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看讀者對我文章/著作的讀後感,除了有助自己的二次思考,更有趣的是,同一篇文章,不同人讀到的都會不一樣,是個人認知的問題,也可能是層次/水平的問題。
日前,一位內地讀者發給我一篇有關《現金流為王2》的讀後感。作者叫米倉,是一位內地作家,博覽群書,對書的內容充份理解之餘,言簡意賅,能清晰單明重點,是我讀過寫得最好的《現2》讀後感。《現1》很多人讀得明白,《現2》則較多人說不容易,可參考一下這篇文章。
— — —
財務自由的新思維:讀《現金流為王2》
各位週末好。
春節前寫過一篇關於Starman的《現金流為王》的文章。春節過後,雖然北國還是風雪飄飄,但是深圳已經春意盎然、陽光正暖,我繼續總結下年前剛讀完的《現金流為王2》。個人認為,這本續集比第一本甚至更好、更有啓發。
德魯克說管理是一種實踐,投資也是。所以,像Starman這樣的實戰派,花心思整理出來的東西,還是很有價值的。而且這位作者並非簡單的投資技巧和經驗匯總,而是有一定深度的思考總結和理論化。
下面說說我覺得幾點特別有價值的地方。
01 到底什麼是「現金流為王」?
作者寫這本書時,對書名「現金流為王」的含義有了進一步的思考,他認為:「現金流為王」是一種投資理念,指長時間買入和累積能持續產生現金流的資產項目,資產又能產生現金流收入,收入轉化為新資本,用於再投資能產生現金流的資產,資產再次產生現金流收入……如此生生不息——這是第一個層次的含義。
而要建立多元化現金流和自我優化成長的投資系統,則需要理解資本運作、資產配置和槓桿操作的概念,這是第二個層次。
這本《現金流為王2》,作者就是想講第二個層次的東西。
我們知道巴菲特的投資理念是「滾雪球」,按照他的比喻,是找一個長長的坡道和足夠濕的雪,一直滾下來,雪球自然會越滾越大。這裡的主要意思,是指長期持有優質資產,利用復利效應帶來的資產增值,日積月累,經年往復。
相比起來,Starman的意思則不太一樣,他更強調這個雪球在滾動過程中會內部自己產生雪(現金流),雪又轉化為大雪球的一部分推動雪球,導致雪球越滾越大。
這種微妙的區別,或許最初是源於個人投資需求的不同。巴菲特是代客理財模式,離開老師格雷厄姆後,很快就從家族親戚朋友開始,募集資金,通過管理費和資產增值的提成來獲得收入。而Starman是在打算經商創業時,需要每月有定期的現金流來養家(以及再投資),所以要做此安排。
投資理念和個人工作生活的經歷、實際需求密不可分,我想這一點本身就是對我們每個普通人來說都是重要的啓示。
02 財務自由的關鍵是「自由」
電影《一代宗師》里,師傅宮羽田問替日本人賣命的徒弟馬三,有一招「老猿掛印回首望」的功夫,關隘是在哪裡?馬三以為是在「掛印」,師傅說真正的關隘是在「回頭」。
面對諸如「財務自由」這樣的概念,我們也常常有此誤解。比如說,很多人都以為財務自由的意思就是要拼命賺錢,直到夠自己和家人花兩三輩子了,這才算財務自由。
而Starman認為,財務自由的關鍵不在於財務,而是自由。就是說,我們必須破解收入越高則時間越少的困局。如果收入必須以有限的時間換取,一方面收入提升必然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則是墮入有錢沒時間的不自由狀態。
他說:「財務自由」概念中最重要的元素,並不單單講求今天被動收入的多與少,更重要是被動收入的可持續性和增長能力。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只是努力創造收入,而是要構建一個能夠產生現金流且能持續增長的收入系統。
而如他的第一本書所講的做法是,選擇去做一個「REITs Bond」的組合。不過,這兩者其實只是具體工具,每個人都可以在領悟核心重點的基礎上用其他投資工具來替換他們。
作者認為構建這個系統的關鍵在於:
A.投資者對產品是否有深入的認識;
B.不同產品之間是否有互補且有穩健現金流的特性;
C.然後再看其中一種產品是否有槓桿操作的空間;
D.最後就是整個組織的營運技巧和風險管理。
掌握這四點關鍵,則是為了實現現金流為王的理念,即:1.投資收入以現金流體現;2.收益持續穩定中帶增長。這個組合的核心本質上來說就是「穩定收益 固定收益」。
具體來說,固定收益產品,包括公司債券、交易所交易債券、優先股等;穩定收益產品則包括高息股、封閉型基金、REITs、商業信託、業主有限合伙(MLP)等。每個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替換。
03 如何使用槓桿?
一般來說,我們看到的很多財務投資教育中,都會勸人遠離槓桿。Satrman則認為,對槓桿的態度不應該是懼怕,而是要學懂弄通。對於有進取心的投資者來說,除了復利外,槓桿才是投資成功的關鍵。
他專門用一章講了槓桿問題。作者認為,何時、怎樣使用槓桿是一門藝術。緊要之處在於槓桿的時機和比例,以及運用槓桿的收放技巧。
他的這套槓桿哲學的核心理念就是:在使用槓桿時做理性的風險評估,通過資產配置去降低相關財務風險,以最小的風險換取最高的回報。
槓桿能上,更要能下。作者強調,今天的上槓桿就是為了明天的去槓桿。要令被動收入可持續,投資組合最終不能大幅使用槓桿。槓桿投資只是一個開始,前提是你要能找到一個長斜坡,然後用一根棍子,讓你能用較少的力量(資本)去挑起較重的石頭(大額投資和回報)。
舉個栗子。作者構建的「REITs Bond」的組合,先是以槓桿買入債券,再利用債券產生出來的高回報現金流再投資REITs,事實上就是以槓桿提升暫時性的高回報現金流,並以此做再投資和資產配置。這個過程中,投資組合正不停地去槓桿和分散風險,使得組合可以不停地自我優化。
Starman強調,運用槓桿其實就是套取利差的過程(在你借的錢和投向的資產之間的利差),所以在運用槓桿前需要注意三點:
1.利差要有一定的空間;
2.利差要有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3.資產價格具有良好穩定性。
而作者的結論是:條件1和條件3很難同時滿足,所以注定槓桿的操作是不能長遠的。無論是個人還是大型投資者,如果長年都使用槓桿,那就容易陷入「慣性槓桿」陷阱,即注意力會過度集中在槓桿投資後的不真實的回報率上,而忽略長遠平衡槓桿風險。
04 現金流的極致是資本化
無論投資還是經商,一個常識就是:盈利並非一切,現金流則是血液。作者強調,看待回報應該從總回報率來看:
總回報=資本增值 現金流入
所謂資本增值,比如說你買的房子,從100W漲到的200W,然後你樂開花。然而你並沒有拿到這升值的100W,這只是賬面升值,是未實現的盈利,也是沒有流動性的資產。沒有流動性,沒有到手的現金流,這種資產升值充其量「只會帶來自欺欺人的財富效應」,只是你心理賬戶的一個虛擬數字。
作者認為,應該將資產升值的部分進行資本化,進而獲得資產升值部分的現金流。比如通過銀行和融資機構,將你升值房產以某種形式抵押出來,獲得流動資金。
無論香港還是內地,隨著房價高企,存在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居民手中存儲了越來越多的缺乏流動性的重資產,大多數人只會不停地追逐資產升值,他們往往花大量精力去預測資產價格的漲跌,而忽略了現金流的重要性。而在富人和專業投資者眼中,想法正好相反,他們不追求爆炸性的資本升值,而是會想盡辦法提升資產和組合的現金流收益。
為什麼專業投資者都注重資產的現金流?因為資產價格的覈算基礎是現金流,專業投資者是以現金流的折現值來為資產進行估值的。
有了這種現金流為王的思維方式後,面對資產,我們的考慮要素便是:先現金流,後價值,再價格。
這意味著,我們可以通過提升現金流的方式來提升一種資產的價值,進而提升其價格,這種手法被作者稱為現金流強化。
比如你投資了一個商鋪,同時你又是一個品牌零售商,有吸引人流的能力,你便能將一個人流不多的死鋪帶旺,提升租金,進而推升商鋪的估值。估值增高後,通過銀行融資便能夠將資產的增值部分轉化為現金流(新資本),再投資買入其他資產,然後重復上述動作。這就算是作者說的「產融結合」——一種更高階的現金流利用思維。
以上便是《現金流為王2》的幾點核心內容。作者結合自身投資債券、買商鋪和倉儲用內地、投資貿易公司等經驗,舉了很多生動現實的案例,來闡述他的關於現金流資本化和產融結合的這些理念。鑒於內地金融環境的差異,這些案例可能不太適用於目前大陸的投資者。但是這種以現金流為核心的思維方式,對完善我們的投資理念,是相當有價值的。
以後有機會,再結合其他書,來繼續分析下Satrman的現金流為王的認知理念和投資手法。
今天就到這裡,各位週末愉快。
米倉
http://www.360doc.cn/mip/842437272.htm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追劇時間Emm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次放送兩集內容,美國的ETF市場真的太有趣了,什麼東西都有得賣,難怪人家是金融大國啊(and金融海嘯大國)。這次柏鋒講了很多好玩的ETF,Emmy聽得很開心,下次回台灣就要來開美股帳戶,不過美元現在貴到買不起啊QQ。 除了對ETF躍躍欲試之外,也覺得台灣是一個金融帳流出大國真不是沒有道理,我們的...
mlp投資 在 WealtHub睿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投資從來都是講門檻的地方,門檻指的除了資本,還有知識。
擁有正確的理念而操作不到,九成都是知識或資訊的問題。儘管有了資訊,知道哪間證券行,也知道應該買甚麼產品,但不肯去學習和了解不同產品的特性、熟練平台的操作,也是徒勞。投資,從來不會是走落樓下馬會,想不到買甚麼號碼就買條「電腦飛」這樣簡單,就算馬會有得買,亦需要有view才行。
暢銷財經書作者Starman提出的「現金流為王」,是一種投資理念,事實上「REITs+Bond」組合正是體現著同一種理念 —- 1.投資收益以現金流體現;2. 收益持續穩定中帶增長。
從單一投資的角度,「持續穩定」與「增長」往往是魚與熊掌,要兼得,不能依靠單一的投資工具,Starman多次強調REITs和債券只是眾多投資產品中的選擇,並不是唯一,投資者需要因應個人的情況和市場的變化去挑選最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大家要明白,REITs與Bond其實各自代表著不同種類的收益,前者是穩定收益,後者是固定收益。例子如下︰
穩定收益產品:高息股、封閉型基金、REITS、商業信託(Business Trust)、業主有限合夥」(MLP)等;
固定收益產品:公司債券、交易所交易債券、優先股(或稱為特別股)等。
固定收益投資(Fixed-income Investments)能提供持續穩定的現金流,在組合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不少投資者在組合配置固定收益資產時往往遇到一個難題 — 投資門檻高。傳統公司債券的入場門檻為10到20萬美金,而且一般人(*非專業投資者)只能購買投資級別的債券。面對高門檻,投資者不容易入場,儘管能入場,亦不容易做到分散風險,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上是一個負擔。事實上,固定收益投資除了大家較為熟識的定存和傳統債券,市場上還有其他選擇,當中包括交易所交易債券(Exchange-traded Debts, ETD)和優先股(Preferred Stocks)。
大部份優先股和ETD都在美國上市,要投資這些美國上市的證券,一般可以通過美國券商,如盈透(Interactive Brokers)、嘉信證券(Charles Schwab)、第一證券(Firstrade)、TD Ameritrade和E-trade等,而香港本地的除了私人銀行外,做得比較好又親民的就只有中銀國際(BOCI),但交易佣金就比一眾美國券商要高,一般為0.25%-0.5%,而且融資率亦較低。因此,想投資美國證券,需要先學懂以上券商平台的操作。
首先,美國券商平台一般會將優先股和ETD歸為一類,統稱特別股。然而,雖然兩者都會穩定派息,但要留意兩者在本質上是不一樣的。優先股是股票,派發的是股息(Dividend),而且條款中訂明公司有權基於營運上的考慮而選擇不向投資者派息,即派息並不保證。此外,優先股在受償權的順位上雖優先於普通股,但次於債券。ETD本身是債券的一種,在發行人的資產負債表上亦列為債務,因此投資者所收取的是債券利息(Bond Interest),對於投資美國證券的投資者而言,這點十分重要,原因是債息並不涉及高達30%的股息預提稅(Withholding Tax),這是為何Starman會優先考慮ETD多於優先股……//Starman 資本攻略
全文閱讀>>>https://goo.gl/FcpHrb
=================================
延伸閱讀:《現金流為王》
網上訂購>>>https://goo.gl/z4zbxR
電子書及試讀>>>https://goo.gl/oltaJC
mlp投資 在 WealtHub睿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投資從來都是講門檻的地方,門檻指的除了資本,還有知識。
擁有正確的理念而操作不到,九成都是知識或資訊的問題。儘管有了資訊,知道哪間證券行,也知道應該買甚麼產品,但不肯去學習和了解不同產品的特性、熟練平台的操作,也是徒勞。投資,從來不會是走落樓下馬會,想不到買甚麼號碼就買條「電腦飛」這樣簡單,就算馬會有得買,亦需要有view才行。
暢銷財經書作者Starman提出的「現金流為王」,是一種投資理念,事實上「REITs+Bond」組合正是體現著同一種理念 —- 1.投資收益以現金流體現;2. 收益持續穩定中帶增長。
從單一投資的角度,「持續穩定」與「增長」往往是魚與熊掌,要兼得,不能依靠單一的投資工具,Starman多次強調REITs和債券只是眾多投資產品中的選擇,並不是唯一,投資者需要因應個人的情況和市場的變化去挑選最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大家要明白,REITs與Bond其實各自代表著不同種類的收益,前者是穩定收益,後者是固定收益。例子如下︰
穩定收益產品:高息股、封閉型基金、REITS、商業信託(Business Trust)、業主有限合夥」(MLP)等;
固定收益產品:公司債券、交易所交易債券、優先股(或稱為特別股)等。
固定收益投資(Fixed-income Investments)能提供持續穩定的現金流,在組合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不少投資者在組合配置固定收益資產時往往遇到一個難題 — 投資門檻高。傳統公司債券的入場門檻為10到20萬美金,而且一般人(*非專業投資者)只能購買投資級別的債券。面對高門檻,投資者不容易入場,儘管能入場,亦不容易做到分散風險,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上是一個負擔。事實上,固定收益投資除了大家較為熟識的定存和傳統債券,市場上還有其他選擇,當中包括交易所交易債券(Exchange-traded Debts, ETD)和優先股(Preferred Stocks)。
大部份優先股和ETD都在美國上市,要投資這些美國上市的證券,一般可以通過美國券商,如盈透(Interactive Brokers)、嘉信證券(Charles Schwab)、第一證券(Firstrade)、TD Ameritrade和E-trade等,而香港本地的除了私人銀行外,做得比較好又親民的就只有中銀國際(BOCI),但交易佣金就比一眾美國券商要高,一般為0.25%-0.5%,而且融資率亦較低。因此,想投資美國證券,需要先學懂以上券商平台的操作。
首先,美國券商平台一般會將優先股和ETD歸為一類,統稱特別股。然而,雖然兩者都會穩定派息,但要留意兩者在本質上是不一樣的。優先股是股票,派發的是股息(Dividend),而且條款中訂明公司有權基於營運上的考慮而選擇不向投資者派息,即派息並不保證。此外,優先股在受償權的順位上雖優先於普通股,但次於債券。ETD本身是債券的一種,在發行人的資產負債表上亦列為債務,因此投資者所收取的是債券利息(Bond Interest),對於投資美國證券的投資者而言,這點十分重要,原因是債息並不涉及高達30%的股息預提稅(Withholding Tax),這是為何Starman會優先考慮ETD多於優先股……//Starman 資本攻略
全文閱讀>>>https://goo.gl/FcpHrb
=================================
延伸閱讀:《現金流為王》
網上訂購>>>https://goo.gl/z4zbxR
電子書及試讀>>>https://goo.gl/oltaJC
mlp投資 在 追劇時間Emm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一次放送兩集內容,美國的ETF市場真的太有趣了,什麼東西都有得賣,難怪人家是金融大國啊(and金融海嘯大國)。這次柏鋒講了很多好玩的ETF,Emmy聽得很開心,下次回台灣就要來開美股帳戶,不過美元現在貴到買不起啊QQ。
除了對ETF躍躍欲試之外,也覺得台灣是一個金融帳流出大國真不是沒有道理,我們的理財產品、金融商品實在管得太緊了。如果我們沒有聰明而重視風險評估、願賭服輸的投資人,我想這個市場就是會被管得很緊,美國社會的民主精神不但奠基在極度的個人主義上,自立、自我選擇,遵守契約、人人服從契約精神,也是非常珍貴的特質。我想光從金融市場上,也透露出這樣願賭服輸所以強的氣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