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須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衡量你的不過是時下風尚,如果作品真的有足夠的力量,二、三十年後都還會有人持續討論。」布萊恩.狄.帕瑪(Brian De Palma)如是說。
.
對於主流觀眾而言,他的作品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魔女嘉莉 Carrie》(1976)、《剃刀邊緣 Dressed to Kill》(1980)、《疤面煞星 Scarface》(1983)、《鐵面無私 The Untouchables》(1987),當然還有《不可能的任務 Mission: Impossible》(1996)。不過諷刺的是,在眾多佳作之中,他當時受到最多批評的一部片,卻被認定為他最好的一部作品。
.
這部片正是《凶線 Blow Out》(1981),一部關於電影的電影。題材上,這是狄.帕瑪向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的《春光乍現 Blow-Up》(1966)的致敬之作,但在手法上,可以明顯看見更多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的影子。
.
劇中的主人翁傑克是一名音效師,起先不過是想收到一聲完美的尖叫,作為他參與製作的B級片使用。某天他偶然錄到了一輛車發生事故的聲音,渾然不知死者竟是總統候選人,這使他意外陷入了一場政治陰謀。顛覆性的劇情發展,帶有黑色的反常規結局,令人過目難忘。故事概念來自美國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遇刺事件與水門案。而主角傑克則由當紅影星約翰.屈伏塔(John Travolta)出演(如附圖)。
.
《凶線》上映後雖然立刻獲得評論界高度讚譽,影評人寶琳.凱爾(Pauline Kael)稱狄.帕瑪已經拍攝出能與《教父 The Godfather》(1972)並肩的力作。羅傑.伊伯特(Roger Ebert)也予以四顆星最佳好評,稱之具有真正的電影智慧。但一般觀眾卻顯然沒有感到什麼享受,口碑奇差無比,最後慘賠收場。
.
這次的商業失敗重挫約翰.屈伏塔的演藝事業,使他從一路走向下坡,不再有人請他演出嚴肅的角色。但茫茫人海,只要有一位粉絲懂得欣賞他就夠了,那個人就是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他不僅愛死了《凶線》,認為是自己人生三大愛片之一,也愛死了約翰.屈伏塔的表演。
.
正是因為看了這部《凶線》,塔倫提諾力邀這位過期紅星主演《黑色追緝令 Pulp Fiction》(1994),結果使之演藝生涯重登高峰。而當時被嫌棄的《凶線》,也透過其它發行管道重新再被世人重新認識,成功獲得影迷翻案,如今已獲得邪典(Cult Film)地位。
.
1981年7月24日,《凶線》首映,今日是該片問世的四十週年。
.
板上還有《凶線》的影迷嗎?
#凶線 #BlowOut #JohnTravolta #QuentinTarantino
「godfather影評」的推薦目錄:
- 關於godfather影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godfather影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godfather影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godfather影評 在 [影評] 聞天祥評/ 教父-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godfather影評 在 一面敘述新教父Michael Corleone 如何擴張家族事業 的評價
- 關於godfather影評 在 經典黑幫電影馬龍白蘭度艾爾帕西諾的【教父】影評與電影介紹 的評價
- 關於godfather影評 在 the godfather線上看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godfather影評 在 the godfather線上看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godfather影評 在 教父3影評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外送快遞貨運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godfather影評 在 教父3影評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外送快遞貨運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godfather影評 在 教父1#影評- 電影板 - Dcard 的評價
godfather影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影史最偉大結局:101部完整片單】
.
美國紐約雜誌旗下網站《Vulture》近期集結了12位電影記者、影評人,選出了影史101部最佳電影結局。在評選之中,他們考量了作品的多元性,確保不過度集中於特定導演之作,也在類型、題材與產地進行分配(不過最後依然是以英語片為最大宗)。至於「結局」的定義,可能是最後一個鏡頭,也可能是最後一個片尾段落。
.
華語片在這份名單也有所斬獲,排名由後至前分別是李安《色,戒》(38名)、陳可辛《甜蜜蜜》(34名)、王家衛《花樣年華》(22名)。亞洲電影名次最前的則是奉俊昊的《非常母親》。也有多部2020年的新片獲得青睞,包括《醉好的時光》(93名)、《女畫家與偷畫賊》(89名)、《教父III》導演剪輯版(24名)。
.
每部被選入的電影都有專文介紹說明入選原因,在《色,戒》的部分,影評人安潔莉卡.潔德.巴斯汀(Angelica Jade Bastién)提到《斷背山》原本也獲得討論,但《色,戒》片末易先生的那顆鏡頭(未免暴雷,就不透露),實在對她而言更具力道。
.
若欲知詳情,可至《Vulture》官網參考詳情:
https://www.vulture.com/article/the-101-best-movie-endings-of-all-time-ranked.html
.
.
完整名單如下:
▅▅▅▅▅▅▅▅▅▅▅▅▅▅▅▅▅▅▅
(101)《楊朵 Yentle》(1983)
(100)《灰熊人 Grizzly Man》(2005)
(99)《沙漠之心 Desert Hearts》(1985)
(98)《我們 Us》(2019)
(97)《大幻影 The Grand Illusion》(1937)
(96)《閃亮的馬鞍 Blazing Saddles》(1974)
(95)《麥基與尼基 Mikey and Nicky》(1976)
(94)《姐妹情仇 What Ever Happened to Baby Jane?》(1962)
(93)《醉好的時光 Another Round》(2020)
(92)《巴西 Brazil》(1985)
(91)《愛戀風塵 High Tide》(1987)
(90)《榮耀之役 Lagaan》(2001)
●
●
(89)《女畫家與偷畫賊 The Painter and the Thief》(2020)
(88)《懸崖上的野餐 Picnic at Hanging Rock》(1975)
(87)《媽媽咪呀!回來了 Mamma Mia: Here We Go Again》(2018)
(86)《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 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1948)
(85)《牧師的最後誘惑 First Reformed》(2018)
(84)《怪胎 Freaks》(1932)
(83)《刑與愛的邊緣 Clemency》(2019)
(82)《仲夏夜玫瑰 Eve’s Bayou》(1997)
(81)《沉默的羔羊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1991)
●
●
(80)《著魔 Possession》(1981)
(79)《贗品 F for Fake》(1973)
(78)《最後迪斯可 The Last Days of Disco》(1998)
(77)《迷失之地 Losing Ground》(1982)
(76)《傾聽我的聲音 Sound of My Voice》(2011)
(75)《發暈 Moonstruck》(1987)
(74)《惡棍特工 Inglourious Basterds》(2009)
(73)《螢火蟲之墓 Grave of the Fireflies》(1988)
(72)《搭便車的人 The Hitch-Hiker》(1953)
(71)《隱藏攝影機 Caché》(2005)
●
●
(70)《美國風情畫 American Graffiti》(1973)
(69)《無知時刻 A Moment of Innocence》(1996)
(68)《深入絕地 The Descent》(2005)
(67)《變調搖滾樂 Gimme Shelter》(1970)
(66)《蘭花賊 Adaptation》(2002)
(65)《視差 The Parallax View》(1974)
(64)《鋼琴師與他的情人 The Piano》(1993)
(63)《異教徒 The Wicker Man》(1975)
(62)《顛父人生 Toni Erdmann》(2016)
(61)《社群網戰 The Social Network》(2010)
●
●
(60)《與巴席爾跳華爾滋 Waltz with Bashir》(2008)
(59)《頂尖對決 The Prestige》(2006)
(58)《北非諜影 Casablanca》(1943)
(57)《郎心如鐵 A Place in the Sun》(1951)
(56)《厄夜叢林 The Blair Witch Project》(1999)
(55)《末路狂花 Thelma & Louise》(1991)
(54)《捉神弄鬼 Death Becomes Her》(1992)
(53)《芬妮與亞歷山大 Fanny and Alexander》(1983)
(52)《天國與地獄 High and Low》(1963)
(51)《月光下的藍色男孩 Moonlight》(2016)
●
●
(50)《撫養亞利桑那 Raising Arizona》(1987)
(49)《神秘失蹤 The Vanishing》(1988)
(48)《歡迎光臨奇幻城堡 The Florida Project》(2017)
(47)《活死人之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1968)
(46)《不羈夜 Boogie Nights》(1997)
(45)《性昏迷 Bad Timing》(1980)
(44)《無為而治 Being There》(1979)
(43)《千金小姐 The Heiress》(1949)
(42)《美好的星期五 The Long Good Friday》(1980)
(41)《大樹之歌The World of Apu》(1959)
●
●
(40)《萬世魔星 Monty Python’s Life of Brian》(1979)
(39)《大淘金 The Italian Job》(1969)
(38)《色,戒 Lust, Caution》(2007)
(37)《驚悚末日 Melancholia》(2011)
(36)《天涯芳蹤 Morvern Callar》(2002)
(35)《地方英雄 Local Hero》(1983)
(34)《甜蜜蜜 Comrades: Almost a Love Story》(1996)
(33)《焦點新聞 Z》(1969)
(32)《法櫃奇兵 Raiders of the Lost Ark》(1981)
(31)《城市之光 City Lights》(1931)
●
●
(30)《正義難伸The Thin Blue Line》(1988)
(29)《納許維爾 Nashville》(1975)
(28)《彗星美人 All About Eve》(1950)
(27)《鳥 The Birds》(1963)
(26)《搜索者 The Searchers》(1956)
(25)《25小時 25th Hour》(2002)
(24)《馬里奧普佐的教父,尾聲:麥克柯里昂之死 Mario Puzo’s The Godfather, Coda: The Death of Michael Corleone》(2020)
(23)《相見恨晚 Brief Encounter》(1945)
(22)《花樣年華 In the Mood for Love》(2000)
(21)《揚帆 Now, Voyager》(1942)
●
●
(20)《基督的最後誘惑 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1998)
(19)《新娘不是我 My Best Friend’s Wedding》(1997)
(18)《驚爆點 Point Break》(1991)
(17)《愛在日落巴黎時 Before Sunset》(2004)
(16)《烈火悍將 Heat》(1995)
(15)《珍妮德爾曼 Jeanne Dielman, 23 Quai du Commerce, 1080 Bruxelles》(1975)
(14)《橄欖樹下的情人 Through the Olive Trees》(1994)
(13)《殺人一舉 The Act of Killing》(2012)
(12)《突變第三型 The Thing》(1982)
(11)《穆荷蘭大道 Mulholland Drive》(2001)
●
●
(10)《燃燒女子的畫像 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2019)
(9)《孤獨地方 In a Lonely Place》(1950)
(8)《大開眼戒 Eyes Wide Shut》(1999)
(7)《八又二分之一 8 1/2》(1963)
(6)《回不去的時光 Phoenix》(2014)
(5)《熱情如火 Some Like It Hot》(1959)
(4)《狂宴 Big Night》(1996)
(3)《非常母親 Mother》(2009)
(2)《黑獄亡魂 The Third Man》(1949)
(1)《軍中禁戀 Beau Travail》(1999)
▅▅▅▅▅▅▅▅▅▅▅▅▅▅▅▅▅▅▅
.
.
(附圖來自《Vulture》,插畫家為James Clapham。)
godfather影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Alien 異形》宇宙中的各種靈光】 #葉郎電影徵信社 #舊文整理
1.被星戰電影嚇到的 Ridley Scott
1977年,才剛剛以《The Duellists 決鬥的人》獲得坎城影展最佳處女作的Ridley Scott正在籌拍第二部電影《Tristan and Isolde 崔斯坦與伊索德》,繼續朝向一個文藝古裝劇的路上挺進。接著當年上映的一部好萊塢電影讓他的職業生涯大轉彎:
「我一輩子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激烈的觀眾反應。你甚至可以感受到整個戲院都在劇烈搖晃。從死星第一次出現在銀幕上的那一刻開始,我就知道我絕無可能再去拍什麼《Tristan and Isolde 崔斯坦與伊索德》。電影結束的時候我受到的震撼之大,甚至讓我心情不好非常久。這就是我讚賞這部電影的終極形式,我基本上心情不好整整一個禮拜。那時候我還不認識George,但我心裡還是忍不住咒罵”Fuck George”。然後,我就收到一個叫做《Alien異形》的劇本。我立刻說『Wow~我絕對要拍這個!』」
2. 還沒預見異形影響力的影評人
這是1979年刊登在美國報紙Chicago Reader上的影評:
「 除了一些受到迪斯可時代啟發的美術設計、漂亮炫技的攝影之外,根本是完全無腦、一無長處的電影。來自一個粗淺、未經發展的科幻構想,說穿了就是某個橡膠怪物在太空船裡到處逛大街的故事。這個導演Ridley Scott用來製造懸疑的手法活生生就像來自經典鬧劇『The Perils of Pauline 寶蓮歷險記』的橋段,基本上就是什麼莫名其妙的東西都會突然跳出來"BOO!"一聲嚇你一跳。這樣的水平,還有臉引用康拉德(太空船名稱“Nostromo“)或者霍華霍克斯的『The Thing 突變第三型』,實在是厚顏無恥。沒有什麼角色,充其量就是一些橫陳的屍體,分別由Sigourney Weaver、Tom Skerritt、Veronica Cartwright和Yaphet Kotto扮演。」
3.異形成功到讓製片覺得對不起大家
本身也是知名導演的《異形》製片Walter Hill的懺悔告白:
「無論當年還是現在,我還是非常訝異『異形』系列能走這麼遠。當年我們拍異形的初衷,不過就是想試試看這種B級電影的題材能不能用比較有品味的風格來拍攝。我一直都覺得如果你這麼做,就有很大的機會得到商業上的成功。誰曉得我們的小實驗居然會塑造出好萊塢現今的局面——稍微嚴肅一點的劇情片被嚴重排擠,由B級片的題材稱王的時代。我們的小小怪物電影居然陰錯陽差誤殺了電影業在題材多樣性的深度探索,某種程度上真是一種很可悲的結果。」
4.Meryl Streep原本是女主角人選
負責選角的工作人員回報說她在紐約找到兩個女演員很適合,建議導演可以談談看。其中一個拍過幾部電影但還沒有什麼代表作,另外一個更年輕的演員則還沒有演過電影。
最後雀屏中選的是沒有演過電影的女孩Sigourney Weaver。
另外那位演過幾部電影的女演員因為那幾天剛剛喪偶,劇組人員覺得這時候打電話去問對方說你要不要現在跟我們出國拍戲似乎有點不合人情世故。也許改天有機會再說吧。
和《Alien 異形》擦身而過的紐約女演員是Meryl Streep,她剛剛過世的未婚夫是《The Godfather 教父》中飾演Fredo的John Cazale。
5.經典恐怖橋段來自編劇的個人經驗
《異形》中令人頭皮發麻的寄生異形爆胸橋段堪稱經典,而它的起源竟然是名編劇Dan O'Bannon的個人經驗。
Dan O'Bannon自己是一種可能和先天免疫有關的少見疾病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患者,克隆氏症的病徵包括腹部常感不適或隆起、嚴重腹瀉、抽筋、作嘔及大便出血等。持續不斷的絞痛、抽筋正是那些寄生在肚子裡的想像怪物的起源。
美國總統艾森豪也是這個少見疾病的患者之一,甚至在競選連任過程中必須接受手術治療。有患者形容發病的過程說「像是鴨子一樣,表面上優雅地在水面上漂浮,其實水面下正發瘋似地暴力打水」。現在至少我們比較可以想像被異形爆胸的真實感受。
6.異形之父 H.R. Giger 登場
Dan O’Bannon先前剛剛和大學同學John Carpenter 一起完成了成本僅僅6萬美元的處女作《Dark Star 黑暗星球》。O’Bannon身兼演員、編劇、美術設計、特效執行的才華讓正在籌拍《Dune 沙丘魔堡》的導演Alejandro Jodorowsky相中,說服他放棄美國的一切(房子、車子、還有他寫到一半的《異形》以及《Total Recall 魔鬼總動員》的劇本),飛到巴黎加入他的華麗劇組。
「跟我來,有個新的藝術家億要讓你認識認識。」Jodorowsky立刻帶著O’Bannon到展場裡頭看H. R. Giger的作品。
這兩位《異形》的生父、生母終於見面的歷史性一刻其實詭異怪誕到極點。黑髮的Giger穿著一身黑色皮衣,皮膚慘白的像是此生從來沒有見過陽光一樣。O’Bannon還以為自己見到了吸血鬼本人。
講話輕聲細語的Giger一碰面就企圖分享精神科醫生開給他的憂鬱症處方——鴉片。
「你要來點鴉片嗎?」
「你為什麼需要用那玩意兒?」
「因為我害怕我腦袋裡的畫面。」
「可是那些只是你腦袋裡頭想像出來的啊。」
「那才是我感到害怕的原因。」
O’Bannon請求Giger讓他借走他的畫冊,回到旅館花了一整個晚上沈浸在Giger的世界裡。巴黎的這一夜改變了O’Bannon的一生,也改變了好萊塢電影史。
7.異形身上的死人骨頭
H.R. Giger 的設計實際上和畫冊中的作品非常接近。Giger眼中的異形比較接近一個全身裝甲的人形,關鍵是拿掉牠的眼睛,讓你永遠無法辨識牠是不是正在盯著你。正是這種又近似又陌生的身體結構讓人不知所以地頭皮發麻。包覆在半透明光滑表皮底下、近一公尺長的頭裡面其實暗藏玄機。
一度Giger想要在異形的頭裡裝滿活的蛆,事實上他也真的做了。想像一下特寫畫面中光滑表皮底下萬頭攢動的畫面,絕對是無與倫比的恐懼經驗。可惜,這些蛆在攝影棚高溫之下立刻失去活力、動也不動,劇組只好棄置這個點子。
最終,Giger仍在異形身上用上了蛇的脊椎、肋骨、保險套、勞斯萊斯的排氣管以及數不清的KY潤滑液等等物件。最後,還有一顆來自真人的頭骨。
在H. R. Giger非得要用真人頭骨而非塑膠製品的堅持之下,劇組人員從印度訂購了三顆原本作為醫療用途的人頭。
多年之後記者問到他是不是真的用真的人頭來製作異形,Giger這麼回答:「是的,那是真的人頭。請不要追問我是怎麼取得的。」
8.另一顆人頭
江湖盛傳Giger的前女友(一說前妻)、他終生的繆斯女神、也是他所有畫中的女體本人Li Tobler,1975年在Giger家中自殺身亡之後,Giger始終收藏著她的頭骨作為紀念。
《異形》女主角Sigourney Weaver曾在訪談中談及他對H. R. Giger的印象:
「他總是一身黑衣,他的妻子也是。我自己曾經幾次和他共進晚餐,和他們夫妻共處總是非常有樂趣。這是我對他的印象。然後我就聽到他收藏前妻的頭顱之類玩意兒的傳聞。我想他一定有他作為藝術家性格的那一面特殊人格,大概那天晚上跟我共進晚餐的應該不是那部分藝術家人格吧。」Sigourney Weaver說。
另外一個跟他們夫妻深入共處的是特效師Brian Johnson。他生動地回憶到當年的工作情形:
「晚上會大家一起到酒吧放鬆一下。Giger會坐在鋼琴旁彈點即興爵士,然後他當時的女友(後來成為他的妻子)會開始跟我們說各種離奇的故事,比如Giger前妻的骨頭就掛在他家客廳之類的故事」
聲稱真的見過這個頭顱的則是《異形》的製作人David Giler。
「我們走進Giger的房子,到處都是Giger的作品、到處都是燭台之類的裝飾。接著我就被告知他已故前妻的頭顱就掛在那個門廊上。」David Giler在受訪時說道。
9.到處搜購KY潤滑液的特效組
1979年原版《異形》的特效總監Nick Allder談到異形的黏液是怎麼來的:
「我們必須想辦法調配出一種不會影響到特技演員身上穿的那套衣服的異形黏液。我們試過各式各樣的壁紙膠水,結果試到最後偏偏只有KY潤滑液可以發揮作用......我們只好開始瘋狂打電話給附近每一家醫院和每一家藥局,想盡辦法買下他們手上所有能賣給我們的潤滑液。搞得好像我們是一群性愛成癮者的樣子。」
10.被「和諧」的異形卵
H. R. Giger完成了異形卵的設計之後,所有工作人員都很興奮。但導演Ridley Scott看過模型之後大呼:「這實在他媽的太淫穢了!」因為最早的版本蛋的開口是兩片,配上那些層層疊疊的腸衣和黏液,活生生就是女性生殖器。
一陣靜默之後,製作人Gordon Carroll率先發難:「Ridley, 你有一個頭長得像勃起陽具的三呎高外星人在你的電影裡到處跑來跑去,還有一大堆太空人從一個長得像陰戶的開口出入一艘十五呎高的太空船。然後你還說這些蛋很淫穢?」
他說得沒錯。整部《異形》就是充滿性別符號和議題。女主角大地之母的形象之外,更具體的是人造人試著用捲成筒狀的文件塞進女主角嘴巴的明顯「強姦」比喻。
最後,H. R. Giger從善如流地將異形卵修改成花瓣一樣四片開口,以免電影在一些天主教國家遇上審查的麻煩。他甚至半開玩笑地說他放了一個十字架符號以滿足虔誠信徒的需求。
11.隔壁棚借來的新科技
《異形》中的外星人太空船上有個放異形卵的「育嬰室」。在原來的設計中希望異形卵之上可以有一層界線鮮明的藍色薄霧,好像鎖住這些蛋、讓他們能保鮮一樣。
製作團隊試過各種方法呈現這個效果,但導演Ridley Scott總是不滿意。
有天Ridley Scott走出倫敦的Shepperton Studios攝影棚,到隔壁棚去串門子。向來敢於嘗試新技術的英國搖滾樂團The Who,正在隔壁棚測試他們打算用在下一次巡迴演唱會的新玩具:雷射。
現在的年輕人可能無法想像老套到極點的雷射其實曾經是最前衛、最科幻的技術。一直到七O年代中期才開始有先驅運用雷射投影技術在演唱會上,幾個最早使用這個技術的搖滾樂團包括 The Who、Pink Floyd、Led Zeppelin等。
於是那天,Ridley Scott參觀了一下他們的測試,順便借走了他們的雷射裝置,The Who的演唱會新裝置便成了異形卵之上那層奇異藍光。
12.讓 David Fincher 發誓寧願得癌症也不要再拍電影
「我為了這部電影付出了整整兩年的心血,這期間一共被片廠開除了三次,你想得到的每一件事物我都必須跟他們大戰三百回合爭執。這世界上沒有人比我更痛恨《Alien3 異形3》。就算事過境遷的今日,我仍然敢打包票絕對沒有人比我更痛恨這部電影。」
28歲的David Fincher接手這部身陷製作災難好多年的劇組時,電影根本還沒開拍預算就已經超支,連拍攝時程都已經比預定時間延誤了好幾週。即便只剩幾週的緩衝時間,在福斯的指示下劇本仍然一再翻修。除了雇用更多編劇,連製作人David Giler和Walter Hill都親自下海改劇本,過去幾年各種版本這時候早就不分你我、攪和成一團爛泥。最慘的開拍當天,甚至連導演手上都沒有定案的完整劇本(因為還在改)。
劇組人員回憶說這是職業生涯僅見,唯一一個拍片現場「製片」比「演員」還多的劇組。每個人都有意見,每個人都在爭執不休。後來以追求精準完美而惡名昭彰的David Fincher多次跟製片鬧翻,一度被禁止進入片廠,以至於他不得不拿著攝影機跟Sigourney Weaver潛入片廠「偷拍」。
電影最後不是以「殺青」的歡樂氣氛結束,而是被製片「強制關廠」的方式在慌亂中完成最後一個畫面拍攝。David Fincher再也沒有出現在《異形3》的後製階段,並且自此公開宣稱和這部電影斷絕一切關係。
「我寧願得大腸癌也不要再拍任何一部電影了!」David Fincher後來受訪時說道。謝天謝地這兩個選項都沒發生。
13.普羅米修斯中的耶穌表哥
聖經路加福音中,在通知馬利亞說神讓她懷孕之前,天使另外先通知了馬利亞一個不孕的表姊說神也讓她懷孕了。已經懷了耶穌的馬利亞曾去拜訪這位比她早幾天懷孕的表姊,表姊說聽到馬利亞的問候之後,她的肚子有點異狀:「看哪,你問安的聲音一入我耳,我腹裡的胎就歡騰跳動!」
表姊的名字叫Elizabeth。
《Prometheus 普羅米修斯》中天使般的機器人David通知不孕的Elizabeth說她神蹟般懷孕了。驚慌的Elizabeth就用夾娃娃機把歡躍跳動的耶穌大表哥——異形寶寶給墮胎
14.聖約中的冥界入口
《Alien: Covenant 異形:聖約》中機器人David帶著Walter去看Dr. Shaw的墳墓時,出現了這個令人不安的花園遠景畫面。這個畫面來自瑞士象徵主義畫家Arnold Bocklin的名畫「Island of the Dead 死亡之島」,一說畫裡是希臘神話中運載亡靈渡河的冥界擺渡者卡戎Charon。Bocklin終其一生從未解釋這系列畫作主題,標題是後來的收藏家加上去的。
《異形》的視覺設計、瑞士超現實主義畫家H. R. Giger一生執迷於各種惡夢與死亡議題。他也仿製「死亡之島」繪製了一幅名為「Homeage a Bocklin 向Bocklin致敬」的畫作,重現他心目中的冥界入口的場景。
—————————————————
異形三部曲:經典盒裝套書
Alien, Aliens, Alien3: The Official Movie Novelizations
被評選前五十大最佳外星科幻電影,全球百萬影迷
影史最知名的外星生物電影改編小說──《異形》三部曲經典重現!
3/12套書+單書恐怖上市中 👉👉👉 https://bit.ly/3eqtaX0
限量套書再加碼書盒+限量收藏海報一張 👉👉👉 https://bit.ly/3rEh6VK
godfather影評 在 一面敘述新教父Michael Corleone 如何擴張家族事業 的推薦與評價
《影評》 教父2/ The Godfather part 2/ 1974 - 教父2 被認為是影史最成功的續集電影。也是唯一一部續集電影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電影。 - 接續教父第一集, ... ... <看更多>
godfather影評 在 經典黑幫電影馬龍白蘭度艾爾帕西諾的【教父】影評與電影介紹 的推薦與評價
Music ; SONG. The Godfather Waltz (From "The Godfather ") ; ARTIST. The City of Prague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ALBUM. The Godfather Waltz ; LICENSES. ... <看更多>
godfather影評 在 [影評] 聞天祥評/ 教父-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聞天祥專欄〉影史傳奇【教父】
https://www.worldscreen.com.tw/goods.php?goods_id=8908#tops
2015 - 09 - 04
--
【教父】The Godfather
導演: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演員: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艾爾帕西諾(Al Pacino)、
詹姆斯肯恩(James Caan)、勞勃杜瓦(Robert Duvall)
--
【教父】毫無疑問把柯波拉推到美國影壇舉足輕重的地位,
甚至發展成一個偉大的系列影片,以及膾炙人口的影史傳奇。
五0年代風靡影壇、改寫表演史的馬龍白蘭度,
在七0年代已然過氣,接拍【教父】之前,將近五年沒有作品,
但他化上老妝、嘴裡像塞著棉花模擬老者說話的方式,
細膩詮釋出角色作為幫派首領的威嚴,以及慈祥祖父的面貌,
卻宛如一次演技示範,令人拍案叫絕。
不但讓他得到第二座奧斯卡影帝,也再度點燃他璀璨的明星生涯。
而幾個之前發展並不順遂的年輕演員也在【教父】一鳴驚人,
像是飾演教父長子的詹姆斯肯恩,演了十年電影,
才終於以這個脾氣火爆、死在亂槍埋伏下的角色獲得重視;
勞勃杜瓦則以相反的沈靜性格,演出被教父栽培為律師的養子;
他們兩人和飾演教父幼子的艾爾帕西諾,一併入圍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
更說明了本片作為一部以男性為主的幫派電影,
如何透過深刻的性格刻畫而引人入勝的藝術技巧。
而這有部份要歸功於原作者馬利歐普佐的小說對義大利幫派的細膩描繪,
但柯波拉參與編寫的劇本,則巧妙地將黑手黨儀式化的會談、婚喪、火併、暗殺,
與他們信守不疑的家庭信條與倫理結構,編織在一起,
不僅製造了激烈的衝突張力,也有入裡的情感掙扎。
尤其當老教父垂垂老矣,終至去世,原本無意接掌家族「企業」,
打算回歸義國鄉土尋找樂園的幼子麥可(艾爾帕西諾),
在目睹新婚妻子活活被暗藏在汽車內的炸彈炸死,瞭解不可能擺脫家族標誌,
在近乎宿命的情況下,扛下幫派重責,蹚入黑道渾水。
明瞭恩怨厲害後,主動出擊,進而暗殺各派威脅勢力,
那殘忍的擊殺行動透過華麗的交叉剪接,與教堂裡的嬰兒受洗情景,
形成生死、正邪、 純真與世故交織的豐富對比,也暗喻了心靈沈淪悲劇的定型,
更把本片推到一個符合史詩層次的架構與精神上去。
影片最後,一扇徐徐關閉的門,隔開了新教父與妻子,意味深長得令人欷歔。
--
題外話:
談到《教父》就一定要點播主題曲
https://youtu.be/F9vA7L8H4nc
--
⊙ ⊙ 卡,收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7.140.2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92851544.A.905.html
可是幕後花絮他沒有這樣說欸
24 電影誌翻譯:
https://www.facebook.com/24filmmag/videos/88274470520078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