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我最愛的葡萄牙菜之一,用鹽鱈魚乾做的Bacalhau à Gomes de Sá。台灣買不到鹽鱈魚乾,買了圓鱈鹽醃四小時代用,圓鱈實在是價昂。這道菜神奇之處在於它讓熟蛋黃吃起來沒那麼噁心。
Bacalhau是葡萄牙料理的靈魂,它是乾燥過與以鹽醃漬的鱈魚,在葡萄牙,據說以bacalhau為食材的料理,或蒸、或煮、或燉、或炸,有一千道之多。葡萄牙人也說,一天365天,他們每天都可以用bacalhau做出不同的料理。
Bacalhau我們這邊不採用一般中文世界的粵式翻譯馬介休,而以普通話翻譯為鹽鱈魚乾。鹽鱈魚乾之起源可追朔到維京人以寒冷的北海海風風乾新鮮鱈魚,直到鱈魚變硬,而能夠在長途航海中保存而不變質為止。會選擇鱈魚,是因為鱈魚的油脂和其牠的魚比起來要低得多,不管是乾燥或是鹽醃也因此容易得多。
現在加拿大紐芬蘭周遭的北大西洋海域,是最受以前的維京人和巴斯克人(居住在位於庇里牛斯山西端的法國、西班牙的邊境一帶的民族)喜愛的鱈魚漁場。在十五世紀初的時候,這片漁場成了英國、巴斯克、法國和葡萄牙漁民定期捕魚的地方。
當時英國人用來捕魚的船比較小,因此他們處理所捕獲鱈魚的方式是在當地以薄鹽先醃一段時間,然後徹底洗過再風乾。而巴斯克、法國和葡萄牙漁夫們則是把捕獲的鱈魚用鹽在船上醃了之後就一路航行,越過北大西洋回到歐洲之後再行風乾。
除了葡萄牙之外,西班牙的卡斯提亞(Castile)的鹽鱈魚稱為bacalao,加泰隆尼亞稱為bacallà,而義大利則叫做baccalà。雖然這些鹽鱈魚乾的叫法起源並不可考,但是其語源則是來自於拉丁文的baculum,意思是會走路的棍子,表示加工過後的鹽鱈魚乾和棍子一樣硬。
鹽鱈魚乾在這些歐洲國家迅速流行起來的原因有二:一是在天氣不好,漁夫無法出海捕魚的日子,可以做為鮮魚的替代品:二是鹽鱈魚乾主要流行於歐洲的天主教國家,因為這些國家從大齋首日到復活節前日為止共四十天的的大齋期(the period of Lent)嚴禁吃肉,這時的鹽鱈魚乾就成了他們的珍饈了。此外,鹽鱈魚乾也是十四世紀葡萄牙航海探險尋找殖民地的長途旅程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物來源。而從1497年開始,鹽鱈魚乾正式成為了葡萄牙海軍的主食之一。
葡萄牙聞名的波特酒與其國名,皆來自於其北部大城波多(Porto)。波多除了僅次於里斯本,為葡萄牙第二大城外,更是葡萄牙的第一大港。由於葡萄牙人的祖先是西元前一前年遷徙到伊比利半島的說拉丁文的古凱爾特人(Celt),因此最早波多的拉丁名叫做Portus Cale,也就是Cale的港口。而Cale就是位於葡萄牙北部主要河流杜羅河(Douro)河口的葡萄牙最早有人開墾的地方。Cale是指凱爾特人的神的名字,而葡萄牙的國名也就由Portus Cale連在一起的Portucale,演變為七世紀與八世紀時的 Portugale,再變成現在的Portugal。
這道鹽鱈魚乾砂鍋(Bacalhau à Gomes de Sá)就是波多當地最風行的鹽鱈魚乾料理。名稱中的Gomes de Sá本是19世紀波多一名經營鱈魚生意富商的兒子的名字。但是因為家道中落,於是Gomes de Sá就去波多市中心的一間叫里斯本餐廳( Restaurante Lisbonense)的餐廳工作維持家計,而這道菜就是他在這間餐廳所創。
#BacalhauàGomesdeSá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檸檬卷 Jane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浦朗克 (Francis Jean Marcel Poulenc, 1899-1963) 是二十世紀法國作曲家,這首《降 A 大調間奏曲》(Intermezzo in A-flat Major),是他在晚期 1943 年所創作的,這首看似是抒情的作品,其實速度還蠻快的,或許是一種對音樂的執著,浦朗克...
lent意思 在 Petit à petit - 法語一步一步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糾正生澀的法文系列 #12 vite ou rapide ?
vite (也可以說rapidement) 不是形容詞而是副詞
∟lent的相反是rapide
sombre 也可以說 foncé
∟ 法國人修復衣服的顏色時候常用clair跟foncé
gros 也會有胖的意思
ennuyeux 也可以說 ennuyant
laide 也可以說 moche
∟可是 moche 比較不好聽,
描述人的時候請不要說, "elle est moche"
neuf 跟nouveau 差在哪裡 ?
neuf = 沒用過的
J'ai un scooter neuf !! = 我有全新的機車
(表示沒人用過的)
∟neuf這個形容詞要放在名詞的後面
nouveau = 新的
J'ai un nouveau scooter = 我有新的機車
(可能是全新的也有可能事二手的)
∟ nouveau這個形容詞要放在名詞的前面
lent意思 在 Gary Love Share & Gary's English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Throw someone a lifeline 】是什麼意思呢?==
lifeline 除了是手掌上的「生命線」外,也是要拯救溺水者的那條「救命索」(救生繩), 所以 throw someone a lifeline 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丟救命繩給某人」, 引申為「在危急時刻幫人一個大忙; 拯救」的意思!
知道單字或片語的意思後,再來要練習造句, 這樣才會真的學會如何使用它!
(1) I had been jobless for 3 months. John threw me a lifeline and offered me to work for his company. It means a lot to me.
(2) I was in debt last year. My father-in-law threw me a lifeline and lent some money until my financial situation improved. He is my savior.
這樣知道怎麼使用 throw someone a lifeline 了嗎?換你在下面練習造句了喔!
看完本篇文章,別忘了「#按讚」,「#分享」, 並在下面留言「#練習造句」喔!
lent意思 在 檸檬卷 Jane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浦朗克 (Francis Jean Marcel Poulenc, 1899-1963) 是二十世紀法國作曲家,這首《降 A 大調間奏曲》(Intermezzo in A-flat Major),是他在晚期 1943 年所創作的,這首看似是抒情的作品,其實速度還蠻快的,或許是一種對音樂的執著,浦朗克在樂曲中都標記著許多的速度標示與說明,如:幾乎慢一倍(Presque le double plus lent)、librement(自由一點)、Céder un peu(漸慢一點)、Céder énormément(漸慢很多)、......等等。甚至在開頭就標明清楚的速度(附點四分音符=63),在優雅的旋律中仍要保有不斷前進的感覺。由於這些術語出現得還算頻繁,所以需要理解甚至查翻譯,才能更貼近作曲家的意思。
浦浪克的鋼琴音樂作品多有豐富的和聲,以這首曲子來說,樂曲的轉折及起伏還滿大的,其中有一段樂曲不斷往上堆疊緊張氣氛,突然在一個最高音時嘎然而止(02:34),並在 02:55 處短暫使用了 Phrygian 調式,我個人覺得帶有一點日本音樂的獨特風味,搭配上左踏板的使用,使得整體更有朦朧而模糊之感,並在最後減慢、短暫放空停留。最後再打破沉默、回到主題。
這首鋼琴小品不是特別有名,卻也是一首獨樹一格的作品。聽完後有什麼想法或想聽什麼曲子都歡迎留言喔~
追蹤檸檬卷 IG:https://www.instagram.com/lemonjanet0131
關於檸檬卷:http://LemonJanet.com
訂閱檸檬卷頻道:https://goo.gl/xUUxUG
檸檬卷的 FB:https://www.facebook.com/ItsLemonJane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rzZbMaIcIw/hqdefault.jpg)
lent意思 在 ebs英文顧問團隊- 【學習】borrow / lend 當你要向別人借東西時 的推薦與評價
“borrow” 跟“lend” 都是“借” 的意思,不過“borrow”特別是指“向別人借”,而“lend”是指“借給別人”。 比如說: 我向你借了一支筆I borrowed a pen from you.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