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一個病人一個故事:難搞的病人
難得到新界西醫院上紓緩治療科的課,時間表上寫這是「Hospice visit」,我們一心以為是像小學生去旅行的無壓力參觀一天遊。怎料上到病房,醫生已經安排了幾名病人給我們問症。他特別注明我們可以閱讀所有的醫療紀錄,有問題可問病房護士,一切都要在半個小時內完成,一下子我們的郊遊心態盡掃一空。
我跟兩個組員瞄了一眼我們被分配到的個案,見她正在閉目養神,一副不希望被打擾的樣子,就互相打了一下眼色,決定由我先看排版,他們搞清楚如何從醫院的電腦系統中找到藥物處方紀錄,因為說到紓緩治療,止痛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
「這想必是個difficult patient(難搞的病人)。」我看罷長長的醫療紀錄,總結給同學聽時劈頭第一句就這樣說。我指著排版第一句,說:「你看她,五年前已經因大便習慣改變而做大腸鏡,發現有大腸癌。但那時做完手術前的輔助電療和化療後竟然不見蹤影,直到近兩年又無端端做了次正電子掃描,才發現腫瘤已經擴散自全身了。」
「啊,真不幸呢。見當時一開始發現腫瘤時的期數並沒有那麼嚴重,如果那時做了手術,現在或許已經痊癒了。這麼難搞的病人我處理不了,你去吧,我留在這裡就行了。」
我深呼吸了一口,信步走向床邊,病人皺著眉頭躺在床上。我已經預計她的反應,所以被拒絕問症時沒有太失望,只道謝了一聲就走回電腦處,換來了同學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想不到,過了一會病人竟逕自走出病房,拍了拍我,說:「有甚麼要問的,你說吧!」
原來病人並不是不友善,只是剛才被癌細胞侵蝕的骨頭太痛了,連開口說話都沒力氣。現在情況好了一點,她就撐著拐杖過來,願意跟我們分享她的經歷。
我們趕緊把病人請到床上,再逐步詢問病史。但每次一說到五年前的發病情況,她總是不願多提。把病情都談得七七八八了,我再試探性地問一句:「那……你當時為什麼拒絕手術治療?」
「唉。」她幽幽地嘆了一口氣。「我那時根本不知道癌症是無法自己療癒的啊。我一向都沒甚麼大病,如果那時知道癌症會擴散,就當然會做手術了。」
我猶如當頭棒喝,現在還有人以爲癌症不會致命嗎?(如前列腺癌等發展速度較緩慢的癌症除外)如果病人是因爲對疾病的理解有誤所以拒絕治療,她所作的決定還算是知情之下所作的嗎?該對病人病情惡化負責任的,是病人自己還是醫生呢?看見有些人散播不負責任的偏方抗癌言論多了,我會不自覺的把病人延誤治療都歸咎在她自己身上,而忽略了醫生其實並未把病情解釋清楚嗎?
剛進入臨床學習時,我留意到醫生通常都會避忌說「癌症」一詞,有時候會以「瘤」稱呼病症。也不止一次見病人(尤其是年老的)誤以爲自己的病情不嚴重——「只是個瘤嘛,現在已經好很多了!」,而我們也不忍心也沒有權限向病人告知真相。年老不懂拒絕的病人不會拖延治療導致病情加劇,但年輕又因無知而做自己覺得對病情最好的決定,又值得被我們冠以「麻煩」這個形容詞嗎?
後來再談之下,才發現病人單親,還要照顧個患精神病的女兒。她懊悔自己當時的誤解,才那麽年輕就要面對死亡和死亡對身邊人帶來的後果。她心知進入了舒緩治療病房,就沒有「治好病」的概念。她有時候半發脾氣地說自己只是在「等死」,我們只能啞口無言地無聲回應。
這一課以醫生的簡短的講解和我們期待已久的參觀環節作結,醫院環境優美,我們參觀病人互助中心時完全是雙眼發光,心想怎麽香港會有這麽寧靜舒服的建築而我們以前從未聽聞。但就在我晃著巴士從屯門回家時,我只在想怎麽自己變了,怎麽會那麽容易,在未瞭解病人之前就把她標籤為麻煩呢。
後記:原來這個病人互助中心由知名建築師設計,真的很漂亮呢(https://www.maggiescentre.org.hk/en/home)
另,圖片選擇是有意思的,看看有沒有人猜到~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7萬的網紅蒼藍鴿的醫學天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面對死亡的時候,你會怎麼選擇? 最近在腫瘤科病房的鴿,看盡人生百態。雖然中華文化強調「善終」,但真正能夠善終的人又有幾個呢? 在幾週的時間裡,看到有病患嘴裡鼻子被插了各種管路,在痛苦中離開了人世;但也有末期病患選擇不接受侵襲性的治療,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詳的離開。究竟「安寧」是個什麼樣的概念? 末期病患...
hospice意思 在 吳鈞鴻-犬貓腫瘤科醫師-豆漿醬油小馬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Hospice and Palliative Medicine(HPM)是安寧緩和醫療的意思,
日本柏木哲夫教授曾為Hospice 這個字加以註解
#H是態度親切_hospitality
#O是團隊的照顧_organized_care
#S指症狀控制_symptom_control
#P是精神支持_psychological_support
#I有個人化照顧之意_individualized_care
#C是溝通_communication
#E是教育之意_education
這不僅適用於人醫,對於獸醫來說,雖然我們看的是犬貓,但是對於飼主的教育、溝通,對病畜的對症控制⋯等,都是癌末很重要的一環!
緩和治療的目的是為了減輕動物痛苦,改善生活品質,這也是我們在門診中必需讓飼主知道的最重要事情。
《有好的生活品質,再來談如何延長生命的長度》
#緩和治療是可以和其他治療同時並行,
並非取代其他療法。
文章重點摘錄至:
https://technews.tw/2018/09/08/palliative-care-early-and-often/?utm_source=fb_tn&utm_medium=facebook
這也回應了我之前提到的:
https://mola.pixnet.net/blog/post/46208721
緩和治療是刻不容緩,最基本一定要做的事!
hospice意思 在 民醫晚安。朱為民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上次分享過趙老師的訪談,還有番外篇喔!
#安寧療護的母親
【安寧療護之母趙可式專訪-番外篇】
趙可式說在安寧病房工作的人,常有一種「hospice face」(安寧療護臉),即一臉和善溫柔的意思。
我在成大看到的護理師總是面帶笑容,好像可以和她們分享一切的病痛和苦楚,回頭馬上跟趙可式說:「她們真的有hospice face吔!」她笑著說:「對吧!」
#安寧療護之母 #趙可式 #安寧
💜[番外篇之一]安寧療護臉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0126pol006/
💙[番外篇之二]醫病醫人與醫國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0126pol007/
💚[番外篇之三]第二個信仰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0126pol005/
全文請見:鏡周刊
hospice意思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面對死亡的時候,你會怎麼選擇?
最近在腫瘤科病房的鴿,看盡人生百態。雖然中華文化強調「善終」,但真正能夠善終的人又有幾個呢? 在幾週的時間裡,看到有病患嘴裡鼻子被插了各種管路,在痛苦中離開了人世;但也有末期病患選擇不接受侵襲性的治療,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詳的離開。究竟「安寧」是個什麼樣的概念? 末期病患的「DNR」又是什麼意思? 誠摯地跟各位分享這幾週中,所見所聞的故事。
【蒼藍鴿的熱門影片】
無語良師 - 大體老師的秘密!
► https://youtu.be/WL9EUEwRsmI
可怕的昆蟲「隱翅蟲」與「荔枝椿象」!
► https://youtu.be/MjyYNuLrVIQ
流感疫苗該打嗎? 疫苗真相大公開!
► https://youtu.be/o-nuelimMdc
人為什麼會脹氣? 究竟該怎麼有效預防?
► https://youtu.be/DprtG2832Ls
不要再對憂鬱症患者「講幹話」! 淺談憂鬱症!!
► https://youtu.be/-g3WZnFaBoY
2017年最重大發現! 肺臟竟然是「造血器官」!!
► https://youtu.be/swjZfOoZZUE
癲癇迷思大破解 - 不要再塞東西進患者嘴裡了!!
► https://youtu.be/icymo2FPe2Y
【追蹤蒼藍鴿】
▶訂閱頻道 https://goo.gl/Xtp7YW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bluepigeonn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luepigeon0810/
歡迎蒞臨討論,別忘了按讚跟追蹤!影片也歡迎分享!
【關鍵字】
蒼藍鴿/醫師/醫生/醫學/醫學系/值班碎碎念/三分鐘聊醫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ClS1CUeIRM/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xkPp2Aes7p2HGFASOqtdaWwf-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