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藥兵法:「奇正之變」的用藥之道〉
《孫子兵法》在〈兵勢〉裡說:
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
其實,用藥之道,在「奇正之變」。
在用藥上,「正」,指的是藥物的適應症(Indications),「奇」,指的是藥物的副作用(Side Effects)。用藥之道,就是「奇」「正」兩者之間的變化。
說在前面,開始前,藥罐子不妨跟各位看倌,弄清楚一點,究竟「副作用」是什麼?
其實,所謂副作用,是指用藥物治療一些指定的適應症後,所出現的治療目的以外的藥理作用。簡單說,就是「副產品」。
如果深入一點思考的話,不難發現,根據這個定義,副作用,只是衝著適應症而來的。簡單說,只要不是適應症的話,其他藥理作用,統稱為「副作用」。
所以,真的要說的話,副作用並無好、壞之分,亦無褒、貶之別。一種藥,在進入人體後,可以產生多方面、多元化的藥理作用,其中,有一些,可能是治療的目的,另外,有一些,則是治療之外的目的,兩者可能同時出現,這些治療之外的藥理作用,只是稱為「副作用」而已。
由是觀之,「奇」「正」本來是一個主觀的概念,在不同的病症上,各有不同,無時無刻在不斷變化,所以,無窮無盡。
舉例說,有時候,大家在購買一些傷風感冒藥的時候,可能會問:「這些藥,到底會不會有睡意?」
實際上,這種藥,主要是第一代抗組織胺(First Generation Antihistamine),作為一種收鼻水藥,主要透過與H1-受體(H1-receptor)的作用,抗衡組織胺(Histamine),從而產生收乾鼻水的效果。
除此之外,第一代抗組織胺,還能夠與體內其他受體結合,例如毒蕈碱鹼受體(Muscarinic Receptor)、甲型腎上腺受體(Alpha-adrenoreceptor)、5-羥色胺受體(Serotonergic Receptor),產生不同的藥理作用,導致人體出現一些除了治療目的以外的藥理作用,例如口乾、視力模糊、小便困難、便秘。
其中,這種藥,擁有一個家喻戶曉的作用,就是嗜睡,讓人產生強烈的睡意,給人一種昏昏欲睡的感覺,從而可能會影響用藥者的日間工作,所以,一般不建議駕駛、操作機械這些需要高度注意力的工作,減少在操作的時候,因為不能集中注意力,導致意外發生。
但是,一件事,可以正著說,也可以反著說,實際的定義,完完全全取決於用藥者的意願。
這話怎麼解?
在上述的例子裡,或許,「嗜睡」是一個貶義詞,容易產生一種負面的觀感,但是,如果換一個詞語的話,「助眠」不是一個褒義詞嗎?這樣說,不是動聽多了嗎?
同是一個意思,只是不同的用字而已,為什麼會有這種分別呢?
莊子的答案是「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莊子.齊物論》)」簡單說,兩個字:成見。
所以,「奇」「正」在不同的用藥者上,在不同的病症上,可以產生不同的解讀,千變萬化,無窮無盡。
在治療傷風上,嗜睡,可能是一種副作用;但是,在治療失眠上,助眠,便可能是一種適應症。是好是壞,一念之差。
實際上,一些第一代抗組織胺,例如Diphenhydramine,可以作為一種治療短暫失眠的助眠藥。
還有,有時候,一個藥理作用,今天,的確,可能是一種副作用,但是,明天,或許,可能是一種適應症。
舉例說,米諾地爾(Minoxidil),本來是一種血管舒張劑(Vasodilator),主要用來治療高血壓,透過舒張血管,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不過,後來發現,原來,它擁有一個很有趣的副作用——就是會誘導毛髮增生,所以,後來,醫學界便循著這個方向,開始著力研究其治療脫髮的可能性,其後便發展出局部外用溶液,治療雄性秃(Alopecia Androgenetica),一種天然的脫髮,俗稱「遺傳性脫髮」,幫助生髮。
所以,「奇」「正」的觀念,在不同的用藥者、不同的病症、不同的時空、不同的環境上,可以產生不同的解讀,所以,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