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粉專寫F4、A4等等專有名詞,總會有人問這到底是什麼意思,F4不是流星花園的四個主角,A4也不是影印機用紙的常用規格,它們在這指的是某個特定的音高。
音高由振動的頻率決定,頻率愈快、音高愈高。會是C、D、E、F、G、A、B加上數字來表示某個特定音高,是借了音樂上鋼琴的琴鍵配置所致。
A4指的是鋼琴上第四個八度音的A,在ISO的標準中,這個A4的音高訂為440Hz,每秒振動440次。這裡的440Hz指的是這個音彈下去所出現的最低振動,稱為基音,其上還會有整數倍數的泛音,泛音決定了音色,語言性也包含在內,基音決定了音高。(音高頻率表: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F%B3%E9%AB%98)
光這個A4=440Hz就有許多故事可講,這標準是20世紀的產物,早在18世紀這音高的頻率沒這麼快,到了19世紀愈調愈快,最後又在20世紀時拉回來一些,而訂在440Hz,被陰謀論者視為納粹的洗腦頻率。
男聲、女聲聽到鋼琴上的C4,其實會發的不一樣高,卻以為一樣高!?
這大家可以下載Tunner這種App玩玩看(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stonekick.tuner),然後用鋼琴的APP彈個C4,你會發現女聲會發出C4的音高,男聲卻發的是C3,低了一個八度。有趣的是,直覺上男生與女生卻都會覺得對方發的音高跟自己一樣高。
這件事,我找了許多資訊都沒有找到解釋,只能推論看看。有看過一個影片說,其實人類的相對音感是個進化後的產物。相對音感,是指當音樂移調之後,人類仍會覺得是同一首曲子的大腦換算能力。所以,到KTV唱歌,我們會升降KEY,也還是覺得是同一首歌。
其它動物就不是了,鳥類的聽覺不同的音高、相同的旋律,對牠們來說是不同的兩個曲子,無法換算成同一個旋律。而人類有了這個功能,也代表對絕對音感的音高辨識會退化,相對無法確定一個音的絕對高度,所以,男女聲發聲差了八度,大部份人會視為相同的音高。
我女兒有絕對音感,她發生過聽一首被抄襲的歌,因為移了調,使她一時間沒聽出來是同樣的旋律。有了絕對音感,對相對音感的能力往往會下降,兩者間會有些衝突在。
混亂的音高訂名?最好以鋼琴的音高定義來說明!
小時候在合唱團,老師會說:“你們這個1點mi,沒上去。“
這個講音高的方法也常用,中間八度,就直接Do、Re、Mi,高一個八度就叫1點什麼,低一個八度,就叫低音什麼。可是,也不是個清楚的說法,調性有首調與固定調,首調是以曲子的調性為主,換算成新的Do、Re、Mi,而固定調則以C大調為固定。
說到這有些複雜了,總之呀!以音高的角度來看,用C4、A4這種說法會真的精確,往下談也好談,大家定義就會一致了。
定義好音高,發聲的生理現象就好說明與音高間的關係!
我常會寫到發聲的兩個關卡,第一關男聲F3~A3,女聲F4~A4;第二關,男聲D4~G4、女聲A4~D5。前者,是說話常用音高與唱歌需用音高的交界處;後者,是叫”換聲區“、”轉聲區“,指的是聲帶可以拉長或不拉長皆能處理的交界區。
這是個人類的發聲生理現象,到了某些音高自然會出現的天險,當然,每個人聲帶的長短厚薄不同,區間的落點也會有些差異,但大體而言,平均值上就落在這個區域了。
人的音域有多寬!?
成年男性與女性大概都有42~43個半音,這是有研究實證過的,大體上的音域男性可在C2~G5,女性可在D3~A6,這極限值了,每個人不同。以前愛飆高音,有陣子音域可到A1~A5,四個八度寬。後來,就不那麼愛飆,現在大概是D2~G5,前幾天唱了一下安德烈洛依韋伯的音樂劇萬世巨星耶穌基督的選曲Gethsemane,最高音G5還唱的上去,呵呵。
有在用極限且用的得法,音域會寬些,不管高音或低音都會有一點出來,但其實是對聲帶有些損傷的,跟運動一樣,好的運動表現,其實運動並非全然健康,而是達到了損害與修補的平衡,就會特別強壯。
但也代表了風險,哪時這平衡破壞了,就大傷了。運動生理學很大一塊在研究如何保持運動員的顛峰,這顛峰像走鋼索,一失衡就栽了。
極限音域寬就好嗎?!
還真不一定,每個人構造的關係,要能兩、三個八度的聲音都好聽,還真不容易,不管真音、假音哦,就是都好聽,這很吃天份的。
真音與假音還有強假音!?
玩音樂、唱歌的人會談的話題,相同的音高、音色卻明顯的不同,就給了真音、假音、強假音的定義。因為是主觀的感覺,所以這件事一個名詞、各自表述的多。
但的確在真音與假音上,明顯的在聲帶閉合度是有差異,良好緊緻的閉合聲音的中頻會多,聲音聽起來”真。若沒閉合好,低頻會突出,其它頻率則聲量不足,則會聽起來“假”。
那介於中間的強假音,就也是看閉合度的多寡了。所以,有個內視鏡的研究把這個閉合度多寡,加環甲肌在飆高音時的拉長,定義成M0、M1、M2、M3。(不是貨幣供給量哦!我的職業病)
如何控制音色的變化!?
除了真音、假音的關鍵變數~聲帶的閉合度外,口腔內部空間姿態與舌咽肩頸的鬆緊也會影響到音色呈現。原則,空間大一點,聲音洪亮一點,就是立體感增加。空間封閉一點,音色晦暗一點;空間開敞一些,音色明亮一些。
舌咽肩頸緊了,空間會窄,聲帶會強迫閉合,所以聲音會晦暗、沈重些,我稱為“吼聲”,在吼時,這種狀況特別明顯。
所以,人聲音色的變化,關鍵在口腔內部空間姿態與舌咽肩頸的鬆緊控制能力,能力愈好的,音色變化度愈高。
好了,本宮乏了...,大夥也看累了。
再講下去,要另外加錢了。
m1貨幣定義 在 利世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全民媒體】淺解剪刀差(C.K. Lei)
剪刀差是指M1同M2的年增幅持續擴大,據央行解釋這現象揭示貨幣政策無法驅使資金流入實體經濟進行投資(其實較常用的指標是M2/GDP)。為何剪刀差能揭示此現象,應該由M0、M1同M2開始講起。
M0提指流通中的貨幣,簡單黎講,ATM機裡面的錢M0,直到你將提款卡插入去ATM之後攞左錢出黎,at this moment你提出黎的錢先成為M0。
再講M1=M0+單位活期存款,姑且將單位活期存款視作公司的活期存款戶口,舉例,如果一間中國企業出口一筆價值USD100萬的運動鞋到美國,人家收到貨付錢的時候,因為中國採用結匯制,經中央銀行結算後再打錢(RMB 680萬)到你活期存款戶口,此時,M1將增加RMB 680萬。值得注意,你用提一個戶口交水電費,對M1不會產生變化(因為只是由一個公司活期存款戶口轉到另一個),然而,你用黎出糧俾員工,則M1會減少,M2會增加 (稍後解釋)。
最後,M2=M1+准貨幣 (單位定期存款+個人存款+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可瞭解成放在證券戶口的錢,先簡化不敍)。根據上述定義,如果公司出糧俾員工,公司活期戶口少左錢,員工的個人存款增加,所以就做成M1減/M2增的情況。同樣,如果公司把錢轉到定期存款戶口,M1亦自然會減少,錢就跑到M2那邊。
所以,M1同M2的年增幅持續擴大,即係代表企業不斷咁將D錢放係活期銀行戶口,不投資,連打過電話轉錢到定期都唔願意做。到底點解會咁?按中國央行盛松成表示,主要原因包括為企業持人民幣待投資、定期存款利率下跌以及地方政府債務置換。
我個人覺得最大原因是企業待投資金額不斷增加,待投資即係暫時缺乏投資機會,待多久不知道,只好放係活期。值得一提,碰巧的是,剪刀差是由去年10月開始,亦即人民幣貶值後數月開始發生,M1亦都可能是外匯管理局審批變得嚴格左,時間耐左,企業走出去的資金只好“宅”左係活期存款戶口,待審批成功後,隨時匯出作海外投資。這是個人的educated guess。
C.K. 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