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心血來潮有個諗法:「不如請大家分享嘅自己想睇但又無時間睇嘅書。」
點解咁做?一來,係因為我想更深入咁認識呢度嘅朋友。二來,我亦想借呢個機會,擴闊下自己嘅眼界。
最終,我執咗十七本書;其中十三本係 Patreon 會員提名,另外有四本係我自己嘅推介。希望 2021 嘅上半年,可以寫起晒以下呢十七本書嘅精讀掫要同評論,同 Patreon 嘅會員分享。
加入 Room 101 by 利世民
https://www.patreon.com/join/LeeSimon/checkout?rid=6507958
=== 我 是 分 隔 線 = = =
【#1|Benoit Mandelbrot, The (MIs)Behavior of Markets 】 點解市場咁唔穩定,不可測?當一個系統裡面有好多互為因果嘅關係,其實好自然就係唔穩定同不可測。知道咗喇,咁又點呢?相信大家最想知嘅答案係:「假如明知市場嘅特點,又可以點樣征服市場?最低限度,點樣先至唔會轟烈陣亡?」最後,雖然多數人見到呢個題目都會諗到財經金融,但其實一理通,百理明,任何社會現象背後嘅演變軌跡,亦大同小異。
【#2 |Timothy Brook, Great State: China and the World 】 呢本書嘅重點係:「目前我哋見到嘅中國,其實延伸自被蒙古征服之後所建立嘅大國家結構(Great State)。」書裡面十三個單元,可以單獨去睇,但串埋一齊,又有個更大嘅故事。最重要係,歷史書,睇落好似講過去,但作者好多時都係講緊目前;當然,更值得大家推敲嘅,係究竟從作者所鋪陳嘅歷史,究竟 Great State 嘅未來又會點。
【#3 |Steven Pinker, The 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 Why Violence Has Declined 】 雖然我哋成日都覺得,兩次世界大戰好暴力,死好多人;有啲社會,好似美國,槍械泛濫,日日都有人死。但實際上,今時今日嘅世界,人與人之間嘅暴力,少過以前好多。人類文明嘅定義,就係唔再講打打殺殺,係咪?但點解會有呢個現象呢?如果話人性本來就係殘酷惡毒,又係乜嘢原因令人嘅獸性受到壓抑呢?又或者,過去幾十年來相對嘅非暴力,其實只係異數?
【#4 | Neil Postman,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Public Discourse in the Age of Show Business 】 呢本書最初出版係 1985年,當時最主流嘅娛樂係睇電視。但到今時今日仍然有人話,呢本書嘅講法一樣可以用來分析 social media 。當一個觀念可以貫穿唔同嘅時空,佢就符合經典呢個定義。究竟 The medium is the metaphor 呢句說話,係乜嘢意思?假如話電視係「公仔箱」,咁手機又應該係乜嘢呢?
【#5 | Ray Dalio, Principles, Life and Work 】 Ray Dalio 搵好多錢,好叻,我最初留意佢,亦都係因為 Bridgewater Associates 旗下基金曾經跑贏大市。不過,如果因為佢搵好多錢就睇佢寫嘅嘢,就好容易失望,因為我唔相信成功可以複製。好多年前,Principles 仍然係一份可以免費 download 嘅 pdf,我都已經搞過讀書會討論分享。Ray Dalio 係個有諗法嘅人,佢亦都好落力去宣揚佢相信嘅價值觀。Principles 裡面所描繪嘅做人態度,我形容係「極端理性主義」;究竟咁理性嘅人,係咪好不近人情呢?當然,我咁講得,就梗係覺得唔係喇!我甚至乎覺得,極端理性主義,先係真正嘅大情大性。
【#6 | Simon Sebag Montefiore, Jerusalem: The Biography 】 話說有種心理病叫「耶路撒冷症候群」(Jerusalem Syndrome),去到耶路撒冷嘅人,會忽然感覺到聖靈嘅感召,做出一啲好怪異嘅行為。但生活響耶路撒冷嘅人,又會點呢?呢本書嘅作者野心好大,用一個地方嘅人同事,去刻劃三大宗教三千年嘅歷史。其實,過去我一直有個疑惑:明明地球咁大,大把地方嘅條件好過耶路撒冷,點解幾千年來,呢班人究竟係爭緊啲乜嘢?
【#7 | Eric Hobsbawm, Fractured Times: Culture and Society in the 20th Century 】 因為想從一個馬克斯主義者嘅角度睇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嘅歷史,所以其實我一直都想開始讀 Hobsbawm 嘅著作。既然有朋友提名呢本書,就不如由呢本開始喇。
【#8 | Michael Sandel, The Tyranny of Merit: What’s Become of the Common Good 】 好多人鍾意 Michael Sandel ;佢嘅 Justice 同 What Money Can’t Buy 我都有認真去讀。坦白講,我認為 Sandel 叻在將知識普及,但就唔算得有咩個人又或者創新嘅構想。不過,就算係唱「別人的歌」,只要唱得好都值得欣賞嘅。Meritocracy,粗粗地咁可以解做「有能者居之」究竟 Sandel 會點樣去反對?
【#9 | Robert Greene, The 48 Laws of Power 】 Greene 嘅書,我淨係睇過佢寫嘅 Mastery。如果無記錯,當時應該係睇完 Malcolm Galdwell 嘅 Outliers 之後,順手睇埋。我對 Greene 嘅評價係:「一個好識得將唔同嘅故事炒埋一碟上枱嘅作者。」
【#10 | David Benatar, Better Never to Have Been: The Harm of Coming into Existence 】 呢個提名好特別;雖然我只係好簡略咁睇過些少背景資料,但直覺已經話我知,呢本書個種離經叛道嘅程度,係 handle with care 嘅級數。
【#11 | Niall Ferguson, The Square and the Tower: Networks and Power from the Freemasons to Facebook】 呢本書其實都係我自己嘅書單上面好耐;我想睇呢本書係因為佢嘅主題係 Network (The Square) vs Hierarchy (The Tower) 。但令我有少少猶豫嘅係呢本書有少少標題黨;我都幾肯定,有人以為本書係講 Freemasons 同 Facebook 嘅秘聞就衝咗去買。
【#12 | Matthew Walker, Why We Sleep: Unlocking the Power of Sleep and Dream 】 提名呢本書嘅朋友,問我有冇話一定要咩範圍。其實我近年嘅興趣都好雜;好似之前 James Nestor 嘅 Breath ,我唔單止有睇,做埋實驗㗎。
【#13 | Jane Mayers, The Dark Side: The Inside Story of How the War on Terror Turned Into a War on American Ideals】
【#14 | Jane Mayers, Dark Money: The Hidden History of the Billionaires Behind the Rise of the Radical Right 】 呢兩本書,The Dark Side 係講 911 後嘅美國,Dark Money 係講 Obama 年代共和黨嘅分裂同變異。一睇就知,作者好唔鍾意共和黨;但我又睇吓,究竟呢個本書可以有幾咁深入,有幾多大家未聽過嘅秘聞。
【#15 | Kate Fox, Watching the English: The Hidden Rules of English Behavior 】 似乎係本輕鬆小品;既然呢期咁多香港朋友都諗住去英國,又或者已經身在英倫,寫呢本書嘅推介,應該有市場啩。
【#16 |Kevin Kelly, What Technology Wants 】Kevin Kelly 我嘅形容係「奇男子」「先知」;先知,其實都係早過你知,但佢就早過我哋知一啲好重要嘅嘢。例如早在 2008 年佢就提出,話有 1000 個真正 fans 就可以做一個專業嘅 creator;呢個講法,比起依家大行其道嘅 passion economy,早咗十年。但我認為 Kevin Kelly 嘅真正代表作,係呢本 What Technology Wants。Kevin Kelly 對科技嘅發展,好樂觀;就算終有一日,機器嘅智能,將會做到甚至超越人類,但咁又點?汽車快過人類,咁你係咪打跛雙腳吖?工具嘅存在,被動咁睇係解決問題,但主動咁睇係去增加我哋嘅可能性。Kevin Kelly 用嘅例子係:如果莫扎特出生早一百年,當時冇鋼琴,咁佢仲係唔係咁偉大?雖然呢本書係十年前嘅作品,但先知嘅預言,就梗係要攤一陣先至可以公道咁評論,係咪?
【#17 |Garry Kasparov, Deep Thinking: Where Machine Intelligence Ends and Human Creativity Begins 】今季壓軸係 Kasparov 講返佢象棋事業高山低谷嘅自傳。雖然呢本書唔少篇幅講佢對 Deep Blue 嘅對弈。但就算你唔識,又或者唔鍾意捉棋,都不得不配佩 Kasparov 嘅 insight:「既然人類遲早都會輸比電腦;我寧願做歷史上第一個輸畀電腦嘅世界冠軍。」當然,輸咗棋之後,佢一定好多反省,但佢嘅結論係唔應該抗拒電腦,反而係要諗點樣用電腦令人腦嘅功能更強大。Kasparov 都有講到 Singularity,但佢比 Kevin Kelly 更樂觀;唔好忘意,Kasparov 曾經當住全世界面,畀電腦活生生咁蹂躪,連佢都話人工智能是個好東西,或者我哋都應該趁早了解其實呢個係一個咩心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影片觀看說明 由於問題較多,大家的問題也可能是你的問題,建議可以先閱讀下方的「問題總匯」區,找到時間碼 Time code 之後跳轉到自己想聽的部分,會比較有效率哦 本影片 Q&A 留言是抓取 【2020 年度回顧! 成為 Team leader? 業外收入增加? 技術能力成長? (第一...
「mis定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mis定義 在 利世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mis定義 在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mis定義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mis定義 在 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mis定義 在 Re: [討論] IT, MIS 定義- 看板Soft_Jo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mis定義 在 Re: [討論] IT, MIS 定義- soft_job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mis定義 在 本土+56339! 兩例疑MIS-A個案初判「不符定義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mis定義 在 #mis - Explore | Facebook 的評價
mis定義 在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不認真對待新冠病毒,新冠病毒就認真對待你
“成人多系統炎性症候群”(MIS-A)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10月2日發布了一份報告,描述了“成人多系統炎性症候群”(MIS-A)。
美國CDC官員警告說,幾個月之前的兒童多系統炎性症候群(MIS-C)一樣類似的情況,也可能侵襲成年人。
MIS-A是一種針對多個器官並導致身體炎症增加的嚴重疾病。目前,MIS-A似乎不多,就像在兒童中一樣。但美國CDC的報告中確定了大約27個MIS-A病例。
最早關於兒童多系統炎性症候群(MIS-C)的報導是在2020春季出現的,患有這種罕見綜合徵的兒童是會影響多個器官,病童經常需要住院治療,他們可能會出現發燒,腹痛,嘔吐,腹瀉,頸部疼痛,皮膚疹,眼睛充血和疲勞。
截至目前為止,美國CDC已經收到935例兒童多系統炎性症候群病例的報告,其中19例兒童死亡。MIS-C的正式定義中包括20歲以下的年齡限制,並已經在兒童,青少年和年輕人中發現了病例。
而美國在整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成年人中也出現類似的多系統炎性症候群。美國CDC的報告描述了來自美國和英國的27例成人多系統炎性症候群(MIS-A)病例。
報告中詳細描述了16個病例,在這16例病例中,患者的年齡為21至50歲。一些成人患者症狀與兒童相似,包括發燒,胃腸道症狀和皮膚疹。也有一些成人患者有胸痛或心悸的症狀,並且患者所有發炎指標的水平均升高,所有患者的新冠病毒測試陽性或抗體測試陽性。
報告指出,有10名患者需要在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2名患者死亡。
這一發現“說明目前或以前患有新冠病毒感染的所有年齡層的成年患者都可能發展出類似於MIS-C的過度炎症綜合症。”
值得注意的是……
報告中指出,一般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通常會發生炎症並影響肺部以外的器官。而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影響是會伴隨著嚴重的呼吸問題。
但是,在這群MIS-A的患者中,並未表現出嚴重的呼吸道症狀。在這群16名患者中,一半沒有任何呼吸道症狀,一半只有輕度症狀。
雖然目前為止,MIS-C和MIS-A的根本原因尚不清楚。
但是我們臨床醫師需要注意的是,美國CDC報告中30%的成年人和440名MIS-C兒童的病例中有45%的新冠病毒檢測呈陰性,但抗病毒抗體呈陽性。
這提醒我們: "MIS-A and MIS-C might represent postinfectious processes."
中秋是氣候轉換的分界點,一過中秋,天氣明顯轉涼,早晚溫差變大。大家還是要記得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
尤其是人潮擁擠及密閉空間,請記得戴上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你不認真對待新冠病毒,新冠病毒就認真對待你
mis定義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再生能源憑證不是期貨,只是請和尚幫你念經
有網紅聲稱再生能源憑證(Renewable Energy Certificates)是期貨,個人深深不以為然。理由如下:
1. 期貨的本質是一種承諾未來以特定價格買進或賣出特定實體或虛擬商品的契約。
但再生能源憑證是透過第三方單位認證發電廠商的再生能源設備與發電量,並給予一證明。買家不見得真正「物理意義」上使用了再生能源,但藉由購買此憑證可以「名義上對外宣稱使用再生能源」。
真實物理上買家可能使用的是100%火力發電,半毛再生能源也沒用到。
說穿了就是請和尚幫你念經超渡,然後要求功德迴向給你。
(我在先前另一篇文章曾談過,再生能源憑證買賣雙方都有造假或放任造假之誘因,這點也與期貨大不相同https://tinyurl.com/y4n9b8z8)
2 至於為什麼我說「再生能源憑證是請和尚念經」,那是因為:念經究竟有無功德純粹是佛教/佛經自己聲稱有,真實世界無從證明。
同樣的,再生能源聲稱保護環境,也只是自己說說。
事實上我們從經濟分析角度來看,無論風電、太陽能,都是以「最低土地利用效率」的方式在發電。過去我在【需要多大的土地才能讓太陽能發電取代一座火力發電廠】(https://tinyurl.com/yy3eezvx)估算,我們需要一整個台北市土地面積鋪滿太陽能面板,才可能等同一座只要1%土地面積的火力電廠。
這意味著大規模太陽能、風力發電都必須使用更大量的野外土地。弔詭的是,人們砍伐森林來裝置太陽能面板,但後者的能源轉換效率卻可能還輸給植物。這叫環保?我不懂。
更甭提風力發電的噪音問題、鳥類侵害問題;太陽能面板的高污染製程、壽命有限與除役後清理成本...等等。
而「環保」正確定義應該是「更有效率地使用能源」!
有學者估算,如果滿足美國3億人口的用電需求(以每人每秒2400卡路里能量換算):
純用太陽能面板供應,我們需要一整個西班牙國土面積;
純用風力發電,我們需要75個台灣土地面積;
純燒木柴,我們需要一個印度+巴基斯坦土地面積(112.6個台灣);
純用牛馬獸力,我們需要俄羅斯+加拿大所有土地(748.3個台灣);
純用水力發電,則我們需要一個超大水壩,流域要是五大洲加總的1.33倍!
再換另一個角度,如果用自行車選手踩踏發電,則一個美國人要660名發電奴隸才能維持現今生活水準(一個法國人是360名奴隸;一個奈及利亞人則是16名)。
這是說:不僅僅環保的本質是基於更高效率地使用能源;財富的本質也是。
而所謂的再生能源卻是反其道而行:用更低效率的方式發電!
土地邊際使用效率就是一個指標。當你必須用更多土地資源發電,則這些土地將被迫失去原本用途,邊際價格也一定飛漲,更多財富將不再用於它種更高效率生產,而是被投入到土地之中。這不僅僅有害環境保護,甚至是「財富破壞」的一種資源錯置(resources mis-placement)。
(事實上有機農業之所以非常不環保,也是因為用更低效率方式生產,這我以前批評過就不重複再說)
結論:
憑證不是期貨;論者聲稱「REC鼓勵更多再生能源投入有助環保」,經濟學答案是否定的!
文章連結:
http://yuanyu.idv.tw/…/%e5%86%8d%e7%94%9f%e8%83%bd%e6%ba%9…/
mis定義 在 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影片觀看說明
由於問題較多,大家的問題也可能是你的問題,建議可以先閱讀下方的「問題總匯」區,找到時間碼 Time code 之後跳轉到自己想聽的部分,會比較有效率哦
本影片 Q&A 留言是抓取
【2020 年度回顧! 成為 Team leader? 業外收入增加? 技術能力成長? (第一次蒐集 Q&A)】https://youtu.be/BGaDN9wxbKE
## 影片中提到的專案
簡單用 React 撰寫的留言爬取篩選功能,可以自己抓去玩
https://github.com/niclin/youtube-comment-filter
## 問題總匯
00:00 開場
01:26 QA-1 - 林天寸
一直很喜歡妳的頻道,不單單是因為工程師,當然也有部分原因是自己也是走工程師這條路的。
前一年2020年開始,其實是我剛轉職工程師的第一年,在滿多地方都遇到不小的問題,在troubleshooting上面也是有許多瓶頸的。
後來除了白天上班,下班看書跟休息,偶然間看到你的影片[工程師如何自我進修],才開始慢慢用計畫的方式取代橫衝猛幹。
不得不說,規劃時間真的是比起技術性的功力還更有成效。因為它讓你適時的放鬆跟加強,然後在工作上面才更有長進,雖然很幹話,但我2020的下半年是這樣做的。
目前在準備考取網路管理的證照CCNA,計畫是走network這一塊,還有很多要磨練的。希望也能多看你產出跟network的影片,這是私心話啦,哈哈。
02:57 QA-2 - 仔仔
1.學程式會建議從前端或是後端哪個開始學會比較好?
2.一開始投履歷如何判斷一家公司是可以成長的,而不是進去3,5年後還是那個跟剛進去程度相差不遠的自己差不多
3.跟程式相關的產業有很多(像是製造業到博弈),可以請Nic分析一下各產業的狀況嗎?以及進去各產業前須要具備哪些程式語言或能力?
4.投履歷時看到一些公司列出所需程式語言和工具一大堆,是不是代表你沒完全具備就不要投履歷了,還是可以請Nic給個意見哪些部分還是可以投看看
5.都說工程師又宅又不會說話,為什麼Nic可以交到女朋友?
10:40 QA-3 - ANDREW NG KAR EARN
如果当写编程语言遇到瓶颈,有什么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自己陷入钻牛角尖的情况?
11:46 QA-4 - JS Lin
如果NIC現在選擇能馬上精通一項語言會是哪個?會想用來做什麼PJ?
13:13 QA-5 - Rick0
成為 team leader 後無法直接在技術上有更深入的研究和突破,這樣的變化是否值得?
是否會擔心這樣在技術上跟不上其他人,甚至被下屬看輕呢?
14:39 QA-6 - Henry蔡
因為最近是寒假期間,
我開始考慮下學期的修課,
想請教nic大大,
應該在有什麼樣的基礎上,
開始學design patterns?
我目前是碩士生,
大學非資工本科,
學過Python,
也跟過一些網路影片實作過Flask+PostgreSQL,
大學學過資料結構演算法,
但不到得心應手的程度...
16:07 QA-7 - 黃柏瑋
如何同時Handle好好幾件事
我怎麼覺得上班,然後下班假日寫寫side project後就沒啥時間了🤔🤔🤔
17:24 QA-8 - 乾太
我想問一下這年頭轉行斜槓 VTuber 還有沒有搞頭A?
18:10 QA-9 - uuu06222
之前開始關注你有知道你有面試過人的經驗, 想問一下站在面試官的角度...
面試官會不會比較注重作品需要呈現那些東西, 或是有沒有什麼禁忌是不能碰的嗎?
20:07 QA-10 - Joery Lin
想請教您對於對於給你很多成長和照顧的公司,倘若您有一個更好的機會,無論薪水或未知挑戰都大於現在公司。
您將如何做選擇,或許現在公司會給你加薪留下你。
因為自己曾放棄了許多機會
21:37 QA-11 - YangTing Zheng
Q1: 想問通常一個產品開發的週期都多長呢?負責維運和開發的工作內容是否會差很多?
Q2: 想請您簡單介紹一下資工系學生的出路/工作內容?(如PM.SA.DBA.PG.RD.MIS…或是還有其他的?)
24:16 QA-12 - RTB
Hello World
24:18 QA-13 - Barry
目前是公司MIS 很想轉職成後端工程師,但在面試上面都都時常失敗
常常在問技術關卡時就被問倒了,總覺得 要準備的東西非常的龐大
毫無準備的頭緒,總覺得一直寫side project也不是辦法
26:49 QA-14 - 因地制夷
想請教Nic 有在做投資嗎? ex 股票 想聽一些投資心得
27:13 QA-15 - 比歐
想請教 Nic 大,
在之後的工程師生涯中之後有甚麼規劃或想法嗎?
例如:開發產品創業,或是開班授課、轉做顧問之類的。
28:14 QA-16 - yongming jia
请问新手如何学编程,学完去做什么?怎么自己创业?谢谢🙏
29:33 QA-17 - Minghao Chang
是否能請您推薦用來開發的筆電?(正好最近要汰換電腦),想從今年開始養成寫side project的習慣,謝謝。
30:31 QA-18 - Guan Jun Chen
想知道像Nic這麼厲害的工程師,年薪大概落在哪裡
30:46 QA-19 - Sheng Jiang
想請問Nic,如果非資工背景但是對寫程式有熱情,想轉職當軟體工程師,會建議如何起步?
補充:像是什麼樣的人適合自學,什麼樣的人適合去補習,或者補習跟自學的情況各有哪些優劣?
謝謝Nic
## 結尾
31:49 感想
喜歡影片的話!可以幫忙點個喜歡以及分享、訂閱唷!😘
━━━━━━━━━━━━━━━━
🎬 觀看我的生活廢片頻道: https://bit.ly/2Ldfp1B
⭐ instagram (生活日常): https://www.instagram.com/niclin_tw/
⭐ Facebook (資訊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niclin.dev
⭐ Blog (技術筆記): https://blog.niclin.tw
⭐ Linkedin (個人履歷): https://www.linkedin.com/in/nic-lin
⭐ 蝦皮賣場: https://shopee.tw/bboyceo
⭐ Github: https://github.com/niclin
⭐ Podcast: https://anchor.fm/niclin
━━━━━━━━━━━━━━━━
✉️ 合作邀約信箱: niclin0226@gmail.com
#QA #工程師 #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前端 #後端 #轉職
mis定義 在 Re: [討論] IT, MIS 定義- soft_job | PTT職涯區 的推薦與評價
引述《NetsFan (心思活一點)》之銘言: : 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 有些人把MIS 當作管公司的電腦系統, 伺服器, ... ... <看更多>
mis定義 在 本土+56339! 兩例疑MIS-A個案初判「不符定義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今(21)日本土確診新增5萬6339例,死亡仍然有115例,兒童重症也新增2例,至於先前通報2例疑似 MIS -A個案,經過初步判定,不符合 定義 ,可能是染疫相關 ... ... <看更多>
mis定義 在 Re: [討論] IT, MIS 定義- 看板Soft_Jo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MIS 是馬桶
急的時候、快來快來! 然後把一堆 SHIT拉在你身上就沒他的事了
拉完之後,爽快!但你不會想在馬桶旁邊多待一分鐘,快滾快滾!
而有些人還喜歡把沒吃完的菜渣往馬桶倒,然後希望馬桶一樣可以衝掉它。
(不是我的工作關我屁事?不!你是馬桶)
偏偏一個房子可以沒有浴缸,但不能沒有馬桶
但有時候若大的房子只有一個馬桶
此時這個馬桶就可憐了,因為大家要排隊上廁所,脾氣都不會太好
怎麼這麼久呀?!
ㄟ,那個誰,LOBBY電燈在閃 (菜渣?)
偏偏馬桶希望的只是一個乾燥舒適的環境,
但人們會把裝潢費用大量花在馬桶上的機會是小之又小!
了不起幫你裝個免治馬桶座就很屌了,
但此時人們就會要求你不止處理他的SHIT,還會要你幫他擦屁股!
(ㄟ~領這麼多~這個幫我處理一下啦)
(就IT電腦修太慢,我沒辦法收信呀!)
喔~對了,過年過節大家會花錢裝飾一下客廳、廚房、
但就是沒人會把錢花在馬桶上
(老闆,為什麼我們部門獎金這麼低
喔.....因為IT是花錢單位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0.40.5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