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視界 8]逃離禁錮之地:離開北韓我學會自由與憐憫
“If you don't know the words, that means you don't understand the concept, and therefore, you don't even realize that concept is even a possibility.” —— human rights activist Yeonmi Park。
「如果你不知道某些詞彙,那就意味著你並不了解某些概念,因此你也不會意識到,那些概念可以是一種可能。」——人權鬥士朴延美
對出逃前的她而言,自由與溫飽是很奢侈的理念,更無法了解「愛」的全貌。當我們無法得知世界發生了什麼,無法想像那超越自身認知的世界,我們便無法真正地同理他人。今天我想邀請大家,以不同的角度,重新感受自由、溫飽與愛的可貴。
★★★★★★★★★★★★
I was born in 1993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North Korea, in a town called Hyesan, which is on the border with China. I had loving parents and one older sister. Before I was even 10 years old, my father was sent to a labor camp for engaging in illegal trading. Now, by "illegal trading" -- he was selling clogs, sugar, rice and later copper to feed us. In 2007, my sister and I decided to escape. She was 16 years old, and I was 13 years old.
1. on the border with 鄰近邊界
2. labor camp 勞改營
3. illegal trading 非法的交易
1993年我出生在北韓的北部,一個名叫惠山的小鎮,鄰近中國邊界。我有愛我的父母與一位姐姐。在我10歲大的時候,父親就被送去勞改營,因為他非法買賣一些東西。所謂的非法買賣,其實他是賣一些木鞋、糖、米,之後還賣了銅,只為了餵飽我們。2007年,姐姐和我決定逃跑。她當時16歲,而我13歲。
★★★★★★★★★★★★
I need you to understand what the word "escape" means in the context of North Korea. We were all starving, and hunger means death in North Korea. So it was the only option for us. I didn't even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escape, but I could see the lights from China at night, and I wondered if I go where the light is, I might be able to find a bowl of rice. It's not like we had a grand plan or maps. We did not know anything about what was going to happen. Imagine your apartment building caught fire. I mean, what would you do? Would you stay there to be burned, or would you jump off out of the window and see what happens? That's what we did. We jumped out of the house instead of the fire.
4. in the context of 在⋯⋯的情境中
5. concept 概念;觀念;思想
6. a grand plan 一個遠大的計畫
7. catch fire 著火
你們要知道,「逃跑」這兩字在北韓意味著什麼。我們天天挨餓,而飢餓在北韓意味著死亡。所以逃跑是我們唯一的選擇。我當時還不了解逃跑是什麼意思,但晚上我能看見中國那邊的燈光,我想著如果我能到有光的地方,也許就能找到一碗飯。我們沒有什麼遠大的計畫或地圖。我們完全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想像一下,你的公寓失火了,你會怎麼辦?你會坐以待斃,還是跳窗然後再看著辦?我們就是那樣。我們從大樓上跳了下來, 而不是等火燒上來。
★★★★★★★★★★★★
North Korea is unimaginable. It's very hard for me when people ask me what it feels like to live there. To be honest, I tell you: you can't even imagine it. The words in any language can't describe, because it's a totally different planet, as you cannot imagine your life on Mars right now. For example, the word "love" has only one meaning: love for the Dear Leader. There's no concept of romantic love in North Korea. And if you don't know the words, that means you don't understand the concept, and therefore, you don't even realize that concept is even a possibility.
8. unimaginable 無法想像
9. no concept of... 沒有⋯的概念
10. romantic love 浪漫愛
北韓是難以想像的。對我來說,要回答住在北韓是什麼感覺,非常困難。老實說,我可以告訴各位——你無從想像。沒有任何語言可以描述,因為那是個截然不同的星球,就像你現在無法想像自己在火星上的生活一樣。比如說,「愛」只有一個意思:愛偉大的領袖。在北韓沒有那種浪漫之愛的概念。如果你不知道某些詞彙,那就意味著你並不了解某些概念,因此你也不會意識到,那些概念可以是一種可能。
★★★★★★★★★★★★
Let me give you another example. Growing up in North Korea, we truly believed that our Dear Leader is an almighty god who can even read my thoughts. I was even afraid to think in North Korea. We are told that he's starving for us, and he's working tirelessly for us, and my heart just broke for him. When I escaped to South Korea, people told me that he was actually a dictator, he had cars, many, many resorts, and he had an ultraluxurious life. And then I remember looking at a picture of him, realizing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he is the largest guy in the picture. And it hit me. Finally, I realized he wasn't starving. But I was never able to see that before, until someone told me that he was fat.
11. an almighty god 一個全能的神
12. tirelessly 不屈不撓地;堅忍地
13. a dictator 獨裁者
14. it hit me 突然想到、意識到 
15. resort 度假地(此處係指北韓獨裁者有很多度假別墅)
16. ultraluxurious 極其奢華的
17. have a…life 過著⋯⋯的生活
讓我再舉一個例子。在北韓長大,我們真心相信我們偉大的領袖是全能的神,他甚至能看穿我在想什麼。我在北韓甚至不敢思考。我們聽說他為我們挨餓、不眠不休地為我們工作,而我為此感到心痛。我逃到南韓後,有人跟我說他其實是獨裁者,他有很多車、很多很多渡假別墅,他的生活極為奢華。我記得自己看著一張有他的照片,第一次意識到他是照片裡體型最大的那個。這件事讓我大受打擊。那時我才終於了解,他沒有挨餓。但我以前總無法看清這些,直到有人跟我說他很胖,我才恍然大悟。
★★★★★★★★★★★★
Really, someone had to teach me that he was fat. If you have never practiced critical thinking, then you simply see what you're told to see. The biggest question also people ask me is: "Why is there no revolution inside North Korea? Are we dumb? Why is there no revolution for 70 years of this oppression?" And I say: If you don't know you're a slave, if you don't know you're isolated or oppressed, how do you fight to be free? I mean, if you know you're isolated, that means you are not isolated. Not knowing is the true definition of isolation, and that's why I never knew I was isolated when I was in North Korea. I literally thought I was in the center of the universe.
18. 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考
19. revolution 革命
20. dumb 愚蠢的*
21. oppression 壓迫;壓制;欺壓
22. isolated and oppressed 與世隔絕的與被壓迫的
真的,要有人教我,他這樣叫做胖。如果你沒學過批判性思考,你看到的就只會是別人跟你說的。其他人對我提出的大哉問還有:「為何北韓沒有革命?我們傻嗎?為何歷經70年的壓迫,卻沒人發動革命?」我回答:「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奴隸,不知道自己被與世隔絕、壓迫,你要如何為自由而戰?我的意思是,如果你知道自己被與世隔絕,那就表示你並非真的與世隔絕。與世隔絕的真正定義是無知,所以我從不知道,在北韓的我與世隔絕。我真的以為我們是宇宙的中心。
*dumb: https://bit.ly/3fG5XOk
★★★★★★★★★★★★
So here is my idea worth spreading: a lot of people think humans inherently know what is right and wro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justice and injustice, what we deserve and we don't deserve. I tell them: BS. Everything, everything must be taught, including compassion. If I see someone dying on the street right now, I will do anything to save that person. But when I was in North Korea, I saw people dying and dead on the streets. I felt nothing. Not because I'm a psychopath, but because I never learned the concept of compassion. Only, I felt compassion, empathy and sympathy in my heart after I learned the word "compassion" and the concept, and I feel them now.
23. inherently 與生俱來地
24. justice and injustice 正義與不義
25. psychopath 精神病患者
26. compassion, empathy and sympathy 憐憫、同理與同情*
我覺得值得分享的想法是:很多人以為,人類生來就能分辨是非對錯,懂得正義與邪惡的差別,我們值得被怎樣對待。我跟他們說:放屁。所有的事,所有的事都得經過教導,包含憐憫。如果我現在看見有人在路邊奄奄一息,我會不顧一切來救他。但我在北韓的時候,會眼睜睜看著有人橫死街頭,卻沒有任何感覺。並非因為我是心理病態,而是我從未學過憐憫的概念。只有在我的內心感受到憐憫、同理與同情,我才學會「憐憫」一詞與其概念,而如今我已能感受到這些。
*compassion: a strong feeling of sympathy and sadness for the suffering or bad luck of others and a wish to help them
empathy: the ability to share someone else's feelings or experiences by imagining what it would be like to be in that person's situation
sympathy: (an expression of) understanding and care for someone else's suffering
★★★★★★★★★★★★
Now I live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a free person.
現在我以自由人的身分住在美國。
★★★★★★★★★★★★
And recently, the leader of the free country, our President Trump, met with my former god. And he decided human rights is not important enough to include in his agendas, and he did not talk about it. And it scares me. We live in a world right now where a dictator can be praised for executing his uncle, for killing his half brother, killing thousands of North Koreans. And that was worthy of praise. And also it made me think: perhaps we all need to be taught something new about freedom now. Freedom is fragile. I don't want to alarm you, but it is. It only took three generations to make North Korea into George Orwell's "1984." It took only three generations. If we don't fight for human rights for the people who are oppressed right now who don't have a voice, as free people here, who will fight for us when we are not free? Machines? Animals? I don't know.
27. agenda 議程
28. be praised for 因⋯⋯獲得讚揚
29. execute (v.) 處決
30. worthy of sth 適合某物或具有某物的特徵
31. fragile 脆弱
最近,自由國度的領袖,我們的川普總統,和我以前的神會面。他認定,人權沒那麼重要,不需排進議程中,所以對此他隻字不提。這嚇壞我了。我們竟身在一個獨裁者處決伯父還能獲得讚揚的世界裡,他殺害同父異母的哥哥、殺害成千上萬的北韓人民,竟還能得到讚揚。這不禁使我開始思考,也許我們現在都要學習自由的新涵義。自由很脆弱。我不想嚇你,但事實如此。短短三個世代,就讓北韓淪為喬治.歐威爾筆下的《1984》。只花了三個世代。如果我們不為人權而戰,不為受壓迫、不為無法發聲的人而戰,當身為自由人的我們不自由時,誰還願意為我們而戰?機器嗎?動物嗎?我不知道。
★★★★★★★★★★★★
I think it's wonderful that we care about climate change, animal rights, gender equality, all of these things. The fact that we care about animals' rights, that means that's how beautiful our heart is, that we care about someone who cannot speak for themselves. And North Koreans right now cannot speak for themselves. They don't have internet in the 21st century. We don't have electricity, and it is the darkest place on earth right now. Now I want to say something to my fellow North Koreans who are living in that darkness. They might not believe this, but I want to tell them that an alternative life is possible. Be free.
32. speak for oneself 為某人發聲
33. alternative life 另一種生活
我覺得我們能關心氣候變遷、動物權益、性別平等諸如此類之事,真的很美好。因為,我們關心動物權益,就代表了我們的心地有多善良,也代表我們關心無法為自己發聲的對象。北韓人民現在無法為自己發聲。身處21世紀的他們,沒有網路可用。我們沒有電,那裡是當今地球上最暗的地方。現在我想告訴那些生活在北韓黑暗中的同胞。也許他們不會相信我,但我想告訴他們,生命仍有其他可能——意即自由的生活。
★★★★★★★★★★★★
From my experience, literally anything is possible. I was bought, I was sold as a slave. But now I'm here, and that is why I believe in miracles. The one thing that I learned from history is that nothing is forever in this world. And that is why we have every reason to be hopeful. Thank you.
34. slave 奴隸
35. miracle 奇蹟
就我的經驗,真的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我被人買走,賣給別人當奴隸。但我現在在這裡,這也就是為什麼我相信奇蹟。我從歷史上學到的一件事,就是世上沒有什麼是永恆的。而這也是我們無論如何都能懷有希望的原因。謝謝大家。
資訊出處:https://bit.ly/32p5HiK
圖片出處:https://bit.ly/32n2zEe
★★★★★★★★★★★★
如何增進同理心:https://bit.ly/34qSKnC
#ChangingPerspectives
#翻轉視界
★★★★★★★★★★★★
翻轉視界系列文章: https://bit.ly/3fPvKUs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日本網吧收費 #窮遊北海道 #北海道札幌2020 Hello大家好, 我叫阿Tsar, Hello, everyone. 今日同大家介紹是日本窮遊的其中一個方法 Today I will talk about 1 way of budget travel 就是網吧啦, 300 yen入會費,...
「know how是什麼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know how是什麼意思 在 Eric's English Loung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know how是什麼意思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know how是什麼意思 在 余海峯 David . 物理喵 phyca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know how是什麼意思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know how是什麼意思 在 賓狗單字Bingo Bilingua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know how是什麼意思 在 [求譯] Know-how - 看板Eng-Clas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know how是什麼意思 在 Know how 是什麼-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know how是什麼意思 在 Know how 是什麼-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know how是什麼意思 在 我知道啦! 英文講『I know』其實超沒禮貌? 的評價
- 關於know how是什麼意思 在 【常見港式英文】「學習知識」? “Knowledge” 原來是不可以 ... 的評價
know how是什麼意思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同時代總有各自的流行語,但在不是自己世代的眼中耳裡,這些詞彙總是讓人感覺語法上不正確或是無法理解。哪麼我們該如何近一步理解這樣一種語言文化的意義與價值呢?
這篇來自【獨立評論@天下】上政大何萬順教授的文章,帶我們深度從語言學來理解「流行語」的形成與使用,也讓我們進一步觀察接下來會流行起來的又會是哪個詞彙?
-----------------------------
有所謂「正確」的流行語嗎?
先不論桑尼猴說的對不對,有趣的是為什麼他覺得他可以直指吳釗燮的「是在說哈囉」是失誤?我想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年輕,是七年級生。所以在他的專文中連帶中槍的還有賴清德和周錫瑋,也都是LKK的四年級生。(哦,如果你不知道LKK是什麼意思,恭喜你,你一定很年輕。)
那桑尼猴說的究竟對不對呢?首先,他是七年級生,與九年級還是有一段距離的,對吧?如果九年級的8+9們擺明了就是挺吳釗燮,就開始用「是在說哈囉嗎?」,九年級以上的LKK們能說,或是敢說,他們錯了嗎?當然,台灣年輕人也可能挺桑尼猴,開始按照他教的說「是在ㄏㄚˇ~ㄌㄡ~ㄡˇ~ㄡ˙」。
打個比方吧。中文的「幽默」,來源是英語的humor,但兩者不僅發音明顯不同,用法也大相逕庭。「他非常幽默」是完美的句子,「幽默」在這裡是形容詞,但對應的英語不是He is very humor,而是He is very humorous,因為humor是名詞,humorous才是形容詞。
同樣的,「哈囉」(發音是ㄏㄚ~ㄌㄡ)是中文,來源是英語的hello,發音不同;「是在哈囉」是台灣年輕人更進一步的的創新,把「哈囉」(注意,是中文的「哈囉」,不是英語的hello)當成動詞用。
你若喜歡語言的創新,它就是青出於藍;若不喜歡,它就是逾淮為枳或是東施效顰。社會上總是會有人跳出來告訴你「應該」怎麼說話才是「正確」,有些甚至嚴厲到要用「語言癌」來批判。但是都改變不了語言終究是約定俗成的事實,積非成是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51/article/9685
know how是什麼意思 在 余海峯 David . 物理喵 phyca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費曼102歲誕辰】兩年前費曼百歲誕辰時,我寫了這篇文章,內容全靠我自己多年重讀N次所有費曼的書和傳記而寫成(加上後來一點fact check)。我大致把他最有趣和最有意義的生平事跡都寫過了,我想暫時也難再寫另一篇了。
立場link:http://thestandnews.com/cosmos/百年華誕紀念-繼續鬧吧-費曼先生/
//一百年前今天,理查.費曼 (Richard Feynman, 1918–1988) 在美國紐約出生。他的父親梅爾維爾.費曼 (Melville Feynman) 移民自白俄羅斯猶太家庭;母親露西樂.菲利普 (Lucille Phillips) 則來自波蘭猶太家庭。費曼五歲時,父母誕下了第二個兒子。不幸地,這個孩子在四週大時夭折。費曼的妹妹喬安.費曼 (Joan Feynman) 在他九歲時出生。
費曼是誰?他是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奬得主、開創量子電動力學、發明費曼圖;他亦傳奇無數,曾偷偷打開放有原子彈機密的夾萬、為脫衣舞廳老闆出庭作證、在皇室面前邊抽煙邊講爛笑話、身為物理系教授跑到生物系與學生一起上課做功課、飛到巴西參加音樂表演等。費曼從不介意別人目光,他甚至寫自傳細說這些離經叛道的行徑,使他可能成為物理學界裡比愛因斯坦更有名的物理學家。
父親啟蒙費曼踏上科學路
費曼與愛因斯坦一樣,很遲才開口說話。費曼從不認為自己是天才,他把對科學的啟蒙與熱情歸於他的父親。費曼憶述,雖然他父親是個賣制服的商人,但他從父親處學到了如何學習。有一天,費曼在玩一輛玩具貨車。他在玩具貨車上放了一個球,然後他發現當他把玩具貨車向前拉時,球會向後滾。
費曼覺得很奇怪,為什麼玩具貨車明明向前跑,但球卻向後滾?他跑去問父親,父親對他說,「其實球並沒有向後滾,你試試水平看著玩具貨車,就會發現這只是錯覺。」費曼照做,果真發現球其實是向前滾的。他再問父親,為什麼?父親的答案影響他一生往後看待宇宙萬物的態度:「那是個神秘的現象,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普遍的原理是,運動中的東西會繼續運動,靜止的東西會繼續靜止。科學家們叫這做慣性,但事實上,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有慣性。這只是一個稱呼。」費曼的父親教會費曼「知道東西的名字 (Know-what) 」和「知道東西 (Know-how) 」的分別。費曼的父親雖不是科學家,但他有科學家的態度:誠實地說不知道。
我希望分享另一個關於費曼與父親的故事。話說城鎮裡的家庭都會在暑假期間一起到郊外度假。男人們會在週中回城工作,在週末回到度假區陪伴家庭。一天,費曼與其他小孩一起郊遊,他們發現了一隻特別的鳥。其他孩子就比賽誰知道那隻鳥的名字。他們問費曼,費曼說他不知道。他們就嘲笑費曼:「難道你爸爸什麼都沒教你嗎?」
其實,費曼與父親早就見過同一種鳥。費曼父親當時對他說:「理查,我可以告訴你這隻鳥在世界上每種語言裡的名字。可是,到最後除了世界各地的人如何稱呼牠。關於牠的一切,其實你什麼都不知道。你要觀察這隻鳥,試著理解牠在做什麼。」費曼父親教會他名稱只是人類的創造,與大自然真實的知識毫無關係。
費曼回憶,他父親很喜歡與他一起閱讀大英百科全書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當他們讀到一個段落,例如恐龍,他父親就會停下來,圖像化地解釋:「暴龍身高二十五尺,頭闊六呎,我們來看看這是什麼意思。這代表如果有一頭暴龍站在窗外,牠能從這裡的二樓窗外看見我們。不過牠的頭太大了,穿不過窗戶。」
這影響了費曼日後做物理研究時,往往喜愛從圖像化方式入手把問題簡化。費曼曾說過,如果我們無法把一個理論簡化至大學一年級的程度,我們就不算真正理解這個理論。他發明的費曼圖,大大簡化了量子力學的計算方式,就是明證。費曼圖幫助費曼推導出光與物質的互動——量子電動力學,費曼因而獲頒 1965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厭惡權威的費曼
費曼厭惡權威,這點與愛因斯坦相似。費曼的父親是個制服商人,看盡世上各種制服行業的虛偽。他曾對費曼說:「教宗衣服下的那個人,也只不過與我們一樣,需要吃飯。」後來,當費曼知道他要從瑞典國王手上領取諾貝爾獎,他仍十分抗拒穿上西裝。
費曼不喜歡榮譽。他在學校的時候,被邀請加入了一個叫做「Arista Honor Society」的精英學生團體。費曼說他不喜歡這個團體,因為他們開會時做的唯一事情就是討論「誰有資格加入我們」。當費曼成為了有名的科學家後,他又被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院士。費曼非常反感每次開會都在討論「誰有資格加入我們」。最終,費曼忍受不住這些沒有養份的會議,不得不請辭。此後,費曼再也沒有加入過任何榮譽團體。
費曼母親:不怕炸了整間屋 更怕扼殺了費曼的好奇心
費曼的科學家性格可能培養於學生時代。他曾在家裡建立了一個小實驗室,製作一些電路和做些電學實驗,有時候更會發生一些小意外。費曼的母親邀請朋友來家裡時,朋友們問她,妳不怕費曼炸了整間屋嗎?她回答說,她更怕扼殺了費曼的好奇心。
費曼喜歡把電器拆開,研究內部結構再重組。有一次,鎮上一個人找費曼幫忙修理一部收音機。費曼簡單檢查了一下,就看著收音機沉思,思考解決方法。那人看了,就問費曼為何還不動手?費曼就說:「我正在修!」最後果真給他想出問題根源,修好了收音機。那人就周圍幫費曼宣傳:「他用想的就能修好收音機!」
與妹妹的約定
有一晚半夜時分,費曼把妹妹叫醒,說有東西要給她看。費曼帶她到外面空地,喬安抬頭看到美麗的極光。喬安問費曼,這是什麼?費曼說「這叫極光,但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會出現極光。」喬安覺得極光很有趣,便說日後也要成為科學家,研究極光。他們就約定,費曼可以研究世上任何現象,除了極光要留給她。最終,喬安真的成為了一位天體物理學家,一生都在研究她與哥哥約定的極光。
費曼成名後,有一位物理學家想請教費曼對極光成因的想法。費曼說他是有一點想法的,但是他必須先打一個電話。費曼當場向學校借用電話,「喬安,我可以說我對極光的想法嗎?」然後回頭向那位物理學家說:「對不起,我跟妹妹有個約定,這世上所有現象我都可以研究,除了極光要留給她,所以我不能夠回答你的問題。」
精於數學 自創符號
費曼對數學很感興趣,很早就自學超越學校程度的數學了。他想學習微積分,就去圖書館借相關的教科書。可是,圖書館管理員竟然因為費曼只是個小孩而不借給他。費曼要說謊稱書是幫他父親借的,才能得到他想學習的知識。
由於費曼的數學知識大多靠自學,他自己發明了很多數學符號。他也不喜歡記著科學實驗或理論的名稱,他認為只需要知道內容就可以了。這導致他教導同學、寫筆記和交功課時,有時會不自覺用了自創的符號,以致沒有人明白他在說什麼!他後來笑稱,他父親忘記了告訴他名字是跟其他人溝通的重要工具。費曼的數學功力十分深厚,他於高中最後一年贏得了紐約大學數學冠軍賽。
輕視人文哲學題目 卻愛上素描、邦哥鼓藝術
費曼曾認為「真正的男人不會對詩詞和類似的東西感興趣」,這與他後來沉醉於素描和邦哥鼓等藝術相映成趣。由於中學時代的費曼的人文科目成績不太理想,而且他來自於一個猶太家庭,即使他的數學和物理成績都十分優異,這些都使他在升讀大學時碰到不少困難。他曾經試過考哥倫比亞大學 (Columbia University) 入學試,但並沒有被錄取。最後,麻省理工學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錄取了他。
費曼進入麻省理工學院修讀物理學,成績優異。不過,他有時候還是會用了自己發明的數學符號,使他的同學們一頭霧水。費曼很不喜歡人文學科,可是麻省理工要求學生必須修讀人文課程才能畢業,費曼就勉強選了哲學,因為他覺得這是最接近科學的科目了。
在英國文學課裡,教授要求同學們寫一篇文章,費曼絞盡腦汁也寫不出來。最後,費曼把自己正在研究的物理題目亂寫一通,竟然獲得教授稱讚,並在課堂上朗讀出來!這使費曼從此輕視某些人文和哲學題目。
調皮搗蛋的費曼
費曼也愛捉弄人。在大學裡有間房間,很多同學都會在裡面溫習。每當有人進去問問題後,裡面的人都會大叫「請關門! (Please shut the door!) 」有一天清晨,費曼睡不著,散步經過那房間。他發現兩扇門的其中一扇不見了,只留了一個牌子,寫著「Please shut the door」。
費曼認為應該是有人很煩厭這句話,所以惡作劇拿走了門。費曼覺得很有趣,就偷偷把另一扇門也拿走藏起來。沒有人找到那兩扇門。後來,學生聚餐時就討論該怎麼辦。費曼發言說:「我建議拿走了門的人,可以匿名留下字條,寫出門的藏處。」學生們並未認真考慮費曼的建議。高年級的學長認為事態嚴重,於是對在場的每個人逐一問話:「門是你拿走的嗎?」每個人都說不是。
輪到費曼時,學長問:「門是你拿走的嗎?」費曼回答:「是的,門是我拿走的。」學長就說:「費曼!這是很認真的,不要開玩笑!」然後就去問下一位學生了。之後,門被還回來了。直到幾個月以後,他們才發現原來其中一扇門真是費曼拿走的。他們就很生氣,說費曼不應該說謊。費曼說,可是他明明有誠實回答啊!
別鬧了,費曼先生!
費曼大學畢業後,報考了普林斯頓大學 (Princeton University) 的研究生課程,並在物理入學試中取得滿分。他的數學成績也非常出色,可是英文和歷史科卻考得很差。這令普林斯頓物理系主任非常擔心。不過,原來他並不擔心費曼的成績,而是費曼的猶太人身分。因為歧視,大學分配給猶太人的學位很少。費曼最終被取錄,跟隨約翰.惠勒 (John Wheeler) 進行理論物理學的研究。
費曼第一天進入普林斯頓,去了參加院長的茶會。費曼從未參與過這種社交茶會,不知道原來有很多禮儀。茶會上,院長夫人問費曼:「費曼先生,請問你想要加檸檬或是奶油?」不懂如何選擇的費曼說:「都要。」院長夫人就笑說:「嘻、嘻、嘻、嘻、嘻。別鬧了,費曼先生!」費曼後來才知道,每當院長夫人「嘻、嘻、嘻、嘻、嘻。」地笑,就即是有人犯了社交錯誤。後來,費曼第一本自傳的書名就叫做《別鬧了,費曼先生!(Surely You’re Joking, Mr. Feynman!)》。
費曼打算在他的首個研討會上報告他與惠勒共同研究的一個結合量子力學與電動力學的構想。惠勒竟然邀請了大名鼎鼎的愛因斯坦;現代電腦和博弈論之父、數學家約翰.馮諾曼 (John von Neumann) ;以及提出量子力學效應「鮑利不相容原理 (Pauli Exclusion Principle) 」的華夫岡.鮑利 (Wolfgang Pauli) 等人出席!
知道了這些科學巨人將會來聽自己第一次的研究報告,費曼當然非常緊張。研討會當天,費曼很早就到課室準備。怎料愛因斯坦剛進課室,向費曼說的第一句話是:「請問茶點放在哪裡?」想必費曼當時不會知道,未來自己會成為跟愛因斯坦等人一樣有名的科學巨人吧!結果,當費曼開始講解物理的時候,就完全忘記了聽眾是誰,完全不緊張了。
加入曼哈頓計劃 偷走夾萬文件
1942年,正在寫博士論文的費曼,被羅拔.奧本海默 (Robert Oppenheimer) 招募進入極機密的原子彈研發計劃「曼哈頓計劃 (Manhattan Project) 」。研究部門設於新默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 (Los Alamos, New Mexico) ,費曼與其他科學家都必須搬到建於當地的研究所居住。
洛斯阿拉莫斯研究區是軍事重地,保安非常嚴密。進入時必須在入口閘門經過冗長的安全檢查,然而離開卻只需出示證件就可以了。費曼發現圍籬上有個大洞,可以避開安全檢查進入研究所。費曼認為軍隊安全意識不足,然而他愛玩的性格又驅使他不直接報告,而是跟軍隊開個玩笑。費曼利用籬上的洞進入,然後在閘門出示證件離開,如是者不斷地重複進進出出。負責檢查的軍人覺得奇怪,為什麼這同一個人沒有進入過,卻不斷離開?結果他們竟然拘捕了費曼,而不是去正視問題。
大家可能聽說過費曼的開鎖傳奇。研究所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夾萬。費曼研究了夾萬運作方式,發現很多人選的密碼都很容易猜到。結果,他練成了能在短時間內打開研究所內任何人夾萬的技術,經常偷走其他人夾萬內的重要文件,放在他們的辦公桌上,希望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每個人都非常害怕費曼,他的開鎖技術連真正的鎖匠也為之景仰。結果,將軍竟然不是要求眾人更改密碼,而是叫所有人提防費曼。
研發平行運算 改變運算方式
研究所訂了一部當年最新的 IBM 打卡式電腦(即是用打有孔的卡片進行計算的最早期的電腦),足足有一個房間那麼大,用來計算提煉鈾元素的方程式。費曼領導一隊從全國挑選出來的精英中學生,要在幾個月內算出結果。由於計算複雜,而人手更換卡片的速度又慢,進度落後很多。最終費曼與學生們發現,如果分開幾隊人手同時計算不同的部分再整合結果,速度會快很多。這使費曼成為平行運算 (parallel computation) 的創始人,而且是在現代電腦被發明出來之前的人力平行運算!
物理學家的愛情故事
費曼第一任妻子叫做阿琳 (Arline Greenbaum) 。他倆從學校讀書時已相識,是對青梅竹馬,而且亦認定對方為終身伴侶。1996 年的電影《無限 (Infinity) 》描述的就是費曼與阿琳的愛情故事。可惜,天意總弄人,正當一切都看似美好時——費曼是物理學界的明日之星,仍未博士畢業就參與了曼哈頓計劃——阿琳被診斷出患有肺癆,當時這是不治之症。阿琳剛出現症狀時,醫生以為阿琳患的是小病。費曼卻不同意,他自己一個在圖書館裡尋找資料,對比阿琳的病徵。最後是他向醫生建議,阿琳患的可能是絕症。多麼動人、又多麼令人心碎。
費曼在普林斯頓的博士奬學金有一附帶條件,就是受獎人不能已婚。1942 年,費曼取得博士學位後,就立刻向阿琳求婚。雖然費曼的父母反對,費曼與阿琳仍然在紐約史丹頓島 (Staten Island) 的市政廳結婚。由於肺癆會透過接吻傳染,費曼只能在婚禮親吻阿琳的臉頰。沒有親人和朋友來他倆的婚禮,只有一對陌生人見證。
因為曼哈頓計劃是機密,阿琳不可以隨費曼搬到洛斯阿拉莫斯的研究所居住。而且,她因病情嚴重,必須廿四小時住院。費曼於奧本海默的協助下,在新默墨西哥州阿布奎基 (Albuquerque) 找到一間療養院供阿琳入住,以便費曼能於週末駕駛幾個小時的車程穿過沙漠去探望她。
費曼和阿琳喜歡以書信通訊。在戰時的軍事重地都有一個不明文規定,軍隊負責人會拆開所有信件,確保軍事機密沒有外洩,而且會擅自刪改內容。為了不讓其他人明白信件內容,費曼和阿琳就發明了一種只有他倆明白的密碼。但亦因為這個原因,他們的信件常常通過不了軍隊審查,因為軍隊想要知道他們的密碼有沒有洩漏機密!不過費曼和阿琳很享受寫這些密碼去刺激軍隊,軍隊花時間解碼後發現密碼內容只是日常購物清單之類!
當時,費曼因為介意其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而苦惱。阿琳告訴他,不用介意別人的評價,要忠於自己。阿琳在療養院對費曼說:「你管別人怎麼想? (What do you care what other people think?)」阿琳過世後,費曼寫了兩本自傳(都是他口述然後朋友幫他寫出來)。費曼第二本自傳的書名,就是以這句話命名。
當阿琳快不行的時候,醫院打電話給費曼,叫他快來醫院。費曼就借了朋友的車(他們後來才發現這個借車的朋友是間諜),極速向醫院開去,但在途中車子又壞了幾次,幾經波折才趕到醫院,可惜已經來不及見阿琳最後一面。費曼回憶說,他當時很傷心,可是卻沒有哭出來。他看到阿琳床邊放著阿琳送給他的手錶,錶面時間竟然停在阿琳的死亡時間!費曼初時覺得這是阿琳留給他的訊息,然而理性告訴他這不太可能。這手錶曾經壞過幾次,每次都是費曼把它修好。所以,費曼知道應該是護士拿起手錶記錄阿琳的死亡時間時,不小心再次弄停了它。
費曼回憶說,直到很多個月後,他在街上看見一間時裝店的一條裙,心想阿琳一定會喜歡,終於才淚流不止。阿琳生前很喜歡與費曼寫信。阿琳死後一年半,費曼寫了一封最後的信給他的太太。費曼自己一直收藏著這封信,直到他 1988 年離世後人們才把信打開。信中充滿費曼對阿琳的愛,在最後一句,費曼寫道:「附注:請原諒我沒有把信寄出。我不知道你的新地址啊。」
“PS Please excuse my not mailing this — but I don’t know your new address.”
原子彈試爆
史上第一個原子彈試爆時(試爆計劃代號是「三位一體 (Trinity) 」),所有研究人員都被安排在遠處觀看。由於核反應會釋放出極大量的高能量輻射,包括伽瑪射線、X射線和紫外線,每個人都分配有護目鏡。只有費曼沒有戴上護目鏡,他選擇於車內觀看試爆,因為他知道紫外線並不能穿透車輛的擋風玻璃。試爆成功,所有人都非常興奮,因為他們的研究終於成功了。只有三位一體計劃負責人肯尼.班布里奇 (Kenneth Bainbridge) 對奧本海默說:「現在我們都是婊子養的。 (Now we are all sons of bitches.) 」
費曼回憶道,當日本的廣島和長崎被原子彈毀滅時,他們還未意識到自己究竟做了什麼事。直到後來,興奮感褪去了,費曼才意識到,這將是世界末日的開端。戰後很長一段時間,當費曼看見街上有工人在建設房屋和橋樑時,他都會想:「這些全都沒有意義;這一切都將被摧毀。為什麼還要建設?」的確,當年不少科學家認為世界即將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而且人類會因核戰而滅絕。
隨心研究 由餐碟擺動到量子電動力學
戰後,費曼在康奈爾大學 (Cornell University) 當物理學教授。他曾有一段時間因為想不出新的物理構思而非常苦惱。費曼覺得自己不值得大學高薪聘請,他走去跟物理系主任說:「我想不到重要的問題去研究。」系主任就跟他說:「別擔心,聘人是我們應該承擔的風險,你儘管做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就好。」從此,費曼就真的不管任何人,只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有一天,費曼在餐廳看到幾個學生在拋餐碟。餐碟上印有學校的標誌。費曼發現標誌旋轉和擺動的頻率似乎有著某個數學關係。他覺得這個現象很有趣,於是立即埋首計算。他把計算結果交給系主任看,主任問他:「這很有趣,可是有什麼用?」費曼回答:「我只是覺得這很有趣,我不管它有什麼用!」
世事難料。費曼在 1965 年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原因是他成功推導出電磁輻射與物質的交互作用的一個完整理論,稱為量子電動力學 (quantum electrodynamics) 。費曼對其中電子自旋的計算靈感就是來自於當年餐碟標誌的計算。
費曼與朝永振一郎 (Shin’itirō Tomonaga) 以及朱利安.施溫格 (Julian Schwinger) 共同獲得 1965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三人各得 1/3 獎金,因為他們各自使用不同方法推導出相同結論。其中,費曼的方法與別不同,他用圖象方法代替繁瑣的代數運算,使整個物理過程能表達得更清晰。我們現在稱之為費曼圖 (Feynman diagram) ,是粒子物理學計算不可或缺的工具。或許費曼擅長把物理問題圖象化,是因為他父親的教導。
有一次,工作人員帶費曼去看巨大的粒子對撞機。費曼問:「這些機器用來做什麼的?」工作人員說:「費曼教授,這些機器是用來驗證你的理論的!」「花了多少錢?」「3 千 7 百萬美元。」費曼笑說:「你們這麼不相信我的理論嗎?」
熱愛邦哥鼓 街頭巡遊表演
費曼的父親在 1946 年離世,費曼因此受抑鬱症狀困擾。也是於同時期,費曼寫了上述給阿琳的最後情信。1951 至 1952 年,費曼使用他的研究休假(sabbatical,研究員可在休假的情況下自由進行研究)到巴西授課。
費曼很愛打邦哥鼓 (bongo) ,他甚至因為作為愛打邦哥鼓的物理學家而為人所識。在巴西,費曼深深受森巴音樂所打動,他學習了一種叫「frigideira」的巴西獨有的樂器。他參加了一個地道樂團,而且更被選拔進入街頭巡遊表演!
表演那天,費曼入住的酒店一個相熟的侍應生知道費曼熱愛森巴音樂,就跟費曼說:「教授,今天街上有森巴音樂巡遊表演,你一定會喜歡!」費曼就說:「今天我有事要做。」結果,當費曼的樂團經過費曼的酒店時,那侍應驚喜地發現費曼竟然是表演者之一!他就大叫:「那是教授!那是教授啊!」費曼在巴西歷險之後,沒有再回到康奈爾大學,轉到加州理工大學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任教直到 1988 年離世。
以科學角度欣賞花朵之美
費曼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可能並非他的科學成就,而是他對知識的態度。費曼的藝術家朋友 Jirayr Zorthian 對他說:「科學拿走了花朵之美,令花朵變得枯燥乏味。」費曼回答道:「我也可以感受到花朵之美。但同時我看到其他人並不一定能立即看出的更深刻的美麗。我能看見花朵之中複雜的互動之美。花是紅色的。這代表花朵演化出顏色去吸引昆蟲嗎?這帶出另一個問題:昆蟲能看見顏色嗎?牠們會審美嗎?如此類推。我看不出研究花朵何以拿走它的美麗。這只會加深。我不明白這如何減少。」
“The beauty that is there for you is also available for me, too. But I see a deeper beauty that isn’t so readily available to others. I can see the complicated interactions of the flower. The color of the flower is red. Does the fact that the plant has color mean that it evolved to attract insects? This adds a further question. Can insects see color? Do they have an aesthetic sense? And so on. I don’t see how studying a flower ever detracts from its beauty. It only adds. I don’t understand how it subtracts.”
費曼認為,世界的美麗是每個人都可以看見的。但透過科學,除了世界外表上的美,我們更可以看見大自然運作的美麗。後來費曼跟 Jirayr 約定,每隔週末輪流教導對方自己擅長的事。這個禮拜,費曼會教他物理學;下個禮拜,他會教費曼畫畫。最終費曼學會了素描,舉辦了(匿名)個人畫展,更有人以高價買他的作品。費曼說, Jirayr 卻學得不太好。
沒有架子的科學巨人 為脫衣俱樂部辯護
費曼從不擺教授的架子。他試過在休假年走到生物學系上課,因為他對生物學感興趣。生物系的教授就說:「你可以跟其他學生一起上課和實習,條件是你要跟他們一樣交齊功課和報告。」結果費曼真的照做了。
費曼喜歡光顧一家脫衣舞酒吧,他會點一支可樂(他在巴西時戒了酒,從此他未有再喝過一滴酒精),然後計算一些物理問題,或是練習素描。酒吧顧客也不乏其他專業人士,有律師、老師等等。後來,這家酒吧被人告上法院,說他們破壞社區形象之類的。酒吧老闆請求常客們幫他辯護,可是那些專業人士們一個也沒答應,除了費曼。費曼想,我喜歡這裡,而且也沒有做什麼違法的事情,怕什麼?費曼就出庭作證了。結果,第二天報紙就刊登了「物理學教授經常光顧脫衣舞酒吧」。
費曼走出失去阿琳的極度傷痛後,曾兩次再婚。他與第二任妻子 Mary Louise Bell 去度蜜月的時候,竟然同時沉迷於破解古馬雅文明的文字,這一點各位男士最好不要學,除非得到了太太的批准……
疼愛子女 遺憾未能見證女兒長大成人
費曼與第三任妻子 Gweneth 於 1962 年誕下了卡爾 (Carl Feynman) ,然後他們於 1968 年領養了米雪 (Michelle Feynman)。費曼曾嘗試使用他父親當年教育他的方式,跟卡爾和米雪一起讀大英百科全書。可是費曼發現這只對卡爾有效。卡爾後來成為了電腦科學系教授,而米雪則成為了著名的攝影師。
費曼很愛他的兩個子女。費曼於 1978 年被診斷出患有脂肪肉瘤(癌症的一種),可能是由於當年曼哈頓計劃時接觸太多放射性物質(他們每天都會用手摸一個放射性物質造成的球)。《費曼的彩虹 (Feynman’s Rainbow) 》作者倫納.姆沃迪瑙 (Leonard Mlodinow) 曾經問費曼有沒有什麼遺憾。姆沃迪瑙本來以為費曼會回答他在理論物理上遇到的難題。然而,費曼眼泛淚光地說:「我最大的遺憾是我可能不能親眼看見我的女兒米雪長大成人。」
關心教育 啟發下一代
費曼也關心教育。他在加州理工學院曾講了一次為期兩年的物理學課程,對象是全校所有新入學的學生。費曼講課生動,深受學生喜愛。結果,很多教授和研究生每堂都會來旁聽,使得座無虛席,連地板和樓梯都坐或站滿了人。這套講義被完整記錄了下來,編成了著名的《費曼物理學講義 (The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 》。這一套三冊紅色硬皮教科書,時至今天依然風行於物理系學生之間。加州理工學院現已把所有《費曼物理學講義》放在網上,使所有人也可以免費讀到費曼教的物理學。
費曼曾經幫助政府審查中學科學和數學課程用的課本。他非常認真的逐書逐頁看完,寫下了很多感想和意見,希望出版社和作者能夠改善。可是根本沒有人理會費曼的意見。費曼也發現,委員之中只有他細心看過這些課本。此後,費曼決定不再幫助政府做任何事。
不以為意諾貝爾獎 發現自然定律便是最大榮譽
費曼並不喜歡諾貝爾獎或任何其他榮譽。他認為榮譽只會為他帶來煩惱。1965 年,當諾貝爾獎委員會於美國半夜時間從斯德哥爾摩打電話給費曼時,他生氣地說:「現在什麼時候?明天早上再打來!」就掛了電話。很多記者一個接一個打電話給費曼,使得他要把電話線拔掉。費曼苦惱地問妻子,他應不應接受這個獎。他妻子就說:「如果你不接受這個獎,你會更加出名。」於是,他無可奈何地就接受了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是瑞典國王頒授的,諾貝爾獎得主需要走到台中間從國王手中接過獎項(只有一次例外,就是 2009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高錕因患阿茲海默症,瑞典國王親自走到高錕前)。費曼以為離開時不能背著國王,於是就練習倒後行。後來有人告訴他瑞典沒有這個規定,他才鬆一口氣。
費曼在諾貝爾獎晚宴上看見丹麥公主,他就問可否坐在旁邊,公主說:「可以,你不是其中一位得主嗎?你是做什麼領域的?」費曼回答:「我做物理的。」公主就說:「噢!我們不能談論物理,因為那是沒有人明白的領域。」費曼卻說:「正正相反。正是沒有人明白的東西,我們才要去討論。人人都明白的東西,就不需要討論了。」費曼說得雖然很對,但公主眼睜睜地看著他,面上頓時結冰。
費曼認為能夠發現自然定律,就已經是最大的榮譽。他享受找尋大自然定律的樂趣 (the pleasure of finding things out) ,認為成就不應該由獎項去量度。費曼說,他知道其他科學家會運用他的研究結果,就是他的成就。費曼得到諾貝爾獎後,他以前的一個學生 Koichi Mano 寫信祝賀他。費曼回信問 Mano 現在做些什麼研究, Mano 回覆說自己的研究是「卑微」的。費曼看了,就回信說:「那些你能解決、能幫助解決、能夠出力的問題,就是值得花時間研究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夠做些東西,這問題就不小、不瑣碎。你說你名不見經傳?對你妻兒來說,沒有這回事。」
重回政府助調查穿梭機爆炸慘劇
1986 年,美國太空穿梭機挑戰者號 (Challenger) 升空時發生爆炸, 7 名太空人全部罹難。政府邀請費曼成為事故調查委員會的成員,他本來是拒絕的。可是,費曼的妻子對他說:「如果你不去做,就永遠沒有人能夠發現這意外的真相。」最終,費曼調查出了事故原因:升空當天氣溫很低,不幸地穿梭機的 O 型環在低溫下會失去彈性,導致燃料洩漏並引發爆炸。費曼在聽證會上突然公開做實驗,證明 O 型環在低溫下的確會失去彈性。不過,這其實是委員會中的一位軍隊將領故意暗示,引導費曼找出答案。費曼知道後曾一度非常生氣,不過最後他倆成為了好朋友。
費曼公開展示美國太空總署的失誤,不單令全世界嘩然,美國政府對費曼的擅自行動也非常不高興。費曼獨自寫了一篇報告,可是委員會卻不肯把費曼的報告加入到最終要總統簽署的報告書之中。費曼就說,如果不加入我寫的報告,我就不會在報告書上簽名。這樣的話,調查就永遠不能結束。最後雙方妥協,費曼寫的報告被放在報告書附錄裡。費曼在裡面寫的最後一句話,當為所有人引以為鑑:「對於一項成功的技術,真相必須置於公共關係之前,因為大自然是不可能被欺騙的。」
“For a successful technology, reality must take precedence over public relation, for Nature cannot be fooled.”
晚年醉心研究克孜勒文化
費曼晚年時,曾與好友 Ralph Leighton 打賭世界上有個地方叫做唐努‧圖雅 (Tannu Tuva) ,其首府叫做克孜勒 (Kyzyl) 。費曼覺得這個地方一定很有趣,因為這個地方的拼音裡完全沒有響音。圖雅人也有著唱喉音的傳統,費曼非常希望親身去感受這個地方的文化。可是,圖雅是當時蘇聯的一部分,由於美蘇冷戰,一般美國人是很難得到簽證前往蘇聯的。蘇聯政府提出,如果費曼以諾貝爾獎得主身分去蘇聯的大學演講,就可以獲得特權去克孜勒。可是,費曼一生謹記他父親的說話,非常討厭特權,拒絕用這個方法得到簽證。他們花了很長時間研究克孜勒的文化,並以一般人的身分與很多研究圖雅的專家和教授交流。他們在美國舉辦巡迴展覽,介紹圖雅文化,希望以此換取簽證去克孜勒。
1988 年 2 月 18 日,能夠前往圖雅的簽證終於送到了費曼的家。可惜的是,費曼已經在 3 天前與世長辭。費曼清楚知道自己未必能夠等到簽證去完成他這最後心願。可他仍然堅持原則,不使用任何特權。費曼在人生最後的歷險之中學到了圖雅的文化,他已經達到了他的目的了。
不死的好奇心
費曼對世界的看法,很簡單,也很深刻。他接受大自然就是我們觀察到的樣子,無論我們喜不喜歡。他覺得,知道自己並不知道,比起以為自己知道但卻是錯的答案,更有趣。他曾說:「我可以與懷疑、不確定、不知道共存。我覺得比起知道可能是錯的答案,不知道反而更加有趣。」
“I can live with doubt, and uncertainty, and not knowing. I think it is much more interesting to live not knowing than have answers which might be wrong.”
費曼一生都覺得世界是有趣的,以純真的好奇心去看這個宇宙。他臨終前的最後一句說話,也許亦是他這一生歷險的最佳結語:「死亡很沉悶。我會討厭死兩次。」
“I’d hate to die twice. It’s so boring.”
謹以此文紀念費曼。希望在下個 100 週年,費曼的歷險傳奇和科學態度,仍會繼續啟發世界。//
know how是什麼意思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日本網吧收費 #窮遊北海道 #北海道札幌2020
Hello大家好, 我叫阿Tsar, Hello, everyone.
今日同大家介紹是日本窮遊的其中一個方法 Today I will talk about 1 way of budget travel
就是網吧啦, 300 yen入會費, 即是21.5港元 Internet cafe, 300 yen membership fee, which is 21.5 HKD
過夜一晚, 我選擇住了九個小時, 2145 Yen連税, 即是174HKD Overnight, I chose to stay for nine hours, 2145 Yen with tax, which is 174HKD
加起來200HKD有找, 住在札幌狸小路市中心一晚 Stay one night in downtown Sapporo Tanukikoji for less than 200HKD
其實我機場附近是有酒店住的,不過我在狸小路如果行到得太夜返酒店 In fact, I stayed in hotel near the airport, but I traveled quite late at Tanukikoji
........
在狸小路一帶, 其實最少有五、六間網吧可以給大家選擇 In Tanukikoji, there are actually at least five or six Internet cafes for you to choose from.
我上了三間, 最後選擇了一間在狸小路4丁目入面 I went to 3 internet cafes, and finally chose one at the 4th street of Tanukikoji.
24小時開放的驚安之殿堂隔離, 半夜肚餓還可以留下有幾間便利店 Next to 24-hour open Donki n a few convenience stores downstairs of this internet cafe
網絡咖啡室,簡稱網咖,在90年代興起,在日本已經非常普遍, Internet cafes have emerged in the 1990s and have become very common in Japan.
香港人身嬌肉貴, 好少會到網吧過夜, 不過我覺得這些都是日本生活體驗之一 HK pals are rarely overnight in Internet cafes, but I think these are one of the Japanese life experiences
狸小路酒店收費最平三百多HKD都有 There are hotels charge 300plus in HKD at Tanukikoji
不過網吧收費還要平一半 However, Internet cafe charges are still half price cheaper
而且它有最少三個小時的收費,假如你女人去附近shopping And it has a charge of at least 3 hours, if your woman goes shopping nearby
男士們就可以上來這間網吧休息一下,一邊等 Men can come to this internet cafe and rest while waiting
所以不一定要來這裏過夜的, 但是網吧24小時營業, So not a must to stay overnight, but Internet cafes are open 24 hours,
任何時間想去都可以, 不用做booking, 話上就上 No need to book in advance, u can come here at anytime
我拍片回來給大家看看, 等大家窮遊的時候又多一個選擇 I just want to show u more option for budget travel
這種網吧的形式, 幾乎全日本都是這樣做法 This format of Internet cafe is widely used in almost all in Japan.
我廿幾歲的時候, 曾經上過台灣網吧過夜 I overnight an internet cafe in Taiwan when I was 20 something
亦去過其他國家的網吧, 但是沒有過夜 Also visited Internet cafes in other countries, but did not stay overnight
.........
食落真是非常之好味喎, 入面除了有一塊豚肉之外 Very yummy with the pork inside
還有相當多的醬料, 味道一流 Taste is superb with different sauces inside
這裏上網嘅速度, 亦都好快, 睡不著可以睇片打機都得 The internet speed here is also very fast. If you can't sleep, many things to entertain.
到你check out之後, 亦可以行一行驚安之殿堂 After you check out, you can also go to the Donki next door
我就在驚安買了一對鞋墊, 非常之舒服透氣 I bought these insoles in Donki very comfortable and breathable.
因為我還有好多地方要去, 大家睇完我條片之後 As I had many places to go that day
以後去北海道, 就可以更加精明消費 Going to Hokkaido in the future can make smarter consumption after watching my video
網吧的運作收費模式, 全日本通用 Internet cafe operating formats are similar throughout Japan
昨天我跟一班junior傾計, 有個junior話 Yesterday I talked with my juniors, one said:
援交女part time girlfriend post上網 Part time girlfriend post online
話一是给錢、一是给口罩找數, 一篤一個口罩 Customers can either pay in cash or in surgical(anti virus) mask
我當然不知是什麼意思啦, 不過我平日都有睇新聞 I don't clearly know how they charge. But I've heard from news somehow
我就問番佢, 咁顏射幾多個口罩呀?成班junior笑到死下死下 Then I asked him back for how many masks do they charge bukkake? The juniors LMAO.
非常時期要注意個人衛生, 召妓這麼埋身肉搏的活動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personal hygiene during recent times.
大家都時要注意健康啦, 我在這裏講這些,都是開下玩笑輕鬆下啫 Everyone must pay attention to your well-being, I am just joking for saying BS here for relax.
睇咗當去咗, 又可以和朋友同事親戚多個話題 DO u enjoy my video tour? Share with people u know for more topics.
記得按通知制, 睇完影片留個表情符號以示支持 Remember to press the notification bell, leave an emoji to show support before u leave
功德無量, 我們下一條片再見,88 Thx a million n with that said until next time.88!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know how是什麼意思 在 賓狗單字Bingo Bilingua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女王蜂別翻成 queen bee 啊!為什麼?聽聽 Bingo 怎麼說
《你也有今天》在 Ugly Beauty 專輯裡 pH 值最低,把前任酸得體無完膚、超級痛快 😂
看完影片你會學到:
💡女王蜂為什麼不能翻成 queen bee?
💡「你也有今天」怎麼翻譯?
💡「你且等著 命運的幽默 細水長流」是什麼意思?
按訂閱 小鈴鐺 讓你英文響叮噹🔔
❤️💛💚💙💜
Facebook 讓你下載單字卡:https://www.facebook.com/bingobilingual/
Instagram 讓你看 Bingo 私生活 (?!) https://tinyurl.com/Bingo-Bilingual-IG
➡️ 再多學一點單字:
歌詞翻譯及解析:蔡依林 Jolin Tsai《玫瑰少年 Womxnly》
https://youtu.be/lGG_BBFNsf0
英文翻譯也能唱!蔡依林 Jolin Tsai《腦公 Hubby》Official Music Video
https://youtu.be/fg3ZLbxyvfU
歌詞翻譯及解析:五月天《愛情的模樣》
https://youtu.be/alTQOtgzIfM
影片背景音樂:How it Began - Silent Partner https://youtu.be/vkUp43K9Z-s
註:《你也有今天》很久以前就有英文翻譯了喔,所以這次並沒有委託我們翻譯,不過我們很喜歡這首歌,就翻譯自己的版本囉!
❗️中英歌詞全文❗️
被最愛的人 當作月拋的玩偶
My beloved one treated me like a disposable doll
被謊言 當作待宰的肥客
Lied to me and exploited my love
在最幸福的雲端 被一腳踹落
And then kicked me down when I was on cloud nine
享受嗎 享受嗎
You enjoyed it? Did you enjoy it?
被最貼心的擁抱 把真心爆破
The hug that once warmed your heart now crushes it
被最溫柔的手 痛下狠手
The hand that once caressed you now slaps you
被最寶貝的紅唇 反咬了一口
The mouth that once kissed you now bites you
你值得 你值得
You deserve it. Yeah, you deserve it.
你 終於可以領會 什麼叫做因果
At long last, you get to know what karma means
你 終於可以學學 你給我的一課
Get to learn the lessons you taught me
你 總算沒有辜負 我對你的祝賀
My wishes for you have eventually come true
終於 你也有今天
Finally, you’re paying back the karmic debts
看花花蝴蝶 如何變成女王蜂
Watch how the fragile princess becomes a powerful queen
看綿羊 要如何反捕禽獸
How the sheep hunts the beast
看脆弱眼淚 輪迴成金剛拳頭
How helpless tears turn into fearless fists
有趣嗎 有趣嗎
Do you like it? How do you like it?
你那麼會 讓人死心
You are so good at breaking people’s hearts
這點心痛 利息都不夠
The heartache you’re experiencing is way too little
你且等著 命運的幽默 細水長流
Just wait and see / Time will tell you how humorous karma can be
你 終於可以證明 世上真有因果
At long last, you get to prove that karma does exist
你 終於可以做做 你給我的惡夢
Get to suffer the nightmares you gave me
你 千萬不要辜負 我對你的祝賀
Please, make my wishes for you come true
祝你 年年有今天
I wish you a wonderful day like this every year
know how是什麼意思 在 Know how 是什麼-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1月 的推薦與評價
找Know how 是什麼在Dcard與PTT討論/評價與推薦,提供domain know how翻譯,domain knowledge ... “Know-how”的中文意思是「知識」、「技能」,是名詞,跟”Skill”的意思 ... ... <看更多>
know how是什麼意思 在 Know how 是什麼-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1月 的推薦與評價
找Know how 是什麼在Dcard與PTT討論/評價與推薦,提供domain know how翻譯,domain knowledge ... “Know-how”的中文意思是「知識」、「技能」,是名詞,跟”Skill”的意思 ... ... <看更多>
know how是什麼意思 在 [求譯] Know-how - 看板Eng-Clas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Know-how' 一詞經常出現在科技方面的文獻或講演
而在雅虎線上字典將之譯做 "技術"
但總覺其翻譯不甚妥貼
英文對應於技術之單字尚有 technology 與 technique
然而此二字真與 'know-how' identical? 還是仍有差距?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9.224.142
看起來 'know-how' 是一種非正式的用法
強調具有實用性的知識(knowledge)或技術(technology)
換言之 粗略可以說是 know-how = practical knowledge
或者是 practical technology?
或者更乾脆的說 想更清楚 'know-how' 首先要離清實用性跟理論性
的差別? 而且要先弄清楚 knowledge, skill, ability, technique, technology?
首先 skill, technique 似乎偏向'能夠解決某個實際問題的步驟或者方法'
通常不要求包含對於導出那些解法的原理的成分 像是 skill to solve a math
problem = know the steps to solve a math problem one by one, but not
necessarily know why the order of steps should be and why a particular
step must be used
technique 在這時跟 skill 沒啥差別
但這樣分析還是有疑問 因為還是有 practical skill 的用法...
另外關於 technology 的辨析 這個字常常跟 science 去比對 所謂的科技
指的就是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而科學強調對"爲什麼"等原理的了解
至於技術則相對來說偏向知道實際上如何做就好了 但問題是 又有所謂的
應用科學 就是對原理跟實用的技術都要追求 所以又很難分 :(
※ 編輯: saltlake 來自: 118.169.224.142 (07/05 06:4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