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習期間專注力嚴重不足?可能你不了解自己大腦特性!🤔
暑假到了,每個同學都可能有雄心壯志去計劃自己的「溫習大計」,但真正能按計劃完成的同學有幾多人?經驗告訴我們,很少。大部分人都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藉口)放棄了計劃。
問題可能不是時間不足,而是你專注力不足。每次當你要溫書時,各種雜念就會油然而生。電話震、有人問你野、你突然會想一陣去哪裡食飯,結果什麼都沒有做。有時你會想,如果這樣下去,你以後的人生會不會被專注力不足、執行力不足玩死?
以下給你幾個理念和方法,看完你就會知道如何挽救專注力不足:
(1)人腦不是made for multitasking
人腦和電腦不同,人腦只能在一個時段,集中處理好一件事。你的電腦可以有32GB ram,一邊render影片,一邊播歌,一邊打機,一邊download野;但人腦不可以,人腦只能每次專注處理一件事。這個是人腦結構的特性,無法改變。如果你明白這個道理,你就不會貪心地打算「一次過處理N件事」,而是「每次把全身的專注力,集中在一個任務,完成後這個任務後,再處理下一個任務」。
(2)人腦一旦分心,需要重新burn in才能恢復狀態
當你很專心在做數學題,你媽媽突然敲你房門,要你出來廳食飯,你會感到非常洩氣,因為好不容易堅持下來的專注力,就這樣灰飛煙滅!當你開啟 focus mode 的時候,突然因外來事物導致你「洩左度氣」,你需要重新返回狀態就不容易。所以,我建議你在房間外面貼上「請勿打擾」字樣,告訴全世界你正在閉關,直至另行通知。如果家中有細佬妹,環境太嘈吵,可以到自修室閉關,但記住,如果你要專注,千萬不要和朋友一起溫習。
(3)和你的大腦建立契約關係
如果你經常背棄自己的目標,經常欺騙自己,大腦也會很快發現。你的潛意識會覺得「唓~你都係三分鐘熱度姐」,久而久之,你的身體不願意再執行指令。所以,你一定要建立一個賞罰機制給自己,例如完成本週任務,可以用$500 budget買自己想要的game、玩具、衫、化妝品等等。記住,你獲得獎賞的條件是:你必須完成自己設定的任務。如果你背信棄義,未完成任務就拿獎品,你只是進一步破壞你和大腦的契約精神,以後你個腦就唔會再聽你支笛。
那麼我應該如何計劃每一天?
以下例子可以給你參考一下:
假設:今天的溫習目標(全部目標是考驗量度的)
Task 1: 2小時-中文閱讀卷2015年
Task 2: 1小時-完成整合通識M1常用關鍵詞和角度
Task 3: 1小時-數學Trigonometry MC 40條
(等等)
以下是幾個重點:
(1)在當你分配2小時給Task1 時,你這2小時只能專注處理task 1,心不能有任何關於task2 task3的任何雜念。
(2)當你set 目標時,必須以task/outcome位單位。千萬不要說:我今日要溫Econ。這樣含糊的目標,其實有同冇是沒有分別。
(3)每天試下mix and match不同科目,因為大腦集中力會下降,如果一天只溫一科econ,大腦會感到麻木和疲累,生產力自然會下降。我們建議每天有2-3科的內容,不停keep住新鮮感。
結語:
你考試的時候,有冇試過腦中突然在播G Dragon的歌?我們都試過,大腦就是這樣容易分心,所以,你要學懂和大腦相處。第一步,就是要理解大腦的特性:1)每次只能做好一件事;2)需要換科目保持新鮮感;3)大腦會知道你欺騙它,契約精神很重要。
Henry Sir (21/7/2016)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3萬的網紅FHProduction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PS: All of the facebook accounts are fabricated Instagram: fhproductionhk The Fourth Product Focus on FaceBook Hope you guys enjoy it Finally spend ...
focus自修室 在 FHProduction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PS: All of the facebook accounts are fabricated
Instagram: fhproductionhk
The Fourth Product
Focus on FaceBook
Hope you guys enjoy it
Finally spend a lot to buy a new camera :)
Thank you for you guys' support
We are always watching the comments and try to improve
News: FaceBook Page is set up: https://www.facebook.com/FHProductio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UlQJcy03B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