讀書讀累時聽, 順便練英文. 我準備step2ck還有會去翻一遍
覺得還是有收獲
2. BRS pathology:
許多美國醫學生都會推這本, 不過內容比較提綱挈領, 有點像你只買三元的
病理卻沒有筆記或聽過課, 建議先復習過goljan再來看,這裡介紹的書籍都
可拿來作為正課的參考書籍, 是除了大Robbin等等枕頭書以外,
幫助你記憶的書籍
3. kaplan note: kaplan一言以蔽之就是美國三元薪傳. 很多人也會看
這本, 我那時是時間不夠, 所以只掃過一遍, 請低調上網搜書
4.趙俊彥病理:四顆星, 趙大神的病理即使拿來準備美國國考也是很好的教材
重點是step1考題有既有的thinking process
抓到了基本上就沒有問題
#藥理: 我那時候只看了三元薪傳的講義Orz,以及寫題庫和first aid
這點待強者補完
#生化基因:1. Illustrated review of biochemistry:
這本我喜歡的是每個生化pathway都非常清楚, 而且製圖精美.
生化是兵家必爭之地, 能記就記.
那時幾乎都在啃這一本
2. Kaplan note 及BRS biochemistry:
Kaplan note我覺得有精力就看, 畢竟人家是美國最有名的醫學
考試補習班, 內容是不會差到哪去的,
當然要下載到最新的版本, 不然有一些guildline(尤其
step 2ck)可是會改的.這個要好好注意
有些人會看錄影檔, 不過因為檔案太大, 加上總時數長,
我就沒看了.
BRS biochemistry 我那時版本的作者是goljan, 寫得還不錯,
不過我沒有翻得很細, 最主要還是在illustrated
那本作記憶補強的目的
genetic部分我那時也有買書, 只是忘了書名大家見諒
#解剖:我覺得趙俊彥就很夠了, step1 考了非常多手腳部位的解剖, 我覺得相對台灣國考
是簡單的.例如 Wrist drop是radial nerve等都是非常基本的考題,
我覺得已準備台灣國考的程度去就可以了
#生理:我那時是讀BRS, BRS生理的好大家都知道, 加上題庫和台灣補習班的書就夠了
#微免:微生物部分, 我推薦microbiology made ridiculously simple,
真是一本幽默易懂又有系統的好書. 其他沒有一定, 你可以看first aid書單,
網路評價, 或自己親自翻書, 看順不順眼
#模擬考: USMLE跟台灣國考不同的是他有官方的“模擬考“,請網路搜尋NBME,
成績會和你真實分數差不到十分, 所以可在考前做, 缺點是價格昂貴,
而且你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不告訴你答案),網路上有破解檔
只是你就不能算出自己的分數
#論壇:網路上有非常多討論usmle準備的論壇以及考試經驗分享
請一定要善用, 尤其可掌握考試的方向. 要看中文的, 請搜尋
“未名論壇 醫學“, 裡面可看到非常多中年VS仍千方百計想去美國
其毅力驚人, 令人敬佩,也可見大陸的醫療環境也是非常惡劣.
#score estimator: 網路上會有人自建資料庫, 將Usmle world的平均成績
或其他parameter與真實成績做統計歸納, 預測你真正成績.
結論是請看看就好, 通常都會低估, 別自己嚇自己, 最準的還是nbme.
Step 2 ck 留待明天發文, 也請考過的前輩們多多分享經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184.43.8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