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諒我是個不學無術又不求甚解的威士忌品飲者,今天來說一瓶我找不太到資訊的老酒,雖然我也沒有太認真找就是了,歡迎各位有資訊的品飲家分享資訊給我。我其實比較喜歡自己在家喝威士忌,因為安靜,因為自在,因為我喜愛我的每一件擺設,因為我爽倒多大杯就倒多大杯。沒有人會趕我,沒人會打擾我,我可以專心的觀察每一絲香氣,啜飲每一口酒。
上個月無意在北投的小市集,找到了後面那片漂亮的花雕玻璃藝術品,我非常喜歡這種老老的東西,讓我想起彰化的外婆家,我看到這件藝術品就知道我要買了。問老闆說這個要怎麼用,老闆回答 “在後面放幾盞蠟燭,就變成一個燈罩了,很漂亮喔”。過了一個月,我又找到這個漂亮的花雕玻璃杯墊,這樣的Set Up讓我喝得很開心,連這支酒,一切都是老時代的東西。
會選這支酒,也是因為這是從某個長輩家挖出來的,如果運氣好,可能是1970/80的格蘭菲迪。這個舊酒標,這個舊瓶身,跟這老花雕玻璃很配吧? 這支酒很好玩,容量是750ml,比一般的裝瓶多50ml,賺到了。瓶身是扁平的,跟我們認識的三角瓶不一樣,網路上真的沒有太多的資訊,我也沒有太多留戀,雖然知道這是開一支少一支的酒,拿到不久後就開瓶了,因為我不是靠酒賺錢的人,對我來說威士忌是藝術品而非投資品。
Name: Glenfiddich Pure Malt
Region: Scotland, Speyside
Age: NAS
ABV: 43.0
Cask: 猜測Bourbon混Sherry
Glass: Glencairn
Color: Medium Golden Yellow
鼻腔:
香氣強度: 中上
香氣分子: 桂花,夜來香,鮮割草地,糖漬檸檬,檸檬草,肉豆蔻,香蕉,香草莢。
味蕾:
入口強度/酒體: 中上
油脂: 中下
單寧: 低
複雜度: 中上
味蕾表現:柑橘,橘子水果軟糖,烘烤腰果,太妃糖,歐式硬麵包,奶油,香蕉,強烈生麵團,強烈大地塵土味,後段出現白桃,鳳梨,最後則是有強烈白葡萄酒的暗示,礦物質,乾爽的Chardonnay香氣。
對於這支老菲迪我感到非常非常滿意,一支只有ABV 43%的NAS複雜度表現居然可以這麼好。鼻腔上這支酒其實只是舒適,沒有太過亮眼的表現,但是味蕾上卻相當亮眼,但也是因為它有許多我鍾愛的風味。
首先是歐式硬麵包的烘烤香氣,也讓人想到比薩的邊邊,我個人最喜歡那種咬下去很硬,很有韌性又充滿麵粉香氣的麵包了,再來中間是非常棒的塵土味,在基本的香蕉香氣上堆疊了明顯的白桃跟後段的鳳梨香氣,實在是非常討喜。尾端出現的After taste有許多白酒的暗示這點也讓我很驚喜,尤其是礦物質的乾爽感。對於桶型我會有這樣的猜測,是因為我感受到了明顯的波本調性,也出現了明顯的雪莉特色,但我認為這支應該至少是80%波本的作品。
比起那些花裡胡哨,硬要出出來騙錢又敷衍消費者的NAS,這支格蘭菲迪NAS真的是太美了。多逛逛那些看起來要倒的雜貨店或者是老菸酒專,搞不好你也能找到一支這種屬於上個年代又不貴的老威士忌。真正好喝的酒,不一定都是貴的,Cheers。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golden age威士忌 在 Whiscript 威事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嗨各位,許久不見。因為某些緣故我前陣子不宜攝取酒精,也就停稿了好一陣子。最近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在圓山的威士忌酒展後,這個粉專忽然一夕間多了20幾人的點讚,我想我是搭到了威士忌展這班順風車,讓本已沈寂的我又有寫作的動力了。
今天來聊聊12年的威士忌,講到12年,多數人想到應該都是每間酒廠的核心品項,那些相較平凡無期,相較乏味的“商業酒款”。今天要說的這支酒大概是我收藏中最有趣的一隻12年,它有幾個特別的地方。
1. 幾乎是我見過最高ABV的酒,64.7%。
2. 絕對是我買過最貴的12年,沒記錯好像是6XXXNT開頭?
3. 它是我最景仰的酒商大大親手在酒廠裝瓶親自扛回來的。
我對這個酒廠一無所知,Again, Don’t judge a whisky with its bottle。這隻超級昂貴的12年,就是來自高地地區的Old Pulteney。
因為這隻酒實在是太特別了,我先去了買了小瓶的12年,在做了功課之後才發現原來這間也是蟲桶蒸餾,我鍾愛蟲桶味這件事也是我最景仰的酒商大大發現的,蟲桶萬歲萬萬歲。在開始講這支酒之前,我就義務性的來跟各位做個基本敷衍的酒廠介紹。根據資料顯示酒廠主要風格是Ex-Bourbon (>60%),其餘再根據用途進行桶陳。又是蟲桶又是波本,身為波本控的我不愛也是很奇怪。
富特尼在1826年成立,是蘇格蘭 “大陸” 上最北的酒廠 (再上去的島嶼區還有Scapa跟Highland Park),因為交通不便,蒸餾用的大麥以及陳年後的威士忌都是要走海路出去,因為在海港旁,許多酒廠的工人同時也身兼漁業人員,而也有一派認為在海港旁,海風跟整體環境影響了威士忌的陳年風味。這不是跟某個艾雷島一直吹海風所以鹹滋滋的蒸餾廠一樣嗎哈哈哈。
聽說蒸餾器一開始要搬進去酒廠時才發現過高,因為裝不下所以把上面的天鵝頸給鋸掉了,所以現在的酒瓶才會故意用一個沒有天鵝頸的蒸餾器模樣來紀念這件事情,為了求證我估狗之後發現他們的蒸餾器真的長得滿奇怪的,天鵝頸是從側邊黏上去的,實在有點畸形。
承上面的資訊,既然酒廠一開始都是以ex-bourbon陳年,那這支酒應該就是最能代表酒廠的縮影了。讓我們開始這隻獨一無二的富特尼12年酒廠裝瓶品飲文吧。(其實我也不知道寫了要幹嘛,不是在炫耀是你們根本買不到,台北應該就這麼幾瓶,你再回酒廠裝桶子也不一樣了,原諒我讓我炫耀一下吧)
Name: Old Pulteney 12 Y.O Distillery Hand Fill
Region: Highland
Age: 12 Y.O
Abv: 64.7%
Glass: ISO
Cask: Ex-Bourbon
Color: Medium Golden Yellow
鼻腔:
香氣強度: 強,非常強
香氣分子: 紅白硬薄荷糖,有史以來最強烈的濃縮香草,乾稻草,強烈的糖炒栗子,油脂味,甜鹹太妃糖,乙酸乙酯 (太空泡泡氣球),碳燒味,燜濕海港味。
味蕾:
入口/酒體:前所未有的飽滿跟霸道
油脂: 中
單寧: 中上
複雜度: 中下
味蕾風味:八角,瓜子,強烈紅蘋果,蘋果西打,強烈糖炒栗子,黃水梨,奶油,腰果,非常原汁原味的波本味,感受得到炙燒木桶感,尾韻強烈香草。
評語:
這應該是我這輩子喝過最暴力最霸道的威士忌了,沒有體驗過一種舌頭被酒體圍毆的感覺,畢竟64.7%的ABV實在是很高,也完整的表現在酒體中。但是這支酒也非常有趣,層次感不算複雜,但是把其中的幾種核心香味表現的淋漓盡致,當中我最喜歡的大概就是那無敵濃的香草,糖炒栗子跟骯髒的海港味。
有人要問我什麼是骯髒的海港味?我必須坦承這支酒的鼻腔並不乾淨俐落,但是具有絕對的辨識度跟玩味程度。海港味大概就是有海水,有碳,有煙,頗燜濕,讓人感到悶熱透不過氣那種不適感。但在整體的鼻腔表現這大概只佔了30%,其餘都是濃縮到極致的香氣。
味蕾上最強烈的並且有呼應的還是糖炒栗子跟香草,而且這支酒有非常強烈的波本味,讓人感覺是不是根本在美國裝瓶後下一秒就把新酒裝進去陳年那種強烈感。糖炒栗子的暗示應該是當初那波本桶Char炙燒過的風味。
現今許多酒廠因為存酒不夠出了一堆騙消費者沒成的低年份/NAS,這些酒的通病都是有一股很臭的New Make味,幾乎就是一種腥臭的金屬味,但這隻完全沒有這個問題,既年輕,表現又平穩。
這絕對是我最有趣的收藏之一,不只因為它稀少,但讓我最感興趣的是 “風味濃縮”這件事,這支酒很像是一夜干,蘿蔔乾,柿餅之類的干物,那是一種風味極度濃縮的感覺,但在味蕾習慣酒精度後,你將會看到自己站在碼頭看著船,手中就是拿著這杯Old Pulteney。
我是Whiscript,我們下次見。
golden age威士忌 在 Whiscript 威事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蘇格蘭諸多酒廠當中,Tomatin對我來說很神秘,雖然常常會在各大酒展看到這品牌,但莫名的從來沒駐足好好研究。因為現在的我幾乎不喝OB,在逛威士忌專賣店的時候也鮮少看到Tomatin的IB? 所以對我來說它一直是個陌生的酒廠。
這次有機會從這間酒廠最經典的兩款核心品項認識Tomatin真是件開心的事,也為此我開始對酒廠做了點功課。Tomatin其實在70年代,曾是蘇格蘭規模最大的蒸餾廠,今日Tomatin在各種巧合下成為蘇格蘭第一間百分百日資的酒廠,日本人那一板一眼的匠心精神,想必也注入了現今Tomatin威士忌中。
在與品牌大使聊天的過程中也發現,Tomatin將自己稱為 “The soft side of the Highland ”中文直譯就是高地的溫柔,這也是因為酒廠使用較高的蒸餾器,也用較長的蒸餾時間,產出較輕柔,果味豐富飽滿的酒體。另一個特點是Tomatin位於海拔315公尺,是蘇格蘭前幾高的蒸餾廠。不如我們一起體驗一下蘇格蘭高地的溫柔吧。
第一隻Tomatin 12 年是一隻使用了 Bourbon 及 Sherry Cask的經典雙桶型核心威士忌,以下為資料。
Name: Tomatin 12 Years Old
Region: Scotland, Highland
Age: 12 years old
Abv: 43%
Cask: Bourbon & Sherry
Color: Medium Golden Yellow
Glass: Clear ISO
鼻腔:
香氣強度: 中
香氣分子: 香蕉,奶油,蜂蜜,淡煙燻,雞蛋花,黃水梨,紅頻果,多汁感,尾端淡木質調性。
味蕾:
入口/酒體:中
單寧:中
油脂: 飽滿
複雜度: 中
味蕾表現: 鹹奶油,煙燻感,熟頻果,柑橘皮,檸檬,白腰果,香草,鮮奶油,夏威夷果仁,熟香蕉。
第二隻Tomatin 14年為Port Cask Finish,品飲文如下。
鼻腔:
香氣強度: 中上
香氣分子: 糖漬柑桔,陳皮梅,薑糖,塵土,乾辣椒,可可粉,煙燻,乾燥花,蔓越梅乾。
味蕾:
入口/酒體:
單寧:中上
油脂: 飽滿
複雜度: 中
味蕾表現: 熟香蕉,熟柑橘,熟紅頻果,肉桂捲,楓糖,黑胡椒,蠟質,可可粉,胡桃。
其實坦白說這次的品飲有讓我改觀,我也不諱言我以前對Tomatin最大的印象其實就是喝完沒有印象,但這次這兩隻核心款讓我改觀了。首先是12年的Bourbon & Sherry,雖然是寫波本雪莉但我個人感覺波本大概佔了8到9成,當中水果的香氣表現相當漂亮,讓我感到喜歡的是水梨跟蜂蜜,很難得遇到蜂蜜氣息如此立體的酒款,12年味蕾上表現相當甜美,味蕾上是滿滿的熟水果以及奶油感,後段感受得到恰到好處的雪莉風味,沒有我平常討厭的雪莉的雜亂感。是,我知道有乾淨的雪莉桶存在,但台灣多數的雪莉桶都偏混濁。這隻12年的香氣及味蕾表現絕對是令人滿意的日常酒款。
14年的香氣令我喜愛,包含了那一聞即出現在眼前的蜜漬金桔,蔓越梅乾以及乾辣椒,這些香氣堆疊後不會有違和感,而展現了有溫度並甜美的畫面。
味蕾上的熟成水果比12年來得濃厚,但當中我最喜歡的是紅頻果以及肉桂捲的香氣,這杯酒無疑適合當作甜點酒來飲用,因為這杯酒展現了甜美厚實的果實/糕點風味。
第一次認真認識這間酒廠,對於這兩隻核心款都感到很滿意,我會開始關注也探索這間酒廠其他的品項,畢竟核心品項如此令人滿意,IB作品肯定更為驚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