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男星Joseph Gordon Levitt又在他的粉專徵答,這次題目是:「#用四個字來形容這次總統大選」有人說:
1. They could've been younger :他們可以更年輕些。
2.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3. I live in Canada:我住加拿大
4. Kinda anxious kinda zen :有時焦慮有時禪
5. China is the winner:中國是最大贏家
6. Eliminate the electoral college:終止選舉人團制度
7. I need more alcohol:我需要更多酒精
8. I'm out of chips :我洋芋片吃完了!
9. You're fired Donald Trump :川普你被開除了。
10. Make America decent again:讓美國再次優雅。
11. What is taking so long:到底是什麼那麼久?
12. Will this ever end?會有完結的一天嗎?
#你會怎麼形容呢 #用四字成語形容這次美國總統大選
gordon 11焦慮 在 DJ JoJo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親親摸寧星期二給自己一個閱讀的機會
書名:青春走得太快,領悟來得太慢:在失去中獲得、在恐懼中勇敢,看精神科醫師如何拿回人生主控權。
作者:戈登.李文斯頓
原文作者: Gordon Livingston
譯者: 吳宜蓁
出版社:商業周刊
||大多數的童年創傷,已經過了「追訴時效」!問問自己:「接下來呢?」
||世上最堅固的牢房,就是人們親手為自己打造的。別讓恐懼與焦慮限制你的自由……
||若用物質和外貌衡量他人和自己,人生必定是一趟沮喪的旅程,途中出現的只有貪婪、嫉妒,和想要成為別人的欲望。
摘文1‧大多數的童年創傷,已經過了「追訴時效」
每個美國成年人都接觸過足夠的大眾心理學,會將過去的痛苦和現在的症狀連結在一起。要為自己的行為和感受負責,需要很大的決心,所以人們自然會選擇比較容易的方式——怪罪以前身邊的人(尤其是父母),當時沒有採取比較好的做法。
把自己的失敗怪罪到別人頭上,是人之常情。父母就是我們怪罪的對象之一。我們老是感嘆自己缺乏機會,彷彿人生是一場樂透,只有少數幾個號碼才能得到大獎。沒有時間和必須工作賺錢,也是無所作為的常見藉口。
除此之外,我們害怕自己真的嘗試了卻一敗塗地,這個念頭同樣會產生極其有害的惰性。降低期望,就能保護我們免受失望。
改變是生命的本質,也是所有心理諮商的目標。因此,為了繼續前進,必須跨過單純抱怨的階段。很多人會問我,這樣無止盡地聆聽患者「哀嘆」自己的人生,為什麼不會感到厭煩。
答案很明顯,因為抱怨自己有什麼感覺,或抱怨重蹈覆轍的行為導致熟悉且不快的結果,都只是治療過程的開端而已。諮商期間,我最喜歡問的問題是:「接下來呢?」
◑ ◑
當新事物擺在眼前時,能讓一切動起來的問題應該是「為什麼不?」但人們總是用「為什麼要?」來防衛自己,避免失望。
這可能會使人們找無數的藉口,就是不想把握機會讓人知道自己單身。許多人寧願選擇繼續寂寞,也不願接下認識新朋友的艱困任務,因為這會有被拒絕的風險。「所有好男人都結婚了」或「這些女人都有太多包袱」,都是很常出現的藉口,我都聽膩了。
我經常問那些規避風險的人:「你冒過最大的風險是什麼?」他們這才理解到,自己選擇了一個多麼「安全」的生活。
當我們一心一意只關注安全與保障時,就會喪失一些東西——像是冒險的精神。人生就是一場賭博,我們沒有權力選擇手中的牌,但還是有責任盡自己所能把這副牌打到最好。
在這場賭博中,最大的賭注就是我們的心。我們從哪裡學會這麼做的?如果要用安全的方式來玩這場遊戲,又該如何在犯錯的風險與注定孤單之間,取得平衡呢?
有時候我們得承受風險,才有機會贏得幸福。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承受必須的風險,是勇氣十足的表現。而拒絕承受風險,只想保護我們內心免受任何損傷,則是放棄希望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