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以上通通不是 #古騰堡 最初的目的,他只是洞識其時的出版方式亟待改革,看出新印刷術有利可圖,足以拯救瀕臨破產的他。他游說富有法官 Johann Fust 借出鉅額支持他的活版印刷構思,事實證明, Fust 比過往任何一位投資者都要幸運,古騰堡確實交出了改變世界的印刷發明,以及 180 本量產「古騰堡聖經」。
詳細全文:
https://goo.gl/Sjnkxs
延伸專題:
【Moyashi:文庫本的誕生】
https://goo.gl/h5Bai6
【啟蒙思想傳播,全靠盜版書籍猖獗?】
http://bit.ly/2ZHkt1Z
【為何書賣這麼平?】
https://goo.gl/jM4xXs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CUPodcast 👉 https://bit.ly/35HZaBp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https://bit.ly/2W1kPye
johann gutenberg 在 CUP 媒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455 年 2 月 23 日,歐洲史上第一批活版印刷書籍 ——「古騰堡聖經」—— 面世,象徵了新時代的來臨。這批書的出版商、德國工匠約翰內斯·古騰堡(Johann Gutenberg)因發明的活版印刷技術,大大縮短了書籍出版時間,加快知識傳播,推進了人類文明發展,在發明史上留下光輝一頁,名留千古。不過,比此偉大發明更引人入勝的,是這名「發明家」背後的故事。
詳細全文:
https://goo.gl/Sjnkxs...
See more
johann gutenberg 在 清風似友 2020台北古書拍賣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西方珍本古籍有所謂「搖籃本」(Incunabula)一詞,專指活字印刷術發明後,最初50年間所出版的印刷品。此字係拉丁文,原意為搖籃(Cradles),轉為各種事物的初期之意。1653年,有位名叫拉伯(Philippe Labbe)者首先使用,日後大家跟著以此泛指最早那50年間的印刷品。
眾所周知,歐洲活字印刷是德國人古騰堡(Johann Gutenberg)在大約1450年所發明。他首次印刷的是一本聖經,即鼎鼎大名的「古騰堡聖經」(Gutenberg Bible)。活字印刷術隨後於1464年傳入了義大利,1467年到了荷蘭,1468年瑞士;比利時、奧地利1473年、西班牙1474年、英國1476年、葡萄牙1487年,東歐波蘭則為1491年。換言之,當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估計歐洲已有200多個印刷作坊,印刷業從業人員或已破千。
搖籃本是世界公認珍本古籍,地位類如中文古籍善本裡的宋版書,數量十分有限,據統計存世僅3萬多種,早被世界各大圖書館、大學和私人藏家瓜分完畢,還在流通的極為罕見。這狀況跟宋版書也很類似,基本都被看得牢牢的,動見觀瞻。當然,全世界宋版書總數恐不超過5000種,年代也更早,但因活字印刷,無論排版、圖文整合、裝幀,一出場便自不凡,所以各擅勝場。
在亞洲,日本從二次大戰之前便開始蒐羅,且1980年代趁著泡沫經濟大蒐購,截至2003年為止,總計62家圖書館、研究機構和私人藏家共有383種466冊搖籃本。至於中國,據統計,目前中國境內館藏搖籃本共計7種(8冊):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有5種(6冊)、上海圖書館藏有2種。
那臺灣呢?國圖沒有,故宮沒有,中研院沒有,僅臺灣大學圖書館藏有7種。
johann gutenberg 在 19 Johannes Gutenberg ideas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Photo: CCI ARCHIVES/SCIENCE PHOTO LIBRARY Johann Gutenberg, German inventor, and famous printing press. Artwork: J. L. Beuzon. More information. ... <看更多>
johann gutenberg 在 Johann Gutenberg - Community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Johann Gutenberg, São Paulo, Brazil. 1198 likes · 2 talking about this · 1162 were here. Public Schoo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