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肌力訓練慘遭國際知名醫學期刊JAMA打臉,高強度肌力訓練對於減緩膝退化性關節炎的疼痛「無效」!!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76330
Effect of High-Intensity Strength Training on Knee Pain and Knee Joint Compressive Forces Among Adul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JAMA是國際知名醫學期刊,impact factor高達45,所以刊登的文獻具有相當的可信度。
這個研究將377位受試者,隨機分配為高強度肌力訓練組、低強度肌力訓練組、對照組。訓練動作在下肢有六個動作,而在上肢和核心有四個動作,每個動作做三組。每次訓練包括5分鐘的熱身,40分鐘的實際訓練,以及15分鐘的緩和。每星期訓練三次。
下肢的訓練動作包括髖內外、展 (hip abduction and adduction),膝屈曲、伸張 (leg curl and leg extension),腿推 (leg press),坐姿提踵 (seated calf)。都是機械式而非自由重量訓練。
高強度訓練組由75% 1RM的重量做8下,逐步增加到90%做4下。而低強度訓練組則維持在30-40% 1RM的重量做15下。研究的時間長達18個月,以這類型的研究來說,算是受試者較多而且時間較長的,所以研究結果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但是最後的研究結果居然是,不管是高強度或低強度的肌力訓練,和對照組比較起來,對於減緩膝退化性關節炎的疼痛都是沒有明顯的效果。
天啊!
我想看到這裡,應該已經有人覺得撿到槍,內心竊喜不已。你們這些重量訓練的推廣者,再繼續販賣恐懼、誇大重量訓練的好處來騙錢啊!🤣
不過肌力訓練本來就不是減緩退化性關節炎疼痛的主要方法,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人需要吃止痛藥、打針、甚至是開刀換人工關節。肌力訓練主要的目的也不是用來減緩退化性關節的疼痛,而是要避免老化所造成的肌少症和骨質疏鬆症,以及防止退化所造成的衰弱和失能。
更重要的是,一般人對於肌力訓練和退化性關節的迷思,是擔心肌力訓練會造成退化性關節炎的惡化,而不是止痛的效果如何。但是以這個研究看來,肌力訓練後的疼痛並沒有加劇,肌力訓練也不會加速膝關節軟骨的磨損。
所以,如果肌力訓練可以改善你的退化性關節炎疼痛,那恭喜你。但是如果對於你的疼痛沒有幫助,那也不用灰心。肌力訓練還有其它更重要的好處,可以促進身體健康,增強肌力、骨質、體能,維持日常生活功能。萬一退化性關節炎嚴重到需要開刀的地步,也才能有更快的恢復和更好的預後。退化性關節炎的疼痛控制,就像其它的慢性疼痛一樣,需要多面向的治療,而不只是單靠肌力訓練。
這個研究比較可惜的是使用機械式訓練,比起自由重量訓練,機械式訓練只需較少的動作控制能力和肌群間協調合作,這可能會影響到研究的結果。另外,這研究的受試者雖然訓練了18個月,但是肌力訓練組的肌力進步幅度並不大,而且大腿的肌肉量甚至沒有增加,這也令人覺得匪夷所思。
我覺得最神奇的一點,是上肢、下肢、核心加起來十個動作,每個動作要做三組,總共30組的訓練,可以在短短的40分鐘內完成,還可以90% 1RM做到4下,實在是太厲害、太有效率了。
impact factor of journals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時候,不錯且有意義的個案,可以用 Image Challenge 的分類刊登,這次邱家佑醫師團隊,就作了一個很好的示範。
▌ 個案有意義,但在 case report 沒賣點?
當初看到這個 case 的時候,就在想如何發表出去。原本打算發表成一篇 case report 到內科或是腸胃科的 journal,但是實際開始下筆時,才發現這個臨床表現對內科跟腸胃科來說並不特別,甚至可以說有點無趣。因為胃出口阻塞導致嘔吐很常見,有一大堆的鑑別診斷,而且相關的 case report 跟 review article 已經被寫爛了。
經過思考後,我覺得這個 case 有趣的點,在於一個月內第三次就醫才被確診:第一次是直接從急診出院;第二次是住院兩天,持續地嘔吐在前兩次就診都被當作急性腸胃炎;直到第三次做了 POCUS(Point-of-Care Ultrasound)才發現有膿瘍,而且三次就診時的抽血數據幾乎正常,沒有明顯的右上腹痛,也沒有發燒。
因此把這個題目以 image challenge 的形式投稿到急診期刊,並且是以一個短短的 case scenario 加上 QA 的形式刊出。
▌ 每個月都有校友登上 PubMed
▪ 2020 年 3 月 PubMed(SCI),共有 41 篇!
▪ 2020 年 2 月 PubMed(SCI),共有 59 篇!
▪ 2020 年 1 月 PubMed(SCI),共有 56 篇!
▪ 2019 年新思惟之友 SCI 論文發表,共 517 篇!
看到眾多校友逐步做出自己的成績,從 0 到 1 突破困境、得到被挖角機會,或在體系內獲得升遷,往更好薪酬與發展邁進,而你,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前進了嗎?
新思惟最受歡迎研究入門課程,開放報名!
☑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有。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有。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多元文體與學術參與,有。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有!
🚩 【特別加開梯次】
➠ 2020 / 6 / 13(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讓 PubMed 查詢頁與 Google 查詢頁,展示出我們的深度與廣度。
▌ 文章介紹
一位 68 歲糖尿病女性患者,因為反覆的嘔吐而住院,由於患者沒有其他的症狀,一開始懷疑為止痛藥引起的胃痛,就開了胃藥讓患者回家,但患者的嘔吐沒有改善,住院給藥後回家,又因為一樣的症狀來到急診。
第三次來到醫院,抽血顯示有感染相關變化,肝膽相關的項目都正常,這時邱醫師提供了患者的超音波,並請問讀者們,提供四個選項,後續應該怎麼做。
答案是進一步施做電腦斷層,因為超音波已經看到肝臟有不正常發現。最終結果為產氣性膽囊炎並破裂,影響到十二指腸,導致阻塞,以及胃部的嚴重漲大。電腦斷層影像可見,患者狀況非常糟糕,再晚些診斷,就可能產生敗血性休克。
這個例子有意思的地方在於,患者真的沒有腹痛,抽血也沒有任何能懷疑肝膽疾病的線索,而患者因此來來回回醫院三次,主要原因就在於這是個糖尿病患者,感染機率高,痛覺遲鈍。
由於糖尿病是美國的重要疾病之一,這樣的患者可能出現在每一個急診室,延遲診斷也可能造成醫療糾紛,這樣的案例分享,能給讀者很好的思考訓練,並有教育意義。
而邱醫師藉由良好的案例分享設計,讓大家理解,關鍵在於超音波,症狀跟抽血結果都有可能誤導,下次遇到覺得奇怪的患者時,記得作個影像檢查!
▌ 期刊介紹
Emergency Medicine Journal 創刊於 1984 年,前身為 Journal of Accident & Emergency Medicine。目前為 The Royal College of Emergency Medicine(皇家喔!)的官方期刊,並為 BMJ journals 的一員。
2018 年的 impact factor 為 2.307,在 Emergency Medicine 領域排名為 Q2(9/29) 期刊。
--
🚩 【特別加開梯次】
➠ 2020 / 6 / 13(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讓 PubMed 查詢頁與 Google 查詢頁,展示出我們的深度與廣度。
--
🚩 【加碼推薦】
➠ 圖與圖說工作坊|2020 / 5 / 24 (日)
➠ https://figure.innovarad.tw/event/
➠ 最受歡迎的圖說的寫法、排版,直接給你範例參考,不管在外觀、內容、意義、技術條件上,全部都高標通過。
impact factor of journals 在 方志恒 Brian F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香港研究】這篇期刊文章,是我近年最喜歡的一篇,能夠刊登在Nations and Nationalism實在無憾。我在文章中,直接挑戰40年來的香港身份認同研究(得罪人啦),指出現行文獻語意不清地以「本土認同」(一個沒有比較理論基礎的用詞)來形容香港人,忽略了戰後逐步形成的「香港共同體」;然後重置「香港共同體」於比較脈絡,再以共通之民調數據比較香港人、加泰人、蘇格蘭人和魁北克人的共同體意識和憲制訴求。誰說香港研究難登大雅之堂?我就是要証明,香港研究能出版在最頂級的學科期刊。
This is my favorite journal article in recent years, and so happy to have the chance to get it published in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n this article, I directly challenge the existing research on Hong Kong identity, which ambiguously labelled Hongkongers as a "local identity" (a term with no comparativ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ignored the evolution of Hongkongers as a "stateless nation" since the post-war period; then I re-position Hongkonger identity in comparative context and directly compare Hongkongers with Catalans, Scots and Quebecois through the established “Moreno Question” and “Scale of Self-government”. Who say Hong Kong Studies are insignificant? I will continue to prove that Hong Kong Studies could be published in top discipline journals.
▋Stateless nation within a nationless state: The political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Hongkongers, 1949–2019
Brian C.H. Fong | First Published 16 August 2019 | 2018 Impact Factor: 1.278
https://doi.org/10.1111/nana.12556
Abstract: Hongkonger identity has been a popular research topic for social scientists worldwide. Drawing upon contemporary theories of stateless nation, this article goes beyond the existing “local vis‐à‐vis national identity” paradigm and re‐articulates the political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the Hongkongers as a stateless nation.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political future of Hong Kong should be re‐thought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hina's political trajectory as a nationless state.
#香港研究 #香港研究學院 #香港研究在世界 #HongKongStudies #WorldingHongKongStudies
------------------------------
Follow me in social media
------------------------------
1. Facebook:www.facebook.com/brianfonghk
2.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brianfonghk
3. Twitter:www.twitter.com/brianfonghk
4. Medium: www.medium.com/@brianfonghk
5. LinkedIn: www.linkedin.com/in/brianfonghk
impact factor of journals 在 SJR : Scientific Journal Rankings - SCImago 的相關結果
Title Type SJR H index Total Docs. (2020)
1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journal 62.937 Q1 168 47
2 MMWR Recommendations and Reports journal 40.949 Q1 143 10
3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journal 37.461 Q1 431 115 ... <看更多>
impact factor of journals 在 Impact factor - Wikipedia 的相關結果
The impact factor (IF) or journal impact factor (JIF) of an academic journal is a scientometric index calculated by Clarivate that reflects the yearly mean ... ... <看更多>
impact factor of journals 在 Find Impact Factor of Journal Online - Resurchify 的相關結果
Impact Score is a measure of the importance of a journal. The impact score (IS) is a measure of the yearly average number of citations to recent articles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