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觀察】
訂閱制對非遊戲業的網路服務來說,是近期蠻夯的商業模式,
先火紅的是免費制,透過免費拉流量,再透過廣告變現。
但在臉書和google入侵下,
現在廠商更傾向在上述投放廣告,
我認為原因有三點:
1⃣客群可以更精準
以臉書來說,掌握了全台灣80%人口,
年齡、居住地、興趣等個資全都囊括在手,
對於廠商選擇投放廣告渠道上可說是首選。
2⃣預算可以自行掌控
臉書和google都可以自行調控調配預算,
還有競價機制,
萬一發現當天競爭者太多,
甚至可以暫停廣告來減少成本開支,
跟動輒十幾萬花出去買版位就得走好走滿的傳統數位廣告投放來說,
實在是方便太多。
3⃣成效可以數據化
臉書和google都有後台提供詳細的投放成效,
觸及人數、CPA、CPI、ROI都有列出外,
臉書還可以幫你分析按讚的用戶年齡、性別等,
讓你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口上,帳算得清清楚楚。
因此,
在絕大多數的數位廣告預算都投到臉書和Google下,
哪還有錢去買其他網站版位。
不講蘋果,
以遊戲業網站龍頭「巴哈姆特」來說,
也面臨這種窘狀許久。
幾年前一進到巴哈姆特,
進站蓋板、網站首頁頭版、首頁右側banner、討論版內banner等,
滿滿的都是各種不同的遊戲宣傳,
每天都有不同廣告上線。
但現在呢?
有時候甚至一則廣告都沒有,
空蕩蕩到巴哈得拿宣傳自家功能的banner充數。
為什麼連巴哈姆特受眾那麼精確、流量那麼龐大的網站都面臨廣告短缺的狀況?
主要原因就是太貴了,然後成效很難掌握。
你試想,一個廣告蓋板花出去幾十萬,
結果老闆問你成效如何?轉換率好不好?帶入的新增有多少人?在遊戲內花費多少?
你只能回答個七八成,
相信到最後你也不想投了,
寧願等到大改版或是預算高時才願意加減投一下。
回頭繼續看蘋果日報,
正因為面臨廣告商銳減,
因此蘋果嘗試轉訂閱制,
一開始有提到,
盤點整個網路服務的商業發展模式,
想轉訂閱通常前一步會是「免費」,甚至是「補貼」,
先把大量用戶吸進來(新增),
然後讓他們習慣使用自家產品(提高留存),
最後才會轉為訂閱。
而很多網路服務在免費階段就死一片了,
可能是用戶不進來,
可能是用戶進來就流失,
在無法堆疊用戶數下,
根本無法轉型訂閱。
再者,就算有效堆疊用戶數,
也不見得轉訂閱就有效,
必須先盤點自身產品對於目標客群是否有特殊存在的意義,
也就是「賣點」。
👉例如kkbox或spotify專攻愛聽音樂的用戶,
你可以不訂閱,
但就要花時間去抓盜版或是上youtube聽,
還不能轉背景,
當然還是有工具可以克服,
只是門檻越多越複雜,
想去那樣幹的人就越少。
👉例如netflix專攻愛看高品質影集的用戶,
你可以不訂閱,
但你就無法看到紙牌屋、黑鏡和一堆高品質自製熱門電影。
👉例如youtuber開啟訂閱服務,
每個月有獨家的影片或花絮可以看,
你可以不訂閱,
但你就少看了一些你可能會喜歡看的影片。
這些服務對他們各自的目標客群來說都是賣點,
🔥賣點的共同之處都是有其「獨特內容」。
蘋果日報就是少了賣點,
才不得不宣告失敗。
今天的頭條新聞,
不在你這看,我到其他免費的新聞網站一樣看得到。
今早的獨家報導,
早點知道或晚點知道,
對我們吃瓜群眾來說意義不大,
只是少個茶餘飯後的談資,
對工作生活也不會有影響。
(又或者是,該現象你知道了也幫不了,是一種無力感)
在欠缺「獨特內容」下,
用戶少了「非你不可」的理由,
自然無法撐起訂閱人數,
加上疫情影響下,
大家為了節省開支,
取消訂閱的人數一提高,
公司營運就撐不下去了。
而現在轉回免費制,
流失的用戶還會不會回來,
流失的廣告商還願不願意付錢打廣,
一切都是未知數了。
最後我自己的心得是:
🔥其實商業模式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不適合你的產品之別。
再者,
其他產業可以多看看遊戲業的操作,
✅免費用戶去看廣告
✅輕度付費用新手禮包套你
✅中度付費用各種禮包賣你
✅重度付費用抽卡和轉蛋綁你,
✅其他還有VIP、週卡、月卡、battle pass等,
不同玩家都有其變現模式。
這種事,
大概也只有遊戲業發揮得淋漓盡致了。
(文章、新聞原文,同步部落格)
kkbox用戶數 在 經濟日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近期音樂串流平台市場愈來愈熱鬧,本土平台業者KKBOX也不落人後,要利用華人音樂庫品牌優勢,開始賣起演唱會門票,並推出集點抽門票的優惠,要用線下實體服務加上點數經濟鞏固用戶數。
#KKBOX #音樂串流
kkbox用戶數 在 智慧家庭實驗室-智家嚴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華電信再度回到智慧家庭後裝市場
#這次的主打是兩大終端包括MOD與智慧音箱的整合介面
#在生態系部分也會朝向開放平台的方式操作
中華電信這次看準「聲控經濟」潛力,攜手在地產業夥伴,自主研發智慧聲控服務平台「i寶貝」,並推出搭載「i寶貝」的首批限量智慧音箱及MOD聲控遙控器,全面搶攻智慧家庭市場。
結合中華電信MOD,可聲控頻道轉台及指定播放內容,更囊括合乎民眾生活所需的多元服務,包含影音娛樂的收聽、教育學習、新聞時事、及生活資訊查找等。
這與之前遠傳、華碩、富連網推出的智慧音箱有什麼不同?
1. 核心技術的掌握度高
在語音語意引擎的部分是中華電信所主導,與遠傳、富連網用的是對岸的技術不太一樣,在未來做在地化內容與O2O服務的整合,以及聲控經濟在一些垂直應用的發展上,彈性會大得多。
2. 結合了強勢終端進入家庭生活
在台灣智慧家庭市場,一直很缺乏電視這個強勢終端的應用,中華電信這次終於把MOD給拉了進來,一開始先從語音聲控MOD的操作與找節目為主,但相信之後一定會由MOD的介面那邊下手反向融入智慧家庭的系統之中,而如何結合智慧音箱與MOD之間的互動,提升購物與廣告的效率,相信是中華電信之後會著墨的地方。相信在之後奧運與世足賽的時候,會有些突破性的盈利模式會跑出來。
3. 確實整合台灣在地化服務與內容
在影音娛樂及教育學習方面,與台灣用戶數最多的音樂串流平台KKBOX、親子童書內容最豐富的FunPark、及英語學習權威「大家說英語」等夥伴合作,如果能夠再整合一些小孩界的主流內容,多些西遊記、佩佩豬、大大姨說故事等這類小孩跟媽媽都喜歡的睡前故事內容,相信智慧音箱的黏度會越來越高。
內容的黏度很重要,這會轉化為廣告商機,在地化內容的開發不是做做樣子,必須持續進行下去。
還有中華電信1288找店家的服務也整了進來,這是一個絕大的商機,與螢幕科技搜尋引擎不同,智慧音箱可以做權威性推薦,這是未來新型的廣告形式,也是電信商在互聯網時代失去的數位廣告商機之後,再度有機會在聲控時代,從「智慧音箱+MOD」這人機介面組合討回來。
總結,我個人一直在各個場合推動智慧家庭產業的發展,陳述產業正遇到的困境必須解決,而由「運營商推動平台解決市場破碎化的困境 + 軟硬體供應商與內容廠商專心做好CP值高的加值服務與內容」,則是破解智慧家庭市場困境的藥方。
而中華電信肩負了帶動台灣智慧家庭產業發展的火車頭重任,期待這次重新出發能夠堅持下去,持續與產業社群對話,對於產業的整合能秉持協助夥伴發展的開放心態,因為,智慧家庭生態系絕對不是一家公司能夠做得起來,即使是中華電信也不能。
---
www.smarthomehub.tw 智慧家庭實驗室
kkbox用戶數 在 "音樂串流"掀戰!滿足用戶娛樂生活KKBOX搶攻點數商機挾帶 ... 的推薦與評價
隨著音樂串流平台接連崛起,各大品牌業者為了在串流大戰中求生存,也推出了全新的服務機制,像是音樂串流平台 KKBOX ,就整合了線上跟線下的服務, ... ... <看更多>
kkbox用戶數 在 KKBOX推集點、賣門票用線下服務鞏固線上市場| 近期音樂串流 ... 的推薦與評價
... 要利用華人音樂庫品牌優勢,開始賣起演唱會門票,並推出集點抽門票的優惠,要用線下實體服務加上點數經濟鞏固 用戶數 。 # KKBOX #音樂串流.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