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菜皮蛋豬血糕披薩」idea 從何而來?必勝客數位轉型背後的 AI 關鍵技術
徐宇儂2021-08-12
熱衷於操作社群口碑的必勝客(Pizza Hut)所推出的各種新奇口味披薩,你吃過哪幾種呢?
香菜皮蛋豬血糕披薩是台灣必勝客近期一大熱賣商品,在上市第一波短短 3 天內,就賣到缺貨。必勝客不間斷地推陳出新,在 7 月底趁勝追擊的推出冬蔭功蝦餅,之前還曾推出過珍珠奶茶、臭豆腐、三杯雞、麻辣鍋、拉麵、滷肉、抹茶白玉、黃金榴槤白咖啡等獵奇口味,挑戰消費者味蕾的同時,也往往能一夕觸發社群的熱烈討論。
必勝客也在數位轉型!用 AI、電商思維準則經營品牌
在數位社群、行銷面向的經營操作上,為什麼必勝客顯得比競爭對手更為積極主動、網路社群聲量也似乎更大?在數位轉型歷程上,它採用了什麼不為人知的關鍵策略?
必勝客在全球市場的經營上,投注相當多心力在結合數位這一塊,進入台灣至今 35 年,必勝客經歷過一步一步的數位轉型,逐漸達成了精準行銷,背後的確使用了大量結合 AI 和數據分析的方法。
為了提升透過網路下單的成交率,必勝客自 2019 和台灣人工智慧新創公司沛星互動科技(Appier)合作,以機器學習算法即時分析顧客進站後的行為傾向,使官網成交率平均提升 15%、交易完成時間縮短了 20%、有接收到折價券者其訂單數增幅達 17%。
諸如此類的效益,解決了過往的行銷痛點,包括用戶數位體驗不佳、購買流程過於複雜,以及過去因為無差別遞送折價券造成獲利減少的困境。
如何把流量變成交易量,也是必勝客在數位轉型路程中不斷拆解的一項難題。
必勝客總經理梁家俊表示,必勝客過往的轉換率(conversion rate)成效不夠理想,為了優化品牌,公司從數位營運部、行銷企劃部等兩大核心單位著手,來加快品牌邁向數位轉型的速度。
如今網路訂單占比高達 70% 的必勝客,以 AI 抓住了「猶豫客」大宗,這個關鍵戰略,讓品牌用力抓住了最具成長空間且客單價介於台幣 500 到 999 元的猶豫客族群。有選擇障礙、猶豫不決的顧客,都會被 AI 辨識出來,藉由分析使用者的滑鼠軌跡、停留在哪一個頁面區塊,以及最終購買行為,來判斷出是否採取進一步的行動,例如,即時發送限時優惠券,限時 30 分鐘內使用優惠券,能享有消費滿 500 元送 50 元的折扣等。
除了官方網站,在必勝客自家 App、官方 Line 也都多管齊下,讓精準行銷滲透到每一個通路上。
必勝客總經理梁家俊曾分享,「對於必勝客這樣的老品牌來說,要放下過往既定的舊模式,培養新興數位思維,需要很大的突破。」
先前公司甚至已把原先的 IT 部門改為數位轉型服務 DTS(Digital Transformation Service)部門,讓技術人員搖身一變成為服務導向的人才。梁家俊強調,思維和人才的導入,也數位轉型的焦點課題之一,汲取和外部夥伴合作的經驗,來培養兼具數位與商務思維的人才,是必勝客在企業經營上著力的一大要點。
獵奇創意口味不是憑空冒出,是來自於 AI 社群輿情分析
在運用新科技的腳步上,必勝客正不斷加快,在 COVID-19 疫情升溫期間,必勝客國外總部是首先推出「零接觸」外送服務的領頭羊之一。
自疫情加劇以來,「電商思維」可以說已成為必勝客的終極守則之一,目前國外總部積極和 Contentsquare 這類提供創新數位體驗、數據分析服務的公司合作,旗下還有 Pizza Hut Digital Ventures 單位,專門開發數位轉型技術,據其全球分析主管 Tristan Burns 透露,目前必勝客內部正在建立一種新的 AI 機制,利用機器學習算法,依據當地天氣情況來推薦披薩給消費者,給予更個人化的點餐建議。
回到台灣的經營本身,優化顧客的消費旅程,創造更好的「消費場景」,是必勝客仍在努力的。頻繁推出創意口味、爆紅新品的背後,是不斷大膽嘗試的結果,但也是有邏輯可依循的,
行銷企劃部總監周佳麗表示,在過去,市場調查通常都是用電話訪談、焦點訪談等方式進行,自從近兩年來開始採用社群輿情分析工具,關注社群聆聽(social lisening),發現現代的消費者對「食材」的討論相當熱絡,於是才會開始發想創意新品,使用多元化在地食材,激發消費者討論,這幾波新品上市後,他們幾乎是「零宣傳」,就足以引起廣泛網路聲量。
透過和 YouTuber、KOL 網紅合作,發送開箱影片或是發開箱文,加上許多主流媒體又跟進報導,這些都是最好的宣傳,現在的必勝客已經不只是一家單純的餐飲業,也在往「電商」這條轉型路線上大步邁進。自 2019 年來大力投資在數位轉型以來,效益已經浮現,在委託市場研究公司凱度(Kantar)進行品牌健康度調查,必勝客發現自家品牌在 2020 年的創新分數,較前一年上升了 30%。
屢次帶動話題風潮,將產品靈感發揮到極致,並非偶然,如果說必勝客改天推出了瓦沙比生魚片、苦瓜鹹蛋、蚵仔大腸麵線口味,有極高可能性是結合 AI、機器學習、網路社群互動分析所得出的結論,將產品開發的規格需求回歸於消費者,自然會是最精準打中消費者的心的方式。
資料來源: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21/08/12/pizza-hut-ai-digital-transformation/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光臨臺灣吧 #人類世界的八大秘密 #性教育 你知道嗎? 「G點不是一個點」! 「處女膜本來就是破的」! 還有還有「女生竟然也會勃起」! 你希望讓陰道健康又性福嗎? 還是你正為陰道發炎而煩惱呢? 女性身體,到底還有什麼秘密 是我們不知道的? 人類世界陰道的八大秘密,一起來揭秘! 想要支持臺...
「kantar台灣」的推薦目錄:
- 關於kantar台灣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kantar台灣 在 Weblisher 威旭數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kantar台灣 在 數位時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kantar台灣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kantar台灣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kantar台灣 在 面試心得:TNS/Kantar/Abeam/Nielsen - 看板Salary - 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kantar台灣 在 ((活動結束)) Hi 我們是Kantar TNS 凱度模範市場研究公司... 的評價
- 關於kantar台灣 在 疫後時代電商新顯學:發現式商務,4招搶攻「勾心經濟學」 的評價
- 關於kantar台灣 在 【模範市場研究Kantar Taiwan 線上參訪】企業介紹|政大徵才月 的評價
- 關於kantar台灣 在 綜觀疫情後台灣快消市場四原型新常態- Taiwanese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kantar台灣 在 【心得】 商管面試分享- 薪水板- WEB批踢踢。看了Salary版這 的評價
kantar台灣 在 Weblisher 威旭數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根據Kantar與Facebook攜手合作打造的洞察報告顯示📊
📍47%台灣人使用社群媒體來搜尋品牌🔍
📍54% 使用者認為廣告有助於提醒他們需要哪些商品
或提示他們可能想要購買的商品🥰
📍5 個臺灣消費者中有 2 個曾經透過社群媒體來購物
例如閱讀貼文、相片、廣告或觀看直播購物影片📱
更多消費洞察,請看👉 https://is.gd/HlCdkq
Facebook廣告找威旭👉 https://weblisher.com.tw
#Weblisher威旭數位 #您專屬的數位操盤手
kantar台灣 在 數位時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的廣告有吸引到消費者目光嗎? 當影音內容重新定義與消費者的溝通方式,你的廣告是否還有動人心弦、膾炙人口的故事呢?
今年 #Google 攜手數據分析與品牌顧問公司 #Kantar 在台灣舉辦第一屆 #YouTube年度廣告大賞,歡迎各方好手以 2020 年到 2021 年上半年度的廣告作品參賽。
歡迎您即刻參加 2021 YouTube 年度廣告大賞,六大獎項等你奪冠。
6月30日前完成報名,完整報名資訊👉https://pse.is/3fvp47
kantar台灣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歡迎光臨臺灣吧 #人類世界的八大秘密 #性教育
你知道嗎?
「G點不是一個點」!
「處女膜本來就是破的」!
還有還有「女生竟然也會勃起」!
你希望讓陰道健康又性福嗎?
還是你正為陰道發炎而煩惱呢?
女性身體,到底還有什麼秘密
是我們不知道的?
人類世界陰道的八大秘密,一起來揭秘!
想要支持臺灣吧持續製作內容?
🍺 快加入臺灣吧「灣吧好捧油」:https://lihi1.com/CizZn
--
00:24 秘密一:welcome my 縫
01:49 秘密二:陰道裡面沒感覺?
02:43 秘密三:女生也會勃起?
03:27 秘密四:G點到底在哪裡
04:29 秘密五:處女膜本來就是破的!
05:39 秘密六:法國人騎小馬洗陰部
06:37 秘密七:愛吃甜食讓陰道發炎?
(分泌物異常?要如何找醫生?看文章,顧好私密處健康!)
➡️ https://bella.pse.is/3dj773
07:35 秘密八:健康作業要畫自己的陰部
◤ 感謝本集乾爸乾媽,一起認識他們 ◢
🙋♀️ 婦科疾病困擾?TFC臺北婦產科診所 生殖中心
https://www.tfcivf.com/
🩸 還在猶豫嗎?加入棉條的世界(凱娜棉條,月經一姐凡妮莎)
https://lovekira.one/taiwanbar
--
資料來源:
⛏ 秘密一:
1. 陰道的大小:Human Reproduction, Volume 21, Issue 6, June 2006, Pages 1618–1622
⛏ 秘密二:
1. 生理用品使用比例:Kantar Insights Division 凱度洞察台灣/ LifePoints
2. 陰道內的神經:Female Genital Anatomy,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2002 November 26
3. 美國衛生棉條使用比例:Tampon use in young women, J Pediatr Adolesc Gynecol. 1998 Aug;11(3)
4. 美國女性衛生調查:Variation in Feminine Hygiene Practices ‐ as a Function of Age, Journal of Obstetric, Gynecologic, & Neonatal Nursing, 2006 July 28
⛏ 秘密四:
1. G點是什麼:Beyond the G-spot: clitourethrovaginal complex anatomy in female orgasm, Nat Rev Urol. 2014 Sep;11(9):531-8
⛏ 秘密五:
1. 陰道冠結構:Hymen: facts and conceptions, theHealth 2012; 3(4): 109-115
2. 處女情結:Honor Killing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Gender in Arab Societies, Am. J. Comp. L.,2010
3. 陰道冠正名:Vaginal corona Myths surrounding virginity – your questions answered, RFSU
⛏ 秘密六:
1. 坐浴盆的歷史:The Bidet's Revival, the Atlantic, MARCH 18, 2018
2. 臺灣的披衣菌感染情況:不孕症的共犯─披衣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3. 披衣菌是美國感染最多的性病:Chlamydia - CDC Fact Sheet
⛏ 秘密七:
1. 高糖份造成陰道炎:Determination of factors affecting relapse of vaginitis among reproductive-aged women: An experimental study, Electron Physician. 2017 Jan; 9(1): 3499–3507
2. 益生菌減緩陰道炎:Efficacy of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R-1 and of Lactobacillus Reuteri RC-14 in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vaginoses and bacterial vaginitis relapses, Minerva Ginecol
. 2008 Oct;60(5):369-76.
Efficacy of vaginal probiotic capsules for recurrent bacterial vaginosis: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VOLUME 203, ISSUE 2, P120.E1-120.E6, AUGUST 01, 2010
口服益生菌用於反覆性黴菌陰道炎輔助治療臨床實證探討,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第三十五卷 第三期
--
🍺 想了解 #臺灣吧 多一點點
訂閱YouTube,新片不漏追| https://lihi.cc/0SEYv
瞧瞧Facebook,會有YT沒有的東西|https://lihi1.com/KUtvp
追蹤Instagram,限動看個夠|https://lihi1.com/OD9Bb
🍺 想了解 #黑啤 多一點點
Facebook很可愛|https://www.facebook.com/beeru.official/
Instagram必追|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同時也是YouTubear|https://lihi1.com/gXg6U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vKqNSoUPSQ/hqdefault.jpg)
kantar台灣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台灣民眾健康意識抬頭,高達八成以上家庭用油選擇植物油(註1)。近年來消費者更發現,芥花油的優點其實很多,已成為國內家用油的第3大油種,而在日本食用油市場市占率更高達七成(註2)。
芥花油會受到消費者青睞,因為有三大優點:
(1)芥花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為常見植物油中的佼佼者
(2)芥花油脂肪酸比例佳,是美國協會的推薦食用油之一
(3)芥花油發煙點高,較符合台灣人高溫烹調的習慣,煎、煮、炒、炸皆適宜
你吃對好油了嗎?10道品質把關超安心!
要吃好油,得先學會如何「挑」好油!身為國內芥花油領導品牌的「泰山芥花油」(註3),不僅從源頭管理、生產、加工、包裝、成品品質、運輸配送,每個環節都嚴格審核,通過10道品質把關才送到消費者手上!
第一道 原料嚴選為澳洲非基改芥花
從原料端就先獲得澳洲官方認可,取得The Non-GMO Project國際非基因改造認證
第二道 原產地具多項國際認證
原產地產線具多項國際認證,包括HALAL清真認證、KOSHER猶太潔食認證、BRC英國零售商協會認證、HACCP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管控等食品安全衛生系統驗證,確保油品在製程中的安全性
第三道 精煉工序不過度加工 達0反式脂肪
設計卓越的精煉工序, 避免芥花油過度加工,達到0反式脂防
第四道 確保原料運輸安全與衛生
嚴選高規格一次性的材質來疏運原料,確保入料安全與衛生
第五道 COA&品規書雙重核對
參照國際標準制定採購品質規格書在入料時嚴格檢核
第六道 泰山油品實驗室入料檢驗
泰山油品實驗室針對入料進行檢驗,確認品質鮮度指標合規
第七道 定期委託第三公證單位入料檢核
芥花油原料定期委託第三公證單位檢核,確認入料衛生安全
第八道 泰山油脂廠取得國際認證
2014年泰山為台灣第一家取得SQF最高Level 3國際認證的企業,亦獲得FSSC22000食品安全系統認證、TQF台灣優良食品認證、HACCP等驗證,提供消費者從原料到出廠成品的全方位安心承諾
第九道 ERP系統與TFDA連結追蹤
以泰山ERP系統與衛福部連結追蹤產品流向
第十道 成品第三公證單位檢驗
泰山純芥花油成品定期委託第三公證單位檢核,確保產品衛生安全
選購時認明重要食品安全標章認證,才能讓你買好油不花冤枉錢!找好油必選泰山,選泰山芥簡單!
註1:根據KANTAR Taiwan 2018P13資料統計,台灣家用油前5大油種「葵花油、調合油、芥花油、沙拉油、橄欖油」銷量市占率合計高達88%。
註2:根據2015年KANTAR Taiwan & Intage Japan資料統計
註3:根據KANTAR Taiwan 2018P13資料統計,泰山芥花油為台灣芥花油市場銷量市占第1品牌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qdUHvlpCaQ/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tut_U9gFp8d-FbtbiBcohEsNvmg)
kantar台灣 在 ((活動結束)) Hi 我們是Kantar TNS 凱度模範市場研究公司... 的推薦與評價
(活動結束)) Hi 我們是Kantar TNS 凱度模範市場研究公司http://tns-global.com.tw/,目前正在招募平常有在吃關節保健食品的人,參與我們的研究調查,如果您或您身邊有 ... ... <看更多>
kantar台灣 在 疫後時代電商新顯學:發現式商務,4招搶攻「勾心經濟學」 的推薦與評價
根據Kantar 市場研究顧問報告,疫情促使消費者從「深思熟慮才行動」, ... Kantar 研究數據顯示,53% 台灣消費者購買商品前會瀏覽多元且複雜的資訊, ... ... <看更多>
kantar台灣 在 面試心得:TNS/Kantar/Abeam/Nielsen - 看板Salary - 批踢踢 ... 的推薦與評價
[面試心得:尼爾森、TNS、Kantar Worldpanel、Abeam(現已被EY併購)]
原po 119大學商管科系和英國行銷碩士畢業,目前經歷30場面試,拿過7個offer;正在市調業任職小AE。
參加這麼多的面試除了生性愛玩外XDDD,也對不同的產業生態、選人流程、特質感到好奇;當然同時也在訓練自己表達和組織能力。其中有幾間公司的面試過程特別令我印象深刻,希望也可以回饋一下版上,分享給需要的版友(雖然已經有些事過境遷了啦:P)。
TNS Customized部門(經歷2階段,未獲得formal offer):
TNS是一家市場調查公司,主要業務是做專案,例如廠商要測試新品,可能會邀請符合目標族群特質的消費者來試用,再說說看自己的想法。好處是可以同時接觸到量化和質性的研究方法,也比較有機會碰觸到市場上比較前端的研究,好比說新品牌、新產品等等。
|面試流程:
第一階段:筆試、團體面試
第二階段:個人與直屬主管面試
|筆試的部份(雖然先前好像已經有版友分享過了):
第一題是邏輯(若P則Q)
第二題是聯想的正確性,例如巴黎之於法國等同於羅馬之於義大利
第三題是英文短文(說說看如果自己是新廠商要出新品,可能會在意什麼)
第四題是簡易數學選擇題,例如四成消費的人有八成是忠誠者其中又有三成是高消費的族群,那會是總消費者的百分之多少? (0.4*0.8*0.3=0.096)
第五題是用英文短文表達自己為何能勝任這份工作,同時這些特質可能也適合哪些工作?
最後一題是給我們一篇英文短文要我們用中文簡化。
|團體面試:會先請candidate個別自我介紹,然後輪流回答同樣的問題。以下是我當時有被問到的問題:
1. 請作一段自我介紹,內容盡量以履歷上沒有提到的為主
2. 用英文介紹自己的弱勢
3. 最近觀察到的產業趨勢
4. 喜歡/討厭的產業客戶
5. 對這份工作的瞭解和認為所需的特質。
Kantar Worldpanel Commercial部門(共3階段,有獲得offer):
和TNS為姊妹公司,這間公司以consumer panel蒐集資料,以消費者行為的角度提供廠商/客戶關於市場上的觀點(例如消費者在通路/品牌/產品上購買行為的改變),但是對於消費者比較少買到的產品/品牌,真的就比較難做後續的研究了。
|面試流程:
第一階段:筆試、團體面試
第二階段:英文簡報
第三階段:和老闆面試
|筆試:
相對於TNS,Kantar的筆試顯得比較單純。
主要是看對數字的敏感度,例如市場上共有15個人,其中有8個人購買過A產品,請問A產品的普及率多少?
|團體面試:
也會先請candidate個別自我介紹,但後來個別問比較有針對性的問題。相較於TNS的流程而言,思考的時間比較短,所以很考驗即席的反應能力;而且因為這間公司比較神秘,所以面試官花了許多時間和大家介紹公司和職位。
|英文簡報:簡報和分析能力是這間公司最看重的部分
第一關結束不久,人資就通知我進入第二關,旋即給我一份個案,要我用一個禮拜左右的時間做好對市場的分析和對該個案公司的建議。
後來一進場發現是二十幾個人的大場合,每個人會在報告中無預警的提問,打斷原本的流程。最後請你簡單提出對該公司的建議,然後詢問一些關於個人特質的問題,例如抗壓性、優缺點、動機等等。
|和老闆面試:
這關相對於其它幾關比較輕鬆一些,會簡單的詢問動機還有釐清對未來職位的問題。
Nielsen Retail Audit部門(共2階段,有獲得offer):
Nielsen和Kantar Worldpanel是FMCG市場調查的主要競爭對手。這間公司的研究方式是和通路商交換POS資料,而這種研究方法對有交換資料的通路商掌握度比較高,不過對於沒有合作的通路商其銷售表現的掌握度會比較低一些。
|面試流程:
第一階段:和人資面試
第二階段:即席英文簡報
在面試前我填了一份問卷,當中有關於生涯規劃還有幾題假設題,例如客戶如果面臨市占率停滯,可能可以提出哪些建議。
|人資面試:
第一階段中,人資問了我一些關於性格和對未來的想法,從中以瞭解我對這份工作的適合度。Nielsen的人資很專業,是我在所有面試過程中遇到最會引導和提問的人資。
|即席簡報:
這場面試中最困難的是即席的英文簡報,不同於Kantar能夠準備一個星期,Nielsen只給45分鐘準備接下來10分鐘的英文簡報。不過Kantar的準備材料也比較厚,Nielsen的只有15張,需要幫每張投影片排序和下標題。
簡報後,面試官除了問會給這間個案公司什麼建議外,還有對其中幾張分析提問,隱晦的給予一些修正。簡報部份結束後,面試官針對個人特質、待遇還有對工作期待提問。
Abeam S&O Consultant部門(共3階段,到最後一關):
所學並非資管出身,還能獲得final round的機會,其實心中已經無限感激。先前版上沒有關於S&O的分享,所以就來獻曝一下。不過因為Abeam已經被EY併購了,所以或許流程也會有所改變,希望還是有些參考價值。不同於ERP重視團隊合作的程序設計,S&O的名額本來就比較少,個別專案實際參與的人數也是1-2名,所以面試的過程中都是個人。
|面試流程:
第一階段:筆試
第二階段:個案分析
第三階段:和主管面談
|筆試:
主要看邏輯和組織表達。邏輯的測試是限半小時做完18題的英文論述題,而且題幹動輒是短文,選項又是五條又臭又長的句子,實在讓人無法不緊張。組織表達的部份則是以另外半小時考三題申論短文,雖然題幹都是英文,但是回答中英不拘。第一題是舉出公司所有的功能性部門和他們如何合作,並以一個假公司為例(但我要承認我英文不夠好,我當時不懂pseudo這個字,最後還是指名道姓實地寫了個公司)
|個案分析:
和一般的個案分析不同,對方只先給你3-5句的案例簡述,然後再給你10分鐘問問題,最後留20分鐘讓你自行準備5分鐘的簡報。簡報不是ppt那麼可怕,只是在白板上寫字畫圖,或以任何可以表達的方式。不過最後我因為對IT流程不夠熟,所以一直被攻擊 > <
|主管面試:
最後一關是一對一和S&O的主管聊,不過整場的重點都在檢驗我的成績和討論我未來的生涯規劃。印象中特別針對我分數比較低的科目詢問,不斷深掘;最後告訴我成績其實是學習能力的指標之一,所以建議我應該走其他路。雖然有點不甘心,但又不得不承認自己求學時確實應該要再更認真些。但在面試過程中也不斷提醒我自己說話要有更好的組織能力,其他的溝通能力、應對技巧都不是這個行業最首要的條件。
|整體面試心得整理:
以上都是活生生血淋淋的教訓(?!)希望各位版友都能順順利利!另外在此特別感謝Happyoh的幫忙,雖然素昧平生還是在百忙中回答我許多問題;所以秉持著把愛傳下去的精神,分享這些資訊。整體而言,覺得會設計有團體面試的公司通常會比較重視團隊合作的能力,所以在面試的過程中和其他candidate的互動也會是面試官觀察的重點。我有觀察到許多candidate從頭到尾都只有看面試官,忽略掉能展現團隊合作能力的面向。以下是我的一些小小心得整理,提供給大家參考:
1.爭取第一個回答,當天每個問題我多是第一個說(除了一題);雖然面試官說他覺得回答順序不是重點,但是如果最後講又沒有新意絕對會大扣分。(不過我自己覺得這和回答順序還是有關係啦XDD畢竟很難不被之前回答過的人影響)
2.記得其他candidate的名字和回答,在相關的題目中可以不時列舉先前某某(如小明)先前提到的觀念。我覺得搶先示好(例如點頭附和、或是在其他問答中echo其他人的回答),有利於營造出對自己更有利的氛圍;在後續答題的回合中,這種善意的發酵效果會愈加明顯。
3.保持和在場所有人的眼神接觸(包含面試官、人資、candidates),甚至在別人說話的時候也面朝對方。在面試過程中,面試官最想看到的是如何和其他人互動,甚至希望能有潛移默化影響整體討論氣氛的能力。面試官有提到對我在團體面試中或是簡報中與他人的互動都很印象深刻;所以我想這些肢體動作都是有所幫助的。
4.把握機會爭取面試官對自己的回饋,了解自己在別人面前的表現如何未來有更多機會可以修正。不過通常面試官不會平白無故照著你所希望的劇本走,很有可能會受到追問,例如:你覺得自己表現得怎麼樣?心中一定要先想好一些觀點。
5.把握提問時機,最好準備3個以上的問題;除了表達自己的企圖心外,也可以展現出自己對這間公司、這份工作很有想法。
6.可以善用一些小技巧幫自己爭取思考的時間,例如可以問對方如何稱呼?或是再幫對方重新整理一次問題。
最後祝大家在求職時節都能順利,有所收穫:)
-----
Sent from JPTT on my HTC_M8x.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3.182.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458454372.A.01A.html
※ 編輯: inpursuit (123.192.154.3), 03/20/2016 14:20:38
※ 編輯: inpursuit (123.192.154.3), 03/20/2016 14:23:19
※ 編輯: inpursuit (42.72.105.53), 03/21/2016 22:48:1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