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縫」所在——黃裕邦《天裂》的敘事技巧 ◎呂穎彤
一、前言
黃裕邦(Nicholas YB Wong),生於1979年,香港詩人,畢業於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碩士,及香港城市大學英語創意寫作藝術碩士,現任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一級講師。作為土生土長香港人,他未曾居住過英語系國家,但卻主要不以母語中文創作,而是寫英語詩。他於2012年出版首本英文詩集《Cities of Sameness》,2015年出版《Crevasse》,並憑此書榮獲美國LGBTQ文學獎——蘭布達文學獎(Lambda Literrary Awards)男同志詩歌組別首獎,作品除了書寫性向、身體、慾望外,亦討論文化差異、邊緣人物的掙扎等。得獎作品《Crevasse》於2018年翻譯成中文版本《天裂》,譯者為徐晞文。
如同名字一樣,《天裂》這本詩集就像是一道裂縫,指的並不是陷落,而是一種不落兩邊的狀態。在語言的使用上,黃裕邦本來就選擇了一個奇特的位置,在自己的土地上以外語寫作,故不能把他的作品歸類為外國文學,但同時又無法輕易稱之為香港文學,處於一個曖昧的位置。因此當《Crevasse》翻譯成《天裂》時,同樣的狀態再次被挪置到翻譯文化上,《天裂》並不落在「外譯」或「內譯」、「歸化」或「異化」的任何框架之內。在香港,所謂「外譯」,指的是香港中文文學翻譯成任何語言出版,如此之下,似乎惟有以中文創作的香港文學作品,才能歸類為「內」。1而「內譯」指的是香港文學翻譯成任何一種語言並在港出版,《天裂》本應屬於此類。2然而,香港特殊的翻譯文化底下,《天裂》因使用英語創作,無法被歸類為香港文學,不是「內譯」,那麼與之相對的「外譯」在如斯情況下也就失效。黃裕邦自動選擇成為被翻譯的對象3,顯示出他「拒絕絕對的定義、拒絕草率的分類、拒絕單純的歸化或異化」4,也因而永遠處於懸置的裂縫中。
無論是黃裕邦或《天裂》,本身已經擺出明確的姿態,寧可置身裂縫,但不願輕易被概括或總結。從詩人的敘事詩亦能窺探出這種特質,下文將分析〈MR.〉(〈先生〉)和〈眾母親〉兩首詩中,他如何使用人物塑造、製造話語權的角力,及營造曖昧氛圍,以達至「裂縫」的質地。
二、人物塑造
〈MR.〉(〈先生〉)和〈眾母親〉兩首敘事詩都以人物作為敘事中心,並藉由塑造人物形象,製造出不落兩邊的夾縫感。詩人選擇敘述的人物,都先以邊緣或弱勢的形象登場。
〈MR.〉(〈先生〉)中的「He(他)」以同志與病人的雙重身分登場,他「leaning almost too close to a man(跟一個男子幾乎挨得太近)」5,而且「in the same tee(穿同款T恤)」6,暗示他同志的身份。在香港的語境下,同性戀處於較為邊緣或弱勢的位置,故「He」是社會中游離分子。同時他亦患有肝病,「his liver a budded rival of his own cells(他的肝臟長滿苞芽,與自身的細胞為敵)」7,體內的細胞受到攻擊,身體狀況每況越下。此外,詩人透過視角的描述,減弱「He」的機動性,使用被動句「got spotted(被發現)」8,使之成為被凝視的對象,剝奪其主動性。詩人以各種細節將「He」塑造成社會中的少數,然而開首「He taught me about empires(他教過我帝國歷史)」9,卻首先定調了他屬於社經地位高的一群,他應是一名叫歷史教授,而且教帝國歷史,很有可能是白人。如此之下,邊緣的、弱勢的身份,與他高學歷、中產的形象碰撞,拉扯出一道裂縫,「He」成為一個無法輕易定義的人。
而〈眾母親〉中有媽媽與外婆兩位女性人物,兩者同樣是相對弱勢的存在。她們被「母親」的身份所束縛,只能選擇「從泥土或廚房裡出來」10,彷彿終其一生都必須肩負為家庭炒菜煮飯的責任,直到死後歸於塵土,生命呈被困的狀態。而且兩位母親均有殘缺,甚至已經死亡,「我媽」半盲,「如今生命於她是一團漆黑的渾沌」11一句,可以想像母親把自己的人生交付家庭,大半輩子過後,她自己生命的模樣其實模糊不清,而「外婆」則已然離世。似乎母親的角色是造成詩中女性陷入弱勢的原因,然而母親卻也是生命的源頭,「她身上曾有一個洞,她從洞裡擠/出了我媽,我媽又擠出了在座/每一個人」12,她們掌控生命的主導權。由是,強與弱兩種力量拉扯下,母親的形象難以定型,產生裂縫。
由此可見,詩人擅長並置人物的邊緣與主流、無力與掌控,造成力量的拉扯,形成角色形象的曖昧,達到不落兩邊的狀態。
三、詩中的話語權
詩人透過翻弄詩中的話語權,造成自己與人物的角力。〈MR.〉(〈先生〉)和〈眾母親〉中,詩人看似掌握全盤的話語權,無論是教授、媽媽或是外婆,全是被敘述的對象,讀者對於人物形象的掌握,均來自詩人的描述,而讀者也只能相信這些描述,人物基本上沒有發言權。〈MR.〉(〈先生〉)中的「He」曾獲得一次的發言機會,但唯一一次的發聲卻是示弱,「 point pens feckless, upside down in a mug,/unpaired(圓珠筆/沒精打采,倒插馬克杯內,不成對。/歷史並非重複出現的錯誤)」13,教授將自身比喻為圓珠筆,甚至使用「feckless(沒精打彩)」14、「upside down(倒插)」15等形容,讀者容易聯想到其男性生理上的不足。看來在詩中的對話場域下,詩人凌駕筆下的人物,全盤掌握話語權。
但細讀之下,卻會發現其中的弔詭之處,詩人其實才是弱勢的一方。詩人逐步翻轉兩者的權力關係,一開始「People like us traveled a lot(我們這種人經常出門)」16,以「我們」連結教授與自己,兩者關係平等。及後詩人慢慢透露自己的話語,其實早被教授掌控,「History not a mistake repeating but/a red smudgy rabbit stamp I once had for recounting/facts on time and exactly as he said.(歷史並非重複出現的錯誤,/而是我完全照他所說地複述史實,/而得到一隻髒兮兮的兔子蓋章。)」17「我」只能複述教授的話,而憑此獲得獎賞,教授是可以選擇給予獎勵與否的角色,權力結構上,明顯詩人在下。
正當讀者覺得教授才是真正有話語權的人,但實際上,詩人與教授的權力角力貫穿全詩,始終糾纏不清。「He」大概為白人男子,他教授「empires(帝國歷史)」18、「Reformation(宗教改革)」19、「Renaissance(文藝復興)」20等西方文化有關的內容,而「我」的身份與「He」呈對立狀態,「我」是香港學生,黃種人。「我」在學習不屬於自己文化的歷史與藝術,但在香港的語境底下,這些關於西方或英國的內容,似有若無地與自身有所關聯,因此「我」將永遠擺擺盪於接受與不接受、抗拒與迎合之間。
至於〈眾母親〉,外婆似乎並無話語權,但詩中能夠窺探出詩人對她的憐憫,給予外婆許多表達的機會。她雖然連自己的命運都無法掌控,甚至要由家人以外的他者「瞎眼靈媒」21言說來生的可能,作為亡者也處於失語狀態。然而外婆卻得以透過詩人的敘述,為自己的念頭與慾望發聲。詩中的後半部多次以外婆「垂涎」22、「試圖理解」23、「渴望」24、「但願」25表達她的思緒,她利用詩人言述為自己發言,翻轉了被遞奪話語權的狀況。
四、氣氛營造
〈MR.〉(〈先生〉)和〈眾母親〉前者利用碼頭的場景營造浮沉之感,後者則利用時空的曖昧性,讓詩中的人物、氣氛均處在裂縫狀態。
〈MR.〉(〈先生〉)對於場景的描述不多,但大抵可以知道地點在海傍。詩人並非透過對環境仔細的描寫來營造氛圍,而是先設定敘事的場面,然後抓住其特性,以聯想的方式跳接到象徵或思考性的語句,從實到虛。首節教授以同志的身份在碼頭登場,下節「從異性戀/的海岸轉戰至不那麼異性戀的土壤」26一句,承接碼頭的場面,以香港冷硬的海岸比喻異性戀,從實景轉至象徵。然後再往下過渡到第三節,已完全脫離海傍的場景,但擷取水的意象,「Mass increased,/buoyancy gave in. His body knew it(質量增加/浮力投降。他的身體也知道的)」27,突出水上升與下沉的角力拉扯。這種浮載浮沉、無統一定性的狀態貫穿全詩,無論是詩人和教授的關係、香港與西方、異性戀與同性戀都是懸浮的,無法輕易歸類與定義。
而〈眾母親〉雖然有清晰的事件與人物,但詩人透過抹去既定的時空概念,使全詩隱約帶著些微神秘與曖昧的氣氛。第一節「母親節是春天已過,夏日未至的時節」28已為整首詩定下基調,帶有不確定的性質,春夏交接是個難以言喻的時間點,它甚至不能稱為季節,既無春日的霧與濕,也無夏日的光與熱,落入一種晃蕩不明的時空。而下面探討兩位女性的生命,透過破除時空的框架,營造神秘、曖昧的氛圍,帶出她們的生命情狀。例如以帶有神秘學性質的靈媒入詩,靈媒用吟唱的方式,「以真假嗓音交替唱著」29外婆的下輩子,預言是關乎未來,因此時間的流動在此出現寬闊的跨度,模糊時間的界線,營造迷離詭祕之感。另外描述外婆處於生死之間,外婆依舊能夠思想,有所慾望,但卻是已死之人,詩人把外婆放置到「陽間」的空間,譬如「她垂涎脆炸春卷以及/迷你蛋撻的蛋黃/她伸出關節內腫的手,卻只能抓住/指縫間的凜冽寒氣」30,並置溫熱的食物與外婆的鬼魂,製造出外於生死的異空間。整首詩的情節、主題、人物都相對明確,然而每一節卻也都籠罩在一種隱然的不確定中,非春非夏,非生非死。
詩人無意塑造非常立體的場景,而是透過該場景的特質,加以放大、渲染,製造出或飄蕩或浮沉,捉摸不定的曖昧、神秘感。
五、總結
正如引言所述,黃裕邦在香港文學中屬於主流之外,《天裂》本身的成書方式,也是非常少見的特例,然而詩人並非邊緣,並非少數,他不落兩邊,身處裂縫中,懸浮著。他要顛覆固有,而這樣的姿態,他選擇以詩呈現。因此〈MR.〉(〈先生〉)和〈眾母親〉兩首敘事詩背後的狀態,是不輕易選擇任何一方,從人物塑造和調動詩中的話語權兩種手法,可以窺見詩人習慣先讓定下框架,然後將之與相異的元素並置,或者翻轉,打破讀者原先的既定印象,及後在透過氣氛的渲染,加強詩中不確定及曖昧的狀態。
黃裕邦的詩的狀態,那些裂縫,那些懸浮,很難不讓我們想像到他的城市香港,以及她的文化身份,同樣也是擺盪於一切定義之間,拒絕輕易的歸納。
註釋
1宋子江,〈《天裂》與文化翻譯——香港是個翻譯的革命?〉,載《天裂》(香港: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2018),頁17。
2同註1,頁18。
3同註1,頁20。
4同註1,頁21。
5黃裕邦著,徐晞文譯,《天裂》(香港: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2018年),頁58。
6同註5。
7同註5。
8同註5。
9同註5。
10同註5,頁60。
11同註5,頁61。
12同註5,頁63。
13同註5,頁59。
14同註5,頁59。
15同註5,頁59。
16同註5。
17同註5,頁59。
18同註5。
19同註5,頁59。
20同註5,頁63。
21同註5,頁61。
22同註5,頁62。
23同註5,頁62。
24同註5,頁63。
25同註5,頁63。
26同註5。
27同註5。
28同註5,頁60。
29同註5,頁61。
30同註5,頁62。
--
美術設計:Sorrow沙若
圖片來源:Sorrow沙若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21.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黃裕邦 #天裂
「lambda翻譯」的推薦目錄:
- 關於lambda翻譯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lambda翻譯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lambda翻譯 在 Nicholas W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lambda翻譯 在 Fw: [翻譯] Google 建議的Python 風格指南10 - 看板Translate-CS 的評價
- 關於lambda翻譯 在 lambda function — wdv4758h-notes latest 說明文件 的評價
- 關於lambda翻譯 在 Codedata - Java 8 Lambdas 技術手冊- 本站作者翻譯的好書 的評價
- 關於lambda翻譯 在 java 8 Lambda表达式(翻译自Stackoverflow) - 不识- 博客园 的評價
- 關於lambda翻譯 在 作者lambda 的總覽(PTT發文,留言,暱稱)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lambda翻譯 在 05-实操Lambda |小甲鱼翻译作品——微软官方推出的Python ... 的評價
- 關於lambda翻譯 在 Re: [其他] 演算法通解的推導- math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lambda翻譯 在 英汉数学词汇 - 第 385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lambda翻譯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異性戀之內:非人力資源記事 ◎黃裕邦
諷刺的是,我靠數算暗角度日。
浴缸滲水的彎角,蜘蛛網
旁邊的楔子。我依靠它們。
的確耐人尋味,升降機只效忠
垂直之物。告示說
如遇升降機生命故障,
請按此掣。放開後即可通話——
我養的寵物蛾,日出時拆出
翅膀,牠用扭曲的腳
匍匐爬行,從中得到安慰。
我不冷,我穿船襪。我那些跨過
門檻、邊境、心靈的鞋子
藏在室內,跟羞恥一樣,聞起來
新鮮有如刺身。叫我死基佬吧,
反正我不會游泳。我的炮仗花
向橫生長,向眾多溺水的章魚
反肚。我的德國紀念品說
「Glück」,但值得紀念的時刻往往過於龐大
不能框住。我想簡簡單單,細節卻越來越多。
戀物不過就是細節。請給我AA電池,
我在光天化日下帶著手電筒四處走
--
◎作者簡介
黃裕邦(Nicholas Wong)
2016年憑藉英語詩集《Crevasse》奪得美國LGBTQ文學獎——Lambda Literary Awards 男同志詩歌組別首獎,同年榮獲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文學藝術)
◎譯者簡介
徐晞文,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畢業,自由譯者,曾獲青年文學獎翻譯公開組亞軍、香港中文文學創作獎文學評論組優異獎
--
◎小編李昱賢賞析
壓迫從不會發生在光天化日之下
而是深埋社會當中
這首詩出自黃裕邦的《天裂》,而這本書是黃裕邦為自己於2016年出版的英詩作品《Crevasse》所出的翻譯版本,而這首詩即是譯自其中〈Inside Heterosexuality: Notes on Non-Human Resources〉詩題將社會裡的人做劃分,點出了詩的主旨是在探討相對主流性向的同性戀在社會中的地位、所承受目光、使用資源的「權力」等,而原文詩題使用的是更激烈的「非人類資源記事」。
由於黃裕邦為香港人,母語為粵語,因此詩中也不乏粵語的思維和語法。在粵語中會以「彎」、「曲」去對比「直」、「正常」以分別代表同志和異性戀,因此詩人在頭兩段即藉由這樣的意象玩了文字遊戲,也在其他段落有類似的運用。「浴缸滲水的彎角,蜘蛛網/旁邊的楔子。我依靠它們」對比彎角,楔子是相對筆直的物品,說明在社會中同性戀在許多層面仍需要依靠異性戀,無論是在認同上或是基本權利上。
至於第二段,表面上升降機正常運作是常識,詩人在此將升降機(lift)與生命(life)做連結,藉由敘述升降機由於物理性的原則只效忠垂直的升降操作,嘲諷社會上的資源只為異性戀來服務,而並無考慮到其他的生命。
敘述遞進,詩人也繼續使用「扭曲的腳」、「船襪」、「向橫生長」等延續對比垂直、正常之物的彎曲意象。
來到詩的尾聲,「我在光天化日下帶著手電筒四處走」的原文為「I carry a torch in broad daylight.」,「carry a torch」指的是單相思的愛戀狀態,翻譯下來即為我在廣闊的日光下單戀。說明了詩人期待有一天同志能不用在意社會的眼光,在光天化日下能不必畏畏縮縮的戀愛。
全詩在句式上非常特別,以一段三行、斷句零散的方式貫穿整首詩。內容直白而真摯,詩人藉由描繪直與彎的兩種意象代指同志在社會中的處境,也在末尾提出了其感性的呼告,希望喚起這個異性戀主體的社會去重視其他多元傾向的生命和權利。
*
由於《天裂》一書為原文作品的翻譯出版,因此有些文字運用上在為了不失真的情況下會異於中文常見語法,需要拐個彎才能了解意思。我推薦大家去閱讀原文的版本,除了更深入的瞭解這首詩的內容,以不同的語言閱讀時也會有不同感受,謹在此附上這首的原文版
〈Inside Heterosexuality: Notes on Non-Human Resources〉
Irony is I count corner to survive.
Leaking turns of a tub, a door
wedge near a cobweb. I count on them.
How interesting lifts are faithful
only to the vertical. A sign says
In case of lift life breakdown,
press the button. Release. Speak—
My pet moth dismantles its wings
at dawn, it has found comfort
crawling on it's crooked feet.
I am warm, I wear low-cut socks. My shoes
to cross thresholds, borders, and minds
are kept indoors, like shame, which smells
fresh, like sashimi. Call me faggot
I cannot swim anyway, my firecracker
vines grow sideways like drowning octopi
upside down. My German memento says
Glück, but moments always are too big
to be framed. I want simple, but details begin.
Fetishes are simply details. Give me AA batteries.
I carry a torch in broad daylight.
--
美術設計:靖涵/Instagram:c__nh_n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19/04/20190430.html
#黃裕邦 #外文詩 #翻譯詩 #同志 #異性戀 #社會資源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lambda翻譯 在 Nicholas W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香港限時優惠預購!(限期優惠預購至1月29日)
單購A:《而又彷彿》羅樂敏 或《天裂》(Crevasse)親筆簽名本
優惠價68元 + 14元 (本地郵費),合共82元
組合B:《而又彷彿》羅樂敏 +《天裂》(Crevasse)親筆簽名本
優惠價130元 + 28元 (本地郵費),合共158元
【水煮魚出版最新詩集 限期優惠預購至1月29日】
《天裂》(Crevasse) 黃裕邦 Nicholas Wong、《而又彷彿》羅樂敏
【《天裂》(Crevasse) 黃裕邦 Nicholas Wong】
2016美國Lambda Literary Awards 詩歌首獎中譯本
詞人周耀輝、歌手黃耀明全力推薦
台灣詩人陳黎:「這是近年來我所讀到的最具震撼力、也最令人驚喜的一本詩集, 既張狂又深刻,既玩世又誠懇。詩人下筆如有神鬼,喧囂的孤獨,和孤 獨的喧囂,在此書進行一場場渴望與世界對話的私密文字派對。」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黃念欣:「直面思想與身體的所有敏感詞,黃裕邦(Nicholas Wong)的詩從 來不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而是一崩到底的萬丈天裂(crevasse) 。 黃氏以香港英詩帶來的語言震盪,在這洗練的中譯裡找到強大的回聲。」
《天裂》乃黃裕邦同名英文詩集之首個中譯版本。2016年黃裕邦憑此詩集榮獲有同志文學界「艾美獎」之稱的第28屆Lambda Literary Awards (Gay Poetry),同於不同組別獲獎的作家包括美國幽默散文大師David Sedaris,女權主義者兼詩人Adrienne Rich,以及已出櫃的愛爾蘭小說家Colm Toibin等,可見要獲得項殊榮絕不容易。
《天裂》運用城市意象,挪用文化符號,探察身體觸感及性別身份等議題,語言大膽跳脫,卻不失細膩的辯証。此書由年青譯者徐晞文翻譯,也見出香港本土譯者之翻譯功夫,及香港文白相夾的獨特翻譯語言。
《天裂》中譯本面世,將會是同志文學界及華文詩壇重要的事件。
作者簡介
黃裕邦(Nicholas Wong),2016年憑藉英語詩集 奪得美國LGBTQ文學獎——Lambda Literary Awards 男同志詩歌組別首獎,同年榮獲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文學藝術)。2017年獲邀參與曼徹斯特國際藝術節廣播項目“One of Two Stories, Or Both”,並於2018年5月參與何鴻毅家族基金中國藝術行動於紐約·古根漢美術館舉行的展覽。
譯者:徐晞文
責任編輯:羅樂敏
執行編輯:李薇婷
美術設計:Goby Lo
校對:徐晞文 李薇婷 高嘉蔚 吳君沛
版次:2018年2月初版
定價:港幣78元/台幣320元
按此預購:
《天裂》(Crevasse): https://goo.gl/forms/UnojrVrAUpX37Qzl2
---------------------------------------------------------------------------------
【《而又彷彿》羅樂敏】
我會為你張開肩膀
直立成一聲言說
——〈偶聽蘇爾維格之歌〉
而是張展,一切流汩不經意產生了弧度;
又永遠派生,使死生漫移,織於微隙。
彷彿,你我和自然、亙古和時空、樹花和星塵、本相和城境
交換了話題,為瀕危的島嶼釋出節約而磅礡的玄詩。
──吳美筠
飲江、韓麗珠溫煦推薦
詩人近年遷入偏離鬧市的島嶼,在日常的船旅蘊釀了此書大部份作品,詩質一如海浪沉靜與開闊,循環往復;島是喻體,既指向恒定、終結,也指向浮動、開放。
作者簡介
羅樂敏,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畢業,同校獲 英文系碩士學位,曾任《字花》編輯、香港 國際文學節節目經理、香港藝術發展局項目 經理,現為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行政總 監。從事編輯、翻譯、寫作及文學活動策劃 等工作,2015年獲第三屆李聖華現代詩青年 獎推薦獎。
編輯協力:曾淦賢
美術設計:Goby Lo
校對:吳君沛、李日康、蘇偉柟
版次:2018年2月初版
定價:港幣78元/台幣320元
建議分類:1.現代詩 2.當代文學 3.香港文學
按此預購:
《而又彷彿》: https://goo.gl/forms/gFpIZJdKayvERaCA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購優惠價:
單購A:《而又彷彿》羅樂敏 或《天裂》(Crevasse)親筆簽名本
優惠價68元 + 14元 (本地郵費),合共82元
組合B:《而又彷彿》羅樂敏 +《天裂》(Crevasse)親筆簽名本
優惠價130元 + 28元 (本地郵費),合共158元
-------------------------------------------------------------------------------------
《而又彷彿》: https://goo.gl/forms/gFpIZJdKayvERaCA2
《天裂》(Crevasse): https://goo.gl/forms/UnojrVrAUpX37Qzl2
-------------------------------------------------------------------------------------
水煮魚文化製作 Spicyfish Cultural Production Ltd.
電話:2135 7038 | 傳真:3460 3497
地址:九龍新蒲崗八達街3-5號安達工業大廈3樓B3室
網站:zihua.org.hk | IG: fleursdeslettres
lambda翻譯 在 lambda function — wdv4758h-notes latest 說明文件 的推薦與評價
lambda function 又稱為anonymous function, 中文翻譯叫匿名函式, 其定義沒有名稱, 而且會依據定義的位置而有不同的context, 而function instance 和其榜定 ... ... <看更多>
lambda翻譯 在 Codedata - Java 8 Lambdas 技術手冊- 本站作者翻譯的好書 的推薦與評價
Java 8 Lambdas 技術手冊- 本站作者翻譯的好書,想要更深入探討Lambda 不可錯過的好書^^ ... ... <看更多>
lambda翻譯 在 Fw: [翻譯] Google 建議的Python 風格指南10 - 看板Translate-CS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Python 看板 #1HXaOJ0B ]
作者: sandwichC (沒回應=掛站) 看板: Python
標題: [翻譯] Google 建議的 Python 風格指南 10
時間: Sun May 5 19:44:15 2013
原文網址:https://google-styleguide.googlecode.com/svn/trunk/pyguide.html
* Lambda Functions
一行就結束的程式可用 lambda 函式。
釋義:
lambda 定義匿名函式,使用 expression 而非 statement (編案:expression 指
由常數或變數、運算子等形成的組合,如:range(5), 2 * math.pi * r, 1 + 1
等;statement 則指任何可成為一行或多行的程式片段,如:li = range(5),
circum = 2 * math.pi * r, a = 1 + 1 等)。lambda 函式通常用來替 map() 或
filter() 等高階函式定義 call back 函式或操作運算。
優點:
方便。
缺點:
相較於區域函式,lambda 函式較難閱讀及除錯。因為匿名,所以 stack trace 時
更難理解。可表達的能力有限,因為 lambda 函式通常只包含一個 expression。
決策:
單行能完成的函式可以使用 lambda 函式。若 lambda 函式內的程式碼大於 60-80
個字元,最好使用一般的函式或嵌套函式。
若是常用的運算,如:乘法,在 operator module 中很可能有現成的函式可用,
儘量使用這些函式來取代 lambda 函式。如:使用 operator.mul 來取代
lambda x, y: x * 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8.232.121.105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sandwichC (68.232.121.105), 時間: 05/05/2013 19:44:3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