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踝僵硬?試試簡單運動!】
🔗外側腳踝急性扭傷是常見的運動傷害,而根據研究只有50%的人會尋求專業協助。儘管如此,外側腳踝急性扭傷是足踝部位受傷的大宗。其中有蠻多的個案會發展成慢性腳踝不穩定。不管你是腳踝急性扭傷或慢性腳踝不穩定,腳踝背屈的活動度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急性期的時候,治療師除了消腫止痛,也會透過關節鬆動術來提升踝關節背屈活動度。除此之外,回家的運動也是維持治療時活動度的關鍵。所以今天提供簡單的運動幫助你復健的更快。
🦶彈力帶自我背屈鬆動術(self eleastic band ankle dorsiflexion mobilization)
1.將彈力帶固定,把腳踝套入彈力帶。�2.感覺微微的彈力帶阻力即可,呈半跪姿,將膝蓋往前引。
3.反覆將膝蓋往前外側,前側與前內側。
⚠️注意:
1.過程中是否感覺緊繃或不適感,有的話需尋求醫師或物理治療師。
2.彈力帶的阻力不是越大越好,彈力帶約略與腳踝平行或低於。
影片主角:
備戰2022北京冬季奧運的滑冰選手-宋青陽 @lkk0708
職業選手在訓練期,調皮打球扭傷腳踝....
後記:
關於腳踝評估與治療介入的期刊已經非常多了,建議專業人士可以直接參考
Ankle Stability and Movement Coordination Impairments: Lateral Ankle Ligament Sprains Revision 2021 �裡面有關於臨床評估診斷詳細的指南。
另外千萬也要注意髖關節外展肌群,這也是必練的肌群。
免責聲明:資訊並不是代替醫療診斷與治療,如果有任何疼痛請尋求醫療單位
圖片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Main_Page
「mobilization物理治療」的推薦目錄:
- 關於mobilization物理治療 在 鄭宇劭物理治療師 Cheng Yu-Shao Physiotherapis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mobilization物理治療 在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mobilization物理治療 在 運動防護員x物理治療師 Lulu Lu柏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mobilization物理治療 在 有人私訊我「什麼是整合鬆動術FWM」... - 劉育銓物理治療師 ... 的評價
- 關於mobilization物理治療 在 頸椎前傾改善訓練(Cervical spine ant.-post. self-mobilization) 的評價
- 關於mobilization物理治療 在 [閒聊] 好痛痛- 儀器治療,徒手治療,解剖列車- 看板MuscleBeach 的評價
mobilization物理治療 在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關於整脊、喬骨的迷思】
.
「喬骨完,十年的脊椎側彎就沒了」
「我每次被『喀拉』完,骨頭變正,就不會駝背」
.
「整脊、喬骨、關節鬆動術、徒手治療、正骨、復位」聽起來都很相似,其目的是相近的,即透過「雙手來調整關節或骨頭之間細小的動作或位置」。
.
而不同學派有不同名稱,包括民俗療法、脊骨神經醫學(Chiropractic)、骨療法(osteopathy)、物理治療(physiotherapy)等。不管是哪種學派,其實只要有療效或自覺對身體有幫助,我覺得都是好的,但也需確保操作者是有相關經驗及背景的,因為其具一定的風險,喬好叫復位、喬不好叫脫位或骨折。
.
以下整理三個常見的迷思:
.
.
1. 喬骨、整脊是在移動骨頭?
對的,包括整脊、或物理治療師用的關節鬆動術(Joint mobilization/manipulation)都是試圖在「調整骨頭或關節的細小動作或位置」,但是,大家常誤解的是「骨頭被移動的程度」。
.
在進行鬆動術時,骨頭位移的程度是以大多為釐米(mm)為單位,較大或鬆的關節可能做到1-2公分,但其餘的關節至多都在1公分內,因此,位移的程度也只在一個一元硬幣的範圍,但我聽病人都說的像動了一台大手術一樣,復位到X光都可以看得很清楚。當肉眼或摸起來有差別的,大多是你真的「脫臼、脫位」了,這時候做復位的強度才會位移幾公分。
.
.
2. 有喀拉的聲音才是有效?
這句話對一半,因為在按壓的瞬間『有聲音、喀一聲』會額外造成一個心理的療效,大多數人聽到這「喀一聲」就覺得開了,我們又稱為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
.
其實,有效的關節位移或調整,不見得會伴隨關節產生聲響,所以同樣都能達成「調整、矯正後」的療效。所以「病患不用要求治療者一定要用力到壓出聲音,治療者也不用追求一定要做出聲音」,不過,安慰劑效應或心理作用只要有幫助,我覺得也是需要的,就像有時候進醫院看到一個人穿著白袍,就覺得身體好了一些。
.
.
3. 矯正、調整以後,就一勞永逸?
我自己認為是非常困難的,曾經在網路上看過說「脊椎側彎、長短腳、骨盆歪掉、駝背、長不高」等,靠一兩次整脊跟調整就好了,這個我抱持疑問。今天身體會處在較「不平衡、不正」的位置,除非是剛好車禍、摔倒,不然九成的人都是長時間累積造成,事出必有因。
.
常見的例子為一側肌肉比較緊、另一側肌肉較鬆,而慢慢把骨頭或關節的位置偏移掉(再次重複,這個幅度也是mm為單位,不是大家想的cm),經過月、年才造就現在的狀況。「我相信徒手調整能暫時矯正,但它絕對不是長期的,長期一定要配合矯正性訓練、運動、姿勢或習慣的改變」
.
.
其他文章:https://jackchen.sport.blog/
其他圖片:https://www.instagram.com/chenhc82/
.
.
.
#chiropractic #osteopath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trengthening #exercise #physiotherapy #physiotherapist #CSCS #整脊 #整骨 #徒手治療 #復位 #防疫 #新冠病毒 #疫情 #關節有聲音 #復健 #肌力訓練 #訓練 #運動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師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陳曉謙
mobilization物理治療 在 運動防護員x物理治療師 Lulu Lu柏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何謂關節凹凸理論
人體的骨骼系統有206塊骨頭及超過300個關節所組成
你知道大部分的關節都是怎麼樣做動作的嗎?
凹凸理論可以為關節活動順暢靈活做解釋
這個理論在物理治療或防護的處理上也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許多的治療手法會利用這樣的理論為依據
所以必須對關節動作、關節型態都很了解
才能做出好的評估與治療
簡單的理論分享給大家~
#Athletictrainer
#Physiotherapist
#Manualtherapy
#Mobilization
#Manipulation
mobilization物理治療 在 頸椎前傾改善訓練(Cervical spine ant.-post. self-mobilization) 的推薦與評價

頸椎前傾改善訓練(Cervical spine ant.-post. self- mobilization ) |明水 物理治療 所此影片僅為示範運動治療,請依照 物理治療 師的指示與處方執行。 ... <看更多>
mobilization物理治療 在 [閒聊] 好痛痛- 儀器治療,徒手治療,解剖列車- 看板MuscleBeach 的推薦與評價
第二篇是簡介物理治療中的關節鬆動術, 當你關節的活動度卡住、或是做動作的時候 ... 些來表示) https://painandtraining.blogspot.tw/2018/01/Joint-Mobilization.html ... ... <看更多>
mobilization物理治療 在 有人私訊我「什麼是整合鬆動術FWM」... - 劉育銓物理治療師 ... 的推薦與評價
有人私訊我「什麼是整合鬆動術FWM」 #先感謝有小編幫我去查英文網站和牛津字典#說文解字要解釋FWM,倒不如從MWM說起Mobilization with Movement(MWM) 是我非常崇拜的 ... ... <看更多>