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遺症照護資源到位,範圍再擴大】
七月底我與 苗博雅 MiaoPoya 議員一起舉辦Covid-19後遺症線上論壇,喚起更多人對Covid-19後遺症患者的關注。我們也要求台北市應該要成立專門為確診患者服務的門診,在市府及衛生局、聯合醫院的努力之下,從八月開始,北市聯醫中興院區成立跨科別特別門診,讓確診者及家屬不再求助無門。
我始終希望能提供完善的資源、清楚的資訊,給解隔離後仍有長期症狀的患者。只要有一位確診,就可能有一位後遺症的病人。因此後遺症的照護資源,需要確保能長期供應,資源要到位且範圍要擴大。
感謝 賴品妤 委員舉辦「武漢肺炎癒後追蹤及後遺症因應計畫座談會」,邀請我及 林昶佐 Freddy Lim 委員一起針對患者在後遺症期間的身心照護做更進一步的討論,更邀集台灣兒科醫學會、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台灣神經醫學會等醫界人士一起討論後遺症的症狀及照護問題、具體需要哪些資源,並邀請 衛生福利部 石崇良次長與會。
會中我再次強調,如何讓長期症狀的病患可以就近求診、讓治療中的病患知道可能面臨長期症狀、讓更多醫院願意加入照護後遺症的行列,是後遺症照護的目標。石次長也帶來好消息,衛福部正在研擬將Covid-19後遺症納入「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PAC)的範疇,期待能盡快看見後遺症資源到位,照顧到更多後遺症患者。
#longcovid
#後遺症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longcovid 在 賴品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武漢肺炎後遺症
#LongCovid
全球疫情已經延燒一段時間了,許多國家都已經開始研究武肺是否有相關後遺症?後遺症會對民眾的生活造成什麼樣的困擾?會對國家發展造成什麼樣的阻礙?
台灣應該也要更進一步的開始研究武肺後遺症及相關的因應措施。
這樣我們才能給國人更健全、更妥善的照顧。
因此我召集了 #衛福部 相關單位,邀請 林昶佐 Freddy Lim委員、 林亮君議員,以及各專科醫學專家一同來討論與分享疫情期間所觀察到的現象。
在會議中我也要求衛福部,要研議一個長期追蹤的計畫,並且透過與國外的合作交流管道,深入研究這個新興傳染病,這樣才能提供有效的協助給病患,並且有助於我們的抗疫工作。
#感謝台灣兒科醫學會
#感謝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
#感謝台灣神經醫學會
longcovid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機械人被輸入矛盾指令導致腦燒,語無倫次神經失常。袁大帥慘變反科學撚,居然講「感染唔死咪夠」,對得住那些「好驚啊跳唔到1cm啊後遺症啊LongCovid啊」的人嗎?
防疫?知唔知妮歌潔曼拍唔到片,香港幾大件事?你班蟻民失業?關我撚事咩?
longcovid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longcovid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longcovid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longcovid 在 全台累積787 人出現「Long COVID」!一張圖看康復者有哪些 ... 的相關結果
羅一鈞指出,「Long COVID」意指感染新冠肺炎後衍生的慢性後遺症,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為持續2 個月以上且無法解釋的病理症狀,而在全球超過5 億的 ... ... <看更多>
longcovid 在 Long-term effects of coronavirus (long COVID) - NHS 的相關結果
What is long COVID? ... Most people with coronavirus (COVID-19) feel better within a few days or weeks of their first symptoms and make a full recovery within 12 ... ... <看更多>
longcovid 在 Long COVID or Post-COVID Conditions - CDC 的相關結果
Some people who have been infected with the virus that causes COVID-19 can experience long-term effects from their infection, known as post-COVID conditions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